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

 打工流浪汉 2011-01-19
盛国荣

专病论治:

《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它高度概括了疾病的发生,是机体内部气的失调,包括气实、气虚两大类型。若有邪气者,侵犯人体以后,邪气与正气相搏,就产生气的实证。气实又有气热(火)、气寒之分,当然还有五脏六腑具体的气的实寒与气的实热;无邪气侵犯者,气之不足,俗称气虚,广义来说,气虚又有阴气虚、阳气虚的区别。除此以外,气有升降出入之失常,如该升者不升、该降者不降、该出者不出、该入者不入,此为升降出入功能之不足;也有升降出入功能之亢进者,即升之太过、降之太过、出之太过、人之太过等等,这里就穿插着有虚,也有实的病理状态。总之,气在病理方面包涵甚广,所以古人谓百病生于气,确有其据,可作为行医者分析病机的指导。
发病如此,治疗也如此,治病首重于治气,《内经》统称为调气,气调则百病愈。当然调气法是一个统称,它包括很多具体的方法,如疏气、理气、泄气、降气、升气、清气、温气、补气、泻气等等。有的在意义上是调气,但实际上用的是其他方法,目的是达到气机顺畅或促进气化,这一点我们不必拘泥于一定要用调气之药。
盛国荣教授在临床上对气的辨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收集他老人家治疗的各种病证三十余种,每个病种附验案若干。每个病种前的标题和前言系编者所加,其治疗方法仅是针对所列病案的治法而立的,由于此病的治法有多种,故所列的治疗方法不能以偏概全,特作此说明。盛老在临床上还创制了自拟方若干,编者从治气的角度,也列其治法,并介绍于后,以飨读氟
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
(一)治冠心病,以调养气机为主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主要为提供心脏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甚或堵塞,使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甚则完全断绝,致使心肌营养缺如乃至坏死。其他造成管腔狭窄的原因如冠状动脉痉挛等,也可造成心脏供血不足。
本病在中医学多属胸痹、心痛等范畴。主要由气滞血瘀,血脉瘀阻所致;寒邪侵犯,拘急收引,血脉凝涩;膏梁厚味,变生痰湿,阻于心脉;火热灼阴,血浓行缓;七情郁结,气机不畅;或气血津液阴阳不足,以致虚而血行缓慢,均可导致本病。
盛老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气之运化,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阴阳之所以升降者、血脉之所以流行者、营卫之所以运转者、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成者,皆气也。冠心病尽管墒因多端,然终究与气之虚实和气之运化、升降出入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滞则血瘀,气郁则痰结,气虚则寒凝,气有余便是火。气为血帅,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从而发生了冠心病特有的心绞痛;心阳不舒,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脏腑滋养失调,则出现胸闷痛、心悸、心慌、怔忡等一系列症状。
在治疗上,盛老主张以调养气机,通畅运化为先导。气虚则补之,气滞则行之,气郁则宣之,气痹则开之,气逆则降之,气盛则泻之,然后酌参营卫血脉之虚实、痰浊寒湿之瘀滞、阴阳寒热之偏颇而消息之。务使气机运化通畅,升降出入复常,而病可愈矣!在辨证施治方面,盛老参照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中医辨证试行标准,结合临床经验,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将冠心病分为八大类型,即气滞心胸型、血瘀痹阻型、痰浊闭阻型、寒凝血脉型、心气不足型、心阴不足。型、气阴两虚型和心阳虚脱型。
遣方用药则多以补气、理气、行气、宣气、益气、降气和散气为主,并结合患者体质之虚实、邪气之偏胜,配合活血、凉血、散血、养血、化痰、散寒、降火、滋阴、温阳等法,务使气机条达,升降有序,气血运行正常。临床常用补气药有西洋参、太子参、党参、黄芪、蛤蚧,理气药有乌.药、陈皮、木香、枳壳,行气药有三棱、莪术、郁金、甘松,宣气药有香附、佛手、茴香、菖蒲、橘核,降气药有降香、沉香、檀香,散气药有薤白、细辛、青皮、枳实,活血药有丹参、三七、乳香、蒲黄、桃仁、红花,凉血药有丹皮、赤芍、生地,散血药有没药、五灵脂、琥珀、血竭、藕节,养血药有川芎、当归、熟地、白芍、阿胶。临证自拟宁元散:西洋参、三七、鸡内金、琥珀各109,真珠粉29,麝香0.39。上药共研细末,调匀,每次服129,日服2~3次,以治疗心悸、气短、胸闷痛等症,可防治心肌梗死,亦为冠心病恢复期的常用药。
病例一:邱某,男,60岁。主诉反复心悸、气喘、胸闷3年,心电图提示频发性早搏f.胸片提示心脏明显扩大。服西药心得安、血扩剂等仍出现频发性早搏,稍活动即感气喘,而来求诊。症见心悸,气短,动则气喘,胸闷隐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结代。西医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辨证为胸痹(心气不足型)。治宜补心气,养心阳,理气祛滞。
处方:西洋参69,桂枝59,五味子59,杜仲109,黄芪309,玉竹159,甘松79,炙甘草209,蛤蚧1对(研末冲服)。
服10剂后,早搏消失,诸症均减。上方续服10剂,气喘、心悸均失。嘱以生脉饮长期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表现一派心气不足之胸痹,自拟益气补心汤化裁。方中西洋参、黄芪、桂枝温阳益气,杜仲、蛤蚧、五味子补肾纳气,玉竹、炙甘草养阴以配阳,佐以甘松理气通痹,以收标本同治之效。
病例二:颜某,男,56岁。主诉胸痛十余天。两年前因心绞痛住院,治疗后心绞痛仍时辍时发,而求诊于盛老。
症见胸痛如刺,痛有定处,日久不愈,遇情绪变化则诱发,口干口苦,舌暗红晦,苔黄腻,舌下静脉征度,脉弦细涩。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陈旧性前壁心梗,中医辨证为胸痹(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开滞,活血祛瘀。处方:生蒲黄109,五灵脂109,赤芍109,路路通109,香附109,郁金109,三棱89,莪术89,降香89,丹参159,三七59,红花59,炙甘草209。
连服半个月,心绞痛缓解,嘱以宁元散调理巩固,随访半年,心绞痛未再复发。
按:本患者临证表现一派血瘀之症,根据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理,自拟疏气活血汤加减。方中以三棱、莪术、香附、郁金、路路通、降香理气开痹,伍以失笑散、丹参、赤芍、红花、三七以活血祛瘀,气行血畅,心绞痛等症迎刃而解。
病例三:张某,男,72岁。主诉反复胸闷痛、心悸、气短16年。近几年来,症状加剧,动则喘息,心烦寐少,神疲乏力,头重嗜睡,纳少口干,大便干结,小便余沥不尽,舌红胖苔光,脉细弦结代。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辨证为胸痹(气阴两虚型)。自拟益气养阴汤化裁。处方:太子参209,枣仁209,生地109,玉竹109,茯。苓109,龟板109,黄芪159,柏子仁59,白芍159,知;母59,五味子59,磁石(先煎)309。
连服20剂,诸症减轻,嘱以生脉饮调理巩固疗效。
按:本案据症辨为气阴两虚证,气虚不能行血,阴虚不能养心,气阴两虚则心动无力,血行不足,故出现诸多症状。治疗投以益气养阴汤化裁,方中生地、玉竹、知母、龟板养心肾之阴;太子参、黄芪、茯苓、柏子仁、枣仁益气养心;自芍、磁石、五味子养肝肾之阴。因重于治本,则能收理想之效。
病例四:周某,男,60岁。1989年11月21日就诊。主诉反复胸闷5个月。5个月前因前壁心梗,前壁室壁瘤住第一医院抢救,出院以来常感胸闷,遇情志不畅则加剧,伴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舌质暗淡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西医诊为陈旧性前壁心梗、前壁室壁瘤,中医电脑辨证为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宣阳通痹。
处方柴胡69,丹参189,乳香79,没药79,乌药99,降香79,薤自159,香附109。
服3帖后胸闷明显减轻,再服6帖后症状消失。
按:本例病人除有反复胸闷外,其他症状甚少,但可根据其情志不畅而加剧、脉细弦、舌暗淡有瘀斑,可以辨证为气滞血瘀型。气短懒言、神疲乏力,为真实假虚证,以其气滞不能正常运行,呼吸不畅,形失荣养所致,治以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方中柴胡、降香、香附、乌药疏肝理气;丹参、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薤白温通胸阳,共奏宽胸除闷之功。
病例五:吴某,女,54岁,交通局主管处干部。主诉反复胸痛、头痛一年余,常在活动时胸痛发作,被迫停止活动每次持续一分钟并向肩部放射,左手麻木。症见胸痛如刺,心悸,伴头晕、头痛、手足麻木,舌质暗红,脉细微涩。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脑动脉硬化,中医电脑辨证为血瘀型兼血虚。治以活血祛瘀,补血调肝。
处方:丹参159,生蒲黄99,五灵脂99,三棱79,莪术79,白芍159,川芎159,当归159,熟地189,乳香、没药各79。
三诊后症状改善,曾到广州出差半个月,症状稳定,胸痛消失。继以参七散续服,巩固疗效。
按:本例病人胸痛如刺、舌质暗红、脉涩,是血瘀之象;心悸、头晕、头痛、手足麻木、脉细为血虚之症。治以活血祛瘀兼以补血,用失笑散合丹参、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等活血祛瘀,以四物汤补血,共收气机通畅除痛之效。病例六:林某,男,60岁,西医内科医生。主诉反复胸闷心慌2~3年。心电图提示有频发性早搏伴差异传导。听诊为频发早搏呈三联律。症见心悸心慌,劳则气喘,胸闷痛遇情志不畅则加剧,口干乏力,舌胖质暗红,苔黄腻,脉数结代。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电脑辨证:气滞兼心气不足证,属本虚标实。治以疏肝理气,补益心气,宣阳通痹。
处方:乌药109,降香79,薤白159,柴胡79,香附99,黄芪159,炙甘草209,五昧予79,磁石3090
服上药至第4帖,早搏消失。
按:本例病人脉数结代、舌胖、乏力、心悸心慌、劳则气喘、胸闷,是属心气不足;胸闷痛遇情志不畅则加剧,舌暗红是为气滞,故为气滞兼心气不足证,口干、苔黄腻是气郁生热之象。故治宜补益心气兼疏肝理气,方用黄芪、炙甘。草、五味子益心气;乌药、降香、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薤白宣通胸阳;磁石有镇潜纳气安神而降虚火之用。诸药使用,诸症均除矣。
病例七:柯某,男,61岁,干部。1992年9月9日初诊。夙有冠心病史,缘于去年4月中旬突发心绞痛,经住某医院检查治疗,扇超提示为心肌供血不足,心电图提示为陈旧性前壁梗死。胆固醇5.6mm1/1,甘油三酯1.3mm1/1,
1D1-C们T-C比率升高,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恢复期。症见:胸闷痛,反射至背,气短懒言,心悸气促,上楼加剧,心烦不寐,倦怠乏力,腰酸耳鸣,手足麻木,纳可口干,二便正常,舌淡红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血压120/75mmH9。证属心气不足,胸阳不振。治宜益气养心,理气通阳。自拟益气养心汤加减。
处方:党参209,黄芪209,丹参209,赤芍159,白芍159,玉竹159,瓜萎159,远志109,乌药69,降香(后下)79,炙甘草159。
二二诊:上方服10剂后,胸闷痛减轻,睡眠好转,但仍感气短、心悸腰酸耳鸣,脉舌同上。于上方加磁石209,牡蛎(先煎)159。续服10剂。
三诊:胸闷痛消失,余症亦均明显好转,唯感气力尚差,手足麻木,自拟宁元散长期服用。
处方:西洋参609,川三七309,鸡内金209,琥珀209,真珠粉5支。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39,1日2次。
经服用宁元散半年后,症状未见复发,气力倍增,病告愈。
按: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尽管错综复杂,然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者,气血虚也、心肝肾虚也、阴阳虚也;标实者,或痰饮、或寒湿、或热结、或气滞血瘀,均可引致气机紊乱、胸阳不振、瘀阻不畅而致胸痹,甚者心痛之症作矣!本例患者临证表现除胸闷痛外,尚有一派心气不足之症:气短懒言,心悸气促,倦怠乏力,舌淡红胖有齿痕等。所以治疗上,盛老自拟益气养心汤化裁。方中以大剂参芪益气,丹参、赤芍、乌药、降香理气活血,白芍、玉竹、远志、炙草养心安神。二诊后加入磁石、牡蛎以重镇安神,交通心肾,最后以盛老自拟的宁元散,巩固疗效而收功。
宁元散一方,经我们临床试用大量冠心病患者,效果颇佳。尤其在预防心绞痛发作和巩固冠心病疗效方面,功效卓著。然临证时须根据患者血脂及心电图、扇超等情况,对方中药物份量作适当调整。如血脂升高、血粘度增高者,增加三七用量;心脏供血不足甚者,可加重西洋参用量;心悸怔忡甚者,可加重琥珀用量;体胖、体重超标或食欲欠佳者,可加重鸡内金用量;气喘者,可加重真珠粉用量。总之,只要视患者病情作适当增损,并嘱患者较长期服用,疗效益佳。
(二)治高血压病,有调气九法
高血压病也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系指动脉血压过高。本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头痛、头晕、鼻出血、颈部发硬、记忆力减退、心悸、失眠等,尤以头痛头晕为常见,后期可有心脏、大脑和肾脏器官的变化和损害,如发生心力衰竭、脑溢血(中风)、肾功能衰竭等较为严重的病变。高血压的发生原因与中枢神经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有关,但长期吸烟、情绪波动以及遗传因子等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影响。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的范畴。一般认为,发生原因往往有内外因素影响肝肾,由阳亢或阴虚开始,逐渐发展为阴虚阳亢以及阴阳两虚,但也有心火上炎、冲任失调及脾肾阳气虚损等原因。盛老认为,很多病皆与气有关,高血压病也不例外,常常表现出气的升降失调,如肝的阳气亢盛而上逆、气血上逆、腑气不降、水湿之气不降等,也有气寒热虚实的种种证候。所以,在治疗上也离不开治气,现将盛老治疗高血压病的九种调气法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1.平肝降气,熄风潜阳法:适用于肝阳上亢证,症见头晕头胀、面红目赤,或有耳鸣如潮、口干口苦、心烦步寐、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细。常用天麻、钩藤、黄芩、龙胆草、夏枯草、菊花、地龙干、生地、丹皮、白芍、车前子、泽泻等,或以丹栀逍遥散加平肝潜阳之品。病例一:陈某,男,56岁。高血压病期,血压175/110mmH9。症见眩晕,头胀面红,心烦不寐,口苦肢麻,大便硬结,小便短少,舌红苔黄,脉弦劲。证属肝阳上亢,治宜平肝熄风。
处方:地龙干109,生地209,夏枯草159,钩藤159,蒺藜109,ca芍109,丹皮109,天麻109,车前子109,甘草39。
服10剂后,血压降至150/96mmH9,头胀眩晕减,寐安,二便通畅。于上方加茯苓、枸杞各109,调治半月而愈。
