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扶阳为纲

 淡泊1971 2010-12-27

         从平衡论我们知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保证。但阴阳平衡绝不等于阴阳平等。《黄帝内经》认为:人体阴阳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

      《黄帝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只有当阳气处于固密的状态下,才能阴平阳秘。也只有阳气致密,无所妄耗,方能固生命之本。说明阴阳的协调关键是在于阳气的旺盛与饱满。就是说,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作用很强大,是生命的根本,是协调阴阳,保证健康长寿,抗御病邪侵袭的关键。如果阳气不固密导致“失其所”了就会折寿,就会短命。

       人体正常生理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二者相对平衡协调的结果,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以阳气为主的阴阳对立统一协调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所致。治病和养生的真谛就是激发,顾护阳气。正是阳气虚衰导致了身体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人身阳气(命门真火)亦称真阳,元阳,元气,龙雷之火。有他才会有生命,无他则无生命可言。故古认为:一切阴(四肢百合,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都是静止的,谓之“死阴”,唯独阳气是活动的。阳气一绝,生命便告终结,剩下的仅仅是一个躯壳而已(故人的寿命称之为阳寿)

       阳不患多,贵在潜藏,失于潜藏使得真阳过度耗散外越,不仅不能长寿,而且会导致诸多危证的发生(危重病人临终前出现的回光返照,就是真阳外越的征兆)。生活中熬夜,暴饮暴食,醉酒纵欲等错误的饮食起居,或者烦躁忧虑,大怒大喜等不良情绪都会耗伤阳气,使得阳气失于潜藏。


        故而养生,就是养阳气,协调阴阳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