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家将真相揭秘

 zqbxi 2010-12-06
千百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20世纪80年代,刘兰芳播讲的评书《杨家将》更是轰动全国,波及海外。但是,关于杨家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最广义上讲:凡是姓杨的武官都可以称为杨家将;而从最狭义上讲,只有杨继业、杨延昭和杨文广祖孙三代才能称为杨家将。本书中,将有史可查的杨弘信作为杨家将的始祖,把他的子孙称为杨家将。其中有的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将,如杨畋(杨弘信的三世孙);有的人是否是他的后代存在疑问,如杨存中、杨价、杨文等,但是他们都为杨家将故事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所以在本书也将他们收录在内。
  现存关于杨家将的著作最早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后代的评书多是以这两本书为蓝本而加以改编而成的。现存记载杨家将传说篇幅最大的是《杨家将九代英雄传》,叙述了从杨衮开始,杨继业、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杨士瀚、杨金豹一直到杨满堂共计九代杨家将的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一般都认为杨家的始祖是杨继业的父亲——火山王杨衮。然而翻开史书,杨家将的始祖到底是谁却是扑朔迷离。《宋史?杨业传》中记载,杨继业的父亲为曾任后汉麟州刺史的杨信;而大文豪欧阳修应好友杨畋(音田,杨弘信的三世孙,杨继业的侄孙)之邀为他的父亲杨琪写的墓志中,则称杨家将的始祖为为杨宏信(见《欧阳修全集》);在《陕西通志》中,杨家将的始祖则被写为杨弘信。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名字呢?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事实上,杨继业父亲真正的名字应该是杨弘信,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父亲叫赵弘殷,为了避讳,所以在《宋史?杨业传》中将弘字删掉了,改称杨信。其实他本人从未改过名字,就是因为避讳制度的原因,后世都称他为杨信,他的真名却鲜为人知了。杨弘信在宋朝建立以前就去世了,他从未做过宋臣。欧阳修将杨弘信改为杨宏信,也是出于避讳这个原因。他为好友的父亲写墓志,不能胡乱更改其先人的名字,又不能不避讳,因此不得不写成杨宏信。评书《杨家将》中的杨衮,其实是另有其人,属于误传。他是和杨弘信同时期的契丹大将,曾经在五代时期的周代,带领契丹的军队支援北汉,在山西省高平县巴公原被后周皇帝柴荣战败(见《旧五代史?周书第五?世宗纪一》)。
   在一些评书、戏剧中,传说杨衮是唐末潼关名将金刀杨会之子,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史书中却找不到任何关于杨会的记载。那么杨弘信的祖先又是谁呢?宋朝人刘一止撰写的《苕溪集》中收录了杨宗闵(自称是杨弘信的曾孙)墓碑的碑文,碑文中称:杨家将是晋大夫羊舌氏的后代,因为食邑在杨这个地方,所以后代子孙们就以杨为姓。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国大夫祁柔之孙祁盈发现自己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换妻子,就把他们囚禁起来。祁胜设法贿赂了另一个大夫荀砾,荀砾便告发祁盈私自抓人,晋顷公为此逮捕了祁盈。杨食我(羊舌氏的后人)是祁盈的好友,他为好友鸣不平,便杀了祁胜和邬藏。晋頃公大怒,晋国六卿(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范氏、中行氏)趁机杀了祁盈和杨食我,并要将羊舌氏灭族,羊舌氏部分子孙逃居华阴山谷中,称为杨氏。杨氏后人分为关西、蜀中、淮南和浙中四支,杨家将就是关西一支的子孙。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东汉名臣杨震就是羊舌氏的后人,而杨家将就是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但是这种说法缺乏史料依据,我们无从考证,所以只能将杨弘信作为杨家将的始祖。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五代到宋初时期,居然有三位姓杨名信,又同为武将的人!除了杨家将的始祖外,还有一位是河间人杨信,他本名杨义,是宋初镇边名将杨嗣(杨七朗的原型)的哥哥,入宋后,因为避宋太宗赵光义的讳,改名杨信。他曾官至北宋殿前都指挥使,在《宋史》中有传。另一个是沙陀族人杨信,原名杨承信,是后唐的将军,归降后汉王朝后,避汉隐帝刘承佑的讳,去掉承字,改单名为信。他最后也投靠宋朝,封为楚国公,归宋后又改回原名,《宋史》中也有传。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名人杨信,他在汉武帝时曾被派遣出使匈奴。匈奴的习俗是汉使需要去节(使臣的凭证)黥面才能进入单于的大帐,单于让他进帐篷,杨信为人刚直屈强,他不肯去节,单于只能坐在帐篷外接见他。为了和以上人物加以区别,并出于对历史人物、人民英雄的尊重,以及对避讳制度的鄙夷,本书在叙述到杨继业父亲时,一律用他的真正的名字——杨弘信。
北汉的御儿干殿下
  
  在评书中杨弘信有七个亲生儿子,分别是杨继康、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忠、杨继凯、杨继业,其中杨继业是老七,最小的一个。在现实中杨弘信除了杨继业和杨重训两个儿子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儿子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有一两点可以肯定,一点是杨继业的兄弟们绝不是排“继”字辈,“继”字其实是北汉皇帝刘崇孙子们的辈分,事实上杨弘信的儿子是以“崇”字排辈的。另一点是杨继业绝不是老小,他应该是老大,而且至少有一个弟弟杨重训。
  杨继业的原名是杨崇贵,《宋史?杨业传》记载他“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他究竟生于哪一年,哪一年到的太原,史书上都未记录,学者们也为此争论不休。不过可以大致推算一下:刘崇是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刘知远建国后,让刘崇做了北京(今太原)留守。杨弘信受刘知远的招安,任麟州刺史,成为刘崇的部下,此时是在公元947年。公元951年,刘知远病死,大将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刘崇作为后汉宗室,在太原建立了北汉王朝。所以杨继业应该是在公元947—公元951年这四五年间到太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刘崇登基后,史书一般就不会直呼其名了。
  在我国古代,弱冠是指二十左右的男子。所以杨继业的生辰大约应该在公元927—931年之间。今日原平县有杨氏族谱,记载杨继业享年五十九岁,这和杨家将的一些早期作品(如明朝的《杨家府演义》)中记载的年龄相同。他卒于公元986年,若依此推算他大致是公元927年出生的。
  杨继业在二十岁左右时,到了太原,几年之后,他的父亲杨弘信归周。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杨继业不但没受到株连,反而得到了北汉政权的重用。
  刘崇为了表示对杨继业的器重,不但任命他为建雄军节度使,而且赐他北汉国姓为刘,改名为继业,使他和刘崇的诸孙排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说“世祖遂更赐以姓名”)。刘崇的孙子们名字中间都有一个“继”字,例如后来的北汉皇帝刘继恩、刘继元,这样杨继业就成为了北汉开国皇帝的干孙子,改名为刘继业了。
  关于这件事还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个是清朝人吴任臣编辑的《十国春秋》上面讲的,杨继业是被刘崇的义子——刘钧改名为刘继业,“比于诸子”。另一个是《余嘉锡论学杂著》中杨家将考信录篇中讲的,杨继业可能是被刘崇的长子——刘赟收为养子的。第一种说法中的刘钧是北汉第二个皇帝,他没有子嗣,所以收了不少干儿子。他死后,就是由他的干儿子刘继恩继位的,后来刘继恩被废,继任者是他的另一个干儿子刘继元。但是刘钧比杨继业大不了几岁,所以《十国春秋》中讲的并不合情理。《余嘉锡论学杂着》所讲的刘赟很早就离开了刘崇,并一度成为后汉皇位的继任者。杨继业到刘崇处时,他并不在太原,所以这种说法也是缺乏证据的。
  总之,北汉的皇帝为了表示亲近,也为了让杨继业甘心为北汉卖命,使他成为了皇亲国戚干殿下。杨继业在北汉任职三十年期间,甚至可以用“辉煌”两个字来形容。
  杨弘信叛汉归周后,为什么北汉国主刘崇不但没杀掉杨继业,反而还要重用他呢?
