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讲义》——述而第七

 昵称3917404 2010-12-20
《论语讲义》——述而第七
       《述而》篇是孔子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集中记录。第五、第六篇讲人才的重要性、对人才的评价及对人才的要求。而人才从何而来?从教育中来,故第七篇紧接着讲教育。孔子的理想是通过教化来改变社会现实,故而教育就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所以《述而》篇在《论语》中有极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旧时代的平民弟子在私塾中读《论语》往往从《学而》读到《述而》就对孔子思想基本明了了,并终身受用,原因就在这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而不作”是整个第七篇的核心思想。孔子说自己是这样一个人:传述圣贤之道而不妄作,相信而又喜好古代的文化,我私自把自己比作老彭。传述圣贤之道,这就是儒家学问相传的一个重要方法。述,传述,就是指的灯火相续,生生不息。灯就是光明,是智慧之光。儒家把这个称为“为往圣继绝学”。宋代的大学者张载讲了四句话,称为四句教,成为儒家读书人必须遵守的重要信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立天地之心,要为众生立命,要能够使圣人的学问代代不已地传下去。因为圣人之道不是人人都能觉解的。黑格尔说:只有思想才能认识思想,只有智慧才能认识智慧。你没有思想和智慧,你就不能传圣人之道。真正能够领会圣人之心的人,也就将近圣人了。不是圣人也是亚圣,孟子就是亚圣。能够传圣人之道的,就是为往圣继绝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万世开太平,使众生都能出离苦海,使众生都能同享太平。

述,怎么述呢?它是特定的一种方法。“述”这一个字里边有很深邃的思想。庄子就说了一个问题,叫做“薪火相传”,这个火要怎么传?要用薪来传。比如,你在地上平白无故生一团火,这个火会不会燃呢?燃不起来。火必须要依附其他东西燃烧。我把干柴拿到那里去,火一下就点燃了,火必须依附东西燃烧。智慧必须依附于人,才能够传得下去。薪火相传,薪就是指的柴,火必须依附柴来传,智慧必须依附人才来传。柴有好柴,有不好的柴,你拿一堆湿柴去,它就点不燃,你拿干柴去,马上就燃起来了。柴要好柴,选人,要选到能够传的人,才能够传,你选个木脑壳给他讲道,你讲了十年——“老师,你这十年说的什么呀?”完了,老师只有气死了,这个灯就传不下去了。要选到人才能够传,所以叫薪火相传。

述而不作,先说说这个“作”字。“作”,就是自己的发明创作,就是一家之言。你自己的一些认识、体会就叫“作”。圣人不会自己妄作,怎么传?是述,就是讲述圣人之道。不是不说自己的,而是不要自己在那儿妄说。比如,我给大家讲《论语》,这就叫做述,把圣人之道讲给大家听,但不是“废书不观”,这些书都不要了,我就坐在这里瞎讲,而是把圣人讲的道传述给大家。在这个传述的过程当中,就有一个问题了,因为讲的是古圣先贤的学说,不管在道理、时空,还是语言方面都有障碍,不容易听懂。听不懂怎么办呢?听不懂,我就要用能使当代人听懂的方法,来为大家讲。为什么我讲课的时候要给大家举很多例子呢?便于大家去体会,所以每个人的述都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都是讲《论语》,一千个人讲《论语》,每个人讲出来的都不同。述本身就有对圣贤之道的再体会,而这个体会又不能离开圣贤之道。但是讲述自己的体会,其实也就是在作,在创作。把圣人的道理讲出来,使大家都明白,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创作。这里就深含着经权之变的思想。我们已经讲过,经就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圣贤之道就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论语》就是《论语》,不可能某个人讲成“论不论语”。他肯定还是从“学而时习之”讲到最后“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至于他怎么阐述,每个人都不一样。这就是权。权就像秤砣,秤砣在秤杆上移来移去以求平衡就是权宜之计,是变化。你讲圣人之道,讲了十年了,对我们一点儿用都没有,全是讲与我们没有一点儿关系的东西,那就不是圣人之道了。圣人之道就是能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问题,是对他真正有所帮助的东西。因此必须有与时俱进的变化。实际上,每个时代的人讲出来的《论语》都各有侧重,有些时代也许把《为政》篇阐述得很丰富,有的时代或许把《八佾》篇讲得很详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这个侧重点不同就是损益,这种损益本身就是在创作。所以述里包含的意思:第一,他在讲圣人之道;第二,他对圣人之道进行一种符合当代需要的阐述。故述而不作就是不妄自发挥自己个人的思想,而是以述为作。

