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家上学:是时尚还是无奈

 悦读馆 2010-12-30

  编者按:

  目前,国内一些高素质、对教育别有心得的家长们开始热心尝试“自己在家办学教孩子”,地方的一些以经典学习为主的私塾教育也悄然兴起。对此,社会各界进行了热烈的争论。美国等国家对“家庭学校”的认可、居里夫人自办学校的成功似乎为这一教育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此种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普遍推广?在目前的中国,它是否值得提倡?能否得到立法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层讨论和实践检验。

从“家庭学校”看学校教育的弊端
放飞梦想 力婷/摄

  ■顾雪林

  1911年,居里夫人因为发现两种新元素和分离出纯镭的工作,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这时,正是她的“家庭学校”办得热火朝天的时期。

  私塾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居里夫人办“家庭学校”,我想到了风行中国近2500年的私塾教育。私塾是私学的一种,中国古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堂里,私塾在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启蒙儿童、使儿童在读书识理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都起过重要的作用。1862年,我国出现培养翻译人员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成为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现代教育制度被正式引入中国。1949年12月,时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示:“对中国人办的私立学校,一般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作为私立学校的一种,私塾暂时没有被完全取消。

  1952年9月,教育部指示各地接办私立中小学:“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以适应今后国家建设需要,本部已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随后,私塾有的被并入小学,有的主动关门。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期,私塾基本在社会上绝迹了。

  如果从1902年算起,现代学校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了108年,同中国2500岁的私塾教育相比,还处在幼年时期。

  教育应当适合社会中所有的孩子

  在资本主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进入中国的时候,居里夫人在资本主义现代教育发达的法国巴黎,竟然办起了“家庭学校”。而1910年和1911年正是居里夫人从事科研工作最繁忙的时期,这也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世界工业化、现代化以来发展起来的现代学校教育。16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教育是混乱、分散的,也是精英型的,当时,获得受教育机会只能依靠特权。在捷克摩拉维亚出生、在德国接受大学教育的夸美纽斯,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现代人权的语言描述教育的人,他认为教育应当是普遍的,适合社会中所有的孩子。他的著名口号是:“教育作为一项人权应由所有人分享。”他设想的学校应该是公共学校,这种教育体系保证年轻人在所有学科中得到教育。他的教学理想是让教育在尽可能文雅、愉悦以及自然的方式下,没有殴打、苛刻和强迫的情况下进行,使年轻人智慧、善良、虔诚。夸美纽斯设想的学校教育是:幼儿教育一直持续到6岁,6至12岁是初等教育,12至18岁是中等教育,18岁以后的大学教育是以美德和成绩为评估标准的,《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关于教育改革的鸿篇巨著。现代教育中的班级授课制和班主任制,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他认为每个年级应当由同一个教师使用同一种教材,利用相同的方法,以连续的、循环渐进的方式来教授课程。夸美纽斯自信地认为,运用以上方法“一个教师同时教授几百个学生是可能的”。他的许多思想都体现在现代教育体系的实践和构建中。19世纪末全民现代学校教育已经获得长足进步,再次证明了他在教育预言方面的成功。

  但是,现代学校教育从诞生起,就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有时甚至要靠牺牲一部分不适应它的人来成全另一部分适应它的人取得教育上的成功,其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是一个个机器零件,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何能让每一个学生都适用同一套教材、同一种教学方式、同一个教学进度?学生们的智力发展暂时有高有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何因材施教?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而言,如何让他们在群体中既遵守纪律,又能保持活泼、敢于创新?如何在学校教育中,不偏废“德、智、体”任何一方面,让学生全面发展?如何遵守科学规律的法则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如何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教育教学手段?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不应当是凝固的,而应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创新发展;现代学校教育不应当是呆板的,而应当是奔放和充满活力的;现代学校教育不应当是让孩子们厌恶和畏惧的,而应当是文雅、愉悦和充满幸福的。

  大批量、快速培养人才之弊

  在中国的教育中,大量现实存在的补课、补习班、课外家教、课外班等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我们一些学校的老师教不会自己的学生?为什么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学不会知识?当我们的老师抱怨学生笨的时候,是不是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差生”、“学习困难学生”、“问题学生”、“落榜生”等,到底是学生的问题?还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设计和教学上的问题?

  今天,难道私塾式教育正在通过补习、家教等形式在改头换面地重新出现吗?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1999年美国5至17岁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为85万名,约占同龄儿童的1.7%;2003年约为110万,占同龄儿童的2.2%;而2007年,相应的数据分别达到150万和2.9%,平均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100年前,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以个人的力量,同朋友们一起与现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进行了抗争,并以胜利告终。1935年12月,她的大女儿和其丈夫因“研究和合成人工放射元素”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存在了几百年,为世界各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大批量、快速培养人才曾经是它同私塾教育的最大区别和最大优势。今天,当我们提出“让人人成才”的观念时,我们更需要像居里夫人那样,重新审视现代学校教育这架庞大无比的机器,兴利除弊、改革创新,让它更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适合让每一个学生幸福地学习,成为中国现代化高速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强大助推器!