  刘崇可能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首先,杨继业是一名难得的良将。《宋史?杨业传》中记载:“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也就是说,杨继业从少年时代就卓尔不凡,骁勇善战。杨继业生活的山西、陕西一带,自古就是出良将的地方,所以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谚语。这里的山东、山西,指太行山以东、以西,不同于今天的山东省和山西省。
  杨继业自幼跟随父亲杨弘信,转战南北,过着戎马生涯,练就了一身骑射的武艺,学习了行军作战的知识。事实上,杨继业也确实如同刘崇所期待的那样,在北汉他就“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在那样一个军阀割据、天下大乱的年代,但凡有点头脑的君主,都会积极笼络像杨继业这样的难得一见的人才的。
  其次,麟州孤悬于黄河以西,得不到北汉的支持,归降后周是不得已的事情。杀了杨继业,也于事无补,而且会更加坚定了杨家归周之心。而如果善待他,倒为麟州复归能留一条后路。后来事实证明,在这一点上刘崇确实是做对了,后来杨继业的弟弟杨重训担任麟州刺史后,就曾经先后两次叛周归汉。
  在《杨家府演义》中,杨继业被写成北汉第二个皇帝刘钧的外甥,最后一个皇帝刘继元的亲弟弟。在归宋后,赵光义赐他姓杨。这显然是不对的,而且不符合情理,皇帝怎么会平白无故地赐他为“杨”姓呢?所以,在此后关于杨家将的评书中都将杨衮作为杨继业的父亲,把杨继业被收为干皇孙这件事给删除了,并凭空让他多了六个“继”字辈的哥哥。
抗辽之谜
  
  杨继业一生中的大部分岁月是在北汉渡过的,但他在这一段时间中的表现,在现代评书《杨家将》中却几乎没有什么介绍。事实上,杨继业正是在此期间,赢得了“杨无敌”的美誉。《宋史?杨业传》中称:“(业)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在《杨家府演义》中,赵匡胤两次伐北汉,都是败在杨继业手下。赵光义继位后,是趁杨继业生病之机,才消灭北汉的。
  北汉政权北面与契丹相邻,南面先后与后周、宋政权接壤。杨继业作为北汉的名将,号称无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史书中却没有他在这段时间内与辽军交战的确切记载。那么,杨继业在这段时间内,是否曾经抗击过辽军呢?
  这确实是一个谜。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审读历史,还是会得出以下结论的:其实杨继业前半生,一直是活跃在抗辽前线的。
  公元986年,杨继业在陈家谷之战中不幸伤重被俘,《辽史?耶律斜轸传》中有以下记载:“斜轸责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杨继业归宋后只有8年便被俘牺牲,如果他在北汉没有抗辽的历史,三十余年从何说起?
  而且,还有很多证据也表明杨继业在北汉时期曾活跃在抗辽战场上。
  第一,《宋史?杨业传》记载:宋太宗赵光义第一次攻打辽国失败后,契丹大举进犯,在此危难之时,宋朝廷就是因为杨继业“老于边事”,而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防御契丹的。“边事”当然是指防御契丹之事,“老于边事”也就是洞晓敌情,富有与契丹作战经验的意思。如果杨继业在北汉没有抗辽,怎么能被称为“老于边事”呢?
  第二,北汉和后周及北宋之间的战争,有数十次之多,然而直到宋朝开宝元年以后,杨继业才在汉周、汉宋战场上“崭露头角”。那么,在这之前他在做什么呢?显然他应该是在北方防御契丹,否则的话,作为北汉重将,《宋史》中怎么会没有他的记载呢?
  杨继业“无敌将军”的名号,是在北汉得到的,但从他和宋军交战的战绩上看,却实在是负多胜少。虽然也有“杀伤宋师甚众”的记录,但是实在和“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的评价相去甚远!所以“无敌将军”的名号,也是他在北汉抗击契丹的佐证。
  杨继业在北汉时是建雄军节度使,据史书(《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北汉时建雄军曾设在今天的代州一带。代州在北汉北面,是和契丹的边境,杨继业应该在此驻守多年,因为与辽的冲突中有所建树,才被提升为节度使的。因此,他熟知代州一带的地理,所以在归宋不久后,他就被北宋委派再次驻守代州,他也正是他熟知地理的便利条件取得雁门关大捷的。
  第三,北汉政权虽然依存于契丹,但和契丹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契丹人是贪得无厌的,后晋就是典型的例子:虽然卖国贼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为条件,获得契丹的支持,灭后唐建立了后晋。但当石敬瑭一死,契丹就找借口,出兵攻入开封,灭掉了后晋,并准备迁都开封,自己统治中原。对待北汉,契丹难道就没有取而代之之心吗?杨继业在北汉时就曾说过:“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那个一切相信实力的年代,契丹一直没有对北汉下手,应该和杨继业镇守代州有必然的关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二中记载:“皇佑中,韩琦经略河东,按堡寨处,多北汉名将杨业所度者。”此处称杨继业为“北汉名将”,而非宋将,所以这些堡寨,应该是杨继业在归宋以前,为了防御契丹而建造的。这难道不是杨继业抗击契丹的佐证吗?而且,历史上契丹和宋朝曾经一度修和通好,这曾使当时北汉的皇帝刘钧十分不满。此时北汉和契丹的关系十分紧张,刘钧在代州建立了建宁军,防御契丹,而这支军队的统帅就是杨继业。
  总之,杨继业在北汉,渡过了一生中最辉煌的阶段。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抗击契丹的战斗中获得了“无敌”的称号,也达到了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他成为了北汉的皇亲国戚,而且当上了北汉的节度使都虞侯(中央部队的指挥官)。他生前在北宋战功赫赫,但从未坐到过节度使这个职位。虽然北汉的皇帝带有卖国性,但从用人这一点上看,他们还是强于北宋皇帝的。
降宋之谜
  
  杨继业在北汉可以说是受到了难得的信任和重用,甚至一度被任命为中央部队的统帅,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会投降宋朝呢?而且,为什么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因为他降宋而指责他不忠呢?在评书中,艺术家们为他寻找各种理由降宋,甚至杜撰出了“铜锤换玉带”的故事来解释这一点。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在北伐契丹的途中病故,幼子柴宗训即位,年方七岁,是为后周恭帝。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立为皇帝,废掉后周恭帝,改国号为宋。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持续加大了对北汉小朝廷的军事压力,北汉和宋之间的战争,也越来越惨烈。
  公元968年,北汉皇帝刘钧去世,由于没有子嗣,所以他的各个养子之间争夺皇位闹内讧,先是刘继恩即位,但不久就被部下所杀,由刘继元即位。杨继业在这场内斗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好瞎猜。但是,杨继业作为北汉王朝的义子干殿下,又是著名的统兵大将,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应该是有很大的发言权的。
  宋太祖听说北汉内讧,遂大举进攻北汉。公元969年,赵匡胤亲率大军围攻太原。面对人数众多且士气高昂的宋军,刘继元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向契丹求救。杨继业根据自己多年抗辽的经验,知道北汉王朝臣服于契丹、抗拒统一的政策是没有出路的,于是他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袭击来援的辽军、投降宋朝、促进国家统一的建议。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
  时,契丹遣其南大王来援,屯于太原城下。刘继业(即杨业)言于北汉主曰: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获马数万,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遭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