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很深厚的思想就是“信而好古”。中国古代人都以复古、好古为一种美德。五四以后才认为复古是不好的,使大家一谈到复古就认为是一种贬义。在古代,能够好古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儒家的人都好古,人家要穿西装,我们不穿西装,要穿长衫,这就是好古。人家用钢笔,我们写毛笔,这也是好古。人家住高楼大厦,我们住四合院,住老房子。人家提皮包,我们提竹篮,这都是信而好古。人家读洋书,我们要读古书。这是现象,本质是什么?信,就是起信、诚信,儒家很讲信。圣人之道首先是信,没有信就不可以敬。

首先是信古,信而好古。为什么要信而好古呢?我们中国古人认为太平世界出现在上古之世,尧舜禹的时候就是大同世界。那么要想再恢复到大同世界,就必须要向古代看,所以古人言必称尧舜,这是好古的第一个原因。第二,到了战国百家争鸣的时候,诸子百家每一家,都要依附一位古圣先贤,来假以自高。诸子百家中,孔子推出周公。墨家当时和儒家相抗衡,墨家就说,你周公早没有我大禹早。墨家就以禹作为他们学派的祖先,说墨家哲学是从大禹那里传出来的。孟子说,你大禹早,总没有尧舜早,孟子又引出尧舜。道家又说了,尧舜再早,总没有黄帝早——黄帝在尧舜之前——道家就引出黄帝来做他们的精神领袖,所以道家称为黄老之学。农家又讲,黄帝早,黄帝总没有炎帝早,所以农家又引出炎帝神农氏,以神农氏来作为他们的领袖。诸子百家,各家各派都引出古代的圣人来作为他们哲学思想的一个归依,增加他们学说的权威性,这也助长了一种信而好古的风气。所以在中国文化里边,信而好古是一种很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国人都以好古为一种美德。

好古还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中国是农业国,大家注意,手工、农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不一样。工业产品是不停地贬值,电冰箱、电视机、空调、手机从它们卖出来的那一天就开始贬值,而手工、农产品和与其相关的东西是放得越久越值钱。中国古代的东西,不管是丝绸、茶叶、瓷器、宣纸、酒,都如此。酒者,久也。陈年老窖,放得越久越高级。放五千年的酒,这个酒拿出来,肯定是无价之宝。一件商代的青铜器,四羊方尊,现在也是无价之宝。中国是农业国,种庄稼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经验。有经验才能使我们的庄稼长得好,经验从哪里来?从老人那里来。为什么敬重老人?因为老人有经验。青年的经验都是老人传给你的,代代相传。其实这个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深意,代代相传。曾祖父给你说,庄稼要春天的时候播种,到了清明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到了谷雨的时候又该怎么样,到了小满的时候又该怎么样,就这样代代传下去了。关于天文历法的知识就有了,什么时候该怎么种。因为农业注重经验,所以中国人都尊重过去的经验,尊重老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结。中国人敬老尊贤,都是从这里来的。还有一个是报恩返祖,知道报恩。为什么好古?因为无古不成今。你从哪里来的,从地里出来的吗?不是。是父母亲生出来的。你父母亲从哪里出来的?你的祖父母生的。祖父母哪里来的?曾祖父母生的,代代相传。这就是孝悌思想的延伸,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一块重要瑰宝。如果我们不敬老尊贤,老的都没有用,只有新的才好,中国早就亡国了。西方的文化重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中国文化重肯定之肯定之肯定,不停地对前人的文化进行肯定。孔子出来肯定周公,孟子出来肯定孔子,董仲舒出来肯定孔孟,朱熹、程子又出来肯定孔孟,不停地对前人进行肯定,不停地对它进行阐释,然后就越来越大,就形成了我们泱泱古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这么形成的。而西方文化,崇尚科学技术,那肯定是新的比旧的好。电脑从奔二,到奔三、奔四、奔五……越新的就越好,因为科学是不断地在前进,不停地发展,从前的东西就不断地被否定,不要了。所以西方文化断代的、消亡的很多,新起的也很多。它是不停地向前看,我们是向后看,是对前代不停地总结,因为圣人之道深邃。中医,不管你什么新理论出来,你都必须要读《黄帝内经》。不读《黄帝内经》你当不了好中医。不管怎么发展,再发展一万年,只要是学中医,你还是要回过头来读《黄帝内经》,读古人的书。因为那里边已经归纳了很高的医学智慧。中国文化是在对前人不断肯定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中华民族也是越来越大。西方的国家就越来越小,整个欧洲从罗马帝国到现在分成多少小国了。

