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章 源远流长的崂山文化

 zzzzdr 2010-12-11
第三章 源远流长的崂山文化

第一节 崂山----海上第一名山
一、崂山概况

    崂山形成于亿年前的白垩纪,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距青岛市中心40余公里。地处北纬36°05′~36°19′,东经120°24′~120°42′。山区东南二面濒临大海,西部自南而北与青岛市区的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接壤,北部与即墨市相邻。绕山区东南的海岸线长87.3公里,形成了13个有名称的海湾,有大小岛屿16个。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东部和南部紧逼大海,形成山海相连的独特景观。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了许多岬角和海湾,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上看山,群峰攒簇,云雾缭绕;登山观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每当风疾波涌之时,惊涛裂岸,浊浪排空,迸珠溅玉,咆哮轰鸣。古往今来,皆以“山海奇观”称颂崂山。
    崂山地处暖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突出表现为“春凉回暖晚,夏温热雨多,秋爽降温迟,冬暖少雨雪”的气候特征。由于山势陡峻和地形复杂,形成了上下不同、内外迥异的小气候,山南麓的太清宫一带名为“小江南”,巨峰北侧的北九水则称“小关东”。崂山的气象景观颇具特色,夏秋之际,如絮似缕、变幻无穷的云海,春来夏初,溟蒙飘渺、弥漫翻腾的海雾,为崂山平添了无限风光。
    二、崂山的来历
    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二劳山、辅唐山、鳌山。对于这些名称,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牢山的说法,在史书及一些历史资料中多次出现,有的解释此山坚如磐石,驱之不动,意为牢固,故称“牢山”;有的说齐景公时,曾在此山辟养牛场。在古汉语中,圈养家畜的围墙称为牢,成语中有“亡羊补牢”一句,意在养畜,故称“牢山”;另外,在中国古代星象学中,认为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区域有一种对应的联系,这种联系称之为“分野”,在三十六天罡星中,天牢星与此山相对,故称“牢山”。 劳山的说法,史书中解释也不尽一致。因此山雄险陡峭,上下行走,非常辛劳,故称“劳山”;因为此山绵延数百里,无比广阔,在古汉语中,“劳”字与“辽”字有相同的意义和用处,即“劳劳广阔也”,故称“劳山”;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著《崂山考》,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确证秦始皇到崂山时,郡、州、县的百姓都为之操劳不息,这次巡幸,劳民伤财,因此称为“劳山”。 二劳山之说最早见于唐代李贤著《后汉书注》,书中把崂山北部的一部分称“大劳山”,把崂山西南部的一部分称为“小劳山”,又简称为“二劳山”。今崂山北部仍有地方称为“大崂”,道教聚仙宫建在大崂的脚庙称为“大崂观”,遗迹仍存。辅唐山是唐玄宗时,道士王旻受玄宗恩宠,南岳道士李遐周恐其贪恋世间乐事不再修道,于是劝其出京,王旻则向玄宗提出请求要到牢山炼丹,玄宗准许其往,并改牢山为“辅唐山”。鳌山的名字主要起源于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他是一位极有才华的道士,曾经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来到崂山以后,见崂山气势不凡,风景秀丽,实有相见恨晚之感。道家修真讲究自然,对牢狱的“牢”字甚觉不妥,又联想到此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形同巨鳌雄踞于东海万里碧波之上,遂作诗40首歌咏此山。诗中将此山称为鳌山:“陕右名山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为“国师神仙”后,令其掌管天下道事,众道则奉师之意,称此山为“鳌山”。 崂山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史·明僧绍传》,文中有“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句;《本草》中亦有“天麻生泰山、崂山”句。鉴于崂山和黄海组成的山海相依的自然景观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对这些资源的普查、评估、论证和规划,建设部将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上报国务院,并于1982年正式批准公布。