  可以说,这是一条万全之策。从当时的形势看,北汉本身地方狭小,它的北方是强大的契丹,南方是新兴起的宋,北汉本身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随时有灭亡的危险。从长远来看,北汉或者灭亡于辽,或者灭亡于宋,二者必居其一。相比较而言,契丹是野蛮和落后的一方,宋是文明和先进的一方,而且,宋与北汉血浓于水,而和契丹则语言风俗均不相同。所以,杨继业的这个建议可谓一举三得。第一,从民族利益出发,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反抗契丹的侵略,也可使山西的百姓免遭战争之苦,是符合人民利益的。第二,对刘氏王族也是有利的,主动投诚,刘氏王族可以获得宋朝相对优厚的待遇,长享富贵,而一旦城破被俘,则只能成为阶下囚。第三,对于杨继业个人来讲,既可以兄弟团聚,又可以完成他抗击契丹的宿愿。
   可能有人会说,契丹兵强马壮,杨继业的这条计策不过是纸上谈兵,听起来很好,却没有什么可行性。其实,这种怀疑是没有道理的。此时,正因为“北汉难于自顾,契丹兵强马壮”,所以契丹兵才会“骄而无备”,为突然袭击创造条件。公元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原城被宋军攻破的情况下,北汉的降兵仍有三万之众,杨继业建议降宋的时候北汉的部队应该更多。而且,契丹的优势在于骑兵的突击作战,如果在夜间发动突袭,契丹骑兵的优势便无法发挥。北汉发倾国之兵,加上由“老于边事,洞晓敌情”的杨继业率领,取得胜利应该是有把握的。他知己知彼有勇有谋,后来在雁门关,就曾以数百骑兵,突击契丹大军,获得大胜,就是最好的证明(具体情况在以后章节中有专门论述)。
  但是,权力使人迷恋而疯狂,北汉皇帝刘继元却断然拒绝了杨继业的建议,他明知北汉政府已经危如累卵,却仍然驱使杨继业继续与强大的宋军交战。
  可以说,杨继业的内心是非常不愿意与宋军交战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没有别的选择,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又受北汉厚恩,他只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出生入死,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与宋军交战。所以,虽然杨继业心中一百个不愿意,史书中仍然有很多他与宋军交战的记载:
  公元968年(宋开宝元年)8月,北宋大将李继勋率军攻北汉,杨继业率军与之战于洞涡河。(《资治通鉴》第5卷)
  公元969年(宋开宝二年)3月,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围太原城。这时,“刘(杨)继业复以突骑数百犯东寨,党进挺身逐继业,麾下数人随之,继业走匿壕中,北汉兵出援之,继业缒入城获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这次杨继业差一点送了性命。
  同年五月,太原被久围,北汉主让杨继业选精兵千人突袭宋军。“刘继业以马伤足,先收所部兵入城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
  公元977年(宋太平兴国二年),杨继业率军追击宋军,在洪洞县被田钦祚击败,死伤千余,损失战马数百。(《宋史?田钦祚传》)
  从这些记录上看,杨继业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谓是尽职尽责,甚至可以说是置生死于度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北汉政府使用杨继业,一般多是利用他的勇猛无敌,让他只带领一小部分部队,去突击人数众多的宋军。所以,此中虽然也有“杀伤宋师甚众”的记录,但总战绩却是负多胜少。
  赵匡胤亲征北汉,后来由于契丹兵的牵制,不得不退兵还朝。然而,弱小的北汉终究还是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公元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在基本统一了全国之后,亲征北汉。面对来势凶猛的宋军,杨继业虽然并不害怕,然而,他从大局出发,再次向刘继元建议降宋。可是很遗憾,后汉皇帝仍然心存侥幸,寄希望于契丹援兵,拒绝了这一合理化建议。3月,宋军在白马岭击败了来援的数万辽兵。4月,对太原城形成了合围。劝降不成后,杨继业虽然手握重兵,但是他却并没有单独策划献城投降的行动,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视死如归,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太原保卫战中。他负责太原城的东南面的防守,英勇作战,大量杀伤了宋军。
  但是,北汉军中毕竟只有一个杨继业,很快,宋军就其他方向攻入城中。此时,北汉另一位大臣马峰再次向刘继元提出降宋的建议,“入见继元,流涕以兴亡谕之,继元乃降太宗”。
  此时,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被杨继业劝降的刘继元虽然已经投降了,可是由于没有得到确切的命令,劝刘继元投降的杨继业却仍在继续率领孤军与宋军血战到底,据城苦战,坚决不降。
  后来,在刘继元亲自派人向杨继业说明了自己已经投降后,杨继业才率领部队投降了宋军。《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此事时说:
  刘继业为继元捍太原城,甚骁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上素知其勇,欲生致之,令中使谕继元,使招继业。继元遣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
  在整个太原保卫战中,杨继业的谋略、人品、武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首先,从大局观上讲,在太原城破之前,他就权衡局势,认识到降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向刘继元提出建议,这说明他绝对不仅仅是一介武夫,而是具有很好的审时度势的能力。其次,从人品方面讲,他也绝对不是贪生怕死、卖主求荣的小人,他“定策乞降”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皇帝和同僚、百姓找一条出路,而不是仅仅为了苟活自己。在刘继元拒绝了自己的建议后,他不但没有卖主求荣,而是舍生忘死,奋力抗敌,他的表现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无愧于一名模范军人的称号。再次,从武功上来看,杨继业奉命戍守太原城东南面,给攻城的宋军以大量的杀伤,始终没有丢失自己的阵地。在宋军已经攻入城中时,面对已经形成合围的宋军,他一直坚持战斗,据城苦战,说明他确实是勇武过人。
  可能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宋太宗在听说杨业降宋后,大喜过望,《宋史?杨业传》中记载:“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上喜,慰抚之甚厚,复姓杨氏止名业,寻授左领军卫大将军。”宋太宗赵光义为杨继业起的这个新名字很有意思。首先,赵光义为了让他忘记在北汉的辉煌,很快就为他改回了原来的姓——杨。而且,为了怕他藕断丝连,还联想起“干殿下”的身份,故把继字也去掉了,“止名业”。但是,不知为什么,赵光义只恢复了杨继业的姓,却没有完全恢复杨继业原来的名字——杨崇贵,这是不是也怕他不忘麟州的地盘呢,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在宋朝的史书中称杨继业为杨业,但是在民间,大概是因为对杨继业在宋朝的遭遇不满,所以人们并不买赵光义的帐,仍然称他为杨继业。
  作为刚刚“杀伤宋师甚众”的北汉降将,赵光义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还让他“复姓杨氏”,表面上看,应该说是“慰抚之甚厚”了。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功夫,在实际给杨继业授予官职的时候,却只是给了他一个领军卫大将军的虚衔。领军卫大将军,类似于侍卫官,名字虽然好听,但实际山上却无兵无权又无上司,职责是在重要的庆典场合充当仪仗队,很象《西游记》中被封为齐天大圣的孙悟空,名字好听,但充其量不过是个看桃园的。
  从年轻时作为人质来到北汉,到北汉灭亡,杨继业已经从一名弱冠少年变成了一名年近五十的老将。这一年,他的儿子杨延昭也已经22岁了。可以说,这三十年来,他一直是在矛盾中度过的。一方面,他对北汉媚事契丹祸乱中原人民的政策非常不满,企盼祖国统一;另一方面,他却又受到北汉皇室的特别优待和重用,受封建忠君思想的影响,他却不能不替北汉小朝廷卖命。
  可能,在他降宋的那个残阳如血的清晨,他会有这样的感觉:天,终于亮了。他终于可以为了黎民百姓,与残暴的契丹放手一搏了。然而,老将军可能没有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更加坎坷、更加辛酸。夜,更深了。
金沙滩大战
  
  评书《杨家将》中,金沙滩大战占有很大篇幅。杨家将在此战中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杨继业七个儿子在此战中有三个战死沙场,一个被俘,一个出家,只剩下六郎、七郎两个。联想到宋朝对杨家的不公,这一段描写就更让人感到愤愤不平了。那么,“金沙滩救驾”这个情节真的发生过吗?
