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古代封爵制度

 LM0318 2011-01-15

中國古代封爵制度

分類:歷史制度
2006/01/09 12:14
內容提要中國古代官制中存在著兩類官職:一類具有實際行政職能,另一類則代表
官僚的品位高下。秦漢以降,歷代品位性等級的形態、來源,品位性官職的數量、
類別紛繁複雜並且因時而異,其每一細微變化都可以折射出相關政治變遷,解析其
中的原因可以顯示出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一些重要特點。

秦漢官僚的頭銜相當簡潔,大多不過一官而已。像「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這樣
的頭銜是很希罕的。但漢以後就不同了,官僚的頭銜疊床架屋,諸如「使持節侍中
都督南徐兗北徐南兗青冀六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事南徐州刺史
竟陵郡開國公」、「持節特進侍中太尉公尚書令都督冀定滄瀛幽殷並肆雲朔十州諸
軍事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並肆汾大行台僕射領六州九(大)酋長大
都督散騎常侍御史中尉領領左右駙馬都尉南趙郡開國公」之類官僚結銜,看得人眼
花繚亂。

就算魏晉以後的官兒比秦漢能幹,兼治十數職畢竟勉為其難。其實這成堆的官銜各
有不同性質,並不一定都對應著一份差事,許多不過用來增添榮耀、加重資望及賦
予待遇而已。例如「中」、「散騎常侍」就是加號,加之者得以佩貂珥蟬,神氣多
了。「特進」也是加銜,由此朝會時班次就可以進至三公之下了。加「開府儀同三
司」則可開設府署、辟召掾屬,享受和三公同等的禮儀。「驃騎大將軍」並不是軍
職而是軍階,稱「軍階」也只是因其名為武號而已,文官也常用「某某將軍」標誌
位階。散官「左光祿大夫」用於標誌文官位階,在北朝武職也能獲得。此外上述頭
銜中還包括兼銜、爵號等等。這時官僚的業績未必超邁秦漢,可資誇耀的官號卻五
光十色、琳琅滿目了。

這樣看來,中國古代的職類結構中至少存在著兩類官職:一類承擔兵刑錢谷、監察
考選等等實際行政職能,另一類則主要用於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屬「品位性職類」
。後一類官號的權責規定有時只是徒具其名,但它們卻具有不容忽視的品位意義:
用於增添資望、賦予待遇、確認品階,以及提供起家官職或遷轉階梯,提供候選、
儲才或安排冗散之位。前面征舉的長串官銜,其中有許多就是這類官號。當然,在
職能性和品位性官職之間,也存在大量既有職能、又有很濃的品位色彩的官。

品位性官職進一步發展,就形成了散階制,這在唐宋時期尤為突出。以唐制為例,
其時文武散階分別由文武散官構成。文武散階都是29階,分別以「夫」、「郎」或
「將軍」、「校尉」等為名。粗通古代史的人都會知道,這些大夫、將軍等已不再
是官職了,只是標誌等級的階號,好像近代的軍銜。散階和職事官階並不一致,為
此還發展出了「行」、「守」等術語以規範之。在入仕之初,官員首先獲得的是散
階;在任滿解職的時候,散階依然維繫著官員品級;在授予職事官時,散階高低是
必須考慮的因素。曾有眾多待遇從屬於散階,例如薪俸、給田免課、刑罰、班序、
車輿、衣服等,此外還涉及致仕、封爵、置媵、營繕、喪葬、謚議等方面的待遇。
北宋前期一度以「寄祿官」為階官。唐宋的敘階及進階制度,繁複得讓人眼暈。

現代文官等級制中,依據品位的分等和職位的分等,構成了兩種不同類型。品位的
分等是針對人員資歷品級的分等,表現為跟人走的官階;職位的分等則僅僅針對崗
位權責確定報酬、劃分等級,此外就別無官階了。唐宋的「職分立制」,顯屬品位
分等。

傳統文官等級制乍一看來好像很簡單:秦漢用「干石」的祿秩,魏晉以降用九品官
品,如此而已。其實不然。祿秩或九品僅僅是級差而已,透過「品位─職位」視角
,我們能看到多得多的東西。階官與職事官都用九品來標誌高下,但對於前者,九
品是個人的位階;對於後者,九品是職位的等級,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於是第一
,職位本身的高低構成了序列;第二,個人的官階高低構成了又一序列。

