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内专家:休养生息治心衰,心脏康复不是梦2011-01-15 记者:骆殿标
心脏病与高血压、糖尿病堪称是困扰老年朋友的三大顽疾,而且这些疾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甚至青少年也面临这些疾病的威胁。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心力衰竭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 在1月14日下午的心脏康复大讲堂中,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二病区主任医师孙天福着重为大家讲述了心力衰竭的概念、分类、诱因及康复治疗等相关细节。 那么,什么是心力衰竭?孙天福说,心力衰竭就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瘀血的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其发生的急缓:分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以后者居多;按其发生的部位:分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按其性质:分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 其中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的表现有所不同,左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尤其在体力劳动后或夜间)、咳痰、咯血、排血量降低、肾功能减退等。而右心衰竭更多表现为胃肠道及肝脏疾病,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肿大右肋部胀痛等,当然也会有尿少、夜尿增多等症状。 “心力衰竭有很多诱发因素,”孙天福说,感染、妊娠与分娩、血容量增加、过度疲劳、情绪紧张、心律失常等都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心衰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和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防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 很多心脏病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所以治疗也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及降低死亡率为治疗目的。一般性治疗可以通过适当的体力劳动,坚持有氧运动,控制钠盐的摄入量等。也可以通过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相关药物治疗。还可以实施双室同步起搏、心脏移植、左室辅助装置、背阔肌心脏成型术、左室减容术、机械心室复形装置、细胞移植治疗等非药物治疗。 孙天福指出, 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护理很重要。饮食上,限盐限水饮食(盐< 5g/日 水< 1.5L/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饮食清淡、易消化、有营养,多食蔬菜、水果,戒烟、酒。尿量较多时可适当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深色蔬菜、瓜果、红枣、蘑菇等。 注意休息和适当的运动相结合。根据自身病情的轻重,选择适当的运动。病人有心脏病,但体力不受限时,应避免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若活动受限,要增加休息时间,少活动。 经常测体重很有必要。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内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体内液体量的多少,如果短时间内出现体重较大的波动,提示液体在体内潴留或排出过多。因此心力衰竭患者每日应监测体重,可以在晨起排尿、便后测体重,每次测量时的条件(如穿衣多少)和状态应该一致。 老年人夜间出现阵发性呛咳,说明心功能已严重受损。左心室心力衰竭可进一步发展累及右心而出现全心衰竭。因此,老年人出现夜间呛咳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避免发生意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