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日]胜间和代 著 《钱不要存银行》 中信出版社 2010年6月 出版
各类理财产品的投资特点 我想,此时各位读者应该已经对风险及收益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定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各类理财产品。 【股票】专业机构投资者获益,个人受损 下面我们说一说股票这个话题。尽管我之前说过应考虑投资股票和债券,但我还是感觉有些过意不去,其实在复杂多变的股票市场上,个人选择了某种产品,获利的是专业机构投资者,而受损失的却是个人投资者。我从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行为金融学家奥迪恩(Odean)通过美国与中国台湾的相关数据,对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盈亏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无论在哪一国家或地区,收益的走向均为--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此外,奥迪恩同时调查发现,个人投资者所出售的股票在一年的时间中涨了11。6%,而其手中所持股票却只涨了5%。 可是,为何个人投资者会在股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呢? 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收集、资金管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此自然而然便会获得较高收益。与之相反,个人投资者尽管在交易、决策方面占优势,不过在时间及成本方面却处于劣势。此外,在亏损时,机构投资者可依据机构规定进行止损,但个人投资者却做不到,而且个人投资者一直持有下跌幅度大的股票的可能性极大,这样更容易造成亏损。 因此,个人投资者若想战胜机构投资者,途径并不多,至多是依靠灵活交易从中略赚微利,或是选购机构投资者并不重视的中小盘绩优股。 此外,即便是炒股专家,也不可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可以通过“有效市场假说”去看待这一问题,正如同我们无法预测利率变动一般,即便是专家也无法预测股票在市场上的涨跌。 “有效市场假说”的主要意思是:由于市场的有效性,信息一经公布即刻便会对市价产生影响。因此,无论你怎样分析以往的图表,或是利用财务报表对经济作基本面分析,也难以在市场上取得持续性的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