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妇科重点

 我叫大笨象 2011-01-11

1.胞宫西医称子宫,阴户称外阴,玉门称阴道口,阴道称阴道,子门称子宫颈口。

2.妇女生理特点:月经、带下、妊娠、产育和哺乳。月经产生是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又称“月事、月水、月信”妊娠:从怀孕到分娩这个阶段。妊娠的生理现象:停经、脉滑、早孕反应、乳房变化、小腹膨胀。妇女疾病的因素:寒热湿邪、痰饮瘀血、情志因素、生活因素、体质因素。生活因素:房劳多产、饮食失调、劳逸过度、跌仆损伤。妇科疾病的病理: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二脉损伤。恶露:新产后有余血浊液从子宫通过阴道排出.

3.月经病:是以月经的期、质、色、量发生异常,或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劳倦,并与体质因素有关。主要机理: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失调,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经以治本。

4.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一周两潮,连续两个月期以上者。西医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盆腔炎。病因病机:气虚,血热。治疗原则:虚者补之,热者清之。以安冲为大法。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冲调经--补中益气汤;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阳盛血热证--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肝郁化热证--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5.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或40-50日一行,甚或3-5个月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西医称月经稀发、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肾虚、血虚、虚寒、气滞和实寒。发病机理:虚则精血不足,冲任不冲;实则邪气阻滞,冲任不畅。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肾虚证--补肾养血调经--大补元煎;血虚证--补血益气调经--归脾汤;虚寒证--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实寒证--温经散寒调经--温经经;气滞证--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6.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或提前或延后7日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本病以月经周期絮乱为特征。月经先后无定期与崩漏鉴别:崩漏为周期、经期和经量异常,而月经先后无定期为周期不定,经期,经量基本正常。病因病机:肾虚、肝郁。治疗原则:疏肝补肾,调理冲任。肾虚证--补肾调经--固阴煎;肝郁证--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7.月经过多: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超过正常的月经量者。与崩漏的鉴别:崩漏在阴道大量出血时症状与月经过多相似,但崩漏的出血无周期性同时伴有经期延长,淋沥日久不能自然停止,而月经过多有周期性,且出血会自然停止。病理特点:经量明显增多,在一定时间内自然停止。病因病机:气虚、血热和血瘀。治疗原则:经期止血为主以治标,经后固冲为主以治本。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

8.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减少于,或经期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特点:经量明显减少。病因病机:肾虚、血虚、痰湿和血瘀。治疗宜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血虚证--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痰湿证--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

9.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了7天以上,甚或淋漓不净达半月之久者。病因病机:气虚、虚热和血瘀。气虚证--补气摄血调经--举元煎;虚热证--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血瘀证--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10.经间期出血:凡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周期性少量出血者。西医称排卵期出血。病因病机:肾阴虚、湿热、血瘀。治疗大法:以调摄冲任阴阳平衡。肾阴虚证 --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两地汤;湿热证 --清热利湿止血--清肝止淋汤、血瘀证 --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11.闭经: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排除生理性停经者。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病因病机:肝肾不足、阴虚血燥、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治疗原则: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肝肾不足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阴虚血燥证--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二至丸;气血虚弱证 --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气滞血瘀证 --活血理气,祛瘀通经--血付逐瘀汤;痰湿阻滞证 --豁痰除湿,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

12.崩漏:经血非时暴下如注或淋沥不尽者。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者称“崩”也称“崩中”;来势缓慢,出血量少淋沥不断者称“漏”又称“漏下”。西医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尤其是无排卵型) 病因病机:肾虚.脾虚.血热.血瘀。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是止血。崩漏以失血为主,止血乃是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具体运用止血方法时,还要注意崩与漏的不同点。治崩应以塞流为主,以防止气随血脱,止血方法有固气止血,、收敛止血。治漏宜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佐以塞流,宜养血行气,不可偏于固涩,以免血止成瘀。澄源即是求因治本。塞流、澄源两法常常是同步进行的。复旧即是调理善后。崩漏在血止之后,应理脾益肾以善其后。对青春期患者,宜补肾气,益冲任为主;对生育期患者,重在疏肝扶脾以调冲任;对更年期患者,则主要滋肾补脾以调固冲任。赛流、澄源、复旧三法分步论治,但又不可截然分开,宜灵活变通,流赛需兼澄源,澄源需兼塞流,血止后复旧为主,但不忘澄源。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肾阳虚证--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肾气虚证――补肾益精,固冲止血――加减苁菟丝子丸;脾虚证---健脾益气,补脾摄血--固冲汤;阳盛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阴虚血热—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四物汤合失笑散 