按:上方用天麻、钩藤、地龙千、蒺藜平肝;夏枯草清肝散结;生地、白芍滋养肝肾以制肝阳上亢;丹皮清热凉血散瘀;车前子清热利水,其药理研究有降压作用,这可能与利水能减少血容量有关。
病例二:林某,男,60岁。素有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病史,近来头晕肢麻,胸闷痛,牙龈浮肿疼痛,夜寐不宁。恶梦纷纭,口干臭,大便硬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弦滑,血压150/105mmH9。证属肝胃火盛,湿热盘踞。治宜清泻肝胃上逆之火气,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69,菊花109,黄芩109,车前子109,泽泻109,钩藤109,生地109,地龙干209,葛根209,夏枯草209,甘草49。
服药10剂,头晕减,寐安,牙痛失,二便通,余症亦减,血压142/90mmH9。于上方加强清胃化湿之力,再服10剂,诸症均失,血压正常。
按:此案据症为肝胃火气上逆之证,治以清泻肝胃上逆之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龙胆草、夏枯草、菊花、黄芩清泄肝火;以钩藤、地龙干平肝;以葛根入阳明之经。配黄芩以清胃火;以泽泻、车前子清利水湿,使湿热之邪从尿而出。现代实验证实龙胆草、黄芩~地龙均有降压作用,黄芩且能降低血脂,故本病之治,药能对证,因而收到预想的效果。
病例三:吴某,男,56岁,于1993年12月16日就诊。头痛、眼花、多梦、心悸已2年。头晕痛,有时眩晕心慌,胸闷,虚烦不眠,饮食尚可,口干,大便正常,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数。检查:血压170/110mmH9,体温正常,面色红润,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每天上下午共测4次血压,其平均为150~164/105~110mmH9。血检:血色素139/d1,红细胞430万/mm3,白细胞6000/mm3,中性85%,淋巴13%,大单核2%,胆固醇298m9/d1。西医诊断为高血压,中医辨证为肝阳亢盛。患者两年来曾服过利血平、梧桐片、雪羹片、杞菊地黄丸、知柏八味丸、补心丹、天麻钩藤饮等,症状仍有反复,现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69,栀子69,丹皮99,茯神159,赤芍99,地龙干159,牡蛎309,珍珠母309,龙胆草69,黄芩99。
每天服1剂,连服7剂。
药后不眠、烦躁、胸闷等已见改善,血压反复在140~150/90~100mmH9。于上方去牡蛎、珍珠母、龙胆草、赤芍,加钩藤159、首乌159、甘枸杞159、杜仲99。方加减连服3个月,症状和血压基本正常。
按:本例用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疏肝泻火;赤芍、丹皮清热凉血;地龙、牡蛎、珍珠母、茯神平肝熄风安神,肝阳平而诸症自愈。
总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是气火上逆引起的病证,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故使用降气火的药物,能收理想之效。
2.滋补肝肾,平肝熄风法:适用于肝肾阴亏,肝阳上亢,风气上逆的证候。此证乃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其病·理基础是肝肾阴亏。症见头晕欲作,步履不正,伴头痛、腰膝酸软、手足麻木、耳鸣如蝉、心烦失眠、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或数。药用生地、白芍、桑寄生、磁石、龙骨、牡蛎、天麻、钩藤等。
病例:苏某,女,66岁。患高血压病Ⅱ期2~3年。现头晕头痛,行走飘浮,左半身麻木如蚁行,心烦不寐,腰酸耳鸣,胸闷善太息,大便溏薄,日1~2次,夜尿频数,舌红晦胖苔少,脉沉细弦,血压180/110mmH9。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当虑其中风之不测,治宜滋补肝肾、潜阳熄风。
处方:桑寄生209,生地209,牛膝159,白芍159,钩藤159,秦艽109,当归109,川芎109,枸杞109,磁石209,龙骨、牡蛎(先煎)各209,甘草49。
服药10剂。诸症均减,血压降至160/98mmH9,脉舌同上。守上方加天麻、红花各89。续服10剂,血压降至正常,头晕头痛消失,寐安,步稳,肢麻缓解,舌脉同上,嘱以杞菊地黄丸长期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病人既有肝肾阴虚,又有肝阳上扰,欲作动风之证。由肝气太过,横逆犯脾,致脾气虚弱,故有大便溏薄;肝气上逆犯心,故心烦不寐;肝气不舒则胸闷太息;而夜尿频数则为肾虚之象。故治宜既滋补肝肾之阴,又平熄肝阳之上逆。取生地、白芍、枸杞、牛膝、桑寄生滋补肝肾;天麻、钩藤、磁石、龙骨、牡蛎平肝熄风;当归、川芎、秦艽、红花之活血,使气血运行畅通,有利于血压之下降。药理研究证实牛膝与桑寄生有降压作用,也有扩张血管之效,桑寄生兼有利尿作用,若剂量在15~309时作用显著。
3.健脾利水,行气通经法:适用于脾湿滞留,气化失常,经脉气滞的病证。症见头胀头晕头重,胸闷脘腹胀闷,纳少口淡,气喘,尿少,便溏,或见四肢关节酸胀、活动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细濡等。治宜健脾渗湿而利气化,若湿注关节筋肉,宜兼通利经气之法。药用党参、白术、茯苓、苡仁、赤豆、玉米须、泽泻、车前子、蚕砂、砂仁,经气不畅者加木瓜、桑枝、秦艽等品。
病例一:黄某,女,64岁。高血压病10余年,近日来一眼睑、下肢浮肿,头重胀痛,视物昏花,胸闷气喘,动则尤甚,脘胀纳呆,小便短少,大便溏薄,日2~3次,舌淡胖,苔白滑,脉细弱。血压210/126mmH9,血胆固醇6.7retoo1/1(260rn9/d1),甘油三酯1.9mmo1/1(170m9/d1),血糖7.5mmo1/1(135m9/d1),尿蛋白(+),白细胞(+)。证属中土疲惫,湿浊不化。治宜健脾理气,利水渗湿。
处方:玉米须609,带皮茯苓309,赤小豆309,苡仁米309,党参159,白术159,泽泻159,车前子159,砂仁109,怀牛膝109。
连服2周,血压降至160/96mmH9,尿检正常,诸症均减。
嘱以玉米须1009煎汤煮苡仁米、赤小豆、黑豆、山药各309,1日食1次,调理半年,血压稳定,血脂、血糖均降至正常。
按:本例为脾虚湿停,水气不化,阻遏清阳上升之证。药用党参、白术、茯苓之健脾,以促进运化水湿之能;以茯苓皮、泽泻、苡仁米、赤小豆、玉米须、车前子渗湿利水;以砂仁调中利气,使气行而助且眩运化;用怀牛膝补肾且其性下行,以助利水,诸药共奏降浊升清之效。
赤小豆、玉米须性味甘平,功能利水祛湿,平肝泄热。-赤小豆清热和血,利水通经,且能除烦;民间常用玉米须炖冰糖饮服,治疗高血压水肿。现代研究证实,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煎剂静注有显著降压作用,且有降血糖之功,二者合用对肾性高血压效果尤佳。唯其性味平淡,临证须用较大剂量(30--609),方能奏效。
病例二:吴某,女,51岁。于年轻怀孕时发现高血压,至今20余年。现形体虚胖,头重头胀,脘腹胀闷,上楼气喘,四肢关节酸楚麻胀,屈伸不灵,晨起尤剧,纳少口淡,便溏溲短,舌淡胖,苔白滑,脉濡。血压160/100mmH9。证属湿浊滞阻经脉。治宜渗湿健脾,利水通经。
处方:桑枝159,车前子159,蚕砂159,茯苓皮309,苡仁米309,泽泻109,秦艽109,木瓜109,乳香、没药各69.甘草49。
服6剂后,头重头胀减,纳增溲长,湿浊渐化,舌苔转薄白,脉缓。血压146/88mmH9。于上方加白术、陈皮各109,调理1个月,血压稳定。
按:本例以湿浊留于中焦,浸淫关节经脉为主要病因,导致阳气不得正常输布,脾虚中焦气滞,肢体关节气机不利,而生诸症。治以利湿通经为主,使气机畅达,药用茯苓皮、苡仁米、泽泻、蚕砂、车前子利水渗湿;以桑枝、秦艽、木瓜、乳香、没药通经舒络而利经脉气血,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茯苓皮性味甘淡,功能利水消肿,能行皮肤之水(《医林纂要》);车前子甘寒,功能利水清热明目,能去肝中风热(《药性论》)。
以上二例皆用利水之法,因病皆有水湿停留之证,有斯证即用斯法也。利水可清除体内瘀积之水湿,有利于气机之通畅,血脉之运行,则血压就能随之下降,此即利水降压法之一端也。
4.活血平肝,通利经气法:适用于瘀血痰湿阻滞经络引起的肢体活动不利的证候。症见高血压中风,肢体偏瘫,一侧手足活动不利,舌强语謇,舌苔白厚腻,脉弦滑。药用益母草、地龙干、乳香、药没、赤芍、天麻、钩藤、石决。明、磁石、全蝎、蜈蚣等。
病例:林某,男,54岁。夙有高血压病史,血压160~190/100~120mmH9,去年11月初,突发左半身手足不遂.舌强言謇而住院治疗,出院后求诊于盛老。视患者颜面黧黑、浮肿,行动迟钝,左半身不遂,手指关节肿胀伴疼痛,夜寐欠安,大便秘结,2~3天一行,小便频数、量少,舌质晦暗,舌体胖有齿痕,舌苔白厚腻,舌下静脉征度脉弦滑且弱。血压165/105mmH9。证属湿阻血瘀,隧道不通。治宜活血平肝,利湿通络。
处方:益母草159,钩藤159,蚕砂159,地龙干159,乳香、没药各79,赤芍109,天麻109,蕲蛇109,蜈蚣2条,全蝎29,磁石(先煎)309,石决明(先煎)309,琥珀(研末,分2次冲服)69,并配合自拟熏洗方外用。
服药6剂,血压降至156/98mmH9,诸症均减。于上方加桑寄生209,继服半个月,病情日趋好转,血压保持在150~160/90~96mmH9之间。继以补气养血、健脾化湿、活血通络之剂调理,逾半年,肢体活动恢复,行走自如。
按:此案为肝风内动,引动痰湿,阻滞经脉,以致气血瘀阻,导致半身不遂之证。治宜平肝活血化瘀,兼祛痰湿而通利经气。方用天麻、钩藤、磁石、石决明、全蝎、蜈蚣平肝熄风;以益母草、赤芍、乳香、没药、蕲蛇活血化瘀,疏通经气;以地龙既平肝熄风,又疏通经络;以蚕砂、琥珀化湿利水。上药配伍共收熄风通经活络之功。
盛老认为:血瘀湿滞,脉络痹阻,血行不畅,使血压不能维持正常,须活血行水,血脉通畅则血压自平。常选用琥珀、益母草,该二药均人心、肝经,功能活血祛瘀,行水安神,其中琥珀属阳,今古方用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本草衍义补遗》);益母草则消水行血,去瘀生新(《本草求真》),经药理及实践证明其多种制剂对麻醉动物静注均有降压作用,且利尿消肿作用显著。
5.益气通阳,调气化湿法:适用于元气亏虚,心阳不振,水湿内停,升降失调证。症见头晕胸闷,心悸气短,舌淌胖苔白.脉虚等。药用赏参、黄苠、薤白、杜仲等品。参芪性味甘温,《别录》说人参调中,通血脉;《本经逢原》认为黄芪性虽温补,而能调血脉,流行经络,无碍于壅滞也。现代研究证实大剂量人参及多品种的黄芪均有使血压明显下降,血管扩张,并有降低血糖之效。此外,黄芪尚有利尿及使钠排出量增加的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盛老常以参芪相伍治疗元气虚弱、水湿内踞之高血压患者。
病例:韦某,男,57岁,患高血压病15年。现症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寐差健忘,腰膝酸软,手足麻木欠温,大便溏,溲频数,舌淡胖苔白,脉细数。血压170/108mm-19,心率110次/分。证属元气亏虚.胸阳不振,水湿内停,升降失调。投以益气通阳,调气化湿之剂。处方:党参209,炙黄芪209,炒枣仁209,丹参209,怀牛膝109,薤白109,杜仲109,葶苈子89,石菖蒲89,天麻89,龙骨、牡蛎各159(先煎)。
服药半个月,血压降至152/96mmH9,头晕、心悸等症减。于上方去葶苈加苁蓉109,续服半个月,血压降至正常,嘱以左、右归丸交替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患者长期患高血压病,久病体虚,元气亏乏,主要表现在心、脾、肾三脏气虚。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心阳不振则胸闷心悸,心慌寐差;脾气虚弱则大便溏薄;肾气谴弱则腰膝酸软,健忘,溲频;宗气不足则气短;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则手足麻木欠温;舌淡胖苔白是为阳虚有湿之象;脉细为气虚有湿;脉数为心气虚,勉力搏动表现的虚数之候。其中心悸亦可视作水气凌心所致。治疗以补元气为主,兼以温肾利水、温通心阳。方用党参、黄芪益气;薤白温通心阳;配龙骨、牡蛎、枣仁镇心安神以平心悸心慌;杜仲、怀牛膝、苁蓉温补肾阳以益元气之本;葶苈子、石菖蒲利水除湿;丹参活血使气血运行有常。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利水之功。
6.益气利水,通便降浊法:适用于气虚而致二便不通的病证。气虚不能行水,则小便短少而浮肿;气虚不能推动糟粕浊气下行则便秘;浊气不降则清阳不升而致头晕。盛老认为:腑气不通,水道不畅,湿浊凝滞,升降失常,气血运行悖乱而致血压升高者,非通腑降浊,调畅二便不能为功。临床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茯苓、猪苓、车前子、大黄、火麻仁、郁李仁等。
病例:黄某,男,62岁。夙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现症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心烦寐差,胸闷心悸,上楼气喘,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纳少腹胀,大便秘结,2~3天一行,小便黄少,舌质暗红,舌体胖有齿痕,舌苔白厚,舌下静脉征Ⅲ度,脉沉细弦。血压186/105mmH9,血胆固醇7.2mmo1/1,甘油三酯1.8retoo1/1,血糖8.3mmo1/1。证属中土气虚,湿浊壅滞,腑气不通,升降失常。治宜健脾益气,通腑降浊。
处方:黄芪309,带皮茯苓309,赤小豆309,草决明309,生地209,车前子209,郁李仁109,火麻仁109,猪苓109,泽泻109,大黄(后下)69。
服6剂,便通溲畅,浮肿明显消退,血压降至160/92mmH9,余症亦减。于上方去郁李仁、大黄、生地、草决明,加白术、陈皮各109。另嘱以草决明研末,每日冲服159,连服半个月。血压正常,小便清长,大便通畅,浮肿消退,纳增神旺,头晕心悸等症均减,嘱以草决明研末,每次冲服159,1日1次,续服1个月,血压平稳,血脂、血糖均下降,诸症均失,病告愈。
按:本例气虚证以脾气虚为主,涉及心气虚。故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用黄芪、白术、茯苓,配以猪苓、泽泻、车前子、赤小豆之利水,大黄、火麻仁、郁李仁、草决明之通便,则共收益气通利二便之效,为防止伤阴故加生地。《日华子本草》云大黄能调血脉,泄壅滞、水气,利大小便;草决明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药理研究证明大黄与草决明均有降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7.益气通阳,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胸阳不振,气不行血,血行不畅之高血压。症见头晕心悸,胸闷气短,胸闷胸痛,舌质淡紫,苔白腻,脉弦涩或结代。常用药物有丹参、郁金、桂枝.、桃仁、黄芪、瓜萎、薤白、人参、三七、红花等。盛老自拟参七散(西洋参、川三七、鸡内金等量焙干研末)给患者长期服用,对高血压伴动脉硬化、高血脂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李某,女,53岁。胸闷心悸,夜寐烦躁不安,腰膝酸软,纳呆脘闷,舌淡紫,苔白腻,脉结代。血压190/112mmH9,胆固醇6.7mmo1/1,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心肌供血不足。证因心脾之阳不振,阴寒之气上乘,气血运行不畅,经筋络脉失养。治宜益气通阳,活血化瘀。药用丹参、山楂各309,郁金、茜根、桃仁、黄芪、赤芍、桂枝各。109,牛膝、桑寄生各129。配参七散39,分2次服。连服半个月,血压降至正常,诸症明显好转,惟胆固醇、血脂仍偏高,常有胸闷不适之感,嘱服参七散1个月,改善气血运行,翼图痊愈。