“窃比我于老彭。”意思是我私自将我自己比作老彭。“窃”表示自谦。老彭,相传是商朝的一个大夫,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说的彭祖。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成都附近有个彭山县,就是彭祖的故乡,那里的仙女山上供有彭祖庙。庄子在《逍遥游》里边也说彭祖以寿高特闻,以八百岁为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长寿就古,他能够知道八百年以前的事情,你只有相信他,你拿书出来都没他那么准确,因为他是亲眼见到的。信而好古,用老彭来打比方,这句话很有深意。唐朝时候大医学家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他是从魏晋南北朝一直活到唐朝的。当时唐太宗要修史书,修魏晋南北朝史,就派大臣魏征、房玄龄到陕西的药王山去请教他关于魏晋南北朝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个比他知道得更详尽、生动了。书记载的还不如他讲的。写历史,叙述任何事都要采纳他的意见。后来唐太宗感激孙思邈的功绩,就到药王山上去拜孙思邈,现在药王山上还有拜真台。孙思邈被称为医中之圣人,作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他讲医生的医德,作了《大医精诚》这篇文章。“夫大医治病,必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度含灵之苦。”后来的医生都必须读这篇文章,就是讲医德的问题。他还是全世界第一个治疗脚气的医生,脚气这个病也是古来就有,孙思邈第一个研制出治疗脚气的药。肾结石、膀胱结石造成尿路堵塞,排不出尿来,很痛苦,孙思邈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研究出导尿术。用什么导尿?你想都想不到中国人的智慧,用葱管作导尿管。葱管的中间是空的,又薄,就用葱管做导尿管。孙思邈是了不起的,大医圣。说到这里又说远了。我们中国人对老人、古的、旧的,都无比地崇敬、怀念。彭祖因寿高而信古能述,故孔子以彭祖自喻。孔子修诗书、正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为传述先王之旧,非自创作,故发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这番议论。正由于此,孔子才成为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总结者,成为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zhì,记忆的意思。默默地记忆,反复地去体会、思考,就叫“默而识之”。学习圣人之道一点儿不感到厌烦,教诲人也不感到厌倦,不管他怎么问你,都耐心细致地给他解答。“何有于我哉”,这句话就是“我有何哉”,这几样我有哪一样啊,我一样都没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一条也做不到,这是孔子自谦,其实他是在讲教和学的问题。学,应该是不厌;教,应该是不倦。《礼记》里边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叫《学记》,其中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你越学越觉得自己太不够了,我讲课讲不清楚,讲半天学生都是云里雾里的,我就知道自己学得不足了,就会回过头去再研究、学习。重新来学,再给大家讲懂。教学相长,所以孔子这两句话也含有教学相长的意思。成都应天寺的百岁方丈佛智法师说:老师和学生不是固定的,今日之老师是昨日之学生,今日之学生可能成为明日之老师。师和生是互相变化的,没有固定不变的。

《述而》这篇开篇这两段,第一段“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宏观地讲对待古代文化传统的态度。第二段“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微观地讲对待古代文化传统的继承方法。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来求学的诸君,我有一点忧愁,那是什么呢?这几句是孔子开学的发言词。他说诸君自四方来学,如果你们不知道修养自己的德行,不讲习所学的学问,听到大道而不能跟随,“徙”,原意迁徙,这里指跟随。看到自己有不善的行为而不能改正自己,这些就是我的忧愁啊。这是孔子告诉弟子们要怎么来求学,以什么态度来面对求学。