如果由「位」繼續說下去,則還有第三,作為「品位」而被運用的各色官號、名位
、加銜、兼職等等,事實也是等級制的重要部分,往往構成了或清晰、或模糊的序
列,對應著不同地位待遇。進而還有第四,級差本身也可能用如品位。比如說吧,
漢代的官僚待遇有一些逐漸與祿秩等級相應了,如六百石以上官有免役權、「先請
」權,二千石以上官有任子權。比起權益只和具體職位掛鉤的做法,待遇依品級而
定則品位分等色彩就濃厚了一些。後代也有大量官僚特權以官品為差。清代的「加
某品銜」、「加某品服俸」,等於是把官品本身用如品位了。此外還有第五,勳官
、封爵的等級雖非官階,但無疑也具有某種品位功能。

歷代王朝中這些因素形形色色、錯綜交織,且不斷發生著各種變異,呈現為不同格
局。甲骨文和金文中一般情況是一人一官,那麼也許有人就會用「早期特徵」解釋
秦漢的官銜簡煉。南北朝的官僚遷轉,有時就能看到各種官銜的此升彼降:某人遷
某官步子過大了,就略降其另一銜號以資微調,以更精確地確認這位官僚的品級。
古人札記記述,元明的官銜有多達200多字的。傳統的等級與職類安排的演進,不
僅體現在職能分工的日益細密上,還體現在權益分配、品位設置的日益複雜化上。

不過若把品位的複雜化僅僅看成一個線性進程,也未盡然。比如說,不妨認為周代
官員都擁有兩個基本官稱,司馬、司寇、右師、大史什麼的當然應該看成職事;而
被後儒稱為「爵」的卿、大夫、士序列,看來就有從屬個人的「品位」意味了。《
周禮》對某官用中大夫、下大夫還是用上士、中士、下士,都有明確規定。在世卿
世祿的貴族制下,「內爵」等級首先取決於宗法身份,各色禮遇權益大都附麗於爵
級。這種獨立於官職的「爵」,可以視為中國古代最早的品位分等。

秦漢用「干石」祿秩來標誌官僚等級,而祿秩有一個突出特點,它很大程度上是附
麗於職位的:居其職方有其秩,居其職則從其秩。做了太守你就是「二千石」,一
旦解職,「千石」就非你所有了。官員因故去職後朝廷並不為之保留既往官資,再
仕之職低於原秩也不希罕。比如有位六百石縣令,在辭官為父母服喪三年後,只謀
到了一個百石的州從事。甚至三公的再仕官低於原職也不希罕。假如以前做過三公
,那麼做千石的尚書令時朝廷多少有些優待,可給予二千石的待遇,但仍達不到先
前相當「萬石」的級別;但如故官二千石者做了尚書令,就這點兒優待也沒有了,
只能依從新職的千石之秩。今人經常詬病職位能上不能下、級別能高不能低,秦漢
卻不是這樣。這很有點職位分等的意思吧。也就是說,從先秦「內爵」到漢代祿秩
,官制中的品位因素反倒一度趨於淡化。

日人大庭論漢代官制:「從整個制度來看,與後世相比,冗官不多,而且每個官吏
都擔負非常具體的任務。……冗官少恐怕是官僚制發展的表現,但也是官僚制尚處
於初期階段的特點。」所謂「初期階段的表現」,除了簡單粗糙外還可做較積極的
理解:官僚組織在初創時總是較為精幹有效的;此後隨時光推移,老化、腐化和貴
族化因素便逐漸滋生積累,包括冗官充塞、品級繁複等等。秦漢等級管理的簡單性
中包含著草創的粗糙,但同時又是簡煉明快、富有新生朝氣的;唐宋入流、進階、
磨勘、改官的複雜程序當然含有制度的進化,但過分的繁文縟節、繁瑣細密,也反
映王朝已須為官僚的特權分配窮思殫慮,這部分事務畸形膨脹開來了。