三、崂山十二景
    崂山钟灵毓秀,山海奇观,佳景天成,美不胜收,历代游山文人墨客多有称颂。自30年代起,有崂山十二景之说,后定为“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佛窟”、“云洞蟠松”、“狮岭横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鸣泉”。
  (一)巨峰旭照 巨峰是崂山主峰,俗称“崂顶”,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32.7米。“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二)龙潭喷雨 龙潭瀑又名玉龙瀑,位于崂山南麓八水河中游。八水河流至此处跌落于深潭,水如玉龙,吐雾喷雨,景色壮观,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龙潭喷雨”。周至元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阳不忍归。”
  (三)明霞散绮 从太清宫北上,行约3公里左右,在竹树葱笼、绿荫掩映中便是明霞洞。这里背后石峰耸立,山高林密,前望群峦下伏,峭壑深邃,每当朝晖夕阳,霞光变幻无穷,因而被列为崂山十二景,称“明霞散绮”。清代高密文人孙风云有诗赞曰:“拾级不辞劳,松篁涨晚涛。岚光拔地峻,海色逼天高。绝顶霞粘屐,精庭雪晕袍。三壶皆似削,俯势瞰灵鳌。”
  (四)太清水月 在太清宫看海上月出,别有一番情趣。当万籁俱寂之时,光洁的月亮被一团金辉托出海面,溶溶月色倾洒海面,浮光潋滟,玉壶冰镜。岸边清风掠竹,细浪轻拍,景色幽奇绝伦。这便是崂山十二景中的“太清水月”。清代文人林绍言有诗赞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
  (五)海峤仙墩 海峤仙墩是指崂山头南部的八仙墩,崂山头距太清宫7公里,是由海蚀岩洞组成的奇特自然风貌。崂山头的南部,由于海浪多年冲击,崖岸断落如厦,崖下海中有十多块两米高的石墩,神话传说八仙过海时曾在此小憩,因名八仙墩。此处风劲浪高,波涛汹涌,极为惊险,被誉为“崂山第一奇景”,在崂山十二景中称“海峤仙墩”。明代高僧憨山有诗赞曰:“混沌何年凿,神功此地开。势吞沧海尽,潮压万山回。洞宇今何在,仙人去不来。蓬莱应浪藉,身世重堪哀。”
  (六)那罗佛窟 自华严寺沿山涧西上即达那罗延窟,这座天然的石洞宽7米,高、深各10余米,四壁如削,洞顶有一圆洞,颇似火山喷口,天光由此圆孔透入,据僧人说那罗延佛就是在窟中修炼成正果。如此巨大的花岗岩洞国内尚不多见,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那罗佛窟”。清代即墨文人黄玉瑚有诗赞曰:“荒山留佛骨,卓锡何年至?那罗延窟存,东来识大意。”
  (七)云洞蟠松 白云洞在崂山东部,华严寺西北,太平宫西南3.5公里处,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风光之绮丽,则又别具一格。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洞石岩顶上有一名为“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八)狮岭横云 狮子峰在太平宫东北,几块巨石相叠,侧看成岭,竖看成峰,状若雄狮,横卧在苍茫云雾中,海风吹来,白云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在阳光的照射下,景色十分绚丽。但狮子峰最壮美的景色是“狮峰观日”,人们在狮峰观罢日出,趁晓雾未开,方可尽情地领略“狮岭横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崂山十二景。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
  (九)华楼叠石 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
  (十)九水明漪 北九水分内九水与外九水两部分,全长9.5公里,是白沙河的中游峡谷地带。内外九水共有18道湾,涧水遇峰必折,折处旋成深潭,形成一处景观,各具特色,纷呈异景,《胶澳志》称北九水之景为:“水作龙吟,石同虎踞,音乐图画,文本天成。”在崂山十二景中,最为秀丽多姿的当数“九水明漪”。清代即墨文人黄襀有诗赞曰:“怪石嶙峋路可封,一川九曲出盘龙。溪边疑有胡麻饭,身在桃源第几重。”
  (十一)岩瀑潮音 潮音瀑原名鱼鳞瀑或玉鳞瀑,因其声似潮涌,自1931年始更名。潮音瀑是北九水的尽头,四面峭壁环绕,东南高壁裂开如门,瀑布从此泻下,山谷轰鸣,声如澎湃怒潮。清代山东抚军崔应阶有诗赞曰:“何处千崖万壑雷,高峰云静石门开。盘空舞雪飞泉落,扑面银花细雨来。碧水澄潭湛洗涤,青松白石任徘徊。支筇未尽游观兴,樵唱遥从天际回。”
  (十二)蔚竹鸣泉 蔚竹庵在北九水村东北的凤凰山下,位居海拔550米高处,蔚竹成林,苍松竞茂,怪石奇秀,涧溪成韵,泉水叮咚,清新幽静,在崂山十二景中称“蔚竹鸣泉”。清代胶州文人王大来有诗赞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寻樵客踪。履下泉声三十里,杖边山色一千重。深藏胜境疑无路,绿到仙宫遍是松。更喜道人闲似我,邀看万朵碧芙蓉。”

