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课堂笔记&诗歌漫谈(丫丫主讲)作者:向北
诗歌课堂笔记&诗歌漫谈(丫丫主讲) 在邀请黄昏老师组诗歌交流讲座后一周,旋请丫丫也作一场,反响很大。有学生反映,这丫老师语言泼辣,说到写诗就是“干掉自己”。我连忙说,干掉的不是“自己”,是另一个“自己”。呵呵,看那学生仿佛云里雾里~ 一、诗歌与生活的距离 丫老师通过举例分析,主要讲了这些问题:1、诗意的发现(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发现诗意);2、诗写的状态(最放松的状态,心里美障碍。写着玩的状态);3、入诗的角度选择(最新的视角,独特,个性);4、表达方式的选择(具有个人特色的表达。超越);5、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温度把握);6、情感的把握及运用(有血有肉的诗写。情感到位,诗意到场) 有诗句“就让那雨直接洒下来,淋湿你/黑暗的心”,(向北按:如果保持一致,走入生活,贴近内心,便有了气血--》生命的质感,诗歌中有了起伏感。) 朵渔的诗歌选读:“当我凝视鸟巢——我想象了树上的鸟的生活。”(岩鹰),丫认为,是的,你应该有更多的想象力,“乱想不用花钱!” 丫丫说她喜欢有缺陷的诗歌。“我就是我”,找到自己,找到个性。 丫丫还举例说明了“诗歌写作的四种境界”: 1、绿色:在忧郁和葱茏的大地上沉思。举例黄昏《鱼在大地深处行走》; 2、蓝色:在最初的朴素中感受静美。举例冷雪的《在所有清冽的树木中》、《偏爱》; 3、红色:点燃自己在太阳下奔跑。举例丫丫的《对唱》; 4、无色:爱情之外的大爱。举例余辜的《我的母亲》、向北的《新生》。 丫丫通过自己创作《灯神》的经过,阐明自己的创作观:用字符和音符揉捏成饵,垂钓另一个我。
|
|
来自: 廖shengquan > 《我的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