唐宋的散階制,上承魏晉南北朝的制度余緒。由於士族門閥政治東風送暖,魏晉以
來官制中的品位因素百花爭艷。秦漢的領兵武職「將軍」,很快就虛銜化為軍階。
各種冗官、名號、榮銜的滋生如雨後春筍。散官大夫在漢代只是沒有固定職事,卻
經常承擔臨時差使,魏晉以下則幾乎就是冗散或榮銜。漢代加官本來具有的職能意
義,在此期也明顯淡化。南北朝時形成了東西省體制,兩省文武散官的主要功能是
提供入仕初階、遷轉階梯及用作加銜。此外秘書著作之官、東宮侍從及府官僚掾,
也因優遊無事、主要用於起家遷轉而大為「位化」了。在著名的九品中正制下,中
正依門第而定品,士人在入仕之初甚至之前,就先已擁有了一種作為官資的「門品
」了。相關的各種選例,包括清濁有別、士庶有別、文武有別、官吏有別,都具有
強烈的品位性質。後代好些品位性設置,都是此期發展起來的,例如重文輕武之制
、流內流外之制等等。唐代的文武散階就來自南北朝的文散官和將軍號,而且與東
西省散官呈沿革關係。

由唐宋而明清時代,轉折再度發生了。明代的散階形似唐宋而實已變質:唐代是據
門蔭而授階、據階而授官,官職來自位階,或說以「階」為基準;明制卻是據官而
授階的,有官職才有位階,散階通過入流和考滿來授受,並依職事變動相應調整,
如此而已。所以學者認為明代散階僅是一種榮銜,不再有獨立於官品。清代官員的
等級待遇進一步向實際職務傾斜,散階制繼續淡化、簡化,甚至混同於封贈,面目
全非了。

由此可見,品位分等和品位性職類在歷代並非直線前行,而是存在著起伏不平的波
峰和波谷。周代的「內爵」可以視為最早的品位分等,漢代祿秩等級則顯示了「附
麗於職位」的鮮明特徵;魏晉南北朝的「門品」等等制度,無疑是品位性安排和品
位性官職的一個高峰,唐宋階官承其餘緒;明清時則又出現了向職位分等回歸的趨
勢。

那些波峰和波谷不會無因而來,與各代官僚政治和官僚群體的性格變遷,肯定存在
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就不能不涉及品位分等和職位分等的不同傾向性的問題了。
學者認為,品位的分等是「以人為中心」的,它有助於保障官僚的穩定感,使其不
致因職位變動而喪失「級別」;職位的分等則是「以事為中心」的,體現了相對科
學性、民主性,保證了效率和同工同酬。早期歷史文官制一般都呈品位分等,越傳
統的社會越重身份,而「身份」就是一種從屬於個人的地位。例如,英國文官制的
誕生較早,所以採用了品位分等之法、殘留著貴族色彩,與富有現代性的美國文官
制相當不同。

進而這兩種分等就可以和官僚的「自利取向」或「服務取向」問題聯繫起來。在「
服務取向」的情況下,官僚只有很小的自主性和拓展特權的天地,專制君王的鐵腕
迫使他們成為動員資源、統一國家和壓制反抗的有效工具。而在「自利取向」情況
下,官僚特權膨脹,擁有更大空間來牟取一己私利;官額膨脹而效率下降;官僚將
官位僅僅視為薪俸之源,將之「私有化」甚至世襲化,並使自身「貴族化」了。我
們假定:重身份、「以人為中心」的品位分等安排,與官僚的「自利取向」或「貴
族化」傾向具有更大親和性;重效率、「以事為中心」的職位之分等,則與官僚的
「服務取向」呈內在契合關係。

由此來看歷代官階制變遷:周代官員的卿、大夫、士的品位性分等,與其時的封建
貴族政治相為表裡。戰國急劇的官僚制化造成了身份制的斷裂,秦漢強硬的皇權「
以吏治天下」,或說以「吏」的形象為百官定性定位,相應地,祿秩等級便呈現出
從屬於職位的濃厚色彩。魏晉以降官僚階層大為「士族化」了,與士族門閥政治相
應,此期等級制中的品位因素在帝國時代名列前茅。唐宋發達的散階制,一方面殘
留著上一時代的影響,敘階時「一切以門蔭結品」;同時「勞考進敘」之制又顯示
,它已回歸於官僚政治範疇之內了。至如明清時代向職位分等的一定回歸,與學者
所云此期「制皇權高度強化」、「官僚法律特權地位降低」,應該說直接相關。

對歷代品位制變遷的如上敘述,只是個非常粗線條的勾勒;除了以上概括的5類品位
安排之外,肯定還找得出更多的品位因素。歷代品位性等級的形態、來源,品位性
官職的數量、類別紛繁錯綜且因時而異,其每一細微變化都可以折射出相關政治變
遷;解析其間因果,便可以顯示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一些重要側面。品位視角的官
制研究,較之職能視角的官制研究,應該說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秦時的官職