按:本例病人胸阳不振,阳不化阴,阴寒内盛,则见苔白腻、胸闷;寒湿阻滞,胃气不和则纳呆脘闷;阳气不运,血行瘀滞,则舌淡紫、脉结代、心悸寐少。治当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方用黄芪、桂枝益气温阳;丹参、郁金、茜根、桃仁、赤芍、牛膝活血化瘀以行气机;桑寄生益肾补腰,活血通络;山楂降血脂,破气散瘀,且消食开胃;另用参七散加强益气活血化瘀之力,使诸症得除,且久服使动脉软化,有控制血压的作用。
8.疏肝解郁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气机阻滞,疏泄失常之高血压。症见头目眩晕,胸闷不舒,胁胀痛,呃逆口干,易怒,纳少,大便秘或溏。常用药物有柴胡、丹参、川芎、赤芍、玫瑰花、郁金、青陈皮、蒺藜、香附。盛老以为解郁莫过于逍遥散,故常喜用之。然对于肝郁化火者,常去辛温之当归,代之以川1芎、丹参等。
病例:吴某,男,56岁。头胀痛而眩,胸闷胁痛,心悸,虚烦不寐,口干溲赤,舌红少苔,脉弦数。血压170/110mmH9。证属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治宜疏肝解郁泻火。药用柴胡、川芎、栀子、龙胆草各69,丹皮、赤芍、玫瑰花各109,地龙干、丹参各159,珍珠母、牡蛎(打碎先煎)各309。服药6剂,血压150/100mmH9,诸症均减。再予上方去栀子、龙胆草,加钩藤129,续服半个月,血压恢复正常。
按:本例为肝气郁结化火,气火上逆引起的高血压病。胸闷、胁痛、脉弦,是肝气郁结之症;口干、头胀痛而眩、溲赤、舌红、脉数是肝郁已经化火之象;心悸、虚烦不寐是肝火上逆犯心之候;少苔是火热伤阴之症。方用柴胡、玫瑰花疏肝理气;栀子、龙胆草清泄肝火;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地龙、珍珠母、牡蛎平肝潜阳;川芎、丹参活血化瘀,诸药共奏疏肝利气,清热平肝之效。此法以疏肝利气为本,肝气得疏,则郁火得解,故虽合清肝平肝之法,然疏肝气实为不可缺少之一招也。
9.通腑降浊法:适用于腑气不通,升降失常之高血压。症见头胀头晕,口苦口臭,脘腹不舒,纳食欠佳,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白厚或黄,脉洪大。常用药物有大黄、元明粉、火麻仁、郁李仁、草决明、枳实、生莱菔子、苦杏仁、桃仁等。临证中,因腑气不通,湿浊痰饮留滞,升降失常,气血运行悖乱而致血压升高者屡见不鲜,盛老恒用通腑降浊法以釜底抽薪。临证处方喜用草决明,乃因其性凉味甘苦,功专清肝明目、利水通便,且其性缓味醇、滋益肝肾、镇潜补阴,对于高血压之便秘,无论男妇体弱或老年者,均为佳品,恒以本品研末冲服,或入复方中煎服。
病例:林某,男,46岁。2年前发现高血压病,当时血压160/110mmH9,经服中西降压药,疗效不著。症见头胀痛,口苦咽干,梦寐纷纭,面感烘热,纳食亢进,大便秘结,三四H一行,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洪大。血压154/108mmH9。证属肝胃火盛,腑气不通。治宜清肝泻火,通腑降浊。药用大黄(后下)69,枳实、生莱菔子各109,元明粉39(分2次冲服),川连、甘草各49。服药2剂,腑气通,大便行,余症亦减,血压140/96mmH9。嘱以草决明研末,每次开水冲服159,日2次,以善其后。
按:本例大便秘结,引起腑气不通,使内热不得下泄而上冲,症见面烘热、口苦咽干、头胀痛、梦寐纷纭,证如阳明腑实,故治当以清胃泻火通腑之法,大黄、元明粉、枳实、莱菔子皆通腑破气泻下之品;川连则清胃热,以杜胃热之源。药后大便行,腑气通,则火得下,浊气降,血压亦随之降下,再用草决明研末内服,以巩固疗效。
(三)治头痛,升清降浊利气机
头痛乃临床常见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中医辨证常以外感内伤而分治。外感头痛时间短暂,每随外邪的疏解而消失;内伤头痛则病因错综复杂,兼夹相交,病程缠绵日久,清浊之气相干。故治法上常以升清降浊之法,酌参平肝祛风之药。
盛老认为,头为清空之府,邪不可干,诚如沈金鳌著《杂病源流犀烛》云:经气逆上,干遏清道,不得运行则头痛发矣!干扰清空之府者,浊邪也。浊邪者,痰湿、瘀血是也。所以临证辨治头痛,必须分辨清浊。若因于痰浊者,症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弦滑;若因于湿浊者,症见头痛如裹或如雷鸣、头面起核,伴肢体困顿、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苔白腻,脉细濡;若因于瘀血者,则头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经久不愈,或有头部外伤史者,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怒张或腭粘膜征阳性,脉细涩。
清空之府固然不容浊邪干遏,然又须仰赖清阳之气的温煦,犹如丽日当空,阴霾自散。所以若有气虚,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而清窍不利,症见头痛绵绵、烦劳益剧、倦怠乏力、畏寒少气、胃纳欠馨、苔薄白、脉大无力。
头为诸阳之会,处于高巅之上,唯风可到,而肝为风木之脏,一有怫郁则升降紊乱。盛老临证提出:医头痛勿忘治风,平肝升清复降浊。结合临床经验,自拟治疗头痛的基本方,灵活化裁。基本方由芎、羌活、白芷、菊花、蔓荆子、葛根、天麻、白芍、甘草组成。加减法:外感风寒加细辛、荆芥;风热加黄芩、薄荷;热盛加石膏、栀子;风湿加苍耳子、桑枝;肝阳上亢加夏枯草、钩藤、石决明;肝火旺、血压升高,去白芷,加龙胆草、地龙干;痰浊加陈皮、半夏、蚕砂;瘀血加乳香、没药、赤芍;寒湿加吴茱萸、花椒;血虚去白芷、羌活,加当归、熟地、首乌;气虚加人参、黄芪;肾虚加杜仲、枸杞、磁石;清阳不升加升麻、柴胡;久痛人络或痛势剧烈加全蝎、蜈蚣。
方中芎、羌活、白芷性味辛温,均具祛风、除湿、止痛之功,为治疗头风头痛的要药。著名的《局方》川芎茶调散即以此三药为主。现代药理研究:此三药均含有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之力。此外,《医学启源主治秘要》言川芎有助清阳之功;《本草备要》云羌活能泻肝气,搜肝风;白芷燥湿升阳而不伤津,《本草经百种录》云:凡驱风之药。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性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用之有利无害者也。菊花、蔓荆子性味辛甘凉,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历代医家认为此二药除了祛风外,还有清降之力,《本草正义》云: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纳摄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气之横逆。又云:凡头风作痛,无非内火内风,风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治之,非肃降镇静迥异寻常者,殆然有此力量。张寿颐云:凡草木之子,多坚实沉重,性皆下一行,蔓荆子实虽不甚重,然其性必降,并认为《别录》所云主风头痛仍是指内风升腾之病,用以清降,断非疏散外风之品。故对此二药的临床应用该有全面认识,治疗头痛眩晕的平肝熄风剂中常伍用菊花或于滋阴益肾药中投以蔓荆子,取其清降之效也。葛根性味辛甘平,功能升阳解肌,《本草正义》云葛根,气味皆薄,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本草汇言》说:清风寒,净表邪,非麻、桂、苏、防辛香温燥,发散而又有损风气之误也;非若藁本、羌活发散而不耗营血之虞也。天麻熄风力强,《纲目》称之为治风之神药,罗天益认为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乃治头风头痛中不可缺少者。白芍养血柔肝,《日华子本草》言治风补痨,主头痛;《玉揪药解》云:芍药酸寒入肝,专清风燥而敛疏泄,故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病。方中甘草一药,除能调和诸药外,尚有调节升降之功,《汤液本草》云:盖甘之味,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有和有缓,有补有泄,居中之道尽矣。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用甘醇提取成FM100有明显镇痛作用,若与芍药所含的芍药花甙合用则可产生协同作用。综观全方:散而不温不凉,疏风祛湿而不燥,升清阳兼清肝降浊,养血柔肝兼熄风,俾清气得升,浊气得降,清浊不相干,而头痛自愈也。
兹举临床治验以说明。
病例一:许某,女,27岁。头痛头重,如蒙如裹,阴天尤剧,伴耳鸣、牙痛、痰多色白、关节酸楚、纳呆、白带多,舌淡红,苔白厚,脉细濡。脑血流图提示颈内动脉痉挛。证属痰湿蒙窍,清阳不升。治宜祛风化湿,升清降浊。以基本方加味。
处方:川芎、天麻、菊花、白芷、羌活、葛根、蔓荆子各109,蚕砂、生地、白芍各159,甘草49水煎服。
服6剂后,头痛、牙痛止,头重耳鸣减,余症亦瘥。于上方去生地、白芍,加苍耳子109,续服6剂,病告愈。按:此例头痛由痰湿浊邪蒙蔽清窍,清阳不升引起,导致清空之窍阳气运行受阻而发头痛。治以祛风化湿,俾湿浊得除,清阳得升。用蚕砂、苍耳子是加强祛风除湿的作用,生地、白芍乃滋阴之品,恐防助湿,故去之。
病例二:洪某,女,46岁。头痛位于巅顶,伴项强、麻痹,头晕耳呜,眼花腰酸,月经量多,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血压90/60mmH9。脑血流图提示脑供血不足,左颈动脉弹性减退。证属血虚生风,清阳不升。治宜养血益气升阳。处方:当归、天麻、白术、葛根、蔓荆子各109,熟地、白芍各159,川芎、升麻、柴胡各69。水煎服。
连服10剂,头痛减,诸症好转。于上方去蔓荆子加首乌、黄芪各109,续服半个月,诸症均失。嘱以十全大补丸和血肉有情之品作食疗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头痛未发,血压升至正常。
按:本例的血虚生风,即血虚不能养脑之意。气血相互依存,气附于血,血虚则气无所附,故清阳之气亦无以上升也。方以当归、白芍、熟地、首乌之养血,以葛根、升麻、柴胡、黄芪之升阳,天麻平熄肝风,头痛遂除矣。
病例三:陈某,男,31岁。头痛头胀位于双太阳穴及后脑已一月有余,口苦口臭,夜寐恶梦纷纭,小便黄赤,大便溏薄,舌红苔厚腻,脉弦滑。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紧张度增高。证属肝胃火盛。治宜泻肝清胃。
处方:龙胆草109,羌活69,栀子109,白芷109,黄芩109,菊花159,葛根159,石膏309,甘草49。
服3剂,头痛减仍胀,夜寐稍安,大便实,小便长仍黄,脉舌同上。于上方加夏枯草159,苍耳子109,续服6剂,诸症均失。
按:本例患者头痛部位在两侧,为胆经所过,肝胆互为表里,结合脉象弦滑,则为肝胆之火上扰头部可知;疼痛又在后脑,据症并无太阳病的表现,故不可拘于太阳头痛之说。盖后脑为诸阳所过之处,可根据其他热象诊断为火性疼痛;而口苦口臭为胃火之象;夜寐恶梦是为肝火,魂被火扰;便溏乃肝的气火犯脾所致;苔厚腻为湿浊在里。故证属肝胆胃湿热内盛,上扰清窍,清浊相干,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治以泻肝清胃为主,兼以疏风。方用龙胆草、菊花、栀子、黄芩清泻肝之湿热;石膏配葛根、白芷入阳明而清霄。火;加羌活疏风,取高巅之上唯风可到、病在高者因而越之之意。复诊加夏枯草以加强清肝之力,加苍耳子增强祛风化湿之效,则服药未涉旬日,而告痊愈。
病例四:李某,男,56岁。高血压史6~7年,现头痛项强,面色潮红,午后尤甚,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头重脚轻,行走飘浮不稳,左手麻木,痰多色白,夜尿频仍,舌红胖苔黄腻,脉弦。血压165/110mmH9,脑血流图提示:椎底动脉循环不对称。证属肝阳上亢,风阳内动。治宜平肝潜阳熄风。
处方:生地109,川芎109,白芍209,钩藤209,葛根209,地龙干209,羌活49,甘草49,磁石309,石决明(先煎)309。
服6剂,头痛项强减,夜寐安稳,血压140/101mmH9,余症尚存,守法续进,于上方加白僵蚕109,夏枯草159。继服2周,诸症均减,血压降至正常,嘱以杞菊地黄丸作善后之图。
按:本案据症属肝阳上亢型头痛。方用石决明、磁石、地龙干、钩藤以平肝镇潜;用生地、白芍滋肝肾之阴,以制其肝阳之亢;川芎、葛根、羌活祛风止痛。复诊加夏枯草加强清肝之力,加僵蚕祛风清热。共奏平肝潜阳熄风之功,而使头部气机升降有常,头痛得除。
病例五:许某,女,27岁。头痛头重,如蒙如裹,阴天尤剧,耳鸣,牙痛,痰多色白,关节酸楚,纳呆,白带盛,舌淡红苔白厚,脉细濡。脑血流图提示颈内动脉痉挛。症属痰湿蒙窍,清阳不升。治宜祛风化湿,升清降浊。
处方:川芎109,天麻109,菊花109,羌活109,葛根109,蔓荆子109,蚕砂159,生地159,白芍159,甘草49。服药6剂,头痛牙痛止,头重耳鸣减,余症亦瘥。于上方去生地、白芍,加苍耳子109,续服6剂,病告愈。
按:本例为痰湿阻滞头部,清阳不升引起的头痛。湿浊阻滞,气机不利则头痛头重,如蒙如裹,湿为阴邪,故阴天更剧;痰湿在肺故痰多色白;湿留关节,则关节酸楚;湿阻胃部,则纳呆;耳呜为痰湿阻于耳窍,清浊相干所致;牙痛乃风湿阻滞,经气不利所为。故方用川芎、白芷、羌活、蔓荆子、葛根祛风胜湿止痛;蚕砂渗湿利水;天麻、菊花祛风醒脑;佐以生地、白芍养阴以防诸药过燥,待头痛已止,则此二者均去除不用,而加用苍耳子加强祛风除湿之效。浊气得除,则清灵之窍不受邪干,清阳居其清空之地,头痛之疾随之而除。
(四)治久病眩晕,以调理气机为法
眩晕,乃常见之症状,究其因多责之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或痰凝血瘀,或肾虚,或气虚,或血虚等等,通常治法不外乎清热泻火、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化湿祛痰、益气养血等等。盛老深感上述治法,对于一些单纯性眩晕症,只要辨证准确,也可收效。然而对于一些病因错综复杂,症情千变万化,病程缠绵不已之眩晕,则难以取效。于此之际,盛老每调理升降出入,旋斡气机动化,使诸阳之首,清空之地不受诸邪干扰,则眩晕之症,迎刃可解。
病例:李某,男,58岁,干部,1990年11月6日初诊。患高血压病反复发作眩晕头痛10多年,近半年来发作频繁,伴下肢浮肿,近一个月来病情加剧,住本市某医院(住院号:5570)。入院检查:血压230/120mmH9,心率68次/分,心界左扩,心律齐。踝以下凹陷性水肿(高血压肾病),左踝关节轻度肿胀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尿检:蛋白(+)。B超提示:主动脉硬化、高血压致左室壁肥厚、冠心病。曾用中药温化寒湿,利水通淋,配合西药降压利尿剂治疗,病情未见明显改善,出院求诊于盛老。
视患者颜面浮肿,面色晦暗,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颤抖,行走不稳需人扶持。并诉眩晕头痛频发,下肢浮肿明显;腹胀纳少,寐差梦多,口干不欲饮,小便短少不畅,大便秘结,舌淡胖,苔白腻,脉弦大无力。血压220/116mmH9,尿检:蛋白(+)。盛老认为阳虚湿阻,气机运化不畅,升降出人失常,故拟温阳化气,健脾利湿,佐以解痉利尿。
处方:黄芪309,白术159,带皮茯苓309,干姜69,地龙干109,制川附子69,夏枯草109,葛根209,车前子159,砂仁69。
11月18日二诊:服上药6剂后,头痛眩晕好转,夜寐渐安,纳食稍进,但二便尚未通畅,余症仍存,脉舌同上,血压200/100mmH9,药已中的,勿庸更张,运斡气机,调和升降,以期二便通畅,仍以上方加减进退。
处方:黄芪209,白术109,带皮茯苓309,干姜69,制川附子69,地龙干109,火麻仁109,郁李仁109,砂仁69,葛根209。
另以玉米须609,山药209,先煎15分钟后,去渣,以汤液煎上药。并嘱以草决明研末,每次109,开水冲服。
11月25日三诊:上药服6剂后,气机条达,大便通,尿量增,下肢浮肿渐消,头痛止,眩晕减,行走渐稳,不需人扶持可在室内行走,但尚感乏力,寐安食增,血压180/100mmH9,舌淡胖,苔白腻,脉弦大无力尺弱。气机虽畅,湿浊未净,升降仍阻,宜加强温阳益气,健脾化湿之力。
