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境界 这是一篇品位极高的随笔。 没有生动曲折的情节,没有栩栩如生的形象,只有一个在今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习惯——摸书。 五彩斑斓的都市生活将人们平实的心灵蒙上了一层精神的污垢,人们开始变得浮躁起来,物欲横流,追求奢侈的欲望像热带雨林般疯长与膨胀。寻求精神境界的宁静乐园,保持心灵的田园风光因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它的耀眼之处正在于朴素、真实、最本初的情感——摸书。 艺术史学家马克斯·弗里兰曾经说过:“提到文明,一只鞋子所能传达的信息,和一座大教堂蕴涵的内容一样多。”何况“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在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谈话过程中,作者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印刷品的二维空间里,幡然另一番世界。哲人的大脑、迷人的呓语、人类思维兴衰的过程,阅读的享受伴随着生命的唤起、思想的重新燃亮而有书卷喷香、仙气飘散之感,天籁之音,隐约可闻。人们的距离一下子近在咫尺,所以书只要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 古旧书更以它独特的魅力——文化气息,穿越时空,扑面而来。无须与古人对话,那磨损变黄的纸页就足以传达出那个时代独有的文化氛围。轻轻一摸,智慧之灯,就能在指缝间光芒四射。 这样说来,摸书也是一种艺术,是阅读的艺术。摸的过程则是一种体悟,一种启蒙,一种创造。心灵的世界在摸书的过程中得以净化。将生命的视线由外转向内,构建个人的精神乐园,创造永恒的人文精神,是摸书的潜移默化的价值体现。 西方著名的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他的《阅读史》中将阅读行为界定为阅读不再只是简单的对书页的阅读,而是人对世间万物的阅读,作家对读者的阅读。这已经是对阅读行为的一次提升,而“摸书”则是作者对阅读行为的再一次超越,是阅读新境界。 随笔不随意,也许这正是随笔的魅力之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