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的例题及其教学一议

 gdlttg 2011-01-14




数学的例题及其教学一议

                                                                                           李统塘

                                

 

  数学例题的教学是对某部分教材的抽象内容提供具体例子,帮助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或作出解题的示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题的能力.

  怎样进行例题教学?先议论一个问题:某市初中升高中入学试题中有一道题:“汽车从A站经B站后以匀速V公里/ 分钟开往C站。已知离开B站9分钟时,汽车离A站10公里,又行驶一刻钟,离A站20公里。那么再行驶半小时,汽车离A站多少公里?”这是课本的一道例题(见初中代数课本第四册第113页)。考试结果成绩很不好。突出问题是考生不理解或错误理解题意。

  象这样直接来自课本、初三刚学过的例题,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考生考得不好呢?是不是题目偏僻、解法特殊?不是。我以为例题文字较长,关系较复杂,且个别提法学生不习惯,用一次函数的知识去解较麻烦,这是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在对数学例题的教学上,采用提出问题后,就按课本的解题思路去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去理解问题。这种做法无疑是好的,问题在于不少教师却就此止步,只满足某种解法,因此,学生遇到其他问题,毫无办法。象上面这样的题目,可用小学的算术方法去解,也不知道。然而在参加考试的民办教师中他们多数用算术方法解题,不受课本解法的限制,而解出正确的解答。

  怎样教学数学例题,才能避免以上问题而取得较好的效果呢?我建议抓好两方面的问题。

  一、着眼分析解题思路,把握关键。

    课本中的例题解题步骤、书写格式已相当完整,依据也交代得十分清楚。不宜采用讲解法,把课文中的解题过程重抄于黑板上。那样浪费时间,学生又感到乏味。采用分析法着眼于分析解题思路,抓住解题关键,如为何要添引辅助未知数,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求动手、动脑、动口去体会和掌握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自我发现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领会。同时,不要只向学生分析正确解法的唯一途径,而应将整个解题过程,特别是如何从错误中找到正确解答思考过程给学生分析。务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例题的解法,明白它的作用。

  二、拓广思路,分析多种解法。

   在学生理解、掌握课本例题解法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联系过去已学的知识与方法,用多种方法去解题,注意帮助学生分析这些解法各自的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着重指出课本解法的目的。如本文提到的例题,课本的解法虽然较繁,但它却教给我们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题的一般方法。要提醒学生注意,对于未加限制解法的题目,可用自已认为最熟悉、最简捷的解法,但如果题目指定解法,如用解析法、反证法、图象法等。就必须按指定解法去解。

  现以文中提到的例题,谈谈教学上的做法:

  出示题目,审题(注意向学生解析不易被理解的词语,如“一刻钟)”,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然后画图(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看得见的形象图形)。

   由于学生刚学习一次函数概念,应引导学生先运用这一知识解题。着重向学生指出课本中的解题思路是通过决定一次函数:

  S=VT+S中的常数V、S,再求自变量T取某一确定值(T=54分钟)时的函数值。由于课本中的解题步骤、书写格式完整、依据交代清楚,可让学生阅读。阅读完后,可由学生概括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寻求多种解法。(本例可用口算法、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图象法来解,从略)。

  最后需向学生指出,课本中的解法虽较繁,但它却给我们运用一次函数解题的范例,其它解法也在各种程度上运用了这一思想和方法。因此,必须认真弄懂。至于较简单的例题的教学,不必采用相同模式,而应采用灵活教法。

  (《中学数学研究》1995年p1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