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自己的孩子

 韦易帅 2011-01-02
读懂自己的孩子

孩子天生一部书,很难读懂,孩子又是自己的再造体,往往忽略解读,这种情况不利于培养好孩子。抚育孩子是家长的社会责任,读懂孩子是抚育孩子的基本功。只有读懂孩子,才能优化培养,优势发展,培养出好孩子。

一,了解天性,解读孩子。

孩子们都有共同的天性,天性都有两重性,每个孩子的天性强弱程度不同,千差万别,父母应当解读自己孩子的天性。

1大脑半球优势。逻辑思维优势比较适合于自然科学发展方向,形象思维优势比较适合于社会科学发展方向。读懂自己孩子半球优势,对于关注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欲望程度。欲望是一切行为的动力,孩子欲望强弱,决定性格走向,值得关注。欲望弱的孩子,柔弱,不爱动,行为往往不到位,趋向内向性格。欲望强的孩子,强势,爱动,行为容易过激,趋向外向性格。

3好奇程度。好奇心理是学习、追求知识的基本元素。好奇心强的孩子兴趣多,好动,好发问,但,少专一,少长性,易跳槽。好奇心弱的孩子善专一,性体长,喜欢静,但,易漠视,少爱好,较单一。

4逆反程度。逆反心理是反抗欺辱,抗御灾害,适应环境的基本元素。逆反心强的孩子较敏感,善抵御,善抗争,但,易怒,任性,易过激。逆反心弱的孩子顺从,听话,但,欠反抗,较懦弱。

5自尊程度。自尊心是自爱、自信、自立的基本元素。自尊心强的孩子,自爱,要强,有自信,但,爱面子、不闯荡,易灰心。自尊心弱的孩子,善忍耐,敢闯荡,但,少自爱,缺自信,不拘小节。

6好胜程度。好胜心理是有志气,有勇气的基本元素。好胜心强的孩子,胆大,敢争斗,不甘失败,但,能报复,爱便宜。好胜心弱的孩子,谨慎,不争斗,不贪便宜。但,胆小,贪生,怕打架。

7个体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存在内向、外向,刚强、柔弱之别,了解个性,针对个性进行培育(见:关注孩童个性优势发展)。

二,顺应天性,培育孩子

孩子都有生存的天性,培育的基本方法是‘顺其自然,优势发展’。七分自然三分顺,七分顺势三分管,十分管其一。天性也有两重性,‘适者益之,过则害也’,孩子又有模仿性,可塑性,依偎性,随意性,所以,父母的责任就是顺应天性,择优培育,扬长避短,优势发展,使其成为立足于社会,有益于社会的好人。

1欲望心理是获得的本能。欲望是行为动力,只有行动才能获得需求,家长既要满足和保持孩子的欲望,又要培育孩子的劳动观念,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共享意识,节制欲望,防止厌恶劳动、自私、贪婪。

2好奇心理是认知的本能。好奇心引起兴趣,兴趣是追求知识的动力,即要调动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要引导控制好奇心,把好奇心培养成学习兴趣,并且有钻劲,防止迷恋游戏,厌恶学习。

3逆反心理是抗争的本能。反抗精神是可贵的精神,抗御环境的变化,抵抗他人的侵害就是逆反心理起作用,要关注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吃羊也不怕狼,又有反抗精神,也有顺从品格,防止任性,过激,无端对抗。

4好胜心理是有志气,有勇气达到目标的本能。要培育孩子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怕困难,不甘失败的好胜理心,又要进行挫折教育,经得起失败,挫折,委屈等逆境的考验。

5自尊心是维护尊严表达情感的本能。不同事物刺激,必然产生不同的心态,从而影响行为。不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他们孝顺父母,尊重长者,自爱、自信、又要使他能忍耐,不计较,敢闯荡,意志坚强。

三,更新培育观念

1、孩子首先是一名社会的人。他和父母的社会地位平等。所谓‘养儿防老’已经过时,父母只有抚育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私自处置的权利,要尊重孩子人格,平等交流,善于沟通。

2溺爱就是坑害。中国有一句名言‘惯子如杀子’,娇惯、放纵、没有约束,直至护短,这是坑害,容易养成唯我独尊和依赖意识。

3严厉就是伤害。用暴躁脾气和暴力行动实施管教。会极大的伤害自尊心,加剧对立情绪,采取极端行为,“棒下出孝子”效果往往相反。

4‘望子成龙’期望值过高,求全责备,要求过严,压力过大,造成厌倦学习,效果不佳。不如顺其自然,展示个性优势。

5熏陶胜于教学。环境影响有时候终身收益,走出家门见世面,接触环境,适当参与社会活动,实践第一,书本第二,大有益处。

6表扬胜于批评。坚持健康的培育方向,以亲切和蔼的态度,采取鼓励、夸奖、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是很好的方法。

7诱导胜于说教。根据平常生活中实际接触的各种事物,见景说情,以情入理,诱导他们加深印象和深入理解。

8身教胜于言教,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无声培育。父母的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生存方式,夫妻关系,家庭氛围能够影响小孩一生。

读懂孩子,因人施教,优化培育,优势发展,培育好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