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昵称20122851 2015-04-24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田心中学  黄伟雄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能力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一种自主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数学课中自己探究知识的建构者。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总是跟着老师设计好的程序被动的去学习,没有自主性,而自主探究学习则是学生按照“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的程序进行。而教师则是积极的组织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发展能力,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索的情境,建立探索的氛围,促进探索的开展,把握探索的深度,评价探索的成败。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索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书本知识,忽略了数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增强意识
1、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才能自主探究

要改变以前教学模式中那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要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把自己看成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结论的人。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究型的主动学习。明确目标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知道了探究目标就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忽视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有些初中数学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没有经过过深刻的思考,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这样的回答仍然是机械的。如在一些几何定理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对定理的发现、证明提出种种疑问,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升思维的层次。
    3、 建立数学模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动探究学习
    学生有了问题就会有自主探究的动力,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去探究。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使他们产生疑问,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索的意识,激活探索的思维。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展示,图片展示,实验演示等。例如,在学习四边形的容易变形的特性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铁栏门都是由很多的四边形组成的?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由四根木棒组成的四边形来,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验,就会发现:四边形是很容易变形的。从而解决了前面提出的问题:原来是利用了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做成的。
    4、 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有:个体自学、分组学习的方式。个体自学就是学生独自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独立完成探究过程。这种方式适合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探究。对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充分的讨论、交流意见。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还要了解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深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才能尽情的思考、探究。而要营造这种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敢于探究,乐于探究,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一,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自主探究。第二,对于学生的发言,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要对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最怕说错、做错,这时教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尤其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极大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第三,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也讲究民主,要善于换位思考,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是朋友关系。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自主探究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才能具有多元化,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优秀上,每一位学生都具备创造力,同学之间要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允许"乱插嘴"、"接下说"。通过这些方式,逐步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彼此个性,互相鼓励彼此独创性表现的心理氛围和人际空间。
三、创设氛围,让学生能探究。
    现代教育认为:只有建立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才能“无拘无束”进入探究的过程。如何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其大胆去发现,探索?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放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的教学环境学生难以主动去探究,并会制约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开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能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实践探究怎样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实践探究,以朋友的身份发表意见。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探究,和教师之间无拘束,真正让学生“肆无忌惮”地探究。
    2、开放教学过程
    所谓开放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用简单图形(纸片)做(构造)出组合图形,并让学生观察,在这些组合图形中能看到哪些图形。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过程中发现简单图形与组合图形的关系。把教师“教数学”变成学生自主地“学数学”。
    3、巧设开放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开放题以它特有的魅力,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巩固深化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1道题: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猜一猜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学生的兴致很高,非常踊跃,学习的热情立刻迸发出来,把整个课堂推向一个高潮。
  四、教给方法,让学生会探究。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怎样学习的人。”古人亦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有助于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自信和动力,从而更加自主地探究新知,教学永远是一个统一体,教法和学法是教学活动统一体的两个侧面。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方法示范,引导学生获得优秀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与过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不会计算?(不会)→提出猜想(能否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实践检验→观察、思考→结论。这就体现了获取新知识的一般方法:即遇到新问题时可以转化成旧知识,再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这一方法的掌握为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铺平了道路,使学生会自主探究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