处方:生晒参109,黄芪309,白术109,川1花椒89,地龙干159,猪苓159,泽泻159,带皮茯苓209,干姜69,赤小豆309,黑稽豆309,油肉桂粉29(分2次以鸭汤冲服)。
12月6日四诊:上药服10剂,并配服血茸3次,精神倍增,眩晕止,头痛未发,下肢浮肿明显消退,已能独立外出行走,二便通畅,舌淡红,白腻苔渐化,脉弦滑。尿检:蛋白消失,血压160/94mmH9。继以三诊处方续服,并嘱以血肉有情之品食疗调养,以巩固疗效。
食疗药方:甘枸杞209,杜仲159,黄精109,当归89,水适量煎汤去渣,加生晒参109,天麻109炖鳖鱼服食。
1991年4月10日随访:上药服20余剂,并配服血茸鸭汤及炖鳖鱼数次,病情稳定,行走自如,矫健如昔。血压150--160/90--95mmH9,已能上半天班,病告愈。
按:盛老十分注重气机之运化,特别对于一些病情错综复杂的患者,每以调和升降出入,气机运化为法,因此处方用药不拘泥于一般清规戒律,务从使其气机运化通畅,保证正常的升降出入。本例患者症情错综复杂,病情缠绵不已,但细析其病情,乃因脾肾阳虚,气机运化失健,致使湿浊内阻,升降出入失常。该升者不升,清阳受阻,津液不能输布,症见眩晕头痛、口干不欲饮;该降者不降,而见大小便不利。究其导致升降出入失常之因,则在于脾肾阳虚,故见患者颜面浮肿、面色晦暗、神疲倦怠、舌胖、苔自腻。此乃本病辨证要点,特别应该指出患者脉虽弦大,但中空无力。亦为阳虚之象,这与肝火上扰、肝阳上亢之脉弦劲有力迥然有异,临证尤须细辨。临床上一些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象多弦大,此乃动脉硬化之征象,切勿一概误为肝火、肝阳之因。本例眩晕头痛患者,立法、处方、用药自始至终紧扣温肾阳以利水,补脾气以化湿。方中以生晒参、黄芪、附子、干姜、肉桂、鹿茸、白术、砂仁、杜仲等,俾脾肾健,运化旺则水湿行,这正所谓治本之计也。另一方面调畅气机,通利水道,开启二阴又势在必行?故方中以车前子、猪苓、泽泻、茯苓皮、玉米须、赤小豆、地龙干、黑稽豆利小便,通水道;以火麻仁、郁李仁、草决明通大便,启后阴;再用葛根、花椒利气机,通三焦,诚如《本经疏证》说:葛根之用,妙在非徒如瓜蒌但邑阴津,亦非徒如升麻但升阳气,而能兼擅二者之长。《纲目》说花椒解郁结,通三焦。此乃治标之计。标本兼顾,脾肾阳充,运化复健,二便通利,则气机运化条达,升降出入复常,故眩晕、头痛、水肿均冰消雪解。
本例患者血压甚高,收缩压在200mmH9以上,舒张压在11OmmH9以上,若为平庸的医生必视之惊骇,而欲寻找一些对降压有效的药物治疗,而盛老以其丰富的临证经验.从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出发,大胆选用大剂量的温阳益气之药(如黄芪用量309),非为血压高之表象所动,结果血压非但没有升高,反而稳定地逐步下降,在升清降浊以利气化思想指导下,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足见盛老之胆略,用药之功夫,是值得青年医生学习的。

(五)治中风病,以气理风
中风病,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倒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风以其症状的不同表现、不同病位而分中经络、中脏腑。大凡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者,为病在脏腑,称之为中脏腑;而症未有昏迷,仅见喁僻不遂者,病变在经络,称之为中经络。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病。
本病的病因,主要在于平素气血亏虚,脏腑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酒食不节,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养;或阴亏于下,阳亢于上。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道而为肢体不遂,上蒙清窍而为人事不省,形成阴阳上下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
本病的病机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不外虚(气虚、阴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其中以气最为根本,六者之中,气虚、气逆为气之病变无疑,痰、血为有形之实邪,可阻滞气机而为气滞之变;肝风之本质是肝气之变;火。(肝火、心火)为气之有余,表现为气火或火气;外风即风气,风气侵犯人体,使气血运行失调;阴虚之阴,从广义来说也属于气,是为阴气,且阴气不足则阳气有余,阳气亢逆是为本病。故气在本病之变,实为根本之病变,不论是何种病因,何种病机,治疗上以气调为本,无庸置疑。本病名为中风,风之调,以气理风,是经之云,至今仍有实际意义。以下举病案五则以明此理。
病例一:林某,男,56岁。1981年11月10日初诊。2天前突感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疲乏纳呆。血压140/90mmH9,神志清楚,面部眼及口角歪向右侧,口角流涎,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缓。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人络脉,气血痹阻。治宜补脾养气,佐以祛风。方拟四君子汤加减。处方:党参209,茯苓209,白术159,甘草59,麦芽209,谷芽109,桂枝39,白僵蚕109,白附子69,水煎服,日1剂,并嘱其面部保温。
11月14日复诊:上药服3剂后,自觉精神较好,纳食增进,口角流涎减少,血压140/86mmH9,舌淡白,苔薄白,脉细缓。药已中病,循上方加减。
处方:党参209,茯苓209,白术159,甘草59,麦芽209,谷芽109,桂枝59,白僵蚕109,白附子69,蜈蚣1条。
11月19日三诊,患者连服上药5剂,口眼歪斜已明显好转,口角已不流涎,言语清晰,纳食增进,疲乏已除。血压136/80mmH9,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循上方再进5服。
11月25日,四诊,患者临床症状已基本消除,口眼歪斜已得纠正,查血压136/82mmH9,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缓,方改黄芪建中汤。
处方:黄芪209,桂枝69,茯苓159,白术109,大枣7枚,党参209,怀山药209,莲子109,炙甘草59。连服7剂以善后。
按:本例患者年过五旬,正气本虚,气虚而致风邪乘虚而人。客于络脉导致气血经脉痹阻而发中风中经络)。
盛老认为,本例中风患者除有口眼歪斜之症外,其辨证要点在于其平素食欲欠佳、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细缓。乃平素脾胃气虚,正气不足所致。采用四君子汤补脾益气,佐僵蚕、白附祛风,收到显效。说明中风口眼歪斜多由脾胃气虚、正虚邪袭而致,治法应注重脾胃之气的调理,此为补气为主之法。
病例二:杨某,男,74岁,1982年1月10日初诊。突发昏迷,不省人事2天。家属代诉:患者体弱多病,平素患高血压10余年,常服西药降压药,近阶段来不思饮食,气短乏力,懒言懒动,大便溏稀,日2~3次,2天前因迁新居,劳累过度,突发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二便失禁而急诊,收住院诊断为高血压伴脑梗,经用西药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注及支持疗法处理,症状未见好转,而请中医会诊,查血压100/60mmH9,神志昏迷,面色觥白,目合口张,气短息微,手撒肢冷,二便自遗,舌歪脉弱。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中医辨证为正气虚脱。洽宜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拟生脉饮合四逆汤化裁。
处方:麦冬109,五味子79,山茱萸109,黄芪409,附子129,甘草59,白术109,炮姜109。先将上药煎成30m1,取液加入野山西洋参189,炖10分钟,鼻饲,日次。
11月11日复诊:患者神志仍昏迷,但面色已较正常,四肢已温,气息较平稳,嘱其家属照原方服1剂。
11月1213三诊:患者神志稍清醒,两眼已能睁开,但仍不能言语,右侧肢体能活动,查血压120/64mmH9,神志朦胧,舌淡,脉细弱。经2天治疗,症状已有转机,宜顺序前进处方:吉林人参209,麦冬109,茯苓159,山茱萸109,龙骨159,牡蛎209,附子109,黄芪209,霍山石斛129。水煎成50m1,鼻饲,日1剂,连服2剂。
11月14 日四诊:经治疗,患者神志已逐渐恢复,能辨认其家属,能自主吞咽,已能进少量米粥,查血压140/,80mmH9,神清语声低微,对答切题,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少,脉细。药已中病,循用上法,续服3剂。
11月17日五诊:患者神志完全恢复,自诉头昏气短,左侧肢体乏力,查血压150/90mmH9,神清,舌体歪,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患者气脱已得纠正,阳气已回,方改人参养营汤化裁。
处方:吉林人参109,白术109,茯苓159,当归69,白芍109,黄芪259,肉桂29,五味子69,远志39,陈皮109。
后随访,知患者2周后出院,而遗有左侧肢体偏瘫,余
症悉除。
按:中风一症,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中脏腑者又有闭证、脱证之别。本例患者突发神昏,不省人事,面色眺白,目合口张,气短息微,手撒肢冷,脉象沉弱,符合中风脱证之诊断。究其病因,患者已年过七旬,平素体弱多病,正气本虚,气虚导致阳虚而发暴脱,正如《东垣十书》中日: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病自病也,凡人年逾四甸,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年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问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在治疗上急宜固气防脱,所谓气足则风自灭,亦补气之法也。
病例三:林某,男,60岁。1981年12月14日初诊。患者突然头痛,意识迷糊,左侧上下肢瘫痪,伴发热6天。
体检:体温39℃,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份,血且180/130mmH9,神志昏迷,时作呓语,口眼歪斜,呼吸葫长,鼻鼾声重,颜面潮红。查右侧上下肢腱反射均消失。西医诊为高血压性脑溢血。中医诊视,见气粗息高、面赤屡红、牙关紧闭、舌謇语涩、脉弦滑大,乃肝火上逆、蒙蔽一窍。投以熄风而兼清热,开窍而兼潜阳之剂。
处方:
(1)地龙干、双钩藤、桑寄生、石决明、竹叶一1各309,黄芩、龙胆草、连翘心、莲子心、川菖蒲、川贝司各99。水3碗,煎成1碗,徐徐灌人,日服3剂。
(2)牛黄清心丸1枚,开水溶化,日服3丸。
(3)真珍珠99,猴枣、牛黄:熊胆、羚羊角各1.59,
共研细末,每次服1.59,生竹沥汁1杯送下。
12月24日二诊:神志逐渐清醒,病情转危为安。已稍能进食,惟舌謇语涩,右侧上下肢仍然瘫痪,血压160,90mmH9,脉仍弦滑,舌苔厚黄,大便秘,小便失禁,于上方去连翘心、莲子心、川菖蒲和牛黄清心丸,力牛膝、生地各159。
12月28日三诊:病情显著好转,语言清楚,惟口角略歪斜,已能起坐。至次年1月20日已稍能行动一二步,惟右侧手指尚未恢复。继以通经活络、育阴熄风,并配合针灸,症状已逐渐恢复。
按:本例为心肝气火上逆,干犯清窍之证,为中脏腑之阳闭证候。治当清肝火、平肝阳、降逆气,兼以清心开窍为法。方用熊胆、龙胆草、黄芩清肝;竹叶心、连翘心、莲予心清心;羚羊角、珍珠、石决明、钩藤、地龙干平肝熄风潜阳;桑寄生、生地育真阴,柔筋脉;川贝母、川菖蒲化痰开窍;牛黄末、牛黄清心丸清热化痰,定惊开窍;猴枣、竹沥清热化痰,安神定惊。诸药合用,以清降气火醒神为目的。此降气火之法也。
病例四:张某,男,54岁。于1982年6月4日住院。患者开会回家后,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右侧上下肢不能动弹。体检:体温38℃,呼吸20次/分,脉搏;85次份,血压210/130mmH9。发育营养中等,神志昏迷,不能言语,重症病容,右侧上下肢瘫痪,知觉减退,心音正常,肺呼吸音减低。化验:血红蛋白139/d1,红细胞430万/姗3,白细胞40,800/m~3,中性85%,淋巴13%,大单核20%,血丝虫检出,非蛋白氮38.5m9/d1,肌酐1.3m9/d1,胆固醇190.4m9/d1。西医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中医诊视,见面红眼赤、口唇干燥、发热、气粗息高、神识昏迷、鼾声入睡、大小便失禁、右侧上下肢瘫痪、卧床不能自动、脉劲疾。乃肝风上逆,气血奔涌,邪塞心窍。投以熄风、开窍、通络之剂。
处方:
(1)石决明309,桑枝、黄芩、双钩藤、连翘心、竹叶心、莲子心各159,日服1剂。
(2)生苡仁309,大白颈蚯蚓15条,水1碗煮5分,代茶。
(3)牛黄清心丸,每日1次,每次1丸。
6月15日二诊,体温下降已正常,但仍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至6月21日意识已清醒,右侧上下肢仍不能动。继续服上药,停用牛黄清心丸,配合人参再造丸,每次4丸,日2次,服至7月4日,大小便已能自觉,右侧上下肢能伸缩,继续服至17日已能倚墙步行,至8月6日能放手走路,而精神胃纳均正常,血压120/90mmH9,已能正常工作,但记忆力较差。
按:本例为心肝阳气亢逆于上的中风(中脏腑)证。既见心肝火旺、风气上逆、蒙蔽神志的症状,又有二便失禁的似脱之象,此乃脑窍闭塞,神失主宰所致。治以清肝熄风、平降气火、清心开窍为急务,取石决明、钩藤、蚯蚓平熄肝风;黄芩清肝;连翘心、竹叶心、莲子心清心;苡仁、桑枝化湿清热通络;牛黄清心丸清心开窍。服药2月余神志较清,说明心肝气火已降,故去牛黄清心丸,但右瘫仍在,为元气未复,则经络难通,故加用人参再造丸,日服8粒,以补气通络,近二旬竞收奇功,右侧肢体逐渐恢复活动能力。本例先以清降气火,后以补气,因而收到满意的疗效。
病例五:李某,男,76岁。于t983年11月20日下午6时突然头晕,右侧上下肢瘫痪,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而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几年来经常头晕眼花,疲乏无力。此次因与邻居争吵而引起发病。体检:体温37℃,呼吸20次/分,脉搏78次/分,血压180/120mmH9。营养中等,瞳孑1对光反应迟钝,角膜反射消失,右膝腱反射减弱。巴彬斯基征阳性,体质较瘦,神志昏迷,时作呓语。西医诊为脑溢血。中医诊视,见面色潮红、口唇干燥、口微开而鼾睡、脉细而数。此为肾阴不足,水亏肝旺,气血逆上。治以摄合真阴,潜镇肝阳,滋水涵木之法。
处方:
(1)地龙干、蒺藜、双钩藤、桑枝、茯神、金钗斛、熟地各159,石决明、酸枣仁、生龟板各309,川菖蒲99。水2碗煎八分,日服1剂。
(2)安宫牛黄丸,每服1粒,开水烊化,徐徐灌下。
连服5天,神志逐渐清楚,已稍能进食,惟右侧上下肢软弱无力。于前方去/菖蒲,加甘枸杞子、黄芪、蕲蛇,配合人参再造丸,日服1丸。调整2个月,至1984年6月已能行动。
按:此案属本虚标实,肾阴虚亏,肝阳亢盛化风,风阳上扰所出现的证候。其人口居干燥、体瘦、脉细数为肾阴虚症状;头晕眼花、面色潮红为肝阳上亢之表现;神志不清为肝阳化风,气血上逆,蒙蔽清窍所致;气火夹痰,横窜经络,经气不舒则半身瘫痪。故当育阴潜阳,疏通经气为法,取熟地、金钗斛、龟板滋阴潜阳;地龙、蒺藜、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桑枝通络;菖蒲化痰开窍;茯神、枣仁安神;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待神志清醒后,加黄芪、枸杞、蕲蛇、人参再造丸以益气补肾,舒筋通络,二个月的调理,药能对症,则肢体活动逐渐复常矣。此亦降气、补气皆用之法。
(六)治实证气厥,宜调顺肝气