接下来就是孔子身教胜于言教的范例。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这句话太关键了,这是对孔子圣人气象的形容。“燕居”就是闲居,孔子闲居无事的时候坐在那里,“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申申”是那种从容、安详、自在的样子;“夭夭”是一种愉快的样子。孔子没有事在那里闲坐的时候,很从容、很平和、很淡然、很安详,而且很愉悦,随时脸上都挂着微笑。四川的安岳石刻是很有名的,其中有个紫竹观音,不论在大足石刻或安岳石刻里都要算雕得最美的。紫竹观音坐在那里,安闲自在,你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她目光都是那么悠远、安详,那么美丽。孔子闲坐的时候也是这样,安详、自在、平和。大家注意,人一无事就容易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就无聊,磨皮擦痒的,自己不知道做什么了,烦躁不知所措。还有一种是闲下来就很散漫,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躺着就不起来了。而圣人哪怕是无事闲居的时候,依然是从容、淡定、安详、自在,而且脸上还带着微笑。这一句是孔子身教胜于言教里边最重要的一条。他要让学生看到,你读书学成了之后是一种什么状态。那就是“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如果你虽然在学习,却边学边烦躁,那就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只有真正的内心和谐,才能显现出外表的庄重和娴静。这是从心里流露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做是做不出来的。一天在那儿坐着,开始可以装一下,装半天嘛,装到下午就不行了。只有从内心里边流露出来的,才能长久如此。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这是孔子晚年的状态,我们今天说的梦周公,就是从这里来的。现在我们心目中的儒家圣人是孔子,而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就是周公,所以孔子做梦都梦见周公。因为他一心想复周公之道,想回到周公那个时候礼乐薰习、天下大治的状况,所以他做梦都梦见周公。“甚矣吾衰也”,这里是孔子说自己衰弱得很,老得不行了,因此好久没梦到周公了。没有梦到周公是说他的心力已经不足了,虽然为圣之心不改,但行道之身已不行了。这一句是孔子在深深地感叹自己这一生到处周游列国,到处宣讲圣人之道,可是都不见用,理想不能实现,内心深处的那种悲凉,深深的忧愁。孔子并没有说算了吧,我们儒家之道行不通了。孔子以自己的一个梦境,来形象地说明他内心的感受。这些孔子平时所说的话,其实最能体现他内心深处的世界,那种为天下苍生忧,而又道之不行的内心感受。这也是圣人和圣人的心灵相通,孔子的心在周公那里。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就是说当时的人,能够理解孔子内心的很少。真正能理解他的,只有五百载以前的周公,所以他和周公在梦中相会。周公之世是孔子的理想。久来不梦见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立志在求道,志就是心之所欲至,心中所想要去的地方就是道,道就是通向光明的路。我立志在修道。“据于德”,“据”,当“守”字讲。我要守住德,道之得于心谓之德,“德”者,“得”也。得了道就是有德行了,德是道的显现。道是理论,德是行为。求道,就是我寻找通向光明的道。据德就是努力地行圣人之道,在生活当中将圣人之道守住。比如,老师说:“君子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道理老师教给我了,我回去以后就要身体力行。我每天要反省自己,和人家交往我忠不忠啊?我有没有诚信啊?老师教我的东西我传习没有啊,研究没有啊?我这样做了就是德,就有德行了。“据于德”,守住你的德行。
“依于仁”,仁是道之全德。品德一点点地构建起来,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能形成仁德。仁是一种什么品格?没有私欲就叫仁,爱人就叫仁。你要把德行一点点地充满,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仁者。“依于仁,游于艺”,当你的德已经到达仁者的最高境界,你就可以凭借你的德行而游于艺了。艺就是琴棋书画等等,就在艺术的境界当中去遨游。当德行对于你来讲已经成为生活习惯,这时做好事、严格要求自己都犹如吃饭、上厕所一样正常,不是人为的、强制的,而是出自内心的,这时你就不是成天抱着书在那里背诵,书中的道理已化作你的人格,化在你的血液里了。而你在弹琴、画画儿、写字、下棋时,就能“从心所欲不踰矩”,能够随心的欲望来做事情,但是又不超越规矩,就叫游于艺。我们看弹琴的人,游刃有余,弹得非常自在。你看他弹得很自在,可是他这个自在并没有超越规矩。你看他的手动得那么熟练,可是他的动都在规矩里边,都在琴弦里边,没有超出过琴弦。因为他对这个东西纯熟地掌握以后,他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运用。游于艺就是对你道德的检验,看你的道德达到什么程度了。真正得了道的人,他有像艺术一样自由自在的境界,这是修道修成以后的境界。这一段是孔子在讲为学的次第与步骤,从哪里立志,经过什么过程,最终达到什么状态。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是孔子收弟子的规定,“束”,十根草捆在一起就叫束,“脩”就是干肉的意思,干肉就是腊肉。孔子说,只要送给我十块干肉,我没有不教诲他的。这是什么道理啊?在先秦,对士大夫来讲,十块干肉是最微薄的礼,好的礼应该是玉帛,珍珠、玉帛才是高贵的礼品。送十块腊肉是很一般的礼节。《学记》里面说“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也”。老师不严,道就不尊,道不尊,老百姓就不尊重你的学问,所以为师之道“严师为难”。那么怎么体现出学问、道德、智慧的价值呢?那就必须你内心要至诚。你没有那个诚心,是我非要让你来学,求你来学,我敲着锣喊:“赠送喽!不要钱喽!我还倒贴喽!”你这个学问这么不值钱呐?所以并不是说要收腊肉,而是让人真正懂得对学问、智慧、学者要尊重。

