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向足背方向大概三个横指处),它是肝经的“俞”穴,属土。这个穴位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它在中医上有时也叫“消气穴”,当你发烧无汗的时候它可以帮你发汗;当你紧张的时候它可以帮你舒缓;当你昏厥的时候能将你唤醒;当您抽搐的时候能帮你解除痉挛。
“太冲”既是肝经的“俞穴”又是它的“原穴”,“原者,发源也”;通过观察“原穴”的异常变化,可推知脏腑的盛衰;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上体现。有的人有时会发生头晕无力,感觉气短,以为是心脏问题,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来,其实没有大毛病,就是肝脏供给心脏的血液少了,常揉“太冲穴”就能增加心脏的供血量,解决根本问题。还有些人总感到委屈,想哭,这是肝郁的表现,最好是能哭出来把浊气放掉就好了;因为“肝之液为泪”,於气化作液体排出体外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此穴对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病证也有不错的效果。
因为肝脏是排毒、供血予心脏和分泌胆汁的总机关。肝脏的解毒功能顺畅,体内的血液自然保持新鲜状态,毒素会实时排出体外,疾病就无法有机可乘。一旦肝脏功能受损却又不获调节,就会造成肾脾肺等脏腑的功能低下,产生连锁性的影响。若要治疗,必先从肝脏开始,因为其是一切疾病的源头。肝脏功能转弱的祸首是情绪不调,包括生气或压抑情绪。情绪不佳时要实时消气,揉揉肝经的“太冲穴”(也称消气穴),就能祛掉怒气,心情马上转好。“太冲穴”按上去很痛的人,一定是爱生气,所以按摩“太冲穴”也可以解肝郁,去除压力。
“行间”穴(在第一和第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属火。因为“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有的人肝火太旺,就必须“泻其心火”,这叫“实则泻其子”所以它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像两肋胀痛、嘴苦,那是肝火旺;而像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尤其是舌尖长泡,或有的人一上火就鼻出血,这都是心火太盛,此时火已经不在肝上,就要多揉“行间穴”把心火从这里散发出去就可以去火了。
俗话说:“百病由寒起,百疾自气生”;如果再从“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揉,还能解决因情绪压抑,心生闷气后产生的头痛、耳聋、耳鸣、眼睛视物不清、做噩梦等症状,具有疏肝、利胁、调理肠道和治疗疝气等功效。起到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