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来自哪里?

 sunjunlai 2010-12-06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来自哪里?
  从有关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资料来看,理财产品的收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得: 
1.投资渠道 
银行通过创新产生新的投资渠道,使投资者能够规避市场相关交易融资管制,间接进入投资者个人无法企及的投资领域。如债券型产品,其投资领域为能给相关交易主体带来较高稳定回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均为经过批准的资金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没有资格参与。各商业银行通过设立理财产品计划,向包括个人投资者在内的其他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自身的名义参与市场交易,然后根据投资者持有的份额分配相应的收益。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票据型产品和货币市场型产品。以上三类产品的最终收益来自各类债券的到期还本付息收益、银行同业拆借的利息收益和为未到期票据提供融资的贴现及转贴现收益等。 
2.工具设计 
这在挂钩型(又称结构型)产品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通过“挂钩型产品=存款或其他无风险债券投资+金融衍生品交易或挂钩市场上某些投资品种的市场表现”的产品模式设计,可以实现构造不同风险收益配比、扩大投资范围和满足投资者个性需求等目的。比如,要获取较高收益,则需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金融衍生品交易中,这样一来,无风险资产的数量就会减少,要使其达到最初本金水平,需要的投资期限会更长;反之,投资期限会较短。 
此类产品的收益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以存款或其他无风险债券等形式存在的资产,经过一定期限的投资,增值到全部资金的最初本金水平;二是投资于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交易或挂钩市场上某些投资品种的市场表现的这部分资产,通过杠杆机制,为投资者带来额外的风险收益。 
3.配置与交易 
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对资产配置与交易能力的要求会随着投资标的的不同而不同,QDII型、类基金和挂钩型产品对此能力的要求更为苛刻,直接关系到该类产品的最终收益水平。 
比如,QDII型产品要求的是资产管理者具有较强的跨境资产配置与交易能力,能够在境外资本市场上精选出优质的股票、基金、债券和票据等,择机买入资产;并能根据境外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作出配置品种和比例的调整。资产配置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增强组合的抗跌性,而较高的交易能力则能够将该实现的盈利及时实现,该止损的品种及时止损,该调整的配置及时调整。只有如此,在同等条件下才会有较好的收益水平。 
例如,挂钩型产品对无风险资产和金融衍生品交易资产的选择与配置要求较高,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交易能力较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