  金沙滩大战确实是发生过的,事情的经过大致是:
  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在亲率大军灭亡北汉后,殿前都虞候崔翰向他建议乘胜收复燕云十六州,他说:“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意思是建议宋军乘胜前进,灭汉之后,继续伐辽,争取能一举攻下辽国的南京——幽州(今北京三海地区)。宋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攻下太原后,就组建了“幽州行营”,即北伐指挥部,任命潘美为总指挥,亲征幽州。
  战役前期形势对宋朝十分有利,契丹人毫无防备,宋军出其不意,直抵幽州城下。当时的契丹皇帝——辽景宗耶律贤,见宋军来势凶猛,加上支援北汉的辽军刚刚吃了败仗,心中害怕,打算放弃幽州,退守松亭关(今喜峰口)、古北口(也称虎北口)一线。但他的皇后萧妃(即评书中萧太后的原型,名绰,小字燕燕)却坚决反对,她接纳大将耶律休哥的建议,尽发全国之兵南下增援。七月六日,契丹援军抵达幽州,其先头部队在高梁河(今流过北京动物园紫竹院的河)畔,与宋军相遇,被击败退走。赵光义亲自率兵追击,一直追到清沙河。此时已近黄昏,辽国援军主力部队在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的带领下赶到,数万人马,每人手拿两个火把。宋军不知道对面有多少敌人,正在迟疑时,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分别带领骑兵,从两翼包抄过来,宋军大乱,纷纷溃败南逃。此战宋军损兵数万,宋太宗赵光义也身中数箭,更换便装,乘驴车狼狈南逃。《宋史纪事本末》称“帝急乘驴车走,免丧”;《辽史?耶律沙传》中称“宋主……微服乘驴车,间道而走”,可见当时确实是狼狈之极。这一战史称为幽州大战。
  幽州大战的主战场——清沙河畔,就是评书中的金沙滩,这里白沙遍地,掘地丈余皆为卵石与黄沙,因此民间传说中把这里称为金沙滩。
  宋军此次行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宋军从正月出兵,到五月灭汉,军队已经疲乏,加上他们在山西作战时抢劫了大量财物,所以都不想再作战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称:“刘继元降,人人有希赏意,而上将遂伐契丹取幽、蓟,诸将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宋太宗不了解部下的心情,继续大举用兵,最终失败。
  评书对金沙滩之战描述得跌宕起伏,杨家将在此战中损失惨重。然而,金沙滩之战杨继业究竟有没有参加却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唯一记载他参加过此战战役的是元初人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其中记载:“太平兴国五年,太宗莫州之败,赖业护驾,得脱险难……杨业及诸子奋勇救驾,始得脱归大名。”徐大焯所记载的,和史书中的记载出入很大,时间地点人物都对不上。但从中可以知道,在元以前,就有关于杨家父子救驾的传说了。
  但根据种种蛛丝马迹来分析,杨继业还是很可能参加这次战役,而且可能保护了赵光义的撤退。杨继业在归降宋朝三个月后,他就由“领军卫大将军”提升到“郑州防御使”,虽然也是个空衔,不用到郑州去上任,但是防御使在武将中也算是个高职了(《宋史?杨业传》中误称为郑州刺史)。
  宋朝的官职制度复杂而多变,一般在实际职务前会加上许多好听的虚衔,如《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的头衔就是“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这么一大串。武官中刺史、防御使等类似于今天的军衔,刺史以上类似于将军级,而最高的节度使类似于元帅,是当时武将的最高荣誉。节度使以下分别是节度观察留后、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
  所以,杨继业应该是在金沙滩之战中立了大功,否则,他的职务怎么会在此战后被晋升为“中将”级别呢?而且,宋朝在给他的诏书中,称他晋升职务的原因为“自升环卫,甚着忠劳”。这三个月,正是宋军进攻幽州的时间,如果他没有参加这场战争,怎么会被称为“甚着忠劳”呢?
  杨继业的下一代有没有参加过此次战斗呢?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此时杨继业的儿子延昭、延玉、延浦、延训等人可能已经是殿直了,这些多是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小官,他们参加救驾,也是可能的。
  此次战斗,宋代史书上没有相关的记载,可能是因为在战争初期,当时杨继业只是个“光杆司令”,无兵无权,也就没有功绩,因此没有记载。后期他虽然保卫皇帝有功,但宋人记史多讳败夸胜,宋太宗这次失败得那么惨,《宋史?太宗本记》也只是以“帝督诸军及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甲申班师”一笔代过,杨家将的功绩自然就更不能明说了。
  但评书中讲的一些情节显然与事实不符。首先在这一战中,杨家将没有任何人员损失,杨继业确实是有七个儿子,只有延玉一人是战死沙场的,但那也是在八年后的陈家谷。其次评书中处处为宋朝贴金,例如评书中说辽国本来是向宋朝称臣的,其实辽国从来没向宋朝称过臣。杨大郎假扮赵光义去谈判时射死了辽国皇帝天庆梁王,而辽国也没有一个天庆梁王,当时辽国的皇帝是辽景宗耶律贤。在《杨家府演义》中杨大郎射死的是辽国元帅天庆王,这个元帅连名字都没留下,就更无从考证了。天庆,实际上是辽国最后一个皇帝耶律延禧的一个年号,而梁王是耶律贤的儿子耶律隆绪未登基时的封号。
雁门关大捷
  
  杨继业是否大战过金沙滩,没有定论。但幽州大战之后,契丹军队即跟踪南下。宋军虽然成功地抵抗了侵略,然而,宋朝北部边防从此后就紧张起来。在此危难之时,因为杨继业“老于边事”,宋朝廷命他驻防代州,抵御契丹。
  杨继业终于来到抗击契丹的前线了,而等待他的命运又会怎么样呢?他能守住被包公称为“古今最是难控扼之所”的代州吗?当时代州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宋史?杨业传》中记载“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而当时潘美已经被任命为“三交都部署”,从此杨继业便成为潘美的部下。三交是地名,在今太原以北的三交寨。潘美被任命为“并州行营都部署”,因为驻屯三交寨,所以也称为“三交行营都部署”。并州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晋中地区,因为太原城在宋军进攻北汉的时候,已经毁于战火正在重建,所以潘美只能在三交寨办公。而焚毁原太原城的元凶之一,正是这位潘美!太原城重建好后,潘美就改在太原驻屯了。
  杨继业的职务为“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比潘美多了“驻泊”两个字,意思是职位低于潘美。杨继业其实是挂着省军区副司令的空衔,防守代州。代州在三交寨以北将近三百里,离边境只有几十里路。它的北面是雁门山,南面是崞代、忻定两盆地及汾水平原,之间只有雁门、平型、宁武等几条峡谷可通,所以代州在宋王朝北部边防上至关重要。包公称“代州与云、应等州相去至近,路又坦平,古今最是难控扼之所。”
  在杨继业上任不到三个月,契丹军队就大举进犯雁门关。当时杨继业手下只有数千人马,众寡悬殊,他是怎样御敌的呢,对杨继业来说,代州是故地重游,北汉时期,他就长期驻防于此。他深知和敌人硬拼是不行的,必须出奇制胜。由于他曾经长期在代州驻防,熟悉当地的地形地物,所以他一面命令一部分军队截断峡谷的南端,一面自己亲率数百名轻骑兵,从西面偏僻小路悄悄绕到雁门关的北口。现在的雁门关是明朝人移到代州北面的,宋朝时雁门关在代州的西北,就是现在的雁门关西的雁门山上,东西两面都是悬崖峭壁,中间有一条山路,盘旋曲折,十分狭窄。契丹军队队伍无法展开,只能鱼贯行走。当时他们正自鸣得意,以为这么易守难攻的要隘都没人防守,宋军肯定是逃之夭夭了。不料突然神兵天降,杨继业带领部队从他们背后出现。辽兵不知道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下钻出来的,顿时惊惶失措。因为道路狭窄,人多的优势也无法发挥,抵挡一阵之后就溃不成军。宋军杀死契丹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大量马匹铠甲。
  这一战的影响很大,辽兵领教了“杨无敌”的厉害,从此看见“杨”字大旗就望风而逃。
  《宋史?杨业传》中称:“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此战虽然缴获了大量战利品,但是并没有消灭契丹多少人马,为什么“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呢?主要是因为此战对契丹人心理打击很大,以往宋、辽作战,辽军善于野战,骑兵一冲,宋军很难对付。幽州大战宋军就是这么被打得一败涂地的,所以宋军多为防守。这次,杨继业面对数倍于自己的辽军精锐骑兵,敢于出击,并取得胜利,给契丹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所以他们再见到杨继业的大旗,就望风而逃了。
  这场战役充分表现出杨继业的智勇双全,如果这段故事是从评书大师刘兰芳的嘴中娓娓道来,一定十分精彩。但是在所有关于杨家将的评书和戏剧中,却都没有这一段故事,只是在《北宋志传》中有一个杨继业派杨五郎,从小路绕到契丹囤粮的地方放火的情节与此战似乎沾边。
  杨继业在上任不到三个月,就出其不意,以寡击众,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他虽然威震敌胆,使敌人望风而逃;但也树大招风,引来了同僚的嫉妒。杨继业的顶头上司潘美开始贪墨他的战功,并且不断的诽谤他,潘、杨两家从此结怨,这也为杨继业最后遇害埋下了伏笔。
  关于这一战,由于史书记载得既不详细,又有许多矛盾的地方,所以争议很多。史书上关于这一战中的宋军最高指挥官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潘美,一种认为是杨继业。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潘美说他“令杨业领麾下数百骑,自西径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与美合击之,敌众大败,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多啰,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众”。而《资治通鉴后编》中则记载:“癸巳杨业败契丹师于雁门,杀其驸马侍中萧咄李,获都指挥使李重诲。”。《宋史》虽出书最晚,但它是根据宋朝的《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所以《宋史》应该最为可靠,但《宋史》对这一战的记载也是模棱两可,在《杨业传》中只提杨继业,不提潘美;在《潘美传》中只提潘美,不提杨继业。所以,现代学者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史籍文论中为了抬高杨继业,不提潘美之功,这是不公平的;另一派则认为是潘美贪墨了杨继业此战的战功。
  雁门关大捷后,杨继业虽然被提升了一级,由郑州防御使,升为云州观察使。但是和潘美得到的实惠却是无法比的,潘美因此战被封为代国公,实实在在的落了个公爵的爵位,成为当朝从一品大员(宋朝规定“嗣王、郡王、国公为从一品”)。
  要明白潘、杨两家的恩怨,就必须先审清雁门关大捷中,潘美究竟是否参与。
潘美争功
  
  雁门关一战,由于史书记载得既不详细,又有许多矛盾的地方,所以争议也是很多。大致归纳一下,主要有两条:一是这次战役的宋军最高指挥官是谁?二是此战契丹军队的人数是多少?