丞相──早期稱相邦,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官職,被視為「百官之首」。
御史大夫──設立其用以牽制相權,為諸御史之首領,其地位僅次於丞相,故曰
「掌副丞相」。
衛尉──負責宮廷的保衛、治安。
中尉──負責京師的保衛、治安。
廷尉──掌刑使。
博士──其職務是「掌通古今」。是唯一有權讀禁書的人。
奉常──主辦祭祀、宗廟之禮的官員。
郎中令──專司保衛皇帝宮殿之責。
典客──主管少數民族的事務。
宗正──主管皇族內部的事務。
治粟內史──管理農業的官職。
少府──管理皇家私家財富的機構。

郡一級官職
郡守──郡的最高長官。
郡丞──輔佐郡守管理郡中的行政和刑獄工作。
郡尉──負責郡的軍事和治安。
監御使──負責監督百姓及官吏。可用來牽制郡守。

縣一級官職
縣令──萬戶以上,為一縣之首。
縣長──萬戶以下。
縣丞──輔佐管理縣中的行政和刑獄工作。
縣尉──負責縣的軍事和治安。

鄉一級官職,參見縣一級官職設定。
裡一級官職同上。
亭一級官職同上。


相國、丞相: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有左右相,漢高帝即位,置
一丞相,十一年後更名相國,綠綬。孝惠帝、高後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置一丞相
。有兩長史,秩千石。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
千石,掌佐丞相舉不法。

太尉:金印紫綬,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
。宣帝地節三年置大司馬,不冠將軍,亦無印綬官屬。成帝綏和元年初賜大司馬金
印紫綬,置官屬,祿比丞相,去將軍職。哀帝建平二年又去大司馬印綬、官屬,不
冠將軍復職。元壽二年又賜大司馬印綬,置官屬,去將軍職,職位在司徒上。有長
史,秩千石。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
殿中蘭台,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員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
章。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職如故。
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復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長史。侍御
史有繡衣直指,出討奸猾,治大獄,武帝所制,不常置。

御史大夫:位上卿,銀印青綬,掌管副丞相職。有兩丞相,秩千石。一中丞,在殿
中蘭台,掌管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員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
章。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職如故。
哀帝建平二年又為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又更改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長史。
侍御史有繡衣直指,出討奸猾,治大獄,武帝所制,不常置。煩,這些漢朝皇帝沒
事總改什麼官名,老子改兒子又改回來,看來是家庭矛盾的問題。

太傅,古官,高後元年初置,金印紫綬。八年復置。哀帝元壽二年復置。位在三公
上。

太師、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綬。太師位在太傅上,太保次
太傅。

前後左右將軍,皆週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綬。漢不常置,或有前後,或
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有長史,秩千石。

奉常 :掌宗廟禮儀,選試博士(註:博士所掌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首。)。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令丞,又均官、
都水兩長丞,又諸廟寢園食宮令長丞,有雍太宰、太祝令丞,五各一尉。又博士及
諸陵縣皆屬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更曰廟祀,初置太卜。
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
博士,宣帝黃龍元年稍增員十二人。元,帝永光元年分諸陵邑屬三輔。王莽改太常
曰秩宗。

郎中令:掌宮殿掖門戶。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勳。屬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
官。又期門、羽林皆屬焉。大夫掌論議,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皆無員,
多至數十人。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諫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為光祿
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郎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有議郎、中
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
中比三百石。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將,秩皆比二千石。郎中有車、戶、騎三將,
秩皆比千石。謁者掌賓贊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僕射,秩比千石。期門
掌執兵送從,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無員,多至千人,有僕射,秩比千石。平
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郎,置中郎將,秩比二千石。羽林掌送從,次期門,武帝太初
元年初置,名曰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

衛尉:掌宮門衛屯兵。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後元年復為衛尉。屬官有公車司馬、
衛士、旅賁三令丞。衛士三丞。又諸屯衛候、司馬二十二官皆屬焉。長樂、建章、
甘泉衛尉皆掌其宮,職略同,不常置。

太僕:掌輿馬,有兩丞。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車府、路
、騎馬、駿馬四令丞;承華五監長丞;又邊郡六牧師菀令各三丞;中太僕掌皇太后
輿馬,不常置也。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馬為馬?馬,初置路。