气厥是厥证的一种。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昏厥时间较短,自会逐渐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的则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气厥主要是由于恼怒惊骇,情志过极,以致气机逆乱、上壅心胸、蒙蔽窍遂,而引起昏倒;也可由于元气虚弱,又遇悲恐,或因疲劳过度,以致阳气消乏,气虚下陷,从而清阳不升,造成突然昏厥。故气厥有实证和虚证两类,前者为实,后者为虚。实证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气粗,或四肢厥冷,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治宜顺气开郁,以五磨饮子加减,平时可服逍遥散加减。虚证主要表现为眩晕昏倒,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微。治宜补气回阳,用四味回阳饮加减,平时可服香砂六君子丸、甘麦大枣汤。现举盛老治疗气厥实证病例如下。
病例:颜某,女,38岁。初诊于1977年6月12日。2年来常感烦躁易怒,头昏胸胁胀满,呃逆频发,每当情绪激动时昏仆于地,约2~3分钟后苏醒,曾在本地医院神经内科诊为神经官能症,服谷维素、安定等未奏效,而求诊于盛老查舌质边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气厥(肝郁气滞)。中医辨证为怒伤肝,肝气郁结,血随气逆,上壅清窍。治宜调理气机,舒肝理气。方拟逍遥散化裁。
处方:柴胡109,当归109,郁金109,川芎159,赤芍109,白芍129,茯苓129,半夏109,丹皮129,香附109,炒枣仁309,甘草39。
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嘱其调情志,戒怒。
二诊:1977年6月2日,药后自觉精神较好,胸胁胀满、呃逆均已减之大半,按原方续服7剂。
三诊:1977年6月30日,经上治疗,诸症悉减,半个月来未发昏仆。药已中病,嘱继服10剂,追访半年,旧症未发。
按:肝藏血主怒,本例患者因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头昏胁胀,暴怒后血随气逆,血菀于上,气血乱于胸中,而发气厥证。就诊时乃未发之时,故治以调顺肝气为生,以逍遥散加减。若正遇发作之时,应在调肝气同时合用降气平肝熄风之品,则肝气得顺、逆气得平、风阳得降,其病可愈也。
呼吸系统疾病
(一)治哮喘,以利肺纳气为法
哮喘,又称支气管哮喘,为一种常见而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性气急,喘息,哮鸣,咳痰,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或过度清音。X线检查,可见肺脏透明度增高。中医认为,脾虚气衰,健运无权,饮食不化精微,反为痰浊,痰浊阻肺,气道受阻,故咳嗽多痰气促;肾阳虚衰则卫阳不固,所以汗出;肺主气,邪实气壅,肺气升降失常,因而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虚根本不固,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和吸气困难;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运,气虚则血滞,阳气不充,血瘀续发,故有紫绀。本病多由外感引动而急性发作,病位在肺,故治疗也在于治肺;缓解期宜从脾从肾论治,这样才能预防复发。然不管从肺而治,抑或从脾从肾而治,皆离不开调畅气机,这是应当重视的。兹引录盛老治疗哮喘疹的验案如下。
病例一:陈某,女,43岁,干部,1992年7月29日初诊。患者患哮喘近30年,每于夏季发作,近二月症状加剧,须依赖激素及平喘药物方能控制病情。症见喉间痰鸣,咳喘少痰,动则加剧,呼多吸少,伴见胸闷、心悸、寐差、神倦、腰酸,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曾于北京协和医院做过过敏源试验,对煤气、花粉、酒精、尘埃、烟灰及怪味等十余种物质呈过敏反应。纳食尚好,二便通调,舌质淡红胖嫩,苔白腻,脉细弱。证属肺肾两虚,痰浊阻肺,气道不畅。先予润肺化痰,宣调治节。
处方:
(1)沙参、太子参、鱼腥草各209,川贝、蜜冬花、苦杏仁、蜜紫菀、麦门冬各109,莱菔子159,甘草49,水煎服,日1剂。
(2)雷允上六神丸,每次服8粒,三餐后各服1次。
二诊:上方服6剂后,咳喘明显减轻,哮鸣音消失,已开始减服激素药量。口干,纳旺,余症尚存,脉舌同上。药已中的,宜乘胜追击,于处方(1)加瓜蒌皮109,海浮石109;处方(2)续服,改每天午饭后服1次。
三诊:上方服6剂,已停服激素,哮喘未发,头晕,心悸,腰酸腿软,舌质淡红胖嫩,苔薄白,脉细。拟益肺补肾以治其本,投以参蛤散化裁。
处方:西洋参309,川1三七159,川贝母209,珍珠粉5支,蛤蚧2对。诸药共研为细末,每次服39,早晚各服1次。
经服上述散剂2个月,哮喘未发,随访1年,病情稳定。
按:本例患者哮喘病已30年,病根沉痼,按病机分析,其本在肾。每次发作时间是在夏季,夏季感邪每多风热或暑热,提示患者有伏热在肺,内外相得,其病作矣。热伤阴则为燥,熬炼津液则为痰,痰阻气道则为喘,故此次发作,先以润肺养阴化痰为治,取沙参、麦冬、太子参、川贝润肺养阴,鱼腥草之清肺,杏仁、紫菀、款冬、莱菔子之化痰宣肺,服之中的。佐用六神丸乃盛老治哮喘病之独到经验,他认为:六神丸所含的蟾酥、麝香、冰片具有通窍解痉作用,对哮喘发作时气管痉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所以常用为发作期的治标药,效果卓著而无副作用。病情缓解,哮喘不发时,投以益气补肾之参蛤散,为治本之法;同用化痰止咳、润肺平喘之川贝母、珍珠粉及活血化瘀之川三七,为治标之举。这样标本兼顾,长期服用,能防止哮喘病的复发。
病例二:蔡某,男,12岁,学生。于1975年4月23日初诊。1969年因感冒引起支气管哮喘,以后每年均有发作,尤以1971年发作更频繁。近因感冒诱发哮喘,以夜间为甚,常因此而彻夜不能平卧,咳嗽痰白稠粘。体温38*(2。胃纳欠佳,二便正常,舌苔黄々脉滑数。法当温肺散寒,清热豁痰。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处方:蜜麻黄、紫苏叶各4.59,射干、黄芩、款冬花、紫菀、桔梗、前胡各69,苦杏仁、瓜萎仁各99,甘草39。复诊:4月26日,上药服3剂后,哮喘已停,咳少.盗汗,口干已消,纳食、二便均正常,舌苔薄黄,脉缓。寒邪已散,但肺热未清,已耗伤阴津。当以清肺热为主,兼顾养肺阴。
处方:桑白皮、苦杏仁、瓜蒌仁、麦门冬各99,前胡、浙贝母、黄芩、桔梗、甘草各69,冬瓜仁59。又服3剂而愈。
按:本例患者有哮喘宿疾6年,每年发作,本次发于4月份,正值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故外感引动伏邪而发作,其病在肺可知。寒邪侵袭肌表,痰浊留伏于肺,气道受阻,痰气相搏,故见哮喘不得卧、咳嗽而痰白粘;寒邪失于温散,已萌化热之势,故见舌苔黄、脉滑数。证属表有寒而肺有痰热壅阻之候。治当以散寒解表,清肺化痰。方用苏叶、麻黄散寒解表;黄芩、射干、瓜蒌仁清肺化痰利胸杏仁、桔梗、紫菀、款冬宣肺止咳化痰;麻黄、前胡平喘下气止嗽。服药中病,仍以原方加麦冬以防伤阴。盛老在数十年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握了此病的发展规律,故虽未见明显阴虚之象,而先顾其阴液,体现了既病防变的思想。病例三:杨某,男,军人。于1975年3月4日初诊。有支气管哮喘史5年,四季均发作,尤以秋冬为甚。一天中以下半夜及拂晓哮喘加剧,痰黄而不易咯出,口干,胸闷,二便如常,舌苔黄,脉细。病乃本虚标实,根据未发时以扶正为主,既发时以攻邪为主的原则,拟祛痰宣肺平喘以治其标。
处方:沙参、冬瓜仁各159,苏子、白芥子、苦杏仁、瓜蒌仁、黄芩、枇杷叶各99,川贝69,细辛4.59。
二诊:3月21日。服上药半个月后,诸症未见明显好转。仍气喘,咽痒,痰多而不易咯出,痰色黄白,舌苔黄白相兼,脉细弱。仍以治标为主,兼顾治本。上方力时h肾之核桃肉、钟乳石各159,并加服济生肾气丸,每服69,日服2次。
三诊:3月23日。上药服3剂后,略见效验,标证缓解。肾气虚损,以补纳肾气兼佐化痰降逆,以达标本兼顾。
处方:
(1)党参249,炒莱菔子、钟乳石、胡桃仁、玉竹各159,天竹黄、苦杏仁、川贝母、瓜蒌仁各99,罗汉果1粒,沉香4.59。
(2)金匮肾气丸。99,日服2次。
(3)胎盘粉609,川贝母159,蛤蚧1对,麝香0.39,合研细末,每服39。在发作时每4小时服1次,开水送下。也可作预防,午后服1次。
四诊:4月8日。上药服10日后,各种症状均见改善,喘减八九,但阴津耗伤,乃以三诊处方(2)、处方(3),以培补下元,摄纳肾气,并予蜜冬花、蜜紫菀、蜜兜铃、白果各99,水煎代茶,以滋养肺阴,达肺肾同治而巩固疗效。按:古人对于哮喘病的治疗总结了丰富的1临床经验。如丹溪云:凡久喘之证,未发宜扶正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张景岳补充说:扶正气者,须辨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此等证候,当倦倦以元气为念,必致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此对哮喘的辨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本病例哮喘之疾虽时间不长,但发作频繁,始终难以控制其复发,盛老先用治标,后转而标本兼治,既利肺气,又注意补肾纳气,双管齐下,才获其效。最后以培补下元,摄纳肾气而收功。正如张景岳所说: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加消散。实经验之总结。
对于哮喘病的疗效巩固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医有久咳成喘之说,说明久患哮喘病者其发病内因与肾虚有密切关系,而肾虚的本质在西医学中,可能就是下视丘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反应系统的功能低下。用补肾疗法提高了此反应系统的功能,对本病的防治起到很好的作用。病例二用金匮肾气丸以及玉涎丹(贝母、蛤蚧)加胎盘粉、麝香以防治哮喘之发作,正是在上述经验的指导下而制订的。
(二)治肺脓疡,以祛邪清肺为法
肺脓疡是由于各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临床上以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为特征。
此病中医称为肺痈,辨证总属实热证,为热毒壅肺、肺气不利、痰浊瘀热郁蒸成痈,继则酿脓,而成此病。治疗当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气解毒、化瘀排脓法。脓未成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者,需排脓解毒。两者皆以利肺气为目的,前者通过清法使肺气利而痈消,后者通过排脓,使热毒清、壅结解而肺气清。
病例:任某,女,成人。月前发热咳嗽,胸痛拒按,经X线胸透提示:肺部可见液平面,诊为肺脓疡。以胸痛彻背、咳吐腥臭脓痰为主诉,舌苔薄黄微腻,脉细带滑数,病乃肺痈也,良因月前感受风邪,失基宣散,内郁化热,热壅血瘀于肺,蕴酿成痈。治宜清热散邪,解毒化瘀。
处方:柴胡69,薄荷69,栀子89,黄芩109,苇茎109,银花129,连翘109,蒲公英159,桃仁109,丹皮109。
服10余剂后,诸症明显改善,X光胸透已见液平面吸收好转。药已中病,当守前法,不可更弦。于上方再加麦冬、百合、郁金各99,以滋养肺阴兼行气解郁,又10剂而病瘥。后嘱以琼玉膏滋补肺肾,调理复元。
按:本方用柴胡、薄荷散风热外邪;栀子、黄芩、苇。茎、银花、连翘、蒲公英清肺解毒;桃仁、丹皮化瘀;桔梗入肺排脓。服药后症状改善,于原方加麦冬、百合养肺阴,以防肺阴损耗,加郁金行气解郁以促肺气尽快通畅而愈胸痛彻背。病瘥后,肺的阴液必有损耗,故以琼玉膏养肺滋阴。
消化系统疾病
(一)治胃脘痛,有调气十法
胃脘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病因错综复杂,
如治不得法,常致病情加剧,病变峰起。
胃居中土,为多气多血之经,乃人身升降之枢纽,名仓廪之官,主纳食消谷。盖胃禀冲和之气,稍有偏胜,每易成疾。古人有六腑以通为用之说,治疗胃脘痛则以通则不痛而立论。盛老日:通之之法,迥然各异,虚者补之,寒者温之,气陷者升之,气郁者舒之,火热者清之,湿阻者化之,食滞者导之,痰凝者开之,血瘀者行之,气逆者降之,皆通之之义也,倘若拘于泄下为通,则瘥矣。治疗胃脘痛必须善于调和中气,正确掌握行气疏通之法,即使属于脾胃虚弱之胃脘痛,也须牢寓疏或疏中寓补,临证喜用花类药物以行气解郁,花类药物别具芳香之味,轻灵之性,和胃悦脾,常辨证选用花、扁豆花、玫瑰花、旋覆花、红花、萼梅花、葛花等诸花以治疗胃脘痛,常收卓效。对于某些顽固性胃脘痛因久痛入络,选用虫类诸药如全蝎、蜈蚣、九香虫、地龙干等品以通络止痛,搜风解痉。兹将临证常用的调气法,治疗胃脘痛经验归纳为如下十法。
1.健脾补气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健的证候。症见胃脘隐隐作痛,得食或揉按则舒,纳食少,面色萎黄,
形瘦口淡,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莲子、扁豆、怀山药、砂仁、白豆蔻等,以补益脾胃、调理中气。其中盛老尤喜用砂仁,因砂仁不仅温肝醒脾,且于大队补脾胃药中,具有调中和气之力,有补而不滞之妙。
病例:景某,女,45岁,工人。形体赢瘦,面色萎黄,胃脘隐隐作痛伴腹胀肠鸣,便溏日3~4次,纳少口淡,舌淡嫩有齿痕,苔薄,脉细弱。证属中气虚弱,脾失健运。治宜健脾补气,培中和胃。
处方:党参、黄芪各159,茯苓、怀山药各129,扁豆、莲子各109,砂仁、陈皮各69,凤凰衣、炙甘草各49。
服6剂,胃痛止,纳食增。继以参苓白术散连服1个月,诸恙悉平,体重增加,面色红润,气力倍增。
按:此案为脾气虚弱之证,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之。方以参、芪、苓、山药等健脾益气,伍以砂仁、陈皮之行气,补中有行,乃用药之妙,调气之良策也。
2.温中理气法:适用于寒凝中宫,气机不展证。症见胃脘疼痛较剧,得热稍减,泛吐清水,喜食炙赙辛热之品,舌淡苔白滑,脉弦紧。常用药物有川椒、良姜、荜茇、吴茱萸、干姜、川朴花、丁香、肉豆蔻等,以温中散寒、暖胃理;气。尤喜用川朴花于温中散寒方中,盖因川朴花不仅能温中除满,且其性轻灵,调中之力尤佳。
病例一:林某,男,62岁,职员。近月来胃脘疼痛无休止,天寒加剧,泛吐清水,痰涎尤盛,素嗜热饮,大便溏薄,舌胖苔滑,脉沉弦。病因中土虚寒,气机不利。治宜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处方:川椒、川朴花、高良姜、吴茱萸各69,于姜甘草各49,白芍、肉豆蔻、茯苓各109。服6剂,痛止,余恙亦除。
按:此案胃痛因寒而致,寒主收引,则胃体拘急,气机失于通畅,不通则痛,必以温而通之,故用多味温药。寒宜散之,必以辛味,女椒、吴茱萸、干姜、花、肉豆蔻等。辛与温相合,温中散寒,相得益彰,效如桴鼓。
病例二:林某,男,65岁,素嗜肥甘之物,人虽肥胖。然自年轻时即患胃痛,时发时辍,早年自恃身强体壮,亦不介意。近几年来,胃痛发作颇频,且痛势亦较前为剧,始引起重视。此次发作已3个月,曾求诊于某医,投以消导理气之中药数十剂,而病不减。亦曾服西药诸如解痉止痛及进的荷兰乐得胃片、日本之胃散、胃仙片等,间或取效于一时,而终非根本之计。
视患者体形虚胖,神态淡漠,询其疼痛之状,:心窝部隐隐作痛无休止,每于天寒时加剧,得食益甚,时泛酸水。又云:平时痰涎壅盛,喜吐痰,不渴,喜热饮。察其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印,舌苔薄白,切其脉沉细。盛老诊为脾胃虚寒,运化乏力,气机不利则疼痛作矣。处以厚朴温中汤、芍药甘草汤合良附丸化裁为治。
处方:广木香59,茯苓159,陈皮69,良姜69,白芍159,白蔻衣69,香附109,淡吴茱59,五灵脂109,甘草39。
服3剂,胃痛减去七八,纳食稍迸,但感食后胃脘部作胀。守上方去香附、五灵脂,加神曲、麦芽。又3剂而诸恙均失。最后嘱以健脾理气之香砂六君丸常服,以巩固疗效。2个月来,配服香砂六君丸后,胃痛一直未再发,神气倍增.