《礼记》里面讲“古闻来学,未闻往教”,只听说过你来求学,没听说过我一定要去教你的。现在的学堂,是老师要求学生学,不是学生要求学。我就有体会,我在大学里面教书,就是求学,我在求学生学;我给民众讲学呢,那就不一样了,那是民众来求学。大家挤着都要来学,他是自己心里面要学,故而大家都安安静静,整整齐齐地来学习。学校里面上课,老师在上面讲,竭尽全力地讲,学生在下面,吃瓜子的吃瓜子啊,谈笑的谈笑啊,I love you的I love you啊——是老师在求他学,求学生学。孔子说,只要送给我十块腊肉的,我没有不教诲他的。所以圣人说,十块腊肉表示你有这个心,只要你有求道之心,我就一定要教你。你没有这个心,我就是教也白教。我二十四岁第一次到北大拜见季羡林老先生时,就送了十块腊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一句和上一句结合起来看,上一句讲不是诚心来求学的学生不要教,这一句讲学生还没有经过自己努力学习思考,老师就不要去启发。这些都是孔子的重要的教学思想。 “不愤不启”,不到他思考问题实在是想不出来的时候,你不要去启发他。“愤”这里就是心中想不通的意思。“不悱不发”,意思都到嘴边上了,可是找不到特定的词表达,就叫“悱”,不到他想说话、想表达而实在表达不出时,你不要去给他递传语言。一定要他自己去表达,确实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你递给他一句,他终生都记得。他思都没思考,你就给他讲了半天,“老师你讲的什么啊?”你到他讲不出来的时候,你给他讲,就会醍醐灌顶,从而使之豁然开朗。

我族中一位饱学的八十五岁大哥李炽昌老先生做了一副对联就是:“当头棒喝是必大彻大悟,醍醐灌顶即知非色非空。”当头棒喝你一下,你大彻大悟,为什么?因为你有长期思考的积累。什么叫顿悟?长期思考的东西突然之间豁然开朗,就是顿悟。你没有长期思考的过程是不会顿悟的。所以,必须要他有那个心的时候,你再去教他,那这个教才是有意义的,不然也是白教。“隅”就是屋子的角落,我们一般屋子都是四个角落,四方形,中国古代建筑都是四方形。你给他讲了一个角落,他就应该知道其他三个角落了。一个角落讲明白了,其他三个角落还不知道的,你就不要再教他了,再教他也没用了。所以,这两句要结合起来读,就是说他有这个心,你才收他做你的弟子,你才教他。第二,他确实是在努力,刻苦地学习,你才去指导他。真正的老师,不是说他一天到晚坐着给你讲,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是要你自己去深入地修学以后再点拨你。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回说,我们出来为天下苍生做事,如果当政者用我们,我们就做,不用我们,我们就隐居起来,住在陋巷里面,这只有我和你两个人做得到吧。孔子对颜回的称赞之盛由此可知。孔子和颜回在那儿说梯己话,可是被子路听见了,子路又不舒服了。子路说,什么都是颜回好,可是“子行三军,则谁与”?如果老师您率领三军征战沙场,您跟谁一道呢?——子路有勇,并颇以此自负,心想打仗时老师您总该跟我一道吧。孔子就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暴虎”就是徒手去打老虎,“冯河”就是徒步去涉江,像这样的人我是不会跟他一起走的。子路这个人性情很爽直,也很憨厚。孔子说话一般是很委婉的,但是说子路的时候他是说得比较严厉的。孔子继续说,必须是遇到事情谨慎戒惧,能够谋划成事的人,我才会跟着他一起去。“惧”就是一颗尊敬之心,必须要能够诚敬的那种人。这就是孔子对子路好勇,有勇无谋的一种批评。子路这个人是很率真的,对孔子也是相当好的,只不过他不是那么细腻,不那么能够体会老师的心,但是他对老师是忠心耿耿的。老师虽然经常说他,但还是很喜欢他的。我们能够从语气当中感受他们关系的亲密。这一段孔子与弟子的对答,实际是对他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的记录。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执鞭之士”就是赶马的人,很低贱的人。孔子说:富贵如果可求的话,那么执鞭这种低微的事情我都要去做。如果不能够求得富贵,那还是依从我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吧。这句话的深意是什么呢?孔子根本就是知道富与贵“于我如浮云”。第一孔子根本就不想求富贵,第二他也深深知道富贵之不可求得,“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既然知道富贵不可求,那说什么富贵呢?目的是让大家明白富贵是求不到的,以此强调富贵不能求。既然求不到,就随从我的喜好吧。也就是去求我的道,去治我的学,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吧。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一段有一个很有深意的典故在里面。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卫国,卫国国君卫灵公娶了南子,南子当时掌握着卫国的朝政,卫灵公的嫡长子蒯聩(kuǎi kùi)欲谋杀南子,被卫灵公驱逐出卫国。卫灵公去世了,蒯聩的儿子出公辄继承了王位。蒯聩就想回到卫国来,做卫国的国君。但是出公辄不允许,不想让父亲回来。冉有问的就是这件事情。冉有想知道老师对这个事情是什么态度。“为”当“以为然”讲,冉有问子贡,老师对卫灵公的孙子继位的事以为然吗?赞成吗?冉有在问子贡,可见子贡与老师更亲近。子贡就说,“诺”,“诺”就是好,表示答应。我去问一问。