  国外背景链接

  “家庭学校”,指适龄儿童不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主要由家长或其他专门人员带领在家庭中学习、完成初等教育的方式,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得到了法律的许可。

  20世纪50年代,“家庭学校”运动兴起于美国。当时,社会上一些拥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文化素质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认清了学校教育的程序化、机械化等弊端,同时出于宗教、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不愿再将孩子送入学校,从而选择了自己在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他们自己带领孩子学习,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天赋和兴趣点,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学习重点。

  这一运动兴起之后,曾引起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争论,双方甚至还为此走上法庭。但20世纪80年代之后,争论渐渐平息,美国国家和地方各州开始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并支持“家庭学校”,并为其提供帮助,如采取措施监督并保证“家庭学校”的孩子的学习效果,对“家庭学校”教育失败的孩子进行及时的补救等。从“家庭学校”出来的孩子虽然拿不到正规学校的文凭,但可以凭借全美大学入学考试SAT(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的成绩获得大多数高等学校的承认。到90年代中期,家庭与学校也不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活动,双方逐渐走向融合。

“家庭学校”可否走入寻常百姓家
《居里夫人文选》,[法]玛丽·居里著,胡圣荣、周荃译,王鸣阳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沈晓敏

 【正方观点】

 居里夫人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给我印象最深刻、我认为最值得借鉴的有两个。

  首先是居里夫人对体育的强调。在论及教育的不长篇幅中,居里夫人多次谈到了体育锻炼。她认为孩子坐在课堂上听课的时间太长,会不利于健康。她安排两个孩子定时做体操并去户外爬山或游泳,这些活动使得女儿们不仅“拥有不错的游泳和划船的技能”,而且“不怕长途步行或骑自行车”。次女艾芙能活到103岁高龄,我相信得益于小时候的体育锻炼。

  体育不仅可以使人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且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抗挫的耐力,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力,我们几乎不会把懒散二字与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联系起来。今天,欧美和日本的中小学都不惜时间保证学生进行足够的体育锻炼。体育的好处无需赘述,遗憾的是,我国的学校教育仍在以牺牲儿童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身体健康为代价,已经少得可怜的体育课也沦为升学的工具,而且变得枯燥乏味,户外活动更是因为存在所谓的危险性而被学校和家长拒绝。当原本喜欢运动的孩子变得想方设法逃避体育的时候,当他们变得走一点儿路、干一点儿活就喊累的时候,一个科学强国之梦只能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次,居里夫人还发现了公立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果断地作出不让女儿去公立学校上学的决定。尽管科学研究占去了她大部分时间,但是她还是和大学的朋友们将各自的孩子组织起来开展教育试验。在这个微型学校里,各位大学教师分别负责一门课程,给不同年龄的孩子们上课。虽然课时不多,但两年的试验“证明对于大多数孩子是非常有效的。”这种效果在伊伦娜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将文理两方面的知识很好地重新结合”是居里夫人教育成功的关键。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科知识的整合,合理的整合可以让学生用不多的时间,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仅仅靠增加课时和作业量来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是非常低效而愚蠢的。同时,为科学课程安排了很多动手实践的时间,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在一起学习,也是她的教育试验带给我们的启示。

  居里夫人反对学校让学生长时间地坐着上课,进行读写训练和做大量的家庭作业,而她们反对的恰恰是今天我们的学校正在奉行的,大部分家长出于对孩子升学的热望也成为学校这些做法的助推者。

  当然,高水平的教师是居里夫人自办学校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居里夫人和朋友开办的学校里,任课教师都是大学里各领域的专家,他们懂得什么是学科中最重要的知识,以及如何获取和运用知识。这告诉我们,一个好教师必须能把握所教学科的精髓,同时具有与其他学科融通的能力。

  再其次,我想特别提一下这种由家长自办的“家庭学校”存在的意义。

  虽然我国的学校教育在不断改革,但是现存的体制和文化环境难以让学校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即使存在一些很好的学校和教师,也难以满足所有孩子对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教育的需求。而家长中却存在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何不加以利用?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而学校教师则要面对40多个学生,很难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出于爱和责任,而学校教师则难免将教学工作与学校利益、个人职业升迁等私利结合起来。只要升学率或统考成绩与教师的待遇、晋升挂钩,教师就很难进行真正科学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正是认识到“家庭学校”的优势,上世纪80年代,“家庭学校”在美国蓬勃发展,并获得了合法地位。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也出现了现代“私塾”,但始终未得到社会认可而处于地下。对于“家庭学校”的担忧或批判多集中在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家庭教育的质量监控,以及对《义务教育法》的违背方面。