按:本例病人胃痛隐隐,天寒加剧,喜热饮,舌淡胖确齿印,舌苔薄白,脉沉细,是为中焦有寒,中阳不足,寒主凝滞,又失阳之温化,则气机不利,不通则痛。胃病已久,久病必虚,又多痰涎,得食益甚,此胃失腐熟,脾失健运。故此寒性胃痛属虚,是为虚寒也。治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翘主。选木香、良姜、香附、吴茱萸温中散寒理气;陈皮、白蔻理气助运;茯苓、川朴健脾除湿;白芍、甘草解痉止痛;五灵脂活血止痛,以久病人血故也。服3剂,即有佳效,加神曲、麦芽以助胃消食。药已中的,则用香砂六君丸健脾理气,标本兼顾,而收全功。
病例三:顾某,男,50岁,军人。胃痛之病已经5年。5年前发病时,曾住部队医院检查治疗,经钡餐透视诊断为慢性胃炎。素嗜烟酒,且有嗜茶之癖。
现见胃脘胀满疼痛,纳食呆滞,不知饥饿,时吐清水,胃脘部怕冷,口干,溲多清长,大便不实,腰酸痛,面色萎黄,舌苔白厚而浊,脉沉弱无力。
综观全局,顾某之病乃寒湿困于脾胃,运化失职,气机升降失常而致胃痛。治宜温中祛寒,健脾化湿。投以《金匮要略》之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加减。
处方:茯苓159,干姜69,白术109,砂仁69,陈皮69,苡米159,枳壳109,甘草39。
连服6剂,胃痛已减,食欲增进,口不干,大便坚实,腰酸痛亦减。已见效验,乃守其法,上方去枳壳,加党参、怀山药各159。又6剂病告愈。
按:患者从事革命工作,餐风露雨,坐卧湿地,饮食起居失常,伤及脾胃。且有烟、茶、酒之嗜好。嗜酒者,未免积湿生痰,耗气损阴;至于饮茶虽能清热涤痰,提神去烦,然对于脾胃虚寒之人,长期饮服,难免有弊,所以明·李时珍在总结自己喝茶经验时云:中年胃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冷洞泻。分析患者之病证,长期饮食起居失常,脾胃衰弱,又嗜茶酒,湿从内生。餐风露雨,坐卧湿地,寒湿外侵,内外复加,寒湿困脾,脾胃失其升降之机,故见胃脘胀满疼痛。中阳被困,脾失运化,故纳食呆滞,不思饮食。胃脘部怕冷,时吐清水,小便清长,大便不实,亦脾阳虚衰、寒湿内蕴之证。湿滞中焦,脾不输津故口干,寒湿客于肌肉故腰酸痛。方中以干姜温中祛寒,砂仁助之;白术健脾化湿,陈皮佐之;茯苓甘淡渗湿,苡米伍之;甘草培冲健脾,党参、怀山药增强之。并配以枳壳宽中下气,使其脾胃健运,扫除寒湿阴霾,气机升降得宜,而病体复康。
3.补阳升气法:适用于脾胃阳虚,升提无力致络脉松弛,胃腑维系失固证。症见胃脘隐痛绵绵,其痛如坠,久立或劳力加剧,纳少无味,胀闷不消,肢体困顿,怠惰嗜卧,舌淡苔少,脉细弱。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鹿茸、山药、枳壳、升麻、柴胡等以益胃健脾,补阳升陷。盛老临证喜用黄芪、鹿茸、枳壳,乃因黄芪味甘,善益气升陷,故东垣补中益气汤、张景岳举元煎、张锡纯升陷汤均用为主药;鹿茸味甘,得地中正之土味,人脾胃之经,鹿性纯阳,气味俱升阳,善补督脉,督为阳气之总督,督得其补,则大气升举;枳壳据近代研究报导,可使胃肠等平滑肌兴奋性增强,对胃下垂等颇有佳效。
病例:周某,男,42岁,驾驶员。胃脘痛十余载,一年前经透视诊断为胃下垂。症见脘腹胀闷伴坠痛感,纳少不化,四肢困乏,口苦呃逆,便溏,脉细弱。病因脾虚气陷。
治宜健脾益胃,升阳益气。
处方:党参、黄芪各459,白术、茯苓、枳壳各159,
升麻、柴胡、砂仁各69,石斛、扁豆各109。
连服1个月,诸症均失,唯感脘腹胀闷,透视复查:胃位置偏低。乃嘱每月以鸡汤送服鹿茸粉1.59,连服3个月,病痊愈。
按:本例胃下垂案,常规治法是益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是为对证之举,内服后自觉症状可以缓解。然胃下垂究系慢性之患,非短时而能使其升举也。盛老主张起用鹿茸,乃独到之经验,以气属阳,气之升须阳之鼓动,故用之颇有成效。
4.养阴益气法:适用于脾胃气阴虚损,阴亏气燥证。症见胃脘绵绵作痛,饥时尤甚,知饥而纳少,烦渴,便秘,舌红绛少苔,甚则光剥,脉细弦。常用药物有:沙参、百合、麦冬、玉竹、石斛、芍药、乌药等以养阴润燥,和胃益气。盛老喜用百合汤(百合、乌药)治疗胃阴虚之胃脘痛,乃因百合不仅是润燥之功臣,且益气之力亦著,其品性轻清,伍以乌药于润燥养阴之中又能理气。
病例:张某,男,61岁,干部。夙患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脱垂、胃酸减少。症见胃脘绵绵作痛,饥不欲食,食侧胀闷,口干喜饮,心烦失眠,溲短便秘,舌红绛苔少,脉沉细弦。病因胃阴亏损,阳土失润。治宜养阴润胃,缓急止痛。
处方:百合309,麦冬、玉竹、石斛、茯苓、白芍各109,乌药、五味子各69,甘草39。
连服半个月,痛止津回,中土得润,纳增神健,病遂愈。
按:本例胃阴虚为主,久病阴不资气,以致阴虚及气,胃气亦虚。治疗宜以滋养胃阴兼顾胃气。盛老重用百合,取其双补气阴之用,百合虽为养阴清热之佳品,也有补气之功效,《本经》:......补中益气,故用治气阴两虚的胃痛确有其效。
5.舒肝畅气法:适用于忧思恼怒,肝郁气滞,木失条达,横逆乘土,土失疏泄证。症见胃脘痛,每于情绪怫郁而发,攻痛连胁,嗳气频频,苔薄白,脉弦。常用药物有柴胡、青皮、香附、佛手、砂仁、槟榔、枳壳、萼梅花、玫瑰花、子等,以疏肝解郁、调气和胃,久痛不愈则加全蝎。盛老临证喜用萼梅花、玫瑰花等花类药物。因其性清扬,调气而不香燥,解郁而不耗液,是理想的舒肝畅气药。病例一:徐某,女,30岁,教师。性素急躁,胃痛已-数载,时辍时发,近因工作不顺,胃脘痛发作连及两胁,纳食呆滞胀闷,嗳气则舒,干便结,月经趋前,量少夹块,舌红苔白,脉弦劲。病因肝气怫逆,胃土受侮。治宜舒肝解郁,和胃疏土。
处方:柴胡、枳壳、绿萼梅各109,茯苓、丹参各129。服6剂后,脘痛减,大便通,然胁痛未愈,纳食不香。于上方加白芍129,全蝎39。又服6剂,诸症均解。嘱平时多以玫瑰花、萼梅花、甘草,代茶饮服,并注意调摄性情。按:本案为肝气怫逆犯胃引起的胃痛,用柴胡疏肝饮加减治疗有一定疗效,但胁痛未除,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白芍,意在收敛太过之肝气,加全蝎则是平熄肝风,一敛一平,使肆虐之肝气受到抑制,则胃不受肝之乘,病自悉除。
病例二:卢某,青年工人,未婚。病起于1974年底,某突然上腹部连及脐周剧痛,呕吐,旋即解黑便,遂住进
∈医院,住院期间曾作全面检查,最后诊断为慢性胃炎、十:指肠瘀积。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而出院。嗣后,上部经常无规律性隐痛,每天饱食后益甚,腹胀欲呕,伴吐水,口苦,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视患者面色眺白,精疲乏,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沉细弦。病属肝郁气滞,于条达,横逆犯胃。在治疗上理当疏肝解郁,和中理气。处方:沙参159,橘皮69,茯苓159,山药159,枳实;代赭石159,马蹄金159,砂仁69,佛手干99,凤凰:159,甘草39。
服6剂后,诸症悉减,胃痛渐缓,食欲增进,唯口干:便干结未除。于上方加川连4.5参槟榔99,以增强清热滞之力。又6剂,胃痛止,食欲佳,二便通调,唯尚,病趋痊愈,后嘱以参苓白术散合参麦饮作善后之图。聪按:本例因肝郁气滞而致胃痛,胃为仓廪之官,主纳水与脾表里相合,共同升降气机,今受肝木之侮,则失其清降浊之能,故饱食后胀闷益甚而欲呕。肝郁化火,故口而吐酸水。小便短少,大便干结,亦肝郁化火之象。必以、气药治疗,但理气药多香燥伤阴之弊,特别是本例已有伤之萌,故选药时切忌投太过香燥之药,并应兼顾养阴,庶有误。方用茯苓、山药、甘草健脾补气;陈皮、砂仁、佛理气和胃;重用枳实以配合诸药行气而除胀闷;代赭石以。肝镇逆;马蹄金、凤凰衣以清热理气,并伍以沙参滋阴增,清热柔肝。全方具有健脾理气,平肝降逆之功。
6.泻火清气法:适用于肝郁化火,犯胃伤脾,或素嗜赙辛辣之物而致胃火炽盛证。症见胃脘痛剧,干口苦,酸嘈杂,心烦易怒,多食易饥,食则痛甚,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数。常用药物有栀子、龙胆草、黄芩、黄连、扁豆花、川楝子、吴茱萸、郁金、枳壳、陈皮、马蹄金、大黄等,以清肝胃之火,调郁滞之气。其中扁豆花人气分而行气,其性清散,用之无扁豆多食壅气之弊;马蹄金乃南方民间常用草药,为旋花科、马蹄金属多年生匍匐状草本,学名黄疸草(Dchond1-a repens Forst),功能祛风利水、理气活血、清热解毒,伍以泻火清气药,每收卓效。
病例一:李某,男,42岁,干部。胃痛逾10年,近年来症状加剧,经钡剂透视诊断为幽门痉挛、胃大弯透亮阴影(炎症)。症见胃脘痛剧,得食尤甚,泛酸嘈杂,头晕失眠,干口苦,大便3天未行,小便短少,舌红苔黄厚,脉弦劲。证属肝胃火盛。治宜清肝泻火,和胃理气。
处方:吴茱萸39,黄连、枳实、扁豆花、马蹄金各109。续服6剂,病遂愈。
按:本例属肝火犯胃之证,清泄肝火是为治本之法,合用理气和胃,是为治标之举。以左金丸清肝泻火,合扁豆花、枳实理气,标本同治,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病例二:李某,男,48岁,干部。胃病已10年,近年来胃脘部胀痛加剧,夜寐不安,食欲锐减,逐渐消瘦。经钡餐透视诊断为幽门痉挛、十二指肠幽门梗阻、胃大弯透亮阴影(发炎)。症状日渐加重,因胃脘胀痛益甚,故三餐改为半流饮食,但仍不能化,最后改为全流饮食已3周。患者经常头晕、失眠、口苦、右胁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弦细。病因肝郁日久,化火犯胃。治宜清肝泻火,佐以健脾理气。方用《丹溪心法》左金丸加味。
处方:吴茱萸4.59,黄连99,枳壳99,陈皮69,茯苓159,大黄69,内金99,生姜4.59。另用代赭石、磁石各309,先煎。
服4剂后,诸症明显好转,饮食稍进,但食后仍感脘腹胀闷。于上方去大黄、内金,加槟榔159、降香4.59。再服6剂,而病遂安,后以逍遥散调养1个月而愈。
按:本例为肝郁化火,火气郁结不发,气机阻滞故胃脘胀痛甚剧;胁为肝之分野,肝郁气滞见右胁疼痛;肝郁化蠼,肝胆相为表里,肝热则胆火上乘,故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弦等。至于失眠乃肝胃不和,扰乱神明,古人谓:胃不和则卧不安,正指此也。治当既清泻郁火,又利气机。方用黄连、吴茱萸之左金丸清胃且疏肝,辛开而苦降;以大黄泻其火,使火从下泄;陈皮、枳壳理其气,使气能通,而郁结解;代.赭、磁石镇降肝火;茯苓、生姜和胃以助疏泄,药证合度,则疗效可期。
7.化湿调气法:适用于湿邪盘踞中焦,脾胃气滞不行证。症见胃脘痞闷,绵绵作痛,口粘乏味,食欲不振,嗳气便溏,体倦肢困,苔白厚或腻,脉濡缓。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茯苓、苡米、藿香、佩兰、枳壳、葛花等,以健脾化湿、调气和胃。盛老喜用藿香、佩兰、葛花,因藿香、佩兰专人中土,气味辛香,其宣中辟秽、凋胃醒脾之力尤佳;葛花性味甘平,功同葛根,其轻扬升发之性尤过之,伍于健脾化湿药中,具轻清醒脾、和胃化湿之效。
病例:高某,男,56岁,军人。患者长期从事革命工作,风餐露宿,饮食失常,胃痛已历二十余载。素嗜烟酒,且长期饮茶。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纳食呆滞,不知饥饿,时泛清水并伴恶心,大便溏薄,苔白厚而浊,脉沉弱无力。病因脾胃虚寒,湿邪盘踞。治宜健脾化湿,调气和胃。
处方:茯苓、苡米、白术各159,藿香、佩兰、陈皮、干姜各89,葛花、枳壳各69。
连服半个月,诸症均失。继以四神粉(茯苓、莲子、山药、芡实各等分,共为末)饴糖调服,调理1月而愈。
按:本例长期饮酒,难免积湿生痰,脾胃虚寒之人,又长期饮茶,故湿邪内聚可知。湿阻气机,故胃胀胃痛。治以健脾化湿,是为治本;兼以理气,使气行湿化,湿化则气更。畅,相辅而相成也。四神粉乃民间保健饮食,具有健脾之功,服用方便而无弊,深为病人所接受。
8.消食导气法:适用于饮食停积中土,中焦气机受阻证。症见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呕吐酸腐,大便或溏或秘,苔腻,脉弦滑。常用药物有谷麦芽、神曲、山楂、莱菔子、槟榔、枳壳、凤凰衣、菜豆壳,(即豇豆衣)等,以消食化滞、导气和胃。盛老曾自拟五壳饮(枳壳、菜豆壳、白蔻衣、凤凰衣、扁豆衣)治疗食积湿滞之胃脘胀痛,随症加减,疗效颇佳。
病例:杨某,男,24岁,工人。素有胃痛史,2天前,亲朋欢聚,膏梁厚味,开怀痛饮,致脘腹胀闷伴阵发性疼痛,嗳腐泛酸,厌食口干,大便2天未行,舌苔厚腻,脉弦紧。病因暴饮暴食,戕害中土。治宜消食导滞,行气和胃。处方:神曲、山楂各159,槟榔、枳壳、陈皮、菜豆衣、莱菔子各109,木香、大黄(后下)各69。
服2剂,大便通利,脘腹痛止胀减,但纳呆,苔薄腻。再投予五壳饮加陈皮、茯苓、谷麦芽,又服3剂,诸症均失,纳食正常。
按:本例属暴饮暴食引起饮食停滞所致的胃痛。治疗宜消食导滞,食滞除则胃痛解。具体有消法、泻法、吐法,本例采用消、泻二法,再兼以行气,仅2剂就有佳效6行气法的使用能促进消、泻,使之迅速取效。
9.祛痰顺气法:适用于脾虚痰凝,气滞不顺的证候。症见胃脘疼痛伴泛呕痰涎,纳少胀闷或不知饥饿,四肢乏力,头目眩晕,舌淡苔腻,脉细滑。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旋覆花、代赭石、香橼皮、枇杷叶、茯苓、扁豆、瓦楞子等,以化痰顺气、健脾缓中。盛老喜用旋覆花、枇杷叶、瓦楞子,古人认为诸花皆升,旋覆独降,其化痰理气降逆之力尤著;枇杷叶功能和胃降气;瓦楞子消痰祛瘀,止胃酸。诸药伍以二陈汤健脾燥湿、顺气化痰,具有标本兼顾、缓急同治之妙。
病例:蔡某,女,46岁,工人。平日以素食为主,面色萎黄,四肢乏力。近月来,胃脘胀闷疼痛,纳少泛恶,喜吐痰涎,口淡,便溏,白带多而稀,舌淡苔腻,脉细滑。证因脾虚痰凝,胃气上逆。治宜健脾和胃,化痰顺气。
处方:陈皮69,半夏89,茯苓159,甘草59,旋覆花、枇杷叶、香橼皮各109,党参129,白术109,吴茱萸、干姜各59。
服6剂后,痛止胀减,纳增欠馨。于上方去吴茱萸、干姜,加砂仁59、佩兰109,续服6剂,诸恙均失,痰涎减少,纳食旺,继以香砂六君子丸以善其后。
按:本例为脾虚生痰,痰阻胃脘,气机不畅引起的胃慵。治以健脾为本,以绝生痰之源;化痰而顺气机,则气行而痛自止。胃喜和降,故方中使用的药物以降为多,如旋覆花、代赭石、枇杷叶、半夏等,使痰气降,而胃得宁也。10.活血行气法:适用于胃痛日久,屡治不愈,久痛入络,气滞血瘀证。症见胃脘疼痛如针刺,痛处不移而拒按,得食加剧,甚者可见心下痞积、触之坚硬,或见呕血便血,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弦涩或细涩。常用药物有海螵蛸、茜草、九香虫、丹参、元胡、川楝子、乳香、没药、五灵脂、赤芍、蒲黄、红花、莪术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盛老喜斥海螵蛸、茜草、九香虫。九香虫功能散滞气,疏肝郁,对亍肝胃气滞而痛有定处者,具有理气定痛之效;海螵蛸、茜牟具有行血瘀、通经络之功,《内经》四乌鲫骨一蔗茹丸9即以此二味为主药通经活血,为治女子血枯经闭之妙方。盛老用此治疗瘀血阻滞胃络之脘痛,每获良效。其中海螵蛸尚有制酸止血之效,对于长期胃脘痛属于血瘀气滞者,投之翱应。
