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大财团左右日本内政外交

 3gzylon 2010-12-01

怎么变得如此强硬?很多民众对于民主党的对华政策,一直存有这样的疑惑。在看似强硬的背后,有着日本国内外多极力量的支持。而日本国内的财团势力,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影响日本内政外交的重要一极。

2010年4月15日,日本经团联事务总长中村芳夫(左)代表经团联向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递交赈灾款,支援中国青海地震灾区。记者 季春鹏/摄

“芙蓉”变“尖阁”:资源开发的侦察兵

日本的财团,不同于日本战前的大财阀。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其垄断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而日本很多著名的研究机构都有财团背景,如PHP研究所、三井信息综合研究所等。

这些财团下属的智囊结构不仅向政府、商界提供政策研究成果,财团的部分业务、人事配置本身,也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曾经在三井财团下属的三井物产有限公司工作过12年之久,《三井帝国在行动》、《瞄准日本财团》的作者白益民告诉《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的时候,日本开始加强对东海地区的开发,而推动决策和实施开发的主要就是隶属于富士财团的丸红株式会社。”

芙蓉石油开发株式会社是富士财团的丸红株式会社的下属企业。2004年,具备政府背景的日本石油资源开发株式会社收购了“芙蓉石油开发株式会社”49.94%的股份,并将公司更名为“尖阁石油开发株式会社”,财、政两界联手“开发”东海油气田。单从“尖阁”这二字的命名本身就可看出其中暗含的政治倾向。

“从技术和经验上讲,中国的海洋油气田开发早于日本。因为以前日本属于进口资源的贸易型国家,海洋油气开发主要掌握在欧美国家的企业手中。随着海洋资源的战略重要性的日益提升,各国开始日益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采。”白益民认为,与日本的经济力量延伸交相呼应的,正是这些年日本对中国维护海洋利益意志的不断试探。而日本国内财团下属的企业,则充当了侦察兵和桥头堡的作用。

六大财团:半官方的“财界总理”

丸红株式会社的上级主体日本富士财团成立于1966年,前身是安田财阀。

在日本,与富士财团处于同一数量级的还有三井财团、住友财团、三菱财团、三和财团、第一劝银财团。这六大财团被称为日本经济的六大主体性支柱,同时也是日本最大的经济团体——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简称经团连)的六大支柱。

经团连是2002年5月由原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和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合并成立的综合性经济团体。现有会员1647家,内设数个具有智囊属性的机构,如21世纪政策研究所、海外事业活动关联协议会、国际协力研究机构等。

这些智囊机构对日本政府的决策尤其是经济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由于经团连占有社会经济与信息资源的绝对优势,日本政府的很多情报、决策都依赖于这些智囊机构。经团连表面上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但实际上起到了行使部分国家职能的作用,其会长在日本民间有‘财界总理’之称。”白益民说。

一位日本政府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自民党时期,某大企业的研究所派了10多名研究员长期进驻党本部,参与政策的研讨和制定。小泉政权以后,经团连会长都进入到内阁的政策立案核心,与执政中枢保持着密切关系。菅直人政权上台后,很多财界人士也都与政策专职人员进行着热线联络。

军工企业:防卫省的座上宾

“日本外相前原诚司的‘政治盟友’——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上台就是奥田硕出面支持的,而小泉下台后也是丰田出钱给小泉成立的研究所(日本国际公共政策研究所),而这个研究所就是服务于日本政府决策的。”白益民向记者披露道。

奥田硕是经团连上届会长,也是丰田公司的前任社长。白益民指出,丰田公司背后的实际经营者从一开始就是三井财团。这家财团下属的石川岛播磨重工,其前身就是吴海军工厂的一部分。二战期间,吴海军工厂是制作航空母舰的名厂。巧合的是,日本在2009年生产的“日向”号直升机驱逐舰也是在石川岛播磨工厂下水的。“这些企业表面上是民用企业,实际上做的多是军工。”

诚然,和战时靠军工武器发财的财阀不同,当今的财团已经能在和平年代靠资本运营等赚得金钵满盈。但随着日本保守势力气焰的不断上升,有些财团自身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右倾化。以三菱重工业公司等军工企业所组成的“国防族”,就是一支能量巨大、影响深远的右翼阵营。海湾战争后,“国防族”以敦促日本向海外派兵为突破口,加紧调整防卫战略,加速向军事大国目标迈进。为此,它们与日本军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公司老板成为日本防务省和自卫队的常客;它们还以“公司董事”或“公司顾问”的名义,网罗了一大批自卫队退役的高级将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