子贡到孔子那里去,就问:“伯夷、叔齐何人也?”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啊?因为按古礼君子到了别的国家不能非议那一国的大夫,何况是国君,故子贡没有直问,而引伯夷、叔齐为问。

孔子答:伯夷、叔齐是古代的贤人啊。

子贡又问:他们有没有所怨恨啊?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都是求仁德,而得到仁,又有什么值得怨的呢?

子贡于是心领神会。师徒两个在打哑谜,明明是问的卫国国君出公辄的事情,他们都没说正题,都不就事论事,而说些题外话。

出来以后,子贡对冉有说,夫子并不赞成出公辄啊。理解这段话的关键是伯夷、叔齐让国的故事,我以前讲过。孔子说这话的意思是,伯夷、叔齐都是让国的贤人,而出公辄连自己的父亲都不让,说明孔子对他是极不赞成的。子贡听懂了老师的意思了,就把这个话给回答了。这段话是从现实政治评判中展现孔子的价值标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一句要和《雍也》篇里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联系起来看。这两句都是写孔颜乐处的,孔子和颜回乐什么?其实都是乐的一种人生境界。孔子说:吃着粗茶淡饭,喝清水,枕在手臂上睡觉,乐亦在其中啊。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安详自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凭道义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如天空中的浮云一般。这一句,大家自己体会就是了,他的意境,和前面讲的许多都是相似的,就是孔子的安详、自在、从容。

《述而》篇,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两教:身教和言教。身教,就是孔子的状态。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联系起来看。“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是弟子对孔子生活状态的总结与描述。这一句孔子是对自己进行阐述,吃着粗茶淡饭,前面是山、后面是水,依山傍水,一间茅屋,住在里边,枕着手臂,在那里安详自在地生活,快乐在其中啊。

中国历史上真正在生活境界上得了孔子道的人,真正地、深刻地领悟了孔子的精神,而且化在了生活当中的人是陶渊明。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是相当高的。陶渊明的诗文并不多,文章只有十多篇,诗赋百余篇,可是他的地位可以与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曹雪芹不相上下,甚至比他们地位还要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真正得了孔子道的人。一篇《归去来兮》,整个魏晋南北朝,难有超过这篇文章的。陶渊明得了孔子的道,陶渊明说什么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陶渊明以前,中国没有真正的隐士。古代的隐士多是行在江湖,而心存魏阙。魏晋南北朝有一篇骈文,叫《北山移文》,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就是讲有一个人,表面上做隐士,实际上沽名钓誉,心里面总是想着俸禄,想着做王侯。陶渊明不一样,陶渊明是真正地乐于田园生活,乐孔子之所乐。《归去来兮》就是讲的这种乐。“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的诗更接近、亲近自然,是真正大自然的诗歌,那是出自天然。陶渊明诗中的意境正是对孔子“饭疏食饮水,乐在其中”的精神状态的形象描绘。