病例一:王某,女,42岁,教师。患者胃病数载,近一年因教务繁忙,胃脘部痛剧,手不可近,得食尤甚。2天来,大便色黑如柏油样,经检查诊断为胃溃疡伴出血。舌暗红有瘀,脉细弦。病因久病人络,情志激扰,五火内燔,络,脉损伤。治宜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处方:生地炭309,茜根、元胡、蒲黄、赤芍、五灵脂各109,海螵蛸159,甘草39。
药服4剂,痛减血止,纳谷尚差,疲乏无力。于上方加丹参、茯苓各159,阿胶109,续服6剂,诸恙悉平,略事调养遂安。
按:本例的胃痛属血瘀气滞之证,治疗以活血祛瘀为主,除玄胡外,基本上未用理气药,此因症见出血,惟恐理气而使出血加重之故。盛老用药,在此环节上体现了谨慎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病例二:庄某,青年教师。罹患胃病数载,近1周来,因教务繁忙,胃脘部痛剧,手不可近,得食尤甚,2天来,大便色黑如柏油样,舌红边紫,脉细弦。经西医检查诊断为冒溃疡出咖。治官活凉祛察痛.青以唼雏韵合会钤子散加味。
处方:生地炭309,茜根99,元胡99,蒲黄99,五灵脂99,赤芍99,川楝子99,甘草39。
服4剂后,胃痛顿减,胃出血基本得到控制,但食欲不振,疲乏无力。仍守前法,上方加丹参159、茯苓159、阿胶(另包烊化)99。又服6剂,诸恙悉平。略事调养遂安。按:本例患者疼痛定于胃脘部,且痛势颇剧,手不可近,黑便,舌红边紫等。拟初为瘀血胃痛。七情激扰,五志之火内燔,且因久病人络,络脉损伤故作便血。得食尤甚者。乃因瘀血内停,食与瘀并。在选方用药方面,以蒲黄行血止血。五灵脂散瘀止痛,二药相伍,功能祛瘀止痛,名日失笑散,此方原为产后腹痛而设,但施之于胃脘疼痛属于瘀血阻滞者亦颇有效。另以元胡配川楝子,名金铃子散,功能疏肝清热、理气止痛,尤其元胡一药,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为活血利气止痛要药,故古人有心痛欲死,速觅延胡之说。本方除上述二方组合外,尚以生地炭凉血止血,茜根、赤芍、丹参活血祛瘀,茯苓、甘草健脾补气,阿胶滋阴和血。由于组方有条不紊,投药丝丝入扣,故见效颇捷。
(二)治呃逆,重在和胃降气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主为主症的病症。由多种原因引起,但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治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属于胃家寒冷的,宜温中祛寒;属于胃火上逆的,治以清降泄热;属于脾胃阳虚者,治宜补中益气、降逆和胃;属于胃阴不足者,治以生津嚣胃。兹将盛老治疗呃逆一例介绍如下。
病例:黄某,女,40岁。半年前患呃逆,每天打呃上百次,纳食欠佳,自感脘腹胀气积水,寐寤不安,经各种治疗未见改善。1990年3月经胃肠钡餐透视发现大气泡,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此外,尚觉口淡,喜吐痰,白带多而稀,舌淡无苔,脉沉而细。证因中虚痰结,气逆不降。盖中焦脾胃主运化水湿,然脾气宜升不宜降,胃气宜降不宜升,方能达到升清降浊。今中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阳应升而不升,阴宜降而不降,乃致湿浊留滞,胃气上逆,而噫气呃逆。法当降逆祛痰,益气和中。方用旋覆代赭汤合橘皮竹茹汤化裁。
处方:洋参39,党参159,赤茯苓159,代赭石309,半夏69,橘皮69,吴茱萸69,旋覆花(布包)69,干姜69,降香69,炙草69。
服药4剂后,诸症明显好转。乃宗前法,再以温胃理气之砂仁、香橼干、枳实、花椒随证加减,逾旬日而病告愈。按:本例据口淡、多痰、带多而稀、舌淡无苔、脉沉而细诸症,辨证为脾胃中气不足。脾气不升,浊气不降,则胃中有湿浊停留,引起胃气上逆而呃逆频频。治当补中气,降胃气,化痰浊为主。方用洋参、党参补中气;半夏、橘皮、茯苓化痰和胃;干姜、降香、半夏、旋覆花、代赭石、枳实等降逆和胃止呃;吴茱萸温中止呃。诸药相配,历时半年之呃逆,仅10余剂而收卓效。
(三)治顽固性呕吐,以降气为法
呕吐是一个症状,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引起。呕吐的病因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因手术后而致肠粘连引起者,乃古人所未言也,究其病机,西医谓粘连引起胃肠转位或重叠,使食物不能顺利下降,却逆而反出于口;中医认为是胃气阻塞,浊气不得降,则逆而向上是为呕吐。治宜舒缓胃气,和胃降逆。当然还应根据舌脉症状,辨清是寒是热是虚是实,针对病机而进行施治,选用清热、温中、补气、养阴、活血、通腑、化痰、除湿等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兹介绍盛老治疗顽固性呕吐一例,报告如下。
病例:李某,女,28岁,已婚,教员。1966年5月26日初诊。患者于1959年施行阑尾手术,术后时觉腹胀痛,恶心呕吐。至1964年因症状加剧,于同年6月下旬住市某医院,进行中药及针灸治疗。住院3个月,其他症状有所好转,唯呕吐仍旧。又于同年转住某医院进行西医治疗,症状未见好转。1965年赴广州某医院治疗,亦未见效。呕吐依然如故,而体质日趋虚弱。于1965年7月22日经某门诊部X线胃肠钡餐透视,发现十二指肠球部粘连转位(幽门管及十二指肠向胃小弯侧移位)于结肠处,结肠迂回呈重叠,局部有压痛(可疑该处有粘连)。本拟再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患者病患多年,辗转治疗数处,体质虚赢,拒绝再行外科手术,前来诊治。患者面色眺白,气弱言微。据诉:呕吐已2个多月,食人则吐,四肢无力,时时昏倒。近日竞至饮水亦吐,滴水不留腹,全赖滴注葡萄糖液以维持生命。此外,尚感口渴、腹胀、大便不通,舌绛苔少,脉微如丝。此乃脾胃气阴两虚,升降失宜。法当养胃滋阴,和中降逆。投以严用和《济生方》之橘皮竹茹汤加味。
处方:太子参129,麦冬129,麦芽129,代赭石159,枇杷叶109,姜竹茹109,赤茯苓109,黄芩109,陈皮69,生姜59,甘草39。
另:西洋参39炖,冲服。嘱服10剂。
复诊:6月8日。上药服至第6剂后,始觉腹中雷鸣,腑气乃通,大便已下,均如龙眼核样之坚硬。呕吐锐减,食欲稍进,口已不渴。前方已见效,仍守前意。于上方去生姜、黄芩,加火麻仁、郁李仁各109以润肠通便。再服,6剂。
三诊:经上述二诊,服药10余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呕吐痊愈,二便如常,食欲亢进,已能进稀粥。唯觉腹稍胀,再予《金匮要略》之橘皮竹茹汤合张元素的丁香柿蒂汤加减化裁,续服月余,病渐康复。随访至1967年2月。呕吐未再复发,饮食倍增,体重增加,面色红润,已能工作。至今呕吐未见复发,偶有便秘,腹部不适,常以二诊之处方服1--2剂,即大便通畅,而体质尤健于昔也。
按:本例属胃阴虚的呕吐。盖呕吐时日已久,大量津液精微丧失,一时难以得到补充而成此证,精微不能化生为气,则胃气亦虚;阴虚生内热则舌绛苔少,13渴便干;胃之气阴不足,又生内热,则胃气不得和降,故呕吐频作。治当养胃阴、清虚热,并降胃气,以橘皮竹茹汤加味。选麦冬、太子参养气阴;黄芩、赤苓、竹茹清胃热;麦芽、陈皮、甘草、生姜和胃气;枇杷叶、竹茹、代赭石、生姜降气逆。二诊加火麻仁、郁李仁通便而降气;三诊更加丁香、柿蒂,使逆气得平。药能对证,则痼疾渐除。
(四)治慢性结肠炎,以温补脾肾为本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或遗传因素,或肠道细菌、病毒感染、饮食不节、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本病以腹泻伴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患病时间久,反复发作,常由急性肠炎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未彻底发展而来,故亦表现为肠功能紊乱,如腹胀、纳差等症,亦有体瘦、乏力、精神不振、头晕、腰酸、脉弱等全身虚弱的征象。
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根据症情,以脾虚或肾虚为本,以肝郁、湿热、瘀血等为标。有纯虚者,也有虚实或寒热夹杂者。治疗当根据辨证而立法处方。纯虚者当以补气,虚实寒热夹杂者当扶正与祛邪兼顾,但须注意凋和气机,升其清气,降其浊气,俟升降有常,则病可愈。兹举盛老治疗本病验案如下。
病例:方某,女,34岁,未婚,医务工作者。1977年3月5日初诊。患者于1976年6月中旬,因喝牛奶发生腹泻,经各种治疗未见好转。先后曾服过西药抗生素类、解痉药及维生素类等,中药服过异功散、参苓白术散和理中汤等。病情反复发作,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来诊时患者头晕消瘦,四肢无力,口不渴,腹泻如腐酱,无臭味,日行二三次,腹中雷鸣,脐腹周围闷痛,食欲不振,完谷不化,夜寐欠安,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右脉尺部尤甚。证属脾肾虚寒,命门火衰。法当温补脾肾,兼收敛固涩。方以《和剂局方》之养脏汤合薛己之四神丸化裁。
处方:党参、黄芪、山药、赤石脂、鹿角霜、炙甘草各159,罂粟壳99,诃子肉、肉豆蔻、制附子、破故纸各69,吴茱萸4.59,肉桂粉(另包冲服)29。
二诊:3月11日。服上药6剂后,大便已成形,食欲增进,夜寐安宁,但腹中雷鸣,脐周闷痛依然如故,脉舌同上。前药已见效验,但阴寒之气,一朝难解。仍遵前法,上青女塍伯嚣由千善细辛各以由强温中散襄之力。
三诊:3月15日。服上药后,大便日行1次,腹中雷鸣、闷痛亦解,唯体力尚未复全,仍感头晕、四肢无力。嘱以香砂六君子汤与归脾汤交替服用。月余遂得康复,随访半年,病未复发,肌肉丰润,病体复元。
按:本例患者得病近10个月,腹泻屡经反复发作,虽亦服过温补脾胃之中药,然疗效不显,难得巩固。根据患者腹泻如腐酱无臭味,腹中雷鸣,完谷不化,口不干,小便清长等症,病属虚寒之证。参见舌淡、六脉沉细弱,而尤以右手尺部为甚,可见病因不仅为脾阳虚寒,且已累及肾阳(命门火衰)。治法上应脾肾兼顾,双补脾肾之阳,而尤以补命门之火为急。古人论治泄泻者不乏其人,然以张景岳之论最切本例患者。张氏说: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即令人洞泄不止也。张氏明确指出因肾为胃关,故肾阳虚而命门火衰,则脾阳受其影响,不能腐熟水谷,而致洞泄不止。故在治疗上应温补命门兼温脾阳。本例治验正是立法于此。方中用参、芪、山药、鹿角霜以补气健脾;以肉豆蔻、吴茱萸、干姜、细辛温中散寒;以故纸、桂、附补命门火衰,再用罂粟壳、诃子肉收敛固涩,使命门火旺,脾阳得运,而病告瘥。
(五)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在于清利湿热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一般有短期的轻度或中等度发热,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隐痛,且有明显黄疸出现,多有肝肿大、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黄疸表现为尿色加深如浓茶,继则巩膜、皮肤黄染。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明显升高,黄疸指数、尿三胆亦升高。
本病属中医黄疸、胁痛范畴,病机为湿热郁蒸,脾胃运化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气机阻滞,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于肌肤而发黄。治当清热利湿,疏肝理气为法,常以菌陈蒿汤加减,药若对证,多数能够痊愈。
病例:刘某,男,52岁,军人。1975年6月14日初诊。
发病经过:患者于1975年5月10日感觉食欲减退。厌油腻,口苦,偶有恶心,尿黄短。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312单位,尿胆原1:40(+)。西医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而住院治疗。
人院时检查:巩膜和皮肤黄染,心肺(一),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处,剑突下4.5cm,质软,无触痛及叩击痛,脾未触及,血压160/110mmH9。5月17日实验室检查:尿三胆,即胆色素(+)、尿胆素(++)、.尿胆原1:80(+)。麝浊7单位,脑絮(一),谷丙转氨酶194单位。HBsAg(+)。现在症状: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头晕,少寐多梦,易醒,性情急躁,纳呆,大便秘结,2天一行,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湿热蕴结,热重于湿。治。宜清热利湿,投以泻黄汤加减。
处方:茵陈、车前子各159,泽泻、茯苓、栀子各99,黄芩69,滑石309。服6剂。
复诊:6月20日,目黄身黄渐退,小便量增多但仍色黄,大便秘结。上方已见效验,乃守前法,于上方加大黄69,枳实99。又服6剂,而诸症均减。肝功能复查均已正常,再投以健脾利湿之剂。病告愈。
按:元代罗天益根据黄疸的性质,区分为阳黄与阴黄两类。阳黄多因湿热蕴蒸,熏染肌肤而发黄。症见身目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黄短赤,大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除此之外,本例患者尚有性情急躁,少寐多梦,乃肝郁化火,干预心神所致;食欲不振,为湿热壅于中焦,影响胃之受鲥之候。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由于黄疸的发生、消失和小便通利与否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治疗上应注意通利小便,这是治疗黄疸病的重要一环。在处方用药上,茵陈系清热、利湿、退黄之主药,所以无论阳黄或阴黄均以此药为君。盛老根据上述理论,结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自拟泻黄汤一方。该方由茵陈、·泽泻、车前子、茯苓四味组成。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之患者,随证加减,灵活施治,屡建功勋。本例患者为阳黄,治以上方,甚有良效;由于大便秘结,故后加大黄,乃茵陈蒿汤之意,泻下有利于肝胆之气的疏泄和胆汁之排泄,故黄很快退去。