  潘美指挥了这次战役的最有力的证明是《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载:
  潘美言,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会敌十万众寇雁门,令杨业领麾下数百骑自西陉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与美合击之,敌众大败,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多啰,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众。
  很令人回味的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在记载此事时,特地加了一句“潘美言……”,意思是“据潘美说……”。《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什么不直接说“潘美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会敌十万众寇雁门……”呢?这说明所谓潘美指挥此次战役,只不过是潘美的一面之词、自说自话,《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作者对其真实性是很怀疑的。而且,按照潘美的说法,敌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他巡视到代州时来,这也太凑巧了吧!代州距离三交口有三百里,如果是他得到消息再赶来,契丹人早就通过峡谷进入平原了。还有,即使假设潘美真的是巡查到了代州,他总共在山西任职也不过半年,而且多在三交口驻扎,不可能知道西面隐秘的小路,如果不知道这条小路,杨继业怎么能绕到敌人背后呢?难道潘美会魔法,能空降杨继业他们?倒是杨继业在代州为官三十年左右,熟知周围环境,知道这条小路不足为奇。所以这场战役的作战计划只能是杨继业做出的,运筹帷幄的功劳肯定不是潘美的。
从史料记载来看潘美在战场上一贯的表现,他指挥此次战役的可能性也不大。他在和契丹作战时曾经多次望风而逃,史书上都是有明确记载的。在陈家谷,当他听说杨继业战败的消息,立刻仓皇逃窜;雍熙北伐失败后,辽军跟踪南下,进逼代州,新任的代州刺史张齐贤约潘美赴援,潘美刚走到太原城北四十里的百井镇,听说辽军已经到了忻州,就夹起尾巴逃回太原城了。这么一个常常临阵脱逃的人,怎么能和那个在雁门关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潘美联系在一起。
  所以潘美几乎不可能没参与了这一次战役,他当时也不在代州。
  关于契丹军队的人数,史书中也有不同的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称“潘美言,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会敌十万众寇雁门”,《宋史?潘美传》中称“辽兵万骑来寇”。两种说法竟然相差十倍,究竟是哪一个是正确的呢?正确的应该是后者,前者是潘美为了领赏,虚报战功,故意夸大了敌人的数目。《辽史》中对于此战只字未提,想一想,当时契丹的总兵力“大约计之未必满三十万”(《宋朝事实》卷20),如果这一战真的出动了契丹军队的三分之一,对契丹来讲绝对是一次重大军事行动,《辽史》中一点记载没有应该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个问题,在当时并不难弄清楚,因为那个俘虏——李重诲后来向宋朝投诚了,他最后当了益州皇城使,在《宋史》中有传。所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才说“潘美言”,言下之意是这可是潘美说的,和作者我李焘没关系。《宋史?潘美传》中改为“万骑”,应该是真正准确的记载。这一战,宋军杀死的是一个契丹的节度使,官职不低;而且此后“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所以契丹军队应该比杨继业的兵多,应在万人左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是潘美贪墨了战功。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事情的经过:杨继业在雁门关奋勇杀敌,取得了胜利。他在战场上是无敌将军,但是在官场上却是一个不及格的学生。也许是在北汉当惯了最高指挥官,他在向朝廷的奏折中,居然没有提及顶头上司——主将潘美。而潘美在得到胜利的消息后,也给朝廷上奏折报捷,贪墨了杨继业的战功,只说自己指挥得当。所以在根据宋朝的《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宋史》中,很可能根据这两份不同的奏折将这一战记录下来,也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版本。此后,潘美知道杨继业已经将战功上报,不得不再次写奏折做出解释,于是就有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载。
  潘美从此便记恨上杨继业,他不断上书诬陷和诽谤杨继业。《宋史?杨业传》记载:“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这里的主将指的自然是潘美,因为杨继业归宋后,就只跟随过潘美这么一个主将。而戍边者也不会是杨继业的部下,因为《宋史?杨业传》中说“(杨继业)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所以他的部下,是不会诽谤他的,只能是潘美的手下才会这么做。作为降将的杨继业,他的处境可想而知。
  史书上记载,雁门关大捷后,又有两次大的战役。一是在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三交西北三百里,地名固军,溪谷险绝,敌之所保,多由此入寇,潘美潜师袭之,敌弃城遁军,吏安庆,以其族来降。因积粟屯兵守之,自是敌不敢侵轶,边民以安。”另一战是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契丹三万骑,分道入寇,一袭雁门,潘美击破之。斩首三千级,逐北至其境,破垒三十六,俘老幼万余口,获牛马五万计”。这两次胜利的功劳都记在潘美的账上,但事情都发生在杨继业的防区之内,说这两仗与杨继业毫无关系,显然不合情理,很可能是他的功劳又被潘美贪墨了。潘美凭借这些战功,进封韩国公,而杨继业为宋朝镇守代州七、八年,直到雍熙北伐被俘身亡,他“寸功未立”,官职也未再被提升。
  欧阳修为杨琪所作的墓志铭中却说:“继业……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难道杨继业只凭雁门关一战,就可以名震天下,上至文人墨客,下到村野小儿都能知道吗?显然不对,这也和“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的记载不相符合。
潘美这个人
  
  在评书中陷害杨继业的主谋是潘洪,字仁美,然而在历史上却并没有一个叫潘洪或潘仁美的人。他的原型是谁呢?可以肯定地讲,他就是上一节讲过的杨继业的顶头上司潘美。那么,潘美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亲潘璘,曾任军校之职,潘美年轻的时候长得很英俊,任典谒之职(典谒就是接见宾客的小官吏),虽然年少,却有大志,常对朋友王密说:“汉代(指后汉)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当周世宗柴荣为开封府尹时,潘美就依附在柴荣手下。周世宗即位后,潘美出任供奉官,随后潘美在周世宗与北汉的高平之战中取得战功,其官职也迁西上阁门副使,被柴荣视为亲信,他曾被外派做监军,从此与赵匡胤交好。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潘美积极帮助,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对潘美委以重任。当时,陕西军帅袁彦凶悍,赵匡胤怕他兵变,随即派遣潘美为监军以图之。潘美“单骑往谕”,进入陕军营帐,向袁彦等人晓以大义,“天命既归,(尔等)宜修臣职”,袁彦被潘美打动,心悦诚服,跟随潘美入京朝拜赵匡胤,以示效忠。宋太祖大喜:“潘美不杀袁彦,能令来觐,成我志矣。”
  建隆元年九月,李重进在扬州反叛(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打出了“驱逐赵贼、恢复周室”的旗号,赵匡胤亲征,命石守信为招讨使,潘美为行营都监。叛乱平定,攻下扬州后,潘美被留为巡检,授予秦州团练使之职。南汉军队进攻桂阳、江华,遭潘美反击后逃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自唐以来,“不时侵略,颇为民患。”潘美下大力气毁其巢穴,多所杀获,余加慰抚,夷落遂定。
