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史事笑评 2010-12-09
 2009820

 

 

关于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宿迁市统计局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突破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逐年提高。本文就全市工业化情况、面临新问题以及下一步举措进行探讨。

一、我市工业化进程的初步判断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经济发展中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过渡的较长发展过程,是结构不断升级、产业不断协调和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目前国际上对工业化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从人均GDP判断。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通过对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观察和研究,根据人均GDP水平,将整个经济发展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工业化初期人均GDP1200—2400美元

    工业化中期人均GDP2400—4800美元

    工业化高级阶段人均GDP4800—9000美元

  (二)从产业结构判断。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起点,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二产比重上升幅度大于三产,一产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二产所取代。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二产比重高于三产,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一产比重降低到10%左右,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二产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型变化。

  (三)从城市化水平判断。钱纳里等经济学家认为,在工业化前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增长期,城市化率在30%—60%之间;在工业化稳定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

根据上述三个标准,即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来综合衡量我市的工业化进程,可分为下面两个阶段。

1996—2005年为工业化准备期及工业化初期。1996年,全市人均GDP314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7.730.821.4,城市化率为10.1%,农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属典型的农业化社会。经过八年的发展,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增加值,工业经济上升到主导地位,工业增加值占GDP30.5%,超过一产比重1.9个百分点,标志全市经济步入工业化起点。到200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912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5.645.029.4,工业比重达32.3%,分别超过一产和三产6.7个和2.9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达31.5%,初步判定全市经济已从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进入工业化初期。

2006—2008年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时期。2006年,全市人均GDP 1184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644.831.6,工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4.3%,城市化率达到 32.4%,比建市初提高22.3个百分点。进入2008年,全市人均GDP1973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0.446.633.0,工业增加值占比上升到36.8%,城市化率为34.1%,人均GDP即将突破2000美元,一产比重即将低于20%,表明我市正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

二、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一)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传统的工业化进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受生产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制约,环境保护未引起高度重视,许多地方出现了环境被破坏的现象。我市素有河清湖秀苏北氧吧生态乐园的称号,生态优势十分显著,必须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务必将“生态宿迁”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二)工业化与节能降耗的矛盾。十一五期间,国家制订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调控目标。对于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特别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地区来讲,与他们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基本一致。而我市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重工业比重不断攀升,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很大。以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来看,2004年行业产值仅为2.38亿元,随着一批规模较大企业落户我市,2008年行业产值达85.36亿元,成为重要的支柱行业。随着近期一批规模较大的钢铁、化工企业陆续建成投产,重工业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2008年全市重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5吨标准煤,轻工业仅为0.4吨标准煤,重工业能耗水平远超过轻工业,从而带动单位GDP能耗不断提升。

(三)人力资源缺乏制约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人力资源为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我市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技术、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而另一方面我市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流失外地,且大量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使我市的优质人力资源十分紧缺。另外,随着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得到强化,廉价劳动力已成为过去,企业的用工成本逐步上升,一定程度减缓了企业的积累、投入和发展壮大。

(四)科技创新不足制约了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科技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要素。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创新主体实力较弱。大部分工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层次低,没有建立自已的研发机构。全市目前拥有研发机构的工业企业仅6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的4%。另一方面,缺乏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全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仅占全省的1.7%0.8%,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仅为全省的 0.95%。从2007年全省科技监测结果看,我市综合得分最低,仅63.11分,与倒数第二名的盐城市相差7.2分,与第一名的苏州市相差33.7分。

三、对策建议

宿迁作为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城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这段时期正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增长较快、社会矛盾也较突出的时期,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扩张引资总量,提升项目质量。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加速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的积聚。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已初现成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面对新的发展要求,要不断调整招商思路,切实提升项目质量。一是优选招商项目。破除只要是项目就引进的陈旧思想,立足于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重点引进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项目。二是优化项目推介。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特点,加大对招商推介项目包装,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技术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三是提升产业转移层次。随着发达地区退二进三战略不断加快推进,发达地区一部分企业势必要转移到我市。在承接这些项目时,加强对这些项目的考察,坚决杜绝国家明确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占用我市有限的资源。对于已经转移到我市的项目,鼓励和引导企业提升产业水平。各经济开发区应提高入园标准,对入园项目严格把关,实现发展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二)坚持环保优先,优化工业布局。坚守环保底线,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暂时的快速发展,不走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严格实行项目环境评价,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三同时,即环保设施与项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施工、同时投产运行。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排查和监管。完善工业布局规划,不断优化企业布局,提高环保治理效率。加强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把污染较为严重、治污要求高的化工企业向化工园区集中。同时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升处理能力,强化污水集中治理,提高管理和治理的效率。

(三)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机构建设和研发投入,加大对独立建立研发机构企业的财政扶持,在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特别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科研机构,各相关部门要服务到位、支持到位。二是强化技术引进。搭建好企业与发达地区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桥梁,弥补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目前,我市与南京多所高等院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要进一步落实到企业,建立起企业需求与高等院校科研合作的渠道,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科研成果有市场、企业创新有渠道的良性互动。三是强化人才培养。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充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提高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加快高级技工的培养。四是加快发展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是培训高级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力量的重要来源。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积极创新办学模式,大力吸引外地高校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外地高校与本地学校联合办学。认真总结宿迁学院办学模式,不断扩大省内著名高校与我市联合办学。

(四)做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质态。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是快速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只有把企业规模做大,才有创新实力,才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增强竞争力。一是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目前,除了白酒行业外,我市主要支柱行业仍然缺乏领头羊。要选择一部分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强化上市辅导,力争通过企业上市来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在全国行业叫得响的企业集团。二是引导企业股份制改造。我市工业企业中私营独资企业仍占绝大部分,大量的私营中小型工业企业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靠自身的力量进一步发展难度较大。政府要强化对企业发展的引导,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通过股份制改革的形式形成合力,通过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招商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特别要把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100强企业引入我市,有效提升工业企业质态。

(五)坚持统筹并进,实现协调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孪生兄弟,工业化进程中使大量农民脱离农村,由农民转为市民,将带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要处理好城市化带来的若干问题,实现两化的协调互动。首先,完善相关制度。落实好鼓励农民进城的各项优惠政策,取消农民进城的各种门槛,并且在教育、医疗等方面要一视同仁。认真贯彻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该由企业交纳的各项保险要确保交足,农民工该享有的权益要充分享有,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的发展有内在要求。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需求将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加快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快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不仅可以优化全市经济结构,同时对工业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把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调研执笔:陈久春  邵志强

 

 

 

 

 

 

 

报:市有关领导

发:市直有关部门

责任编辑:葛志舫               电话:84368061

宿内简字第010                                           共印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