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香穴处麻
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院长孟仲歧
张某某,女,28岁,包头市油库干部。1990年1月30日诊。
左口角外上方近鼻孔旁一指处麻抽、抽动,经常不已,夜间或可麻醒,伴见四肢厥冷,自诉产后生气所致。广经中西诊治不效,用理气活血而气不宣行,投益气通络而气短不蠲,治殊棘手。流气止痛汤、身痛逐瘀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等方递进,共约150余剂,始终未见小效。后经细析,除前证之外,面色浮青、目胞微壅,时见汗出,双肩冰冷,脉来浮滑,舌红苔白,认为病机属于风痰阻络,盖病处以迎香穴为主,其经脉适值足阳明胃经所过。风痰闭阻,经气不宣,故为麻木、搐掣。治当以大秦艽汤宣畅阳明经气而通络。处方:秦艽12克、甘草3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独活10克、杏仁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白术10克、生地10克、云苓10克、细辛3克、蜂房10克、乌药10克,水煎复,日一剂,连服伍剂。
二诊(91年1月6日):迎香麻抽有减,麻木见轻,以胀麻为甚,脉仍浮细而滑,原方加海同皮10克,继服伍剂。
三诊(1月13日):麻木大减,仍感指头及既往麻木处微有疼感,面目浮胀已去,冷感全部消失,脉仍浮滑,药已得效,故不更方,加蜈蚣3条,再进伍剂。
四诊(1月20日):麻抽虽将近愈,但仍不了了,指头上微疼,脉浮滑未变,病机未更,故仍给原方伍剂。
五诊(1月27日)迎香穴处麻抽已去,但仍不适,下肢麻已痊愈,唯上肢尚微麻感,脉浮略滑,继给原方伍剂以善后。
[按]迎香穴处麻木,临床实为鲜见,历代资料也颇不见报告。本例患者以迎香穴麻抽为主证,兼见枝麻厥冷,且病发于产后生气,故众多医者以理气活血不效,盖未能把握其病机实质。吾以为迎香阳明胃经俞穴,风痰阻闭阳明,络道不通,经气不宣,迎香穴处气滞,则为麻木、抽掣。方选大秦艽汤养血祛风、宣畅阳明经气,使气行而络通,故麻止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