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召南·甘棠》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2-05

 

《诗·召南·甘棠》

 

12甘棠3,勿翦4勿伐,召伯5所茇6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7,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8,召伯所说9

【译文】被蔽塞而茂盛的甜美棠梨,请不要剪割不要砍伐,因为那曾经是召伯的草舍。

被蔽塞而茂盛的甜美棠梨,请不要剪割不要毁坏,因为那曾经是召伯的休憩处。

被蔽塞而茂盛的甜美棠梨,请不要剪割不要跪拜,因为那曾经是召伯的解脱处。

【说明】这是一首怀念召伯的山歌,歌中没有直接描写召伯的事迹,没有说召伯怎样怎样爱护人民,也没有说召伯做了什么什么对人民有利的事,而是通过描写甘棠来表示人们对召伯的怀念。山歌的第一段是劝告某些人不要剪割和砍伐甘棠,因为召伯曾用它搭建过草屋,保护甘棠,是人们还在希望召伯—--或类似召伯的人物再出现,再用甘棠搭建草屋。山歌的第二段大意也是如此。歌的第三段却是另一种劝告,人们因为崇拜怀念召伯,要剪割和砍伐甘棠象召伯一样,在那里搭建草屋,在那里休憩,但是更多的人们却是在那里跪拜,祭奠。诗中人为什么要劝告人们不要在那里跪拜呢?因为真正的怀念和继承不是靠跪拜就行了,我们怀念一个伟人,是继承他伟大的思想和行为,继续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跪拜在那里就能继承。由此来看,这首诗充满了人生哲理,它是要人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要人们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学习召伯的思想和行为。

山歌的开头为什么要说这是被蔽塞而茂盛的甘棠树呢?据推测是召伯在甘棠树下死后,人们只是在那里修建了一个简单的墓,没有整治周围的环境,过了几年,甘棠树与其它树很茂盛地生长起来,遮蔽了召伯的坟墓,人们于是才来剪割和砍伐。而这首诗却劝告人们不要剪割和砍伐,其目的就是要保持自然的形态。

这首山歌亦表现出召南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即对死者的怀念不仅仅是跪拜、祭奠,而重在于继承圣者的思想和行为。

——————————————————

【注释】1.蔽:《书·康诰》:“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周礼·巾车》:“蒲蔽。”《战国策·齐策》:“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管子》:“乘马其蔽五。”《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淮南子·修务》:“景以蔽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广雅》:“蔽,障也,隐也。”这里用为蔽塞之意。

2.芾:(fu佛)《广韵·物韵》:“芾,草木盛也。”这里用为草木茂盛之意。如:芾芾(茂盛的样子。同沛沛、肺肺、旆旆)

3.甘棠:落叶乔木,果实略呈球形.有红、白两种。白棠即棠梨。《说文》:“棠,牡曰棠,牝曰杜。”李洞《绣岭宫词》:“野棠开尽飘香玉。”

4.翦:同“剪” 《诗·鲁颂·閟宫》:“实始翦商。”《礼记·文王世子》:“不翦其类也。”《韩非子·五蠹》:“茅茨不翦。”《释言》:“翦,齐也。”这里用为剪割之意。

5.召(shao邵)伯:即召公,姓姬,名奭(shì市),周武王的异母兄弟。封于燕。《书·君奭》:“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书·顾命》:“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荀子·解蔽》:“召公、吕望,仁知且不蔽。”

6.茇:(ba拔)《周礼·夏宫·大司马》:“中夏教茇舍。”《左传·定公九年》:“召伯所茇。”这里用为草舍之意。

7.败:《易·复·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诗·小雅·小旻》:“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诗·大雅·民劳》:“无俾正败。”《韩非子》:“法败则国乱。”《淮南子·说林》:“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吕氏春秋·尊师》:“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说文》:“败,毁也。”这里用为毁坏、搞坏之意。

8.拜:《书·召诰》:“拜手,稽手。”《礼记·郊特性》:“拜,服也。”《荀子·大略》:“平衡曰拜。”《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送书于庭。”这里用为跪拜之意。

9.说:通“脱”。《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不然,岂其伐人而说甲执冰以游?”《荀子·乐论》:“降,说履,开坐,修爵无数。”《公羊传·定公八年》:“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这里用为解脱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