  其实,美国“家庭学校”的发展已经为我们解决前两个问题提供了样板。“家庭学校”孩子的社会交往可以通过“家庭学校”之间的互动、“家庭学校”的孩子定期参与地方公立学校的活动以及家长带领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得到满足。实际上,“家庭学校”的孩子因没有过多的考试压力而有更多时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观博物馆和进行野外考察。因此,“家庭学校”的孩子比公立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更丰富的方式接触社会、参与社会,这一点从我国的一些“现代私塾”中也可得到验证。

  家庭教育的质量完全可以通过国家或地方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建立监督、考察和评价机制进行监控。实际上,家长们从孩子考大学的角度考虑,必然会参照国家或地方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来设计自己的课程,课程内容不会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办“家庭学校”自己教孩子是否违背《义务教育法》?我觉得《义务教育法》主要是为了保障那些因经济等原因不得不弃学的孩子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而“家庭学校”的家长不是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而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场所。家长固然有责任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但同时家长也应有选择教育的权利。因此,《义务教育法》也可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法律和制度需要与时俱进,当一个新生事物对于人的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存在更多益处的时候,它应该得到保护和支持。

  不过,当“家庭学校”还未在中国获得合法地位的今天,我们只能期待家长和教师从居里夫人的教育试验中获得启示,尽可能地改进对孩子的教育。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请相信公立教育
引领 力婷/摄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程鸿

 【反方观点】

  有个孩子一岁多,学习“杜曼课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孩子的妈妈很苦恼,因为她听到别的家长反映孩子学习兴趣高涨、进步很大,可自己的宝宝对于课程内容却一点儿都不感兴趣,每天学习的时间成了家长和孩子战斗的时间,她很担心这样下去会导致孩子厌学,以后上学的时候会遇到更大的困难,而且“杜曼课程”的老师告诉她,以后不要让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园完全是误人子弟,根本学不到什么,就在家里自己按照杜曼课程教孩子就行。这位妈妈说她简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从这件事,我想到了3个问题:第一,现在的父母对于教育的重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连一岁多的孩子都步入了上学的大军,可喜?可悲?第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信任公立教育,希望寻求其他的教育途径,以期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三,很多私立教育机构在传递一种认识:父母自己在家就可以教孩子。事实真的如此吗?

  每到寒暑假,各类补习班就火得不得了,内容无非是把下学期将要学的知识提前学一遍,很多家长都认为,先学了,再学的时候就容易了,却没有人意识到,短期内学完一个学期的知识,能扎实吗?再学的时候,孩子会像第一次学的时候那么有新鲜感吗?他会如你想象的那样把自己没学扎实的地方再好好学一遍吗?实际上,很多孩子会觉得我已经学过了、都会了,现在听不听课都一样,结果,知识完全成了“夹生饭”。家长怪孩子笨,怪老师教得不好,就是不怪自己一厢情愿地让孩子提前学,盲目地反复。对于这一现象,我感到很悲哀。尤其是把一些本来已经很内向的孩子禁锢在各式各样的补习班里,结果是什么?他们在班级里更容易被忽略,因为基本上从不发出任何声音。这样的教育成功吗?

  学生处在成长阶段,有时对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和目标不能完全理解,而家长和学校之间又缺乏沟通,这导致家长对公立教育的评价出现偏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学期我们有一次综合实践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植物形象”,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并且学会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并不要求论文多么深刻、多么有创见,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对活动的理解基本上都局限在让自己的论文显得多么像样、多么有分量。本来,这个活动的价值在于过程,在于学习方法,教师注重先过程再结果,但学生没有领会教师的用意,只关注结果。认识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生觉得没学会,教师觉得教不会,家长又该根据谁的感觉下结论呢?真正意义上的“笨孩子”很少很少,问题只在于态度和方法。

  父母真的能全方位教育自己的孩子吗?我觉得不能。的确有一些孩子没有经过正常的上学途径也成才了,但“家庭学校”对家长自身的知识要求很高,而且往往要他们以放弃自己的人生为前提,这两点很难做到。由此不难看出,父母自己全方位教育孩子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情,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居里夫人的孩子教育得非常成功,但普通的父母到哪里去找那么优秀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孩子服务?如果居里夫人教育孩子的团队固化下来,岂不又成了一个教育机构?所以说,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教育是一件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和偶然性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公立教育体系更成熟,教育质量更有保证,是教育孩子更好的选择。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的确,每个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作为教师,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获得更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如果由我来展望,我觉得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并不是敌对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小班教学,教育环境不知道会改善多少倍!一个老师面对20个孩子和面对40个甚至60个、80个孩子时的教学精度绝对是不一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