  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潘美为贺州道兵马行营都部署,率十州兵攻南汉。九月,围贺州(今广西贺县东南),他得到情报,南汉援军将至,就命令部队佯退二十里,在南乡(今贺县南信都)设伏,大败南汉援军万余,遂克贺州。继而转兵攻韶州(今广东韶关),以强弓劲弩破南汉军象阵,击败其主力十余万,克韶州。转年二月,率军与南汉最后的六万军队对峙于广州城北的马迳,他先派人乘夜火烧敌营,然后乘火发起进攻,俘斩万计,灭南汉。他因功授山南东道节度使。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潘美任升州西南面行营都监,与曹彬率军由江陵顺江而下攻南唐。八年正月,宋军进抵秦淮河,渡船尚未准备好,他率部涉水抢渡,正赶上宋军在江宁(今南京)城下与十余万南唐水陆军大战,潘美率部急攻,杀获甚众,后与诸军加紧攻城,十一月破城,灭南唐,以功升宣徽北院使。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正月,他随宋太宗伐北汉。北汉主刘继元降后,他又随宋太宗北伐契丹,兵败而回,任河东三交口都部署,驻守西北边防,以御契丹。
  他还和皇帝攀上了亲家,他的第八个女儿嫁给了赵光义的儿子——太子赵恒,在赵恒继位成为宋真宗后,被封为章怀皇后。潘美死于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享年六十七岁,追认为中书令、郑王,谥号五惠。
  潘美南征北战,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死后列为太宗配享功臣(在历代皇帝的祭祀殿中,会将一两位辅佐过某位皇帝的名臣一同祭祀,十分荣耀)。《宋史》中对潘美赞赏有佳,明朝人柯镇琪作的《宋史新编》中更是称:“仁恕清慎,宋之良将,曹彬第一,潘美次之。”
雍熙北伐
  
  雍熙北伐是北宋对契丹仅有的三次进攻之一。第一次是前面讲过的幽州之战;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童贯征辽。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萎靡不振的一个王朝,史学家嘲之为“弱宋”,其统治者也历来就是不思进取的。史称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看中国地图时,用玉斧一划金沙江说“此外非我所有也”。但他和他的弟弟赵光义,对燕云十六州还是十分重视的。
  雍熙北伐的时机还是不错的,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辽景宗耶律贤去世,他儿子耶律隆绪继位,年仅十二岁,国事由萧太后掌管,契丹化的汉人韩德让(评书中韩延寿的原型)专权,大臣多有不服,部族多有叛逃,高丽国王也派使臣来请求夹攻契丹。在这种情况下,赵光义接受贺令图父子的建议,对契丹展开了雍熙北伐。
  这次北伐,宋军兵分三路,总兵力三十万,声势浩大。具体作战计划是:第一路军队由大将曹彬率领,从雄州(今雄县)出发,慢慢向幽州推进,吸引敌人的主力,称为东路军,也是宋军的主力军;第二路军队由田重进率领,出飞狐口(今河北涞源),进攻河北西北部和山西东北部各地,被称为中路军;第三路由潘美率领,出雁门关,进攻山西西北部,称为西路军。北伐计划等中西路军得手后,再一同东进,汇合曹彬,收复幽州。也有人称这次北伐是五路人马,多了米信的一路,自雄州沿拒马河东岸北进,护卫粮草并保护曹彬军队的侧翼;还有高琼的一路,自沧州海道北攻平州,与高丽国军队遥相呼应,牵制敌人。这个作战计划是接受了幽州之战的教训制定的,应该说是比较严密的。
  战争初期,战局对宋军十分有利。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二月中旬部队开始集结,二月底北伐开始。东路军进占新城,克固安,三月中旬攻下涿州。中路军克易州,下涞源(辽称定武军)。西路军进展更加神速,寰、朔、应、云等州几乎都有反正,到四月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陷四州,基本光复了山西北部被割让的领土,并东进恒山一带,与中路军汇合,完成了第一步计划。
  晋北的百姓听到王师到来,欢呼雀跃。此时据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正好五十年,几十年过去了,当地百姓的心本来已经灰了冷了,却想不到在有生之年,又看到了中原政权的军队,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正如应、朔等地的老人所说的:“久陷边陲,有粟不得食,有子不得存养,不意余年,重见日月。”蔚州的边民知道后,冒险袭击辽军,带着契丹人的首级来投宋军。宋太宗得知后,下诏明令赏金,招募边民,应募的人十分踊跃。这充分反映出这是一场深得民心的正义之战。
  契丹在得知宋军北伐的消息后,也迅速做出反应,萧太后决定发全国之兵南下。她命令耶律勤德守平州,防御海上;命令耶律善补和耶律休哥分别任代北和幽州统帅,抵御宋军;自己和辽国的小皇帝耶律隆绪、大将耶律斜轸南援幽州。当他们到达长城时,得知宋军已经到了恒山一带,她便命令冀州防御使大鹏翼、康州刺史马赟(也称马頵或马颙)、马步军都指挥使何万通,各领一万骑兵来阻挡中路的宋军。
  大鹏翼是契丹名将,他带领三万骑兵,气势汹汹杀奔飞狐口。宋军中路主将田重进不愧为北宋名将,他听取手下将军袁继忠、谭延美的计策,先是以逸待劳,然后反客为主,利用山地这个不利于骑兵作战的有利条件,主动出击,经过浴血奋战,击败辽军,俘获了大鹏翼、马赟和何万通等辽军高级指挥官。接下来田重进再接再厉,一举打下了蔚州。
  正所谓“塞翁得马,焉知非祸”。正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军主力——东路军却传来了失败的消息,战局急转直下。
  原来,东路军从一开始就贪功冒进,当他们进入涿州的时候,粮草已经接济不上了。辽军南京(幽州)留守耶律休哥兵少,不能出战,他派出小部队深入宋军的侧后方,袭击运粮队。曹彬在涿州停留了十几天,粮草不足,只能退回雄州(今河北雄县)。曹彬南撤时,耶律休哥趁势追击,东路军溃败,退回雄州。当时耶律休哥兵少,东路军虽败,实力尚存。当中西路军胜利的消息传来后,东路军将领们又蠢蠢欲动,他们觉得丢脸,嫌“手握重兵,不能有所攻取”,吵着要进兵。曹彬无法制止,竟然违抗“令勿复前”(禁止再次前进的意思)的圣旨,带了五十天的粮草,再次进攻涿州。此时辽军的大批援军已经陆续赶到,萧太后也亲临前线,驻扎在涿州以东五十里的地方。她命令耶律斜轸边打边退,不断阻击宋军。曹彬大军用了二十多天,才走完百八十里路程,再次进入涿州。他们虽然复得涿州,但已经人困马乏,加上天气炎热,粮草也不足,面对辽军主力,信心不足,曹彬再次下令撤退。开始,曹彬想要部将卢斌带领一万军队防守涿州。卢斌说涿州深入敌境,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还不如带着这一万人撤退呢,曹彬居然同意了这个建议。这一次和第一次完全不同,宋军士气一再受挫;辽军兵力充足,加上御驾亲征,士气大震,此削彼长,形成大溃退的局面。五月初,东路军退到歧沟关,此时如果能据关死守,尚能挽回败局。但宋军士气全无,和辽军刚一接触,就再次溃败,争相渡拒马河逃命,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余部逃到高阳关,又被辽军骑兵冲击,“死者数万,弃戈甲若丘陵”。
  这样,宋军主力东路军彻底失败,导致中西路军也只能撤退,收复的领土再次沦陷。雍熙北伐历时不过百日,又以失败告终。
雍熙北伐中,中、西路军战功赫赫,杨家将的表现又如何呢?可是非常遗憾,杨家将不是宋朝的红人,又受到长官的嫉妒和同僚的排挤,在宋朝的战功薄上竟然很难找到杨家将的名字。《宋史?杨业传》中只是记载了半句话:“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此外便根本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但是,从史书中只言片语的记载中,我们还是能找出些线索来的。
  《宋史?杨业传附杨延昭传》中记载:“业攻应、朔,延昭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从中可以看出,至少应朔州的光复,是杨继业父子的战功,而且杨家将还付出了血的代价。杨延昭轻伤不下火线,为攻陷朔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这次受伤,打下朔州后,杨延昭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前线,也正是因此,他没有和父亲杨继业一同前往陈家谷,杨继业如果有他这个帮手,有可能会突围成功的。
  不但西路军的胜利和杨继业有关,中路军的战功中,也有杨家将的身影。前面提到的,飞狐口俘获大鹏翼之战,应该也有杨继业的参与,而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宋史》中记载这一战进行得十分激烈,宋朝猛将荆嗣一日中冲入敌阵六、七次,宋军在俘获大鹏翼后,契丹军队开始溃败。此战的功劳薄上,田重进、袁继忠、谭延美和荆嗣等人都有份。但究竟是谁俘获的大鹏翼呢?他们都不是,是杨继业的部将——高化。《宋史?高化传》中记载:“高化字仲熙,真定人,少沉勇有力,不事耕稼,学击剑善射。契丹犯河北,应募转饷飞狐口,杨业留戏下,使捕贼酋大鹏翼,获之。会契丹又犯真定,乃辞业还家,家属尽为契丹所略去。”从中可以看出,高化到达飞狐口时,杨继业也到了这里,并慧眼识英雄,把他留在帐下,并且在关键时刻,命令他出击,高化也没有辜负杨继业的期望,一举擒获大鹏翼,给了辽军致命的一击。史书记载:“大鹏翼貌壮伟而勇健,名闻边寨,既擒之,敌夺气。”这一战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给辽军的心理打击很大。为接下来田重进再接再厉,打下蔚州奠定了基础。