廷尉:掌刑辟,有正、左右監,秩皆千石。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復
為廷尉。宣帝地節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哀帝元壽二年復為大理。王莽改
曰作士。

典客:掌諸歸義蠻夷(相當外交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
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及郡邸長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為大
行令,初置別火。王莽改大鴻臚曰典樂。初,置郡國邸屬少府,中屬中尉,後屬大
鴻臚。

宗正:掌親屬。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屬官有都司空令丞,內官長丞。又諸公主
家令、門尉皆屬焉。王莽並其官於秩宗。初,內官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宗正。

治粟內史:掌谷貨,有兩丞(相當農業部長)。景帝后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農。屬官有太倉、均輸、平准、都內、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
丞。又郡國諸倉農監、都水六十五官長丞皆屬焉。粟都尉,武帝軍官,不常置。王
莽改大司農曰羲和,後更為納言。初,斡官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大司農。

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有六丞。屬官有尚書、符節、太醫、太官、湯
官、導官、樂府、若盧、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東織、西織
、東園匠十六官令丞,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長丞,又上林中十池監,又中書謁者
、黃門、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內者、宦者八官令丞。諸僕射、署長、中黃門
皆屬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為考工。

中尉:掌徼循京師,有兩丞、候、司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屬官有
中壘、寺互、武庫、都船四令丞。都船、武庫有三丞,中壘兩尉。又式道左右中候
、候丞及左右京輔都尉、尉丞兵卒皆屬焉。初,寺互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中尉
。自太常至執金吾,秩皆中二千石,丞皆千石。

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舍人。

將作少府:掌治宮室,有兩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年更名將作大匠。屬官有石庫
、東園主章、左右前後中校七令丞,又主章長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東園主章為木
工。成帝陽朔三年省中候及左右前後中校五丞。

詹事:掌皇后、太子家(就是皇家管事)。屬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僕、中盾、
衛率、廚廄長丞,又中長秋、私府、永巷、倉、廄、祠祀、食官令長丞。諸宦官皆
屬焉。成帝鴻嘉三年省詹事官,並屬大長秋。長信詹事掌皇太后宮,景帝中六年更
名長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更名長樂少府。

將行: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典屬國:掌蠻夷降者(接收大員也)。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復增屬國,置都尉
、丞、候、千人。屬官,九譯令。成帝河平元年省並大鴻臚。

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屬官有上林、均輸、御羞、禁
圃、輯濯、鐘官、技巧、六廄、辯銅九官令丞。又衡官、水司空、都水、農倉,又
甘泉上林、都水七官長丞皆屬焉。上林有八丞十二尉,均輸四丞,御羞兩丞,都水
三丞。禁圃兩尉,甘泉上林四丞。成帝建始二年省技巧、六廄官。王莽改水衡都尉
曰予虞。初,御羞、上林、衡官及鑄錢皆屬少府。

內史:曾是周朝的官制,秦沿用。掌治京師。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史。右內史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屬官有長安市、廚兩令丞,又都水、鐵官兩長丞。左內
史更名左馮翊,屬官有廩犧令丞尉。又左都水、鐵官、雲壘、長安四市四長丞皆屬
焉。

主爵中尉:掌列侯。景帝中六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風,治內史右地
。屬官有掌畜令丞。又右都水、鐵官、廄、雍廚四長丞皆屬焉。與左馮翊、京兆尹
是為三輔,皆有兩丞。列侯更屬大鴻臚。元鼎四年更置三輔都尉、都尉丞各一人。

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風,皆秩二千石,丞六百石。

護軍都尉:武帝元狩四年屬大司馬,成帝綏和元年居大司馬府比司直,哀帝元壽元
年更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護軍。

司隸校尉:周官,武帝征和四年初置。持節,從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蠱,督大
奸猾。後罷其兵。察三輔、三河、弘農。元帝初元四年去節。成帝元延四年省。綏
和二年,哀帝復置,但為司隸,冠進賢冠,屬大司空,比司直。

城門校尉掌京師城門屯兵,有司馬、十二城門候。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掌西
域。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校尉掌長
水宣曲胡騎。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虎賁
校尉掌輕車。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馬。自司隸至虎賁校尉,秩皆二千
石。西域都護加官,宣帝地節二年初置,以騎都尉、諫大夫使護西域三十六國,有
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馬、候、千人各二人。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
置,有丞、司馬各一人,候五人,秩比六百石。

