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 渴

 昵称3229476 2010-12-29

  

——古代针灸治疗常见病特点(一)



一、概述

    消渴病,临床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根据临床表现,属于现代医学“糖尿病”的范畴。

    消 渴病名,最早出自《内经》。如《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内经》中约有十四 篇,分别对消渴的命名、病因、病机、症状、治则、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病名方面,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消渴还有消瘅(dan)、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在病因方面,《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强调了体质因素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其主要病机,胃肠热结,伤津耗液。

   近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在临床上有许多尝试。如珠海中医院对重度NIDDM患者进行了穴位内胰岛移植,有效地降低血糖,提高C肽水平,减少或停止胰岛素用量,显著地改善了患者的微血管及神经病变。解放军210医院采用艾灸大椎、神阙的方法治疗糖尿病,不仅可显著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使血中C肽和胰岛素增加,而且抑制了α细胞的分泌,使胰高血糖素下降,使病情得到改善。此外,临床运用毫针刺法、药物贴敷疗法、药物穴位注射等手段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也都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二、古代治疗消渴病的方法: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93种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内容进行整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68条,穴位71个,总计173穴次。

常用穴位及其次数如下:金津玉液6、承浆10、水沟6、然谷9、太溪9、照海5、关元8、肾俞7、小肠俞4、足三里5、隐白4、支正4、意舍4、阳池4、行间4

常用经络及其次数如下:膀胱35、任29、肾27、肝11、胃10、脾10、督9

常用部位及其次数如下:足阴41、头面30、下背18、上背15、小腹13、手背9、胸脘8、腿阳8

各种针灸方法的穴次为:灸58、针10(其中泻8、补1、补泻结合1)、刺血4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兹提出治疗消渴的参考处方如下:

    背部:肾俞、小肠俞、三焦俞、中膂俞、意舍、胃俞、肺俞、胃脘下俞;

    腹部:关元、气海、中脘;

    下肢部:然谷、太溪、照海、行间、隐白、足三里;

    口部:承浆、水沟、金津玉液、廉泉。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多穴大剂量的灸法,还可用针刺泻法,并在口部穴处用刺血疗法。治疗中要重视肾以及脾的作用。


三、文献选摘:

1、《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间寸灸之。”

2、《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致痈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误伤,但作针许大疮,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但《千金要方》又指出:“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佳。”

3、《扁鹊心书·卷上》:“上消病,日饮水三五升,乃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灸关元一百壮,可以免死。或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中消病,多食而四支羸瘦困倦无力,乃脾胃肾虚也,当灸关元五百壮。”

4、《医心方·卷十二》:“灸消渴法:灸关元一处。”

5、《医宗金鉴·卷八十五》:“太溪主治消渴病。”

6、《医学纲目·卷二十一》:“消渴:金津、玉液、承浆,不已再取海泉、人中、廉泉、肾俞、气海。”

7、《奇效良方·卷五十五》:“海泉一穴,在舌下中央脉上,是穴治消渴,用三棱针出血。”

8、《类经图翼·卷十》曰:“左金津,右玉液:主治消渴口疮,舌肿喉痹,三棱针出血。”

9、《医学纲目·卷二十一》:“消渴:小肠俞、阳池(各灸之)、廉泉(出恶血方巳)。”

10、《针灸集成·卷二》:“食渴:中脘针,三焦俞、胃俞、太渊、列缺针,皆泻。”

11、《百症赋》:“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

12、《玉龙经·针灸歌》:“意舍消渴诚非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