  而且,史书还记载:“重进军与敌转战时,军校五辈其四悉以战死”,也就是说,中路军的兵力已经只剩下五分之一了,军队伤亡那么大,士气应该很低了。至大岭,多亏大将荆嗣力战,敌人被打退,才勉强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情况。在伤亡超过80%的情况下,中路军必须经过修整,补充兵员后才能投入战斗。而史书上却记载中路军马上就投入了攻坚战——进攻蔚州,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是这样,田重进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今中外第一奇才了。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部队伤亡超过半数,就会出现士气低落的情况。除非中路军得到了强有力的援助,否则他们即使勉强到达蔚州,又怎么能使敌人主帅“惧不自安”呢?《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田重进到达蔚州后,敌守将萧多罗害怕,想杀死城中的官吏,但因为走漏消息,自己反而被杀。
血战陈家谷
  
  在评书中,杨继业是被潘仁美害死的,他先调走了杨六郎和杨七郎,再逼杨继业出兵打仗。杨继业被困后,他不但不出兵救援,还乱箭射死了突围求救的杨七郎。
  在历史上,杨继业的牺牲和评书中的情节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就介绍一下《宋史》和《辽史》中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
  雍熙北伐失败后,宋朝廷命令放弃代北的土地,让潘美、杨继业保护四州的居民迁往内陆。此时敌强我弱,耶律斜轸已经占领寰州,宋军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后有重兵压境,前有四州之民需要保护撤退。面对不利的局面,杨继业主张避开耶律斜轸的军队,保护人民转移。而监军王侁、刘文裕及主帅潘美却反对这一意见。不知出于什么企图,他们竟然主张出雁门关,夺回寰州,与契丹军队在代北硬碰硬。双方为此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宋史?杨业传》中记载如下:
  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岀。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岀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侁沮其议曰:“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文裕亦赞成之。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杨继业建议:派军队做出东进攻打应州的样子,另外派人通知云朔两州的军民,等到大军从代州出发,云州居民先南下,在朔州汇合;等敌军东移,居民再从朔州南下,并用弩兵和骑兵接应,军民就都可以安全撤退了。这个计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居民撤退,最大的威胁是在平原大道上,受到敌人骑兵的突击。杨继业先声东击西,攻敌所必救,他虚攻应州,辽军怕后路被断,落入宋军的包围,必然东进回救。等明白过来,两州居民已经进入朔州以南的石碣谷,谷口易守难攻,以强弩兵把守,必然万无一失。
  然而,王侁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宋军有几万军队,堂堂正正前往寰州接应就行了。杨继业力陈已见,说明与契丹交战,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况且敌强我弱,勉强作战必然失败。王侁却讽刺威胁杨继业,说他“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逗是曲行避敌的意思,挠是顾望不前的意思,逗挠不战是打仗时的重罪;得非有他志乎,是难道想叛变投敌吗的意思。此时身为主帅的潘美,竟然一言不发,他显然是默许王侁的行为。
  杨继业被逼,万般无奈,只得抱着必死之心,踏上征途。临行前,他为部下泣求潘美,在陈家谷口部署兵马:“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说完,杨继业便率领部下走向战场,随行的还有他的儿子杨延玉、部将贺怀浦和七十三岁的老将王贵。
  此后,正如杨继业所料,宋军果然中了辽军的埋伏。杨继业率领士兵力战突围,从中午直至傍晚,才杀出一条血路,来到了预先定好的接应地点——陈家谷口。
  这时,杨继业及所率部队已经人困马乏,契丹大军一直在后面紧紧追赶,陈家谷口的接应宋军,就成了他们生存的唯一希望。
  然而,令他们万分失望的是,陈家谷口竟然没有一兵一卒接应!
  见此场景,杨继业“拊膺大恸”,他不是因为怕死才哭,因为他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出战的,他是恨那些奸臣,拿将士的生命当儿戏,白白地断送了自己手下将士的性命。他对剩下的将士说:你们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一起死,没有益处,还是各自逃跑吧。所有的人都十分感动,不肯离去,愿意与杨继业同生共死。淄州刺史、七十三岁的老将军王贵,用弓箭射死了几十个敌人,箭射光了,仍打死了几个敌人,才壮烈牺牲,而士兵也几乎无一生还,杨延玉战死沙场。杨继业虽然英勇无敌,但也被辽军重重包围。
  那么,潘美、王侁等人又到哪里去了呢?
  史书记载,潘美、王侁虽一度曾陈兵陈家谷口准备接应,但不久便领兵撤走。据《宋史》记载:“(王侁)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也就是说,作为总指挥的潘美,听杨继业之败而不救,竟然临阵逃脱了。
杨继业并非碰死李陵碑
  
  在评书中,杨继业是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碰死在李陵碑前的,这显然和史实不符。
  李陵是西汉大将,名将李广之孙。善射骑,礼贤下士,深得士卒之心。武帝以为其有祖父遗风,拜为骑督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部卒五千出居边塞(在今内蒙额济纳旗)以北千余里,行军三十日到达浚稽山南的龙勒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单于三万人遭遇,连战十余日,杀敌甚多。匈奴单于惊恐万状,准备溃逃。李陵也因孤军深入,给养发生很大困难。这时,他部下军侯叫管敢的,被校尉所辱,一怒投奔匈奴,把汉军后勤困难的情况告诉了单于,怂恿他们再战必胜。单于抽调了全部人马,增兵至八万人,围困李陵于山谷中。李陵领壮士十余人突围,被匈奴察觉,率数千骑尾追不舍。李陵矢尽援绝,仰天长叹,终于降了单于。
  李陵降后,被单于封为右校王(或右贤王),负责管辖匈奴右翼的坚昆直至阿勒泰等地区。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
  李陵显然不可能亡于山西,所以杨继业不可能碰死在李陵碑。事实上,他后来被契丹人俘虏了。
  杨继业被擒的经过《辽史》中记载得比较详细。大致经过是:杨继业从狼牙村突围后,辽军紧追不放,杨继业虽然杀伤许多敌军,但也身受数十处创伤,战马也因为负伤不能行走,只好藏匿在一片树林中休息。
  辽军见杨继业被围,很想把他活捉然后劝降,于是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不许向杨继业放冷箭,一定要活擒他。这不禁使人想起了长板坡里曹操的那句名言:“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历史上曹操未必真的说过这句话,而这次辽军可是真的下了这样的死命令。
  虽然已经将杨继业团团围困,可是辽军面对身体多处负伤的杨继业时,竟然没有人敢进到树林中去。由此也可以看出,杨继业无敌的威名,丝毫不亚于三国时候的赵云。
  辽国有一员猛将,名叫耶律希达,《辽史》中称他为“勇于攻战”,可是他也畏缩不敢向前,无奈之下,只好违背军令施放冷箭,望见袍影,射出一箭,杨继业堕马被擒。
   杨继业被擒后,契丹举国欢腾。杨继业死后,他们不但将杨继业的首级送到幽州,展览示众,而且还在祭祀时,向祖先通告这件事。对于有功之臣,契丹也大加封赏,辽史记录如下:
  色珍(耶律斜轸)归阙以功加守太保。
  耶律善补败宋杨继业,加开府仪同三司政事门下平章事。
  耶律托色,四年宋将杨继业陷山西城邑……色珍擒继业于朔州,托色功居多……授西南面招讨都监。
  耶律辖哩,统和五年,宋将杨继业来攻山西,辖哩居先锋侦候有功。
  统和四年,宋杨继业来侵,诺衮为黄皮室糺都监,击败之尽复所陷城邑,军还加诸卫小将军,及伐宋有功迁黄皮室。
  很有意思的是,亲手擒获杨继业的耶律希达,本应该居功至伟,但却因为违抗军令,施放冷箭,功过相抵,未能得到任何封赏。《辽史》记载:
  先是军令须生擒继业,希达以故不能为功。
  杨继业被俘后的表现如何呢?
