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自己率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传统文化网站 2011-01-10

7自己率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原文】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还望其国,曰:“美哉!泱泱1乎,堂堂乎!后世将孰有此?”晏子对曰:“其田成氏乎!”景公曰:“寡人有此国也,而曰田成氏有之,何也?”晏子对曰:“夫田成氏甚得齐民。其于民也,上之请爵禄行诸大臣,下之私大斗斛区釜以出货,小斗斛区釜以收之。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故市木之价,不加贵于山;泽之鱼盐龟鳖蠃蚌,不贵于海。君重敛,而田成氏厚施。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胜数也,父子相牵而趋田成氏者不闻不生。故秦周之民相与歌之曰:‘讴2乎,其已3乎!苞4乎,其往归田成子乎!’《诗》曰:‘虽无德与女,式5歌且舞。’今田成氏之德而民之歌舞,民德归之矣。故曰:‘其田成氏乎!’”公泫然出涕曰:“不亦悲乎!寡人有国而田成氏有之。今为之奈何?”晏子对曰:“君何患焉?若君欲夺之,则近贤而远不肖,治其烦乱,缓其刑罚,振贫穷而恤孤寡,行恩惠而给不足,民将归君,则虽有十田成氏,其如君何?”

【译文】齐景公和晏婴到渤海去游玩,登上柏寝的高台而回头眺望自己的国家,说:“多美呀!多么广阔浩瀚,多么雄伟壮丽!后世谁将拥有这个国家?”晏婴回答说:“恐怕是田成氏吧!”齐景公说:“是我拥有这个国家啊,而你却说是田成子拥有它,为什么呢?”晏婴回答说:“那田成氏很得齐国民心。他对待齐国人,在朝廷上君主请求爵位俸禄把它们赐给大臣,在民间他私自加大斗斛区釜等量器来出借粮食,减小斗斛区釜等量器来收回借出去的粮食。杀一头牛,他只取一豆肉,其余的都拿给士人吃。一年到头,布帛等纺织品他只取三丈六尺,其余的就拿给士人穿。所以市场上木材的价格,不会比山上的贵;湖泊里的鱼盐龟鳖螺蚌的价格,不会比海里的贵。君主您重重收刮财物,而田成氏优厚地施舍百姓。齐国曾经遇到特大饥荒灾年,道路旁饿死的人不可计数,父子互相拉扯着投奔田成氏的没有听说不能活下去的。所以秦周门外的老百姓互相在一起歌颂他说:‘唱吧,我们就停步在这儿!受到保护呀,我们去归附田成子吧!’《诗经》上说:“虽无恩德赠与你,效法高歌且同舞。”如今田成氏的这样布施恩德而民众载歌载舞,民众的恩德都归向田成氏了。所以我说:‘恐怕是田成氏吧!’“齐景公暗然流出眼泪说:“这难道不令人悲伤吗!我拥有国家而田成氏控制了它。如今应该怎么办?”晏婴回答说:“君主何必担忧呢?如果君主想夺回国家,那么就接近贤能的人而疏远不肖之徒,整治国家的纷杂混乱局面,放宽国家的刑罚,救济贫穷的人抚恤孤寡老人,施行恩德仁爱而资助不足的人,民众就会回归君主,那么虽然再有十个田成氏,又能把您怎么样呢?”

【说明】本节是对第二节“要用权势来管制”的说明而举的例子,本节与上节的中心思想基本上一样,韩非认为,齐景公不应该让田成氏肆无忌惮地收买民心,而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大臣收买民心,或者及早采取相应手段阻止大臣收买民心。但这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仍有许多副手、下级采用各种手段收买民心,使得上级手足无措,黯然倒台。各种选举拉选票不就是如此吗?所以,用法律法规来对收买民心进行管制是不行的,只有运用权术,自己率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阻止其他人去收买民心。

——————————————————

【注释】1.泱:(yāng)《诗·小雅·瞻波洛矣》:“瞻波洛矣,维水泱泱。”《说文》:“泱,滃也。”范仲淹《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这里用为水面广阔之意。

2.讴:(ōu)《左传·襄公十七年》:“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孟子·告子下》:“昔日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楚辞·大招》:“皆讴歌思东归。”《荀子·议兵》:“故近者歌讴而乐之。”《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说文》:“讴,齐歌也。”这里用为齐声歌唱之意。

3.已:(yǐ椅)《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韩非子·扬榷》:“行之不已,是谓履理也。”《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4.苞:通“包”。《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管子·白心》:“故苞物众者,莫大于天地。”《庄子·天运》:“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陆德明释文:“苞,本作包。”《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新语·道基》:“苞之以六合,罗之以纲纪。”本意为“包裹”之意。这里延伸为受保护之意。

5.式:《书·盘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诗·大雅·思齐》:“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诗·商颂·长发》:“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孟子·公孙丑下》:“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韩非子·内储说上》:“勾践知之,故式怒蛙。”这里用为效法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