13.痛经: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病因病机:肝肾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治疗原则:调理胞宫,冲任气血。治法分两步: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肝肾亏损证--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14.带下病: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病因病机:脾虚、肾虚、湿热下注、湿毒。西医称生殖器炎症(宫颈炎、阴道炎)、肿瘤。主要致病因素:湿邪。治则:祛湿。 治疗原则:健脾、升阳、除湿。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固涩止带--内补丸;肾阴虚证--滋阴清热止带--知柏地黄丸;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止带--止带方;湿毒蕴结证--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

15.妊娠病:在妊娠期间(40) ,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妊娠病,亦称胎前病。发病机理:阴虚阳亢、肾虚不固、脾虚血少、胎阻气机。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胎安具体治疗大法:补肾、健脾、疏肝。

16.妊娠恶阻: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人即吐者,又称“子病”、“阻病”,西医学称妊娠剧吐。病因病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主要机理: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治疗大法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证--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加味温胆汤

17.胎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亦称“胞漏”或“漏胎”。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又称“胎气不安”。西医学称先兆流产、先兆早产。病因病机:肾虚、气血虚弱、血热、外伤。主要机理: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安胎大法以补肾固冲为主。肾虚证--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固冲安胎--胎元饮;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外伤证--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

18.滑胎:凡堕胎、小产连续自然发生3次以上者,亦称“数堕胎”。西医学称习惯性流产。病因病机:肾气亏损、气血两虚。主要机理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治疗原则:虚则补之。肾气亏损证--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调经安胎--泰山磐石散。

19.产后病:产妇在新产后或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发病机理: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元气不固。病理特点:多虚多瘀。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三审:审小腹痛与不痛,审大便通与不通,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及饮食之多少。三急:呕吐、盗汗、泄泻。三禁:禁大汗;禁峻下;禁过利小便。

20.恶露不绝:产后恶露持续3周以上,仍淋漓不断者。西医称产褥感染、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病因病机:气虚、血热、血瘀。发病机理:冲任不固,气血运行失常。本病辨证应以恶露的量、色、质、气味等辨别寒、热、虚、实。治疗原则:虚者补之、瘀者攻之、热者清之。气虚证--健脾益气,固冲止血--补中益气汤;血热证--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保阴煎;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归经--生化汤。

21.妇科杂病:凡不属经、带、胎、产疾病范围,而又与妇女解剖、生理病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病因病机:起居不慎,感受外邪;脏阴亏少,情志不调;禀赋不足,气血虚弱。  妇科杂病治疗必须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

22.不孕症: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症”,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症”。古称前者为“全不产”,后者为“断绪”。病因病机:肾虚、肝郁、痰湿、血瘀。肾气虚证--补肾益气,温养冲任--毓麟珠;肾阳虚证--温肾暖宫,调补冲任--温胞饮;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肝郁证---疏肝解郁,理气调经--开郁种玉汤;痰湿证--燥湿化痰,理气调经--苍附导痰丸;血瘀证--逐瘀荡胞,调经助孕--少腹逐瘀汤。

23.妇人腹痛:妇女不在行经、妊娠期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骶者,称为“妇人腹痛”。与宫外孕鉴别:宫外孕多有停经史,突然撕裂样剧痛,自一侧开始向全腹扩散,多有休克,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液,妊娠实验阳性,超声显像一侧附件低回声区,其内或有妊娠囊。病因病机:肾阳虚、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结。主要机理;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治疗原则:虚者宜补而调之,实者应行而通之。肾阳虚证--温肾助阳,暖宫止痛--温胞饮;血虚虚弱证--补气养血,和中止痛--人参养荣汤;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血府逐瘀汤;寒湿凝滞证--散寒除湿,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24.阴痒:妇女外阴及阴道内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病因病机:肝肾阴虚、湿虫滋生、肝经湿热。治疗原则:治外必本诸内。肝肾阴虚证--滋阴降火,调补肝肾--知柏地黄汤;肝经湿热证--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龙胆泻肝汤;湿虫滋生证--清热利湿,杀虫止痒--萆藓渗湿汤。

25.产后发热: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病因病机:感染邪毒、外感、血瘀、血虚。治疗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感染邪毒证--清热解毒,谅血化瘀--解毒活血汤;外感证--养血祛风,疏解表邪--荆防四物汤;血瘀证--活血化瘀,和营退热--化生汤;血虚证--补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