  《辽史》中的《耶律斜轸传》记载:“色珍(即斜轸)责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继业但称死罪而已。初继业在宋以骁勇闻人,号杨无敌,首建梗边之策。……既擒三日死。”
  此外,《辽史》中的《圣宗本纪》还记载:“宋将杨继业……被擒疮发不食三日死。遂函其首以献……传其首裕悦休格(即耶律休哥,裕悦是他的官职),以示诸军。”
  可见,辽军付出很大的代价,活擒了杨继业,但杨继业始终不为所动,绝食而亡,不愧中华民族英雄的称号。如果他想投降的话,辽国一定会对他进行全力救治,不会让他“疮发不食三日死”。而且,即使不治身亡,也会对他进行厚葬,而不会“以首示诸军”。
  曾有人以《耶律斜轸传》中“继业但称死罪”而认为杨继业曾经投降过契丹,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辽史》记载:“《耶律色珍传》:杨继业被擒,太息,死罪而已。按《契丹国志》称,继业被擒,太息曰‘主上遇我厚,何面目求活?’于此不食三日死。麾下百余人,皆感泣不肯去,遂俱死无生还者。圣宗纪所载略同,则此传但称‘死罪之语’似未足信”。这和《宋史?杨业传》中“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的记载相符。《宋史》中记载此事时说:“(辽史)与宋史本传相异,盖曲笔也。”
  所以,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杨继业被俘后,契丹一方虽然多次劝降,但杨继业不为所动,开始绝食,因为他本来就身受重伤,加上绝食,使得伤情恶化导致死亡。
  《杨家将》中,杨继业的情况和李陵非常相似,但是杨继业被俘后却拒不投降,而是选择以身殉国。人们不愿心目中的英雄被敌人俘虏,所以演义作者安排了杨继业碰死李陵碑的结局,其本意估计是为表现杨继业与李陵相反的忠贞和爱国情操

杨六郎真的告过御状吗
  
  在评书中,杨继业碰死李陵碑后,杨六郎闯出重围,到京城告御状,杨家将的冤屈才得以昭雪。伸冤的过程可谓跌宕起伏,先是辽国奸细王强(最早的演义中称王钦,暗指王钦若)代写状纸;接着是呼延丕显下边关擒潘仁美;最后是寇准抄手问案真相大白。
  历史上,这些情节都没有发生过。但是,从一些古籍的蛛丝马迹中,我们发现在杨继业死后,确实是有人诋毁过他;而为杨继业翻案,也确实发生过激烈的争斗。
  从史料中分析,王侁不但陷害杨继业于生前,而且还诬陷他于身后。宋朝廷对杨继业之死开始的反应是十分淡漠,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心寒的。他们给杨继业的抚恤只是“绢布各百匹,粟十石”,还不如他同在此战中牺牲的部下贺怀浦。贺怀浦也死于此战,他是刺史,比杨继业差三级,却得到了“钱百贯,绢百匹,酒二十瓶,羊十五口”的抚恤。
  可能有人会说,贺怀浦抚恤比较高,可能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皇亲国戚)。他的妹妹是赵匡胤的皇后,所以杨继业的抚恤比不上他,也可以理解。但是,就是不和贺怀浦比较,杨继业的抚恤也是非常可怜的。因为宋朝廷规定,观察使(杨继业阵亡时的官职)牺牲后,抚恤的标准应该是“钱三百贯,绢布各二百匹,酒五十瓶,羊五十口”。杨继业牺牲后的抚恤比标准少那么多,使人无法理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无非有两种可能,一个可能是宋朝的皇帝听信了辽国的谎言,误以为杨继业有降辽的意思。另一个可能是宋朝的皇帝听信了“主将、戍边者”的“谤书斥言”,而“主将、戍边者”无非是潘美、王侁和刘文裕等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李裕民教授,研究杨家将有二十来年。终于在张咏(946—1015)《乖崖先生文集》中的一首长诗《赠刘吉》中找到了线索。这首诗全诗共40句,其中有两句为:“冒死雪忠臣,谠言警贵侍。”意思是刘吉曾因为杨业之死,冒死与权贵斗争。也就是说,杨继业为奸臣所陷,不仅仅是指王侁等人逼他强行出兵,更主要的是指王侁等在事后对他加以污蔑。丧失一支大军的副统帅,责任重大,谁也不愿承担,而推卸责任最简单的办法,是推到死者头上。这种污蔑,估计是给杨继业扣上投敌叛变之类的帽子。
  这样推理并非凭空设想,康定元年(1040年)就发生过一件与此非常相似的事。当时,西夏进攻延州(今延安),大将刘平与石元孙、都监黄德和奉命援救,正在激战时,黄却带兵脱逃,刘让儿子劝阻,黄不听,最终导致刘平、石元孙战败被俘,不食而死。战后,黄为了逃避罪责,竟然勾结他人一起诬告刘平等叛变投敌,以致朝廷派兵包围刘平的住宅,要惩办他的家属,幸亏有几位大臣力保,才没有抄家。后来,朝廷查明是黄诬陷,便将黄腰斩,刘、石得到昭雪。
  此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史书记载可能有曲笔,需要仔细推敲。所以,最初宋太宗很可能是听信了王侁等人的诬告,才作出错误的决定。
  正是因为刘吉等人的“冒死雪忠臣”,杨继业的冤案才得以昭雪。
  刘吉是一个低级官员,他和杨继业一样是降将,总是受排挤,可以说他们俩是同病相怜的,只不过刘吉是南唐的旧臣。《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黄河在滑州决口,朝廷命步军都指挥使田重进带领五万士兵前往治河,刘吉自告奋勇,参与其事,并表示不堵住决口,愿受灭族的处分。宋太宗赞赏他的勇气,任命他为田的副手。刘吉到了现场,换上粗布衣服,亲自背土,与民工日以继夜地苦干。太监石金振负责监护河堤,性情苛刻,好仗势欺人,外号石爆裂,多次欺负刘吉,刘都默默忍受。有一天,刘与石乘船巡视,划到河中时,刘毫不客气地对石说:“你欺人太甚,我不怕死,现在和你一道去见河伯吧!”说着便摇晃小船,准备覆舟,吓得石号陶大哭,自打嘴巴边求饶,刘这才放手,从此石再也不敢欺负刘吉了。人们因他治河有方,称他为刘跋江。
  刘吉尽职尽责、不畏权贵,他为杨继业伸冤,但同时也得罪了许多权贵,不久被迫罢官,不知所终。《宋史》里没有他的传,史书上对他也只是有零星记载,如果不是张咏的这首诗,恐怕没有人会知道这件段历史了。
  关于为杨继业伸冤,还有一种说法,是折太君、杨延昭告御状,为杨继业伸冤。这种说法,在杨家将的戏曲、小说中广为流传,为人们所熟知。其中,寇准夜审潘仁美这个情节最为精彩。可惜这个情节肯定是杜撰的,寇准从未为杨家将伸过冤。但在,《保德州志》第八卷上确实有折太君上书“陈夫战没,王侁违制争功”的记载。作为杨继业的嫡亲,他们为杨继业伸冤、讨公道是合情合理的。
  很有可能,刘吉和折太君是分别上书,为杨继业伸冤的。但是史书中没有这方面确切的记载,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历史的真面目,只能根据线索做出推断:杨继业之死轰动全国,在他死后,有人为了某种目的,给他泼脏水,继续陷害他,在刘吉或折太君、杨延昭等人的据理力争下,宋廷终于为杨继业平反。最后,宋太宗于八月十五日重新颁布命令:“赠(杨继业)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并处罚了潘美、王侁和刘文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