附朱熹《论语集注》: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为,去声。为,犹助也。卫君,出公辄也。灵公逐其世子蒯聩。公薨,而国人立蒯聩之子辄。于是晋纳蒯聩而辄拒之。时孔子居卫,卫人以蒯聩得罪于父,而辄嫡孙当立,故冉有疑而问之。诺,应辞也。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其后武王伐纣,夷、齐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夷、齐耻食周粟,去隐于首阳山,遂饿而死。怨,犹悔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乎?故子贡不斥卫君,而以夷、齐为问。夫子告之如此,则其不为卫君可知矣。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则视弃其国犹敝蹝尔,何怨之有?若卫辄之据国拒父而惟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程子曰:“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故知其不与辄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食,音嗣。枕,去声。饭,食之也。疏食,麤饭也。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程子曰:“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对这一句历来有多种讲法。首先是对这个“无大过”,一种说是对《易经》的研究可以没有太大的错误,一种说是人生可以没有太大的过错。其实这两种讲法应该是一个意思的两个方面,前者是理论研究的完成,后者则是人生实践的完成。其次是关于这个“五十”的问题,朱子说“五十”是“卒”字的误写,“加”应当“假”字讲,意思就是假如再给我数年的时间用以学《易经》,我就可以无大过错了。朱子认为这是孔子晚年时的人生感叹。另一种说孔子四十二岁自齐返鲁,开始修订、整理《诗经》、《书经》、《礼经》、《乐经》,将这几经整理得差不多了,就想到再给我几年的时间,到五十岁把《易经》整理出来,则对易学的认识、理解与人生的行事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过错了。不管是哪种讲法都体现出《易经》的重要性与不易解读。

《易经》乃伏羲画卦、文王制卜辞的一部古书,又用于占卜,故语言神秘古奥,哲理深邃,所以不易读。这也是孔子最后才整理《易经》的原因。《易经》内涵丰富,哲理幽深,讲天道宇宙的变化流行规律、天道人道的关系,以及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所以真正读透了这部书,就能深刻洞察天理人事,知晓人生大道,不至再犯人生的大错。但要具备孔子这样的智慧与修为才能不犯大错,足见人生要寡过是多么的难呀。清末大翻译家林琴南老人去世前给自己做了副挽联就是:“遂心唯有看山好,涉世方知寡过难。”可见孔子的可“无大过”的感叹是有永恒性的。这一句话是《论语》中讲到《易经》的两句话中的一句,值得大家注意。相传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韦”就是牛皮筋,就是说孔子读《易经》,把穿连《易经》竹简的牛皮筋都读断了三次,可见孔子读《易》是下了苦功的。后来孔子将《易经》的思想提炼出来,作《易传》十篇,这可以说是孔子读《易》的伟大成果吧。今人若是舍去孔子的《易传》,恐怕更是无法解读《易经》了。孔子读《易》对他“知天命”、“耳顺”、“不踰矩”的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这句话的关键是“雅”字。于此“雅”字古来有两种说法。朱子将之讲作“常”,意思是孔子常说《诗》、《书》。“执”当“守”字讲,也常说要守礼。礼不是单用来诵读的,必须要按礼所规定的去做,故言守礼。《诗》可以梳理陶冶人的性情,《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诗》在于完成自己,学《书》则是要为国为民。个人的完成与家国的泰平都是儒家的追求,而个人的完成与家国的泰平都必须以守礼、遵循礼法为原则,故而《诗》、《书》守礼都是孔子所常说的话。这也可看出孔子教学的核心就是《诗》、《书》、《礼》。另一种讲法把“雅”字当雅言讲。雅言就是指的官话,官话也就是当时官方规定的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按这个讲法,这句意思就是孔子平时说话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的时候就用当时的普通话。按这种讲法,孔子讲课或谈到诗、书、礼都是用官话,足见孔子对诗、书、礼的高度重视。

