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的红色记忆

 焖黄鳝 2010-12-11

 

一年一度的春节将要悄悄的来临,春节是美好的,回家团圆是每个人的愿望。

家,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地方,它是心灵的安全港湾,困了,累了,疲了,倦了,在家就可以有很好的疗养。

而现在的家,不可望不可及。

春节的选择题,回与不回,在脑海中相互拉扯,每一根神经,每一个脑细胞分成两派,在做拔河运动,让人头疼欲裂。

关于春节,童年的记忆是红色的鞭炮。口袋里永远都装满鞭炮,总是放个不停。或装在瓶子里放,鞭炮点燃,啪,一声闷响;或扔到水里放,激起无数水花;或点燃去吓畜生,或。。。。。。放鞭炮的方法在调皮捣蛋的小鬼手里,花样百出,总有不同的整法。现在的鞭炮高级多了,不用火来点燃,可擦,可直接扔到地面撞击自燃。

除夕中午,家族几十户人家的家长们端着盘子,里面放着贡品,孩子拿着鞭炮,香烛,齐聚祠堂。鞭炮都摆在祠堂的中,下堂,一条一条的鞭炮连接起来像一条红色的巨龙,祠堂外面摆放着无数烟花。等所有的人家聚齐,开始点燃鞭炮,声音震耳欲聋,烟雾弥漫,整个祠堂像是人间仙境。当最后的爆炸声停息,家族的男女老少(除外来媳妇)开始跪拜天地,再跪拜祖先。有些人跪拜时更是喃喃自语,大都是保佑子孙安康,考上大学之类语。拜完各家各户都分成几派系去下一站上祖坟祭拜,先是上曾祖父的坟,再上祖父,最后各家各户才上各自的父辈(指家长)。最后就开始吃年饭了(我们那里的习俗是中午吃年饭)。

关于春节,记忆点之二是红色的蜡烛,春节期间,家族的祠堂香火不断。而我很喜欢收集蜡烛的眼泪,红红的眼泪,清澈透明,风化后变成一整块一整块。吃完年饭就去祠堂,把蜡泪收集起来用盒子装起来,放上灯芯,自制蜡烛。也算是废物利用了。晚上点着自制的蜡烛,火光一跳一跳的,虽然不是很明亮,但是很开心。

关于春节的记忆,在少年时就是红红的春联。父亲从不在市面上买对联,总是自己买来红纸,然后自己写春联。父亲觉得自己写的春联才符合自己的意愿。我很崇拜父亲,因为他会自己创作,而别的人家都是买来的。其次父亲的毛笔字很是漂亮。我也想学学写,可是我的毛笔字,实在是太他妈的“精彩”了,不敢拿出来见人。否则别人还以为是蝌蚪爬上了墙了呢!在春节这么喜庆的时节张贴出来,有伤大雅!只得望墙兴叹!怪自己学艺不精,继承了父亲的钢笔字,却没继承父亲的毛笔字。怎一个"愁"字了得!

现在关于春节的记忆也是红红的,确切的说是粉红的,印着毛爷爷头像的纸。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外出打工的野草,野花们是“劳作百日,用在一时”。各人都在“争奇斗艳”,赚了大钱的开着小轿车直奔家门。赚了小钱的,不管在外面多么辛苦,多么节约,春节回家也“小资”一把。没赚到钱的自然适合当宅男,可是初二又得四处给长辈拜年,抛头露脸是免不了,只得违背意愿,硬着头皮上了。

不管亲朋好友还是点头之交,都会很关心野草,见面的开场白总是:赚了多少钱回家。赚了大钱的自然是“饭是钢,钱是胆”有足够的底气,说话时不免有些趾高气扬,飘飘然,一副老子就是老大的模样。赚了小钱的,反正吹牛不犯法,使劲的吹呗,吹也是一种底气,吹也是一种本事,不信你也来吹吹。没赚到钱的,人前强颜欢笑背后哭丧着脸,到了晚上夜深人静时,唉声叹气之声在一片和谐美好的春节交响曲中产生另类不和谐的乐声,在被窝里回荡。。。。。。

春节的另一大特点是红事贼多。原因很简单,在外面漂泊了一年,趁春节都在家,赶快把婚事给办了吧!免得夜长梦多( ⊙ o ⊙ )啊!要是自家的闺女养了这么大,在外面来一个自由恋爱,远嫁他乡,亏大了。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啊!要是十年半载的见不上一面,总是让人伤感的。赚了大钱的“钻石王老五”“钻石王小五”管你十四也好,四十也罢,家里必然门庭若市,是铁做的门槛都得让提亲的媒婆踏烂,人人都以仰望的姿态敬之。赚了小钱的门庭虽不如钻石王啥子五,但人气也可圈可点。没赚到钱的走到哪里自然免不了跟钻石王啥子五一样,成为家长教育子女的鲜活教材,不过一本是反面教材一本是正面教材,人人都以俯视的姿态鄙之。门庭那个冷啊,让寒风也发抖。提亲的队伍是决然不会在此家门停留的,要是真有人停留了,那人一定是吃多了豆子,想放屁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唱这歌的一定是牛人!!!没钱也敢回家?要真是这样,那人一定得心如磐石,能经受的住考验,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