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91年4月中旬,我的老同学赵胜从美国回国考察、探亲后,要来山东爬泰山,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
赵胜来到我的寒舍后,认为还不错。他冲过热水澡,我们就攀谈起来
原来他1977年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批大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后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专攻东亚国际关系,在著名学者斯卡拉宾诺教授指导下相继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从事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时下被弗吉尼亚州欧道明大学聘为副教授。
我们在济南休息一天后,第二天原准备去泰山。赵胜是搞学术研究的,在游览顺序上他也统筹了一回;提出先去“三孔”,这样再去泰山不累,上完泰山后就是小腿肚子疼的话也没事了,游览任务已完成了。这样,我们就先奔了“三孔”。
“三孔”,我曾来过一次,每次来都为它的规模、等级和气派所震撼。“三孔”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你看孔庙,所有建筑的屋顶用的都是黄琉璃瓦,这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颜色;再看几座大殿用的都是石浮雕的龙柱,龙也是皇家的专利;再看庙内有13座御碑亭,全国所仅见。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你看孔府,即“衍圣公”府,孔子嫡子孙长期居住的地方,是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
你看孔林,古柏幽深,占地广阔,年代久远。
正是:“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孔子,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千百年来赢得他牢固的不可撼动的正统地位。汉人执掌的政权要靠儒学来统治,元清等少数民族执掌的政权也要依靠它来统治,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现象。可惜,赵胜是研究东亚国际关系的,不过这里应该有些渊源的东西。
第三天一早,我们就按计划去爬泰山。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许多朝代的皇帝登基,头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它也因此成为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了。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目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
赵胜老家是山东文登,自然对山东很有感情。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他说他给女儿起名“小鲁”,就源于孟子的这句话,目的是让女儿牢记:她永远是个中国人,永远是个山东人,同时寓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可谓煞费苦心了。
那天,我们从岱宗坊起步,一路闲谈向山上挺进。一天里我们谈了不少,但给我留下印象极深的只有两句话。
一句是“尽人事,听天命。”因为这是句老话,他没去作解释,我想这一定是他对他上大学和出国打拼10多年经历的一句深刻总结,抑或是他处世的一种态度。这句话值得玩味,它与诸葛亮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一句是“不发表就完蛋!”这句话他略微解释了一下,是说在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不发表东西,就意味着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就会被东家炒鱿鱼。多少年以后,中国也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反正是再不能搞铁饭碗了。
临近中午,我们已到达十八盘,并在升仙坊前合了影。
上了南天门不久,我们又特意去观赏了一番《纪泰山铭》刻石。它处在大观峰巨大的崖壁上,是唐玄宗封禅的遗迹。碑文由这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皇帝亲自撰写,用隋唐风行的八分书体凿就于石崖之上,字大一尺见方并贴金。全文连题目一千余字,其中最后两句:“道在观政,名非从欲”,很有气魄。碑左还有“壁立万仞”、“天地同攸”、“呼吸宇宙”、“置身霄汉”等题刻相映衬,更显其恢宏巨制,“天下大观”了。
最终,我们登上玉皇庙。庙内小院中间有座“小假山”,四周有石栏围护。实际那座“小假山”才是真正的泰山之颠,其上有一座小石碑,碑的正面刻着“泰山极顶1545米”,而一般游人都不大留意。
下山时,我们乘坐缆车降到中天门,再往下走就比较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