分享

从《走西口》看晋商文化

 爱书斋 2010-11-29
 

 

从《走西口》看晋商文化

 

媛媛 20101129 17:59

 

 

看罢《闯关东》,又观《走西口》。两剧都是反映我国移民文化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画卷。它们生动地描绘了往昔齐鲁儿女和三晋子弟与命运抗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同时,也折射出他们血脉中传承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对于先民们的勇敢、骨气和睿智,不禁生出几许敬畏之情。

 

当我看完《走西口》最后一集,似乎耳边仍然回响着那怆然、缠绵、悲壮的歌声——“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咱村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有话留:走路要挑大路走,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拉着哥哥的手,汪汪泪水扑沥沥地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一曲幽长的《走西口》,将观众引向那远去的岁月。

 

我无意评判这部电视剧制作的优劣得失,我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事。我只想透过尘封的历史,从扩展自己的视野中,得到一些文化审美的愉悦。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碾过中原大地,也碾过山西这块黄土高坡。它碾出了一道道成功的轨迹,也碾碎了一些人的生存希望和柔弱的身躯。三百年来,这块干裂而沉重的黄土,承载了山西人数不清的悲欢离合,也承载了山西人创下的厚重的业绩和商业文化。

 

感谢编剧和导演,拨开被历史的烟尘所遮蔽的丰富遗产,编织了一个“好看”的故事,剧中人的命运时时牵动着观众的心。荧屏展现的地域风貌和浓郁的民风民俗,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个故事,还将目光投向了晋商文化发展史、蒙汉民族融合史以及山西移民史等多元文化共生的历史。

 

据方志记载:“山西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鱼米之利。乡民惟以垦种上岑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除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以为常。”对于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一部分山西人敢于冲破“仰天续命”的精神枷锁,泣别妻儿老小,到“口外”去寻求生路。

 

山西,曾经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就建于晋南,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

 

山西人走西口,兴起于明代中叶,直到清末民初,走西口的人才逐渐增多。这条经商之路,前后经历了三百多年。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和“西口商道”都是中华文明史上异常珍贵的遗产。

 

至于走西口的具体路线和准确的地理位置,其说不一。有的说“西口”是指归绥(即今日之呼和浩特),还有的是指长城的关口(如杀虎口),还有的说是指包头和张家口……总之,在晋帮商人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经恰克图通往俄罗斯和欧洲腹地的国际大商道。

 

田青们在经营皮张时,经常以恰克图为目的地。那么,恰克图的地理位置在哪里?经查阅老地图得知,它位于蒙俄交界处,原来的中文名字叫买卖城,距包头的直线距离是一千一百多公里。可以想见,田青们拉着骆驼,在荒无人烟的荒漠和大草原之间,要走一个多月方能抵达目的地,该是多么艰辛和危险。

 

虽然田青们都曾经过“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的蹇涉多舛的生活,但是,他们的血脉里传承了厚重的文化底蕴,黄土高坡又孕育了晋人厚道、坚韧、勤奋和忠诚的性格。因此,他们每走出一步,不管其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也不管迎来的是幸运还是厄运,他们都将其视为一个新的开端。即或他们跌倒在地,也要立刻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

 

山西商人在促进边境繁荣的同时,也将大把的银子收入囊中。祁县的乔家、渠家,榆次的常家,介休的王家……都是白手起家,通过走西口赚取了第一桶金,逐渐发达起来的。

 

随着商贸路线的扩展以及贸易额的增长,长途贩运遇到了资金调度的困难。聪明的平遥人雷履泰参照唐代“飞钱”的办法,摸索出专营异地汇兑业务的机构——票号。到道光末年,山西票号已遍布内蒙、外蒙、西伯利亚、莫斯科、东京、大坂、神户、新加破等地。

 

山西商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业绩?作家李存葆对此有过概述:“晋商所以能长期飞黄腾达,除精明过人之外,他们一直信奉的财神是关公。关公的仁义,是晋商的粘合剂;关公的诚信,则使晋商机智而不油滑,热情却不虚伪,重己而不排他,决不为眼前蝇头小利而掂斤播两背信弃义。”李存葆的概述,可以说一语中的。

 

仁、义、礼、智、信,既是田青的家训,也是晋商一直坚守的商德。试想,具有这种大商贸理念的山西商人岂能不执边贸之牛耳!

 

美国出版的《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的作者,对100位富翁进行了调查。在读到为什么会成功时,没有一位归于“才华”,而普遍的回答是“诚实”、“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勤奋”和“有贤内助”。所有这些,不正是田青、豆花、徐木匠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吗!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晋商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所创建的商贸大厦以及积累的巨额财富,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太平天国战争一扫而光。这一悲惨的历史真相,却长期被掩盖。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近几年,一些有良知的学者,冲破“左”的束缚,打破了太平天国战争的神话,将长期被掩盖的历史罪孽公诸于世。

 

晋商在历史上虽然遭受过太平天国战争的毁灭性打击,但是,他们所创造的晋商文化却延续下来。这一精神财富比有形的资产更有价值、更具生命力,这是任何邪恶势力也消弭不了的。

 

让我们传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并用现代睿智予以优化,就一定能克服金融风暴带来的困难,创造出新的业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