奉車都尉掌御乘輿車,駙馬都尉掌駙馬,皆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侍中、左右曹
、諸吏、散騎、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將軍、卿大夫、將、都尉、尚書、
太醫、太官令至郎中,亡員,多至數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諸曹受尚書事
,諸吏得舉法,散騎騎並乘輿車。給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議郎,掌顧
問應對,位次中常侍。中黃門有給事黃門,位從將大夫。皆秦制。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
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
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
,以賞功勞。徹侯金印紫綬,避武帝諱,曰通侯,或曰列侯,改所食國令長名相,
又有家丞、門大夫,庶子。

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金綬,掌治其國。有太傅輔王,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職
,丞相統眾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漢朝。景帝中五年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
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謁者、郎諸官
長丞皆損其員。武帝改漢內史為京光尹,中尉為執金吾,郎中令為光祿勳,故王國
如故。損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僕曰僕,秩亦千石。成帝綏和元年省內史,更令
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監御史:,掌監郡。漢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
掌奉詔條察州,秩六百石,員十三人。成帝綏和元年更名牧,秩二千石。哀帝建平
二年復為刺史,元壽二年復為牧。

郡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邊郡又有長史,掌兵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
二年更名太守。

郡尉:掌佐守典武職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

關都尉:農都尉、屬國都尉,皆武帝初置。

縣令、長: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
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
,是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游徼徼循禁賊盜。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
,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
曰邑,有蠻夷曰道。凡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鄉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萬
九千六百三十五。

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
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其僕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
以上,皆銅印黃綬。成帝陽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綏和元年,長、相皆黑綬
。哀帝建平二年,復黃綬。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十三萬二百八十五人。

註:秩,官俸。


秦二十爵表

1、爵位:公士
商君書境內篇:軍爵,自一級以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士。能得甲首一級者
,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其有爵者乞
無爵者以為庶子,級乞一人。其無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越六日;其役事也,隨
而養之。

漢舊儀:公士,一爵。賜一級,為公士。謂為國君列士也。
劉劭爵制:一爵曰公士者,步卒之有爵為公士者。
漢書顏師古註:言有爵命,異於士卒,故稱公士也。

2、爵位:上造
商君書境內篇:行間之吏也,故爵公士也,就為上造也。
漢舊儀:上造,二爵。賜爵二級,為上造。上造,乘兵車也。
劉劭爵制:二爵曰上造。造,成也。古者成士升於司徒曰造士。雖依此名,皆步卒
也。
漢書顏師古註:造,成也,言有成命於上也。

3、爵位:簪(「衣」字中間夾一個「馬」字)
商君書境內篇:故爵上造,就為簪 。
漢舊儀:簪 ,三爵,賜爵三級,為簪 。
劉劭爵制:三爵曰簪 。御駟馬者。要 ,古之名馬也。駕駟馬者,其形似簪,故說簪
也。
漢書顏師古註:以組帶馬曰 ;簪 者,言飾此馬也。
(那個字只好用缺筆代替啦 )

4、爵位:不更
商君書境內篇:公爵,自二級以上至不更,命說卒。
漢舊儀:不更,四爵。賜爵四級,為不更。不更主一車四馬。
劉劭爵制:四爵說不更。不更者為車右,不復與凡更卒同也。
漢書顏師古註:言不預更卒之事也。

5、爵位:大夫
商君書境內篇:故爵不更,就為大夫。爵吏而為縣尉,則賜虜六,加五千六百。
漢舊儀:大夫,五爵。賜爵五級,為大夫。大夫主一車,屬三十六人。
劉劭爵制:五爵曰大夫。大夫者,在車左者也。
漢書顏師古註:列位從大夫。

6、爵位:官大夫
商君書境內篇:爵大夫而為國治,就為官大夫。
漢舊儀:官大夫,六爵。賜爵六級,為官大夫。官大夫領車馬。
劉劭爵制:六爵為官大夫,七爵為公大夫,八爵為公乘,九爵為五大夫,皆軍吏也
。吏民爵不得過公乘者,得貲與子自若同產。然則公乘者,軍吏爵最高者也,雖非
臨戰,得公卒車,故曰公乘。
漢書顏師古註:加官,公者,示稍尊也。