四、历史上的崂山的书院
    (一)康成书院 康成书院在不其山(铁骑山)东麓的书院村,其名称源于东汉经学家郑玄曾在此设帐授徒。当时“从学者盈万”,著称海内。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冬十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复起,攻破北海郡,“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在此筑庐讲学授徒。晋代古方志《三齐记》首次载明“郑玄教授不其山”,《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皆引晋代伏琛《三齐略记》语曰:“郑司农尝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明、清之际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写有《不其山》诗:“深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明正德七年(1512年)即墨知县高允中在原郑玄筑庐授徒处,建院宇,聘教授,辟学田,重建“康成书院”。书院坐北朝南,东西略呈长方形,占地亩余,围有院墙,门南向,屋3间,高约5米,宽约12米,南北深约4米,重梁起架,檐下四根木柱撑顶,柱基座为青石鼓形。木质门窗平开,雕以云图。该建筑具有十分完整的墙、柱、梁、栋、枋、斗拱和起脊屋顶各组成部分,在当时可谓宏伟壮观。清初,由于康成书院无人经管,渐圮。
  (二)华阳书院 华阳书院在华楼山前华阳山的南麓,故名,又称东崖书院。黄宗昌《崂山志》载:“华阳书院据山之半,少司寇蓝公建置于此。”
  蓝章,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又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告退归里,来此筑华阳书院隐居,自号大劳山人,教子蓝田攻读诗书。该书院位于华阳山前,背崖俯溪,颇擅胜致,占地亩余,东西排建两幢木砖结构平房,各3间,取名紫云阁、文昌阁,书院南溪边石上,刻有“谈经地”、“枕石漱流”、“曲水流觞”等字,东下石上刻有“松关”、“八仙台”、“仙境”、“重游旧地”等字,均为蓝章所书。蓝氏后世多就读于华阳书院,至清道光年间该书院废弃。
  (三)青峪书院 青峪书院在夏庄东北6公里的青峪村。即墨举人江恭先于道光年间在此筑舍,延请同邑举人黄念昀教其二子读书。该书院环境幽雅,山环水绕,林木青翠,景色秀丽。
  (四)石屋书院 石屋书院在北科宅东南5.2公里的观崂村。该村后山顶上有一石洞,似屋,人立洞中能看到崂顶,故村之原名为观崂石屋,后演化为官老石屋,解放后更名为观崂村。该书院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即墨官绅课士之所,有茅屋10余间,环境十分幽静。
  (五)劳山书院 位于鹤山之北、即墨市东部之皋虞一带。因其建于崂山之余脉,故称劳山书院。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即墨知县叶栖凤创建,书院气势恢宏,设备齐全。据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大门居中,东西夹以房,其北讲堂三间,堂右耳房,左为夹道,堂后楼,楼后台,房均五间,堂、楼、房俱有两厢。”书院设山长一人,总理其事,即墨举人黄念昀在同治年间曾任过山长。该书院还定期召集儒生讲学、课考。道光二十五年即墨知县王九兰倡捐,置地680亩为学田,邑人黄凤翔、黄凤文又捐荒田250余亩。同治十一年(1872年)即墨知县林溥重修,并撰写《修劳山书院记》。
  (六)下书院 下书院在石门山西麓山谷中。明嘉靖年间即墨望族黄氏在此筑院宇,设家塾,习称“书院”。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为避农耕山樵之扰,在原址东1.5公里石门山主峰下建房3间,白天读书,夜晚回原处就宿,故有上、下书院之名。下书院有正、厢房各3间,筑院墙,占地约1亩。清初始废,乾隆年间,徐姓居下书院经管黄氏山庄,村名沿用至今。当年,黄嘉善之胞妹亦在此读书,万历初年染病暴卒,遂葬于下书院前,人称处女坟,墓地不存,地名沿用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