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震聋启聩,临深履薄”

 文静1961 2011-01-12
原文:“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扰矣。”

  人们的思维不仅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而且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和活动,虽然人们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在活动着,但是思维有时也会产生错误的意识。所以老狐狸有这样一句格言:思维只是一种思想形式,有时也会处于一种昏散的状态,所以有时候你不一定能做什么,但是一定要知道你正在做什么,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句话。

  人们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或者是复杂的环境里,我们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就会使我们处于“震聋启聩,临深履薄”的境地。相信这个道理,人人都是懂得的。不过,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如果人们整天处于混沌的状态,这像醉生梦死一样,也许也是一种快乐。但是如果这样任意发展下去的话,人们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这只能是自欺欺人。

  所以,一个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人们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有的人是为了工作,有的人是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等等,如果要做好这些事情,不仅要有条理性,而且有清醒的头脑就更重要了。如果我们整天处于混沌和混乱的状态里,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那么这样做事情,不仅没有理性而且也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所创造的价值,这怎么可能获得成功呢?

  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做事,而不了解自己周围环境的变化,只是浑浑噩噩,不能够做到收放自如,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否能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帮助和成功。既然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结果究竟有着什么意义?如果连自己做的事都没有弄明白,那么又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有一天,公鸡和驴子生活在一起。饥饿的狮子来侵害驴子,公鸡一叫,狮子害怕鸡叫,转身逃之夭夭。驴子见狮子连鸡叫都害怕,心想狮子没有什么了不起,便立即跑去追赶狮子。他追到远处,公鸡的叫声听不到了,狮子猛然转过身来,把他吃了。驴子临死时叹道:“我真是不幸啊!我真愚蠢啊!我并不是竞争对手,为什么还要去参加战斗呢?”

  这则寓言小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如果那只驴子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是狮子的对手,驴子怎么可能去追赶那个狮子呢?如果驴子不是处于混乱状态,自己一时头脑发热,明明知道是自己自命不凡,自欺欺人,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么驴子怎么可能丢掉性命吗?

  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震聋启聩,临深履薄”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少见的。比如说有的人,由于头脑发昏,一时冲动,结果做错了事,甚至杀了人……如果人们能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经常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就不会发生人间悲剧了。

  所以作者告诫我们,当人们的头脑处于混乱不堪的状况下,就应该要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做错误的事情,如果做错了事,或者酿成了悲剧,却悔之不及。如果由于生活和工作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令我们烦躁不安,那么就要注意放松自己,不要过于心浮气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震聋启聩,临深履薄”,在头脑混沌不堪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可盲目行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一些问题,而不是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在紧张状态的情况下,要做到收放自如,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努力调整好心理状态,为自己创造一种轻松的生活环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我们顾此失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