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渡海帖》质疑

 西渡隐者 2010-11-29
初涉书画鉴藏的第一要素是多看、多想。各个时代的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收藏作品可从现、当代的小名家入手,而鉴赏鉴定、研究作品则可不分时代。从中可领悟、掌握一些方法。现就

  苏轼《渡海帖》的真伪加以论述,为一例。

  该帖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四家小品》卷之一。这是一通尺牍,因其中有“渡海”二字而得名。又因卷尾有“轼顿首。梦得秘校阁下。六月十三日”诸字,亦称《致梦得秘校尺牍》或《致梦得秘校书》。这件作品明代曾归项元汴收藏,又被陈继儒摹入《晚香堂苏帖》,清初归笪重光,后入藏清内府,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从其递藏经过看,可谓流传有绪。此卷无历代藏家之题识。只是到近年才煊赫于世。三十年代,被收入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后又由台北故宫博物馆选入《故宫法书》。近年又被收入《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馆珍藏书画》和刘正成主编的《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此外,日本宇野雪村所著《中国书道史》和我国近年出版的某些书法史,亦视其为苏书真迹,而予以评介。我们检索、收集以上诸家的著录、刊印是为了了解世人对该帖的评价、论述,从而提出我们的看法。  以上诸家在评介这一作品时,审美角度虽不尽相同,但均当作苏书真品,甚至誉为苏书之代表作。现选录《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的《渡海帖》条目,以见一斑。这一条目的“简介”云:“宋•苏轼书于元符三年(1100)六月十三日。纸本。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五)”。此条的“赏析”之文云:“东坡传世墨迹甚多,而致梦得秘校尺牍似鲜为人知。然此帖的艺术价值却不在其他墨迹之下,堪为东坡的代表作品之一。”“作为一般的书信往来,往往是无意于书的,但越是不经意越能体察人的性情。此札全篇不足百字,洋洋洒洒,信笔而成,却天趣盎然。真像他自己所说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东坡书不落古人窠臼,在此看不到任何魏晋遗韵和唐人正襟危坐,端严方正的学究态,而有的只是一派天真烂漫,无碍无滞的真情流露。通篇章法参差不齐,长短各宜,字法大小错落,一任自然,墨色淋漓,厚重丰腴。尤其是字越写到后面越放纵,无间心手,忘怀楷则。笔墨间透出郁郁芊芊之气,超尘拔俗,犹书中之仙也。”这段赏析在肯定此件为真迹的同时,还认定信末的六月十三日是指元符三年的六月十三日。由于东坡北渡确在此年,这就更增加了此件的可信性。www.

  但是考诸文献,此件实乃高述托名苏轼之作。

  伪作苏书之事,由来已久。宋人就发出过多次苏书真赝相杂的感叹。所以陆游在跋成都中和院苏书刻石时,因该石乃“苏仲虎尚书鉴藏,无一帖可疑”而予以赞赏。且当时伪作苏书者,亦有名氏可考。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高述,丹阳人,潘岐,齐安人,皆有文艺。其风声气格见于笔墨间,时作苏轼笔,或能乱真。”姜绍书《韵石斋笔谈》中有一则《书家馀派》亦有这方面的论述。就以上论尚不足以证明这件《渡海帖》就是他的仿作。为我们揭开高述伪作《渡海帖》之迷的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宋代另一书法大师,苏东坡的密友黄庭坚。他写了《跋伪作东坡书简》一文。其文如下:“此帖〈安陆张梦得简〉,似是丹阳高述伪作。盖依傍糟姜山芋帖为之。然语意、笔法皆不升东坡之堂也。高述、潘岐皆能赝作东坡书。余初犹恐〈梦得简〉是真迹,及熟视之,终篇皆假托耳。少年辈不识好恶乃如此。东坡先生晚年书尤豪壮,挟海上风涛之气,尤非他人所到也。”黄氏此跋问世后,其评苏轼晚年书之语曾被历代研究苏轼书法者多次引用,并辑入《山谷题跋》一书中,因此研习者不难检索而得知《梦得简》乃高述伪作。考诸宋代史料,与苏轼时代相近而名或字梦得者有四:即孙忭、叶梦得、赵梦得、张梦得。前两个人《宋史》有传。皆有生卒年可考。www.

  此外该帖还有很多疑点,有兴趣的读者可先考四个“梦得”,再找出其他质疑,我们一起讨论,就算我为大家留的一道作业题。(道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