7、爵位:公大夫
商君書境內篇:故爵官大夫,就為公大夫。
漢舊儀:公大夫,七爵。賜爵七級,為公大夫。公大夫領行伍兵。
劉劭爵制:六爵為官大夫,七爵為公大夫,八爵為公乘,九爵為五大夫,皆軍吏也
。吏民爵不得過公乘者,得貲與子自若同產。然則公乘者,軍吏爵最高者也,雖非
臨戰,得公卒車,故曰公乘。
漢書顏師古註:加官,公者,示稍尊也。

8、爵位:公乘
商君書境內篇:故爵公大夫,就為公乘。
漢舊儀:公乘,八爵。賜爵八級,為公乘。與國君同車。
劉劭爵制:六爵為官大夫,七爵為公大夫,八爵為公乘,九爵為五大夫,皆軍吏也
。吏民爵不得過公乘者,得貲與子自若同產。然則公乘者,軍吏爵最高者也,雖非
臨戰,得公卒車,故曰公乘。
漢書顏師古註:言其得公家之車也。

9、爵位:五大夫
商君書境內篇:故爵公乘,就為五大夫,則稅邑三百家。爵五大夫,有稅邑六百家
者,受客。
漢舊儀:五大夫,九爵。賜爵九級,為五大夫。以上次年德者,為官長、將率。秦
制,爵等,生以為祿位,死以為號謚。
劉劭爵制:六爵為官大夫,七爵為公大夫,八爵為公乘,九爵為五大夫,皆軍吏也
。吏民爵不得過公乘者,得貲與子自若同產。然則公乘者,軍吏爵最高者也,雖非
臨戰,得公卒車,故曰公乘。
漢書顏師古註:大夫之尊也。

10、爵位:左庶長 11、右庶長
商君書境內篇:故爵五大夫,就為大庶長。
漢舊儀:左庶長,十爵。右庶長,十一爵。
劉劭爵制:十爵為左庶長。十一爵為右庶長。
漢書顏師古註:庶長言眾列之長也。

12、爵位:左更、13、中更 14、右更
商君書境內篇:故大庶長,就為左更
漢舊儀:左更,十二爵。中更,十三爵。右更,十四爵。
劉劭爵制:十二爵為左更,十三爵為中更。十四爵為右更。
漢書顏師古註:更言主領更卒,部其役使也。

15、爵位:少上造
商君書境內篇:
漢舊儀:少上造,十五爵。
劉劭爵制:十五爵為少上造。
漢書顏師古註:言皆主上造之事也。

16、爵位:大上造
商君書境內篇:故四更也,就為大良造。皆有賜邑三百家,有賜稅三百家(商君書
境內篇原文有缺誤,今據高亨商君書註釋(中華書局一九七四年版)訂補。
漢舊儀:大上造,為十六爵。
劉劭爵制:十六爵為大上造。
漢書顏師古註:言皆主上造之事也。

17、爵位:駟車庶長
商君書境內篇:
漢舊儀:駟車庶長,十七爵。
劉劭爵制:十七爵為駟車庶長。
漢書顏師古註:言乘駟馬之車而為眾長也。

18、爵位:大庶長
商君書境內篇:
漢舊儀:大庶長,十八爵。
劉劭爵制:十八爵為大庶長。
自左庶長以上至大庶長,皆卿大夫,皆軍將也。所將皆庶人更卒也,故以庶更為名。
大庶長即大將軍也,左右庶長即左右偏裨將軍也。
漢書顏師古註:又更尊也。

19、爵位:關內侯
商君書境內篇:
漢舊儀:關內侯,十九爵。
劉劭爵制:十九爵為關內侯。
漢書顏師古註:言有侯號而居京畿,無國邑。

20、爵位:列侯
商君書境內篇:
漢舊儀:列侯,二十爵。
劉劭爵制:二十爵為列侯。
漢書顏師古註:言其爵位,上通於天子



明朝的。

(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
令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正二品)
這些均為加官,用來表明受官者的功績與崇高身份,沒有實際管轄範圍。

2、六部: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順序)
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
長)、主事
等。
吏部:負責官吏的管理,考核,陞遷等
戶部:有十三個司,分別管理各地的收支與報銷
禮部:主管國家凶吉大典,教育與考試,招待外賓,宴勞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軍政(軍令由五軍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