    附朱熹《论语集注》: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为“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常也。执,守也。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故常言之。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也。程子曰:“孔子雅素之言,止于如此。若性与天道,则有不可得而闻者,要在默而识之也。”谢氏曰:“此因学易之语而类记之。”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shè)公,是当时楚国的一个人。他问子路,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子路说不出来了。他虽然与孔子很亲近,但是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老师,就不知道怎么说了。因为子路和孔子很亲近,所以孔子就说他,子路啊,平时你说话比谁都快,这下别人问你,你老师是个什么样子,你说不出来了。“女奚不曰”,“女”当“汝”字,表示你。“奚”当“何”字讲,你为何不说呀?你说不出来,我来教你,你应该说,我老师他这个人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句话很重要,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学成之前是发愤忘食,学成之后是乐以忘忧。因为乐以忘忧所以不知自己将要老去,一般人都惧怕自己衰老,连衰老都已忘记,那就是真正得道后超然忘我的自由境界,生老病死都不能影响自己的本心了,这才是孔子所达到的生命境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一个生下来什么都知道的人。什么叫“生而知之”?一生下来什么都知道的人叫生而知之。有生而知之,有学而知之,有困而知之。有生下来什么都知道的,有学习以后才什么都知道的,有遇到困惑以后才学习、才什么都知道的人,有困而不学,有遇到疑难都不学的人。这几种人《论语》里都讲到了。既然孔子说他不是一个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那他怎么那么有学问呢?大家注意,孔子是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孟子说:“夫子之学集大成者也。”孔子这么渊博的学问从哪里来啊?好古而来。这是很重要的,《述而》篇开篇第一句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是好古的。中国儒家的读书人都是好古的,好古是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好古就会更尊重历史,更尊重传统。如果我们不好古,不尊重历史,我们的历史文化早就断代消亡了,岂能五千年延绵不绝?世界上那么多文明古国,不是都断代的断代,灭亡的灭亡了吗?

我们民族有好古的传统,而第一个对这个传统自觉,并将它形成一种哲学思想的就是孔子。“信而好古”正是对这种思想的理论概括。正是由于孔子好古,他才努力地去学习古代文化,努力的把他以前的圣人的文化,全部继承下来,这个好古客观上就起到了继承传统的作用。因为好,所以去学,学就是一种继承。孔子好哪个?孔子好周公。周公以前呢?武王、文王。武王、文王以前呢?商汤。商汤以前呢?大禹。禹以前呢?大舜。舜以前呢?尧。尧以前呢?黄帝、炎帝、伏羲。孔子是有意识地、自觉地去吸收、去学习、去继承他以前的历代文化,去继承他以前的历代圣王的智慧,所以孔子是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其他人也许好古,但没有自觉,所以是支离破碎地学一点,不成体系。孔子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学习继承,所以他成了人们以为生而知之的圣人。

同学们,你们要想有学问的话,便须好古。要对前代文化、历史进行深入的学习,体会。只有你喜欢它,才会去学习它,研究它。只有学习、研究,你的知识学问才会广博起来。你好古就会去研究,古人为什么要穿这个衣服啊?这个衣服有几个扣子啊?没有扣子以前又是怎么穿起来的?你就会想,古代的衣服是几层啊?有没有内衣啊?你越想,问题研究得越深入,学问就越广大。“敏以求之者”,“敏”当“勤敏”讲,就是要用勤敏的态度来学习古文化。光好古还不行,还需要勤奋的态度,敏捷的行为,学问浩如烟海,如果不勤敏地学习,也好不了多少,是叶公好龙。孔子为什么学集大成?一是因为他好古,二是因为他勤奋。不好古,自然不会去勤奋学习;只好古不勤奋,那也是假好。所以好古是前提,敏求是方法。有了前提和方法,学问就集大成了。孔子的学问是怎么来的,这一句话里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也为我们治学指明了道路。

附朱熹《论语集注》: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叶,舒涉反。叶公,楚叶县尹沈诸梁,字子高,僭称公也。叶公不知孔子,必有非所问而问者,故子路不对。抑亦以圣人之德,实有未易名言者与?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然深味之,则见其全体至极,纯亦不已之妙,有非圣人不能及者。盖凡夫子之自言类如此,学者宜致思焉。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去声。生而知之者,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待学而知也。敏,速也,谓汲汲也。○尹氏曰:“孔子以生知之圣,每云好学者,非惟勉人也,盖生而可知者义理尔,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