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情景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1,穿越神奇 2010-11-3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情景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使质疑、探究、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创新与策略意识得到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数学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景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究中,就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萌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创设了一个“我家买新房子啦”的教学情景,在情景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餐厅和厨房哪个大呢?客厅和大卧室那个大呢?……学生在质疑中就会想出,可以测量一下这两个房间地面的大小就知道了,可以借助平面图来研究。而借助平面图来研究,有的可以把平面图重合的方法来比较,而有的却不能用重合的方法来比较。不能用重合的方法比较,怎么办呢?学生在对新问题的质疑中,想出可以借助小圆纸片或小正方形纸片来摆一摆,看看谁的平面图上摆的多,谁就大。学生既感受了面的大小,又解决了问题,进而使学生理解“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为面积单位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生活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身边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孩子们在亲身经历的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应用的价值,培养了质难问疑的能力。

    诚然,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从创设切实可行的问题情景入手。为了做好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知道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不会,为什么不会?学生具备的认知基础是什么?教为主导,学位主体。教师的角色要做相当的调整,要把主要经力放在设计教学情景创设问题上,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新问题,在不断质疑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建构”情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的最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表现出来传递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经验,促进相关经验“生成”,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活动。这种环境要能为学习者提供建构知识的知识背景、实际情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一定的知识工具。如在教学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一课时,烟台的麻明家老师这样进行教学:

师:请你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

生:圆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师:就是说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那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沉默)大家好像遇到困难,请你在大脑中搜索一下,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的面积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

生:可以把新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比如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

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所学过的图形呢?我们可以试一试,请大家利用手中圆纸片和准备的工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

在上述谈话基础上,学生进行了第一次探究,学生产生了两种很有价值的思路。通过折一折,把图形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通过剪拼把图形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第一次探究出现了一个问题,不管是折成的三角形还是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都不很像。怎么才能更像呢?师生进行了第二次探究,继续对圆纸片进行剪拼,并借助多媒体把圆分得份数越来越多。同学们发现,分得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分的无限多的时候,就可以算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电脑上出示两种拼剪方法的示意图,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从而进行了第三次探究活动。

整节课一开始就从唤起学生认知基础入手,把学生引入一个“建构”的空间,教师没有告诉学生“剪拼”的方法,而是充分让学生去探索,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在一个个探究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研究兴趣非常浓厚,讨论的非常投入而热烈。他们经历了探究过程,积累了探究数学问题的经验,感受了极限思想,培养了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时,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创设生活情景,为其学习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消费知多少》综合应用时,可以设立如下教学环节:首先以同学们的消费为话题引入,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消费主要在哪些方面,大约是多少。激发学生了解自己消费情况的兴趣,然后转入到本活动中去。课题确定后,引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让学生充分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切实开展调查活动,收集真实有效的数据。最后针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反思。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从分析数据中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从而形成决策,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四、创设开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厚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求异思维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例如:在训练“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家离学校700米,比小强家离学校远,两家相距有多远?看似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学生经过思考想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 700+700÷(1+=1300(米)第二种是: 700700÷(1+=100(米)。学生想出的方法只是两种特殊情况,既小明家和小强家与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种在学校的同一反向,另一种在学校的相反反向。教师望着学生问道:“还有其它的答案吗?”学生疑惑的摇着头。“真的只有这两种答案吗?”学生看着刚才介绍方法同学画的草图,豁然醒悟,“还有,还有……”经过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明白小明家和小强家可以在以学校为圆心,以各自到学校的距离为半径圆上的任意一点。小明家和小强家的距离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值,两家的距离在100米~1300米之间。听着课堂中生成的精彩,细细一想,不就是教师一句“真的只有这两种答案吗?”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空间,才生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精彩瞬间。

五、创设直观情景,培养学生策略意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头脑思维的训练,而轻视了对学生的直观体验。感官体验的缺失造成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脱节。学生在面对较复杂的问题时,往往出现无所举措,迷惑茫然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直观性的教学场景,在直观场景的体验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学方法有列表法、画图法等。如题例: 张老师买了2千克苹果,3千克梨,共用5元钱。王老师买的苹果是张老师的2倍,买的梨是张老师的3倍,比张老师多用6.8元。问每一千克苹果、每一千克梨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解:摘录题中条件,排列成表15-6

15-6中,由于张老师买的苹果是2千克、梨是3千克,共用5元钱,都已写在表中,因此很容易在表中写出王老师买的苹果是2×2千克,王老师买的苹果恰好是张老师的2倍,也很容易写出王老师买的梨是3×3千克,王老师买的梨比张老师的2倍多3×(3-2)千克,即多3千克。王老师共用钱(5+6.8)元,王老师买水果用的钱比张老师买水果用的钱的2倍多:(5+6.8-5×2=1.8(元)这1.8元就是买3千克梨用的钱,所以1千克梨的价钱是:1.8÷3=0.6(元)1千克苹果的价钱是:(5-0.6×3)÷2=1.6(元)列表法解决问题,题中数量是按“同事横对,同名竖对”的规律排列在表中,所以便于思考求最后的问题需要哪些数量,这些数量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中间问题。同时也便于思考怎样求出中间问题,并在必要时把求中间问题的算式写在表中。这样,中间问题便暴露于表格中,和已知数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排除了思维道路上的障碍,减轻了解题的难度。画图的方法适用于比较抽象而又可以画图来思考的问题,把问题信息以直观的图来表示(如画线段图,教材中经常见到,不再赘述),容易理解数量关系,进而分析出解题方法。直观情景的创设,降低了学的难度,让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中,逐渐培养解决问题时的策略意识。

总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由“学数学”到“悟数学”的转变,让学生在创设的具体情景中感受数学,悟出数学的来龙去脉。将自己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感受解决问题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