3、督察院:
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
下設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僉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分管每個省的檢查工作(當時中國分十三個省)十三道
監察御史與直
屬於皇帝的六科給事中統稱"科道"屬於言官範疇。

4、六科:
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督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從七
品)。
給事中品級雖低,權利很大,皇帝交給各個衙門辦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註銷一次
,如果有脫拉 或者辦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報告。六科還可以參與官員的選拔
,皇帝御前會議,審理有罪 的官員。最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還皇帝敕書的權利,皇
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認為不妥可以封還,不
予執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門的簡稱,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法院,是全國最高上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祿寺:主管宴享
太僕寺:管馬
鴻臚寺:管招待外賓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負責輔助太子的機構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
一人
詹士府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廳

7、太醫院:
太醫院是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製藥的,設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
八品御醫四
人,從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當於現在國立大學,幹部學院等的綜合,翰林院的首長稱為翰林學士(正五品)
,侍讀學士兩 人,侍講學士兩人(從五品),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修撰
(從六品)考中狀元後就會 被授予此職位。編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後就會
被授予此職位。

(地方)
縣:助手有縣丞、主簿。縣丞協助知縣管理縣政,主簿管全縣糧稅、戶籍。水滸中
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縣丞一職。

州,最早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把全國劃分成了13個監察區,稱為州,州的長官叫刺
史,負責監察郡,縣的官吏。東漢後,刺史又稱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
縣。

宋朝州的行政長官才稱知州。明清兩代的州有兩級別:直隸州和散州。
直隸州屬省,級別與府相同;散州隸屬府,同縣級。

知州屬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志)、通判,分別掌財政、刑法、治安等。清朝
時,直隸州(76個)散州(48個)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長官稱府尹,宋朝的府屬「路」(介於中央和
州之間) 明清兩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長官仍稱尹外,一般都稱知府。沒辦法誰
叫人家是京官呢。

明代府按納稅糧分三等:納糧20萬以上為上府,20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
下為下府,無糧的叫地府,全國150多個府。

宋朝收回節度使兵權,節度使後來只是榮譽稱號,只發獎狀不給實權。元代廢除。


清代官銜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種,武官分將軍、都尉、騎尉、校尉四種。
文官大夫為五品以上官員,郎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員,佐郎為從八品以下官員。

正 從
一品 光祿大夫 榮祿大夫
二品 資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議大夫 中議大夫
四品 中憲大夫 朝議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職郎 修職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從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員出身可為宣德郎,地位與正六品等,正從九品同稱登佐郎。

武官中將軍為從二品以上官員,都尉為正三品至從四品官,騎尉為正五品到七品官
,校尉為正八品以下官員。

正 從
一品 建威將軍 振威將軍
二品 武顯將軍 武功將軍
三品 武義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騎尉 武德佐騎尉
六品 武略騎尉 武略佐騎尉
七品 武絡騎尉 武絡佐騎尉
八品 奮武校尉 奮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官員的服飾

清時官員的服飾有嚴格的規定,依品質,數量,顏色的不同來區分官位的大小,是
不許 濫用的。
服飾大致有下列五種:一,頂戴,二,蟒袍,三,補服,四,腰帶,五,坐褥。 這
裡把各品穿戴
的頂戴,蟒袍,補服列表如下:

頂戴 蟒袍 補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麒麟) 仙鶴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獅子) 錦雞
三品 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豹子)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虎)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熊) 白鷴
六品 硨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彪) 鸕
七品 素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紫鴛鴦
八品 起花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鵪鶉
九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海馬) 練雀
未入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獬豸) 黃鸝

(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飾圖案為獬豸)

明朝總督和巡撫合稱「督撫」,是臨時官位。

清代,正式以督撫為地方最高長官,總督管轄一省或二、三省,巡撫是省級地方長
官。
鴉片戰爭前,清共有8總督16巡撫。

八督:直隸、兩江、陝甘、閩浙、湖廣、四川、兩廣、雲貴。

16撫: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陝西、甘肅、浙江、湖南、湖北、廣東、雲南、
貴州、福建、江西。

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督撫直到公元1906年才設。直隸、四川只設總督,不
設巡撫,甘肅巡撫於1754年撤去,由陝甘總督兼任。公元1884年建新疆省,設甘肅
、新疆巡撫,駐烏魯木齊。1885年,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駐台北(台灣建省)
福建巡撫有閩浙總督兼任。

資料來源:
http:///w/article/h-01-0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