(六)治慢性肝炎,在于疏肝清热
慢性肝炎多由急性肝炎演变而来(有的急性期可以不明显),病情比较复杂,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一般多有肝区肿大,质地或有改变,或胀或痛,乏力,或有食欲不振、恶心、脘腹不舒、大便或稀或干等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絮状试验多为阳性;蛋白电泳示丙种球蛋白增高;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比例变小或倒置。若为乙型肝炎,则-BsAg(+)。本病属中医黄疸、湿阻、胁痛、虚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湿热之邪缠绵,日久正气损伤,由实致虚,形成肝郁脾虚、肝肾不足、脉络瘀阻等虚实夹杂的病理表现,其治疗多采用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健脾益肾、活血化瘀等多种方法。由于气滞是肝炎整个病程中常有的病理现象,故不管是何种治法,都离不开理气法的参与。
病例:林某,男,40岁,1992年5月10日就诊。患慢性肝炎,未发现黄疸,肝肿大、肝区痛已2年。睡时多梦,烦躁,口干,胸闷,胃脘胀痛,食欲一般,肝区隐隐作痛.大便干,小便短赤。检查:血压172/97mmH9,血色素109/d1,发育营养良好,精神较为疲乏,面色暗黄带红。肝大2cm,质软,有触痛及叩击痛。舌质红、苔微黄略干,脉弦细带数。肝功能检查:麝浊5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谷丙转氨酶170单位。肝超声波检查:较密微小波。西医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医诊为肝胃不和,肝阳偏亢。拟疏肝散结,泻火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69,龙胆草69,黄芩69,郁金99,丹参159,白芍159,丹皮69,栀子69,太子参129。
连服7剂,多梦、烦躁、口于等症基本消失。原方加川楝子109,延胡索109,鳖甲(先煎)209,牡蛎(先煎)309,谷麦芽各159。调理月余,检查肝肿缩小1cm,肝功能和超声波检查基本正常。
按:患者因肝气不舒,木不疏土,致肝区作痛、胃脘胀。闷、食欲不振等;肝阳偏亢导致头目眩晕、烦躁失眠、口干、大便于、小便短赤等。用丹栀逍遥散加龙胆草、黄芩清热利湿,泻肝利胆;丹参、郁金活血祛瘀,并有疏肝养血安神作用;病为慢性,往往气阴两虚,故用太子参、白芍以益气养阴。症状消失后加用川楝子、延胡索以止痛理气;鳖甲、牡蛎、谷麦芽滋阴软坚,开胃消食,以巩固疗效。
(七)治胆囊炎发作,急宜疏泄肝气
胆囊炎,好发于40岁以上的妇女,近年来男性患病的比例也有上升的趋势,急性发作时以寒战发热,右上腹绞痛,或放射至右肩或背部为特点,严重时可以出现黄疸,平时可无寒热,但常反复发作,每在吃油腻后容易发生,体检墨菲征(+)。本病属中医胁痛、黄疸范畴。病机是肝胆湿热,肝胆之气失于疏泄,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治疗重在疏泄肝胆之气,兼以清热利湿。
病例:胡某,男,45岁,就诊于1991年10月12日。自诉原患有胆囊炎、胆石症.3~4年,曾住院治疗3个月,住院期间作胆囊造影诊断为胆囊炎,怀疑为胆石症,经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仍感右上腹不同程度疼痛,时发时愈。4天前,因喝肉汤即感胃脘胀闷,继则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部放射,伴畏冷发热、频繁恶心呕吐。尤其清晨和饱餐后疼痛更甚,口干不喜饮,性情急躁,舌质红,苔黄白相兼而厚腻略干,大便干燥,脉弦细。检查:体温38.2℃,血压120/80rnmH9,营养中等,体形消瘦,急性痛苦病容,呻吟,神志清楚,腹平;肝肿大1cm,质软,墨菲征(十)。血检:血红蛋白119/d1,白细胞 。
6100/姗3。中性66%,淋巴34%。肝功检查:总蛋白量6.959/d1,白蛋白4.259/d1,球蛋白2.709/d1,黄疸指数8单位,麝香草酚混浊度试验5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锌浊度试验4单位,谷丙转氨酶正常。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低电压倾向。十二指肠引流术发现胆汁混浊有脓细胞。超声波检查可见肝波基本正常,胆囊无异常发现。中医诊断为肝气郁滞,湿热内蕴。西医诊断为慢性胆
囊炎急性发作。
治疗经过:发作后经西医用颠茄合剂、阿托品、土霉素、四环素等治疗,发热已退,但右上腹仍反复疼痛,烦躁口干等症未见明显改善,转中医治疗,经辨证属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故用疏肝解郁的逍遥散合清热利湿之品图之。处方:当归99,赤芍99,柴胡99,茯苓129,郁金99,茵陈159,栀子99,丹参159,川楝子99,川连69,木香49。每日服1剂。
连服6剂,疼痛、恶心呕吐、烦躁、S1干等均见缓解,后依上方加减。
处方:当归99,白芍159,茯苓159,栀子69,柴胡99,枳壳99,川楝子99,甘草39,郁金99。
连服24剂,诸症均见消失。
按:本例从舌苔黄白厚腻而于、舌质红,结合右上腹剧痛等症,可以辨证为肝胆湿热,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治疗以丹栀逍遥散去走表之薄荷、甘温的白术,用当归配清热利湿之茵陈、黄连、栀子、茯苓,活血祛瘀的丹参,行气解郁的郁金、川楝子、柴胡、枳壳,使肝胆之气得以疏泄,则疼痛等诸症自解。本病的治疗目的在于疏通气机,气通是病愈之本。
(八)治急性胰腺炎,在于疏理肝气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本身组织引起的化学性炎症,轻者表现为水肿,重症可出现坏死和出血。病因有胆道疾病、暴饮暴食、酗酒、肠寄生虫病、高血脂及十二指肠病变等,受寒着冷、过度疲劳、情绪变动等可为本病的诱因。临床症状主要为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痛,且多呈阵发性加
剧,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少数有黄疸,严重的可有休克或腹膜炎等表现。检查血清淀粉酶,如超过500单位即可确诊,尿淀粉酶常在256单位以上。本病属中医脾心痛、脘痛等范畴,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胃克脾,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而发病;暴饮暴食,特别是嗜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积滞于中.酿湿化热,邪热食滞互结,可形成阳明腑实证,气机阻滞而发病;湿热蕴结,肝胆之气失于疏泄,尚可见到黄疸。此外蛔虫内扰,窜入胆道,气机壅塞,使辟脏津液不得外泄,蕴结而发病。总之,本病的病理主要是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辨证属阳证、里证、热证、实证。盛老曾治疗急性胰腺炎气例,甚有疗效,现介绍报导如下:
病例:王某,女。1975年3月15日胸腹突然阵发性疼痛,有时如刀割样,并向两肩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胃脘胀,Z1苦口干,食欲不振,两胁闷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平素月经不调,有时提前1周,或退后10天,曾生育2胎。检查:血压100/8mmH9,体温正常,急性痛苦病容,面色潮红,神志清楚,营养中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血检:白细胞8000/mm3,血清淀粉酶900单位。西医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胃热,治以疏肝清热,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99,黄芩99,栀子99,赤芍99,丹参159,木香4.59,山楂159,大黄(后下)99。每日2剂,连服3天。
服药后,剧烈疼痛减轻,大便已下,第一天大便干硬。第二天溏薄,仍有恶心呕吐,胃脘闷胀,胃纳欠佳。于上方去栀子、黄芩、大黄,加槟榔1.59,枳壳1.59,鸡内金99,谷麦芽99,每天服1剂,连服7天,诸症明显改善。依上方加减,再服6剂,腹痛消失,食欲逐渐恢复。
按:本例为肝郁胃热之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赤芍、丹参、木香以活血理气,山楂、栀子、黄芩、大黄以消导、清热、泻下,使肝郁解而胃热清,恶心呕吐、剧烈疼痛等症状随之改善。
(九)治晚期血吸虫病,杀虫以利气化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其病原为日本血吸虫,它的中间宿主是钉螺。人常由皮肤或粘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闪静脉系统,主要病变由沉积于肝脏与结肠的虫卵引起。本病急性期有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晚期可因门脉周围纤维增生,逐步形成门脉周围硬化,发展为血吸虫病肝硬化,临床症状出现腹胀、腹大、腹水、腹泻,严重的可以影响肾功能,从而进一步引起下肢或全身水肿,则预后往往不良。
本病属中医蛊胀、鼓胀、虫鼓的范畴,由于未能及时治疗,晚期内伤肝脾,脉络瘀塞,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气、血、水停于腹中,故腹胀腹大,按之如囊裹水;后期进一步影响于肾,肾失气化之能,故而水肿波。及下肢甚至全身。治疗上宜以杀虫为本,兼以健脾,温阳利水,以利气机。盛老曾治疗此病一例,收到良效,特报导于兹。
病例:黄某,男,8岁,1957年4月15日初诊。患儿家住农村,半年前曾患肾炎,治疗20多天浮肿消退,近半个月来再度全身性水肿,腹膨隆,平脐腹围70cm,腹水征(+),阴囊水肿,双下肢呈凹陷性浮肿,伴腹痛、厌食、尿短赤等症。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79/1,红细胞2.27×1012几,白细胞11×109/1,总蛋白29.29/1,白蛋白10.89/1,球蛋白18.49/1。尿常规:比重1.006,蛋白(++),管型(++),上皮细胞(+),脓球(++++)。西医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期。视患孩面色苍白,四肢消瘦,腹胀如鼓,脐突,双下肢及腹部、阴囊俱肿,按之凹陷,纳差,大便溏,小便短少,神疲懒言,舌淡苔白厚,脉细弱。证属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水湿蕴聚。先后投予五苓散、五皮饮、实脾饮、金匮肾气丸随症增损,并伍以民间治疗鼓胀草药如丘草、玉米须、无根草等。同时以丘草研末,讽鸭蛋煎成饼,热敷脐眼,并配合饮食疗法等,综合治疗月余,患孩病情未见好转,肿虽略消,但腹胀有增无减,平脐腹围达72cm,病情甚为危重。细揣其脉症,乃脾肾阳虚,水失其制,然屡用温肾行水,健脾化湿法而无效,当再深思熟虑。窃思患孩生长于农村,平时饮食不洁,损伤脾胃,又常接触疫水,久则生虫,血即裹之而不化,日积月累而成鼓胀。细察其双眼白睛有兰色虫斑,下唇内膜小点如粟粒状,面部呈白色虫斑,再结合其脐腹时痛,厌食,当属虫鼓,拟健脾、杀虫、消积之剂以图治。
处方:五灵脂69,茵陈69,泽泻69,神曲69,金锁匙69,猪苓69,槟榔99,芜荑4.59,桂枝39,蝼蛄5个,使君仁5枚、鹤虱109,榧子89,小茴香89。
上药服3剂后,即显奇效,患孩小便清长,浮肿渐消,药已中的,无庸更弦。上方去蝼蛄、五灵脂,加茯苓皮159,陈皮69,以加强健脾理气之力。
续服6剂,全身浮肿明显消退,腹胀顿减,腹围缩至68cm,食欲增进,精神转佳,继予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升清化浊,又服半个月,浮肿全消,腹围缩至58cm,腹痛消失。嘱以自拟四神五豆饮(茯苓、山药、莲子、芡实、赤小豆、绿豆、黑豆、苡仁)作善后之图。
按:此例比较复杂,根据临床表现及尿检,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期,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之水鼓,投以温阳利水、健补脾肾之剂,并辅以外敷脐眼及饮食疗法,三管齐下,治疗月余,病情有增无减,脐围从68cm增至72cm,病至危重之境,盛老冥思苦索,细揣病情,了解到患孩来自农村,生活习惯及饮食不洁等都有可能患寄生虫病,故大胆按虫鼓治疗,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看来应该是血吸虫病晚期腹水,由于虫卵沉积于肝与结肠,使脉络瘀塞,气机不利,气不行则水停积而为腹水,虽从脾肾而治但无效果。盛老大胆选用驱虫药,如槟榔、芜荑、使君子、鹤虱、榧子、五灵脂等,竟收奇效。近期的临床报道表明,中药的多数驱虫药对于血吸虫也有驱杀之功,此即本例获效的依据所在。后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之品,腹水消、水肿退而告治愈。至于西医诊断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期,当为血吸虫病晚期腹水影响肾功能所致,在病根除、腹水退的同时,肾功能也渐得改善,所以才使全身浮肿也得以消退殆尽。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一)治急性肾炎,宜疏卫气清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患者发病之前2--3周往往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病史,如咽峡炎、扁桃体炎、皮肤丹毒等。起病时主要以浮肿、少尿、血尿为多见,也可发生高血压,尿检有红细胞、蛋白、管型等发现。现代医学防治本病,强调卧床休息、淡食、少饮水、控卜制感染及对症处理(利尿、降压)等。
本病属中医风水、阳水、皮水范畴,常因外感风寒、风热、湿毒引起。治疗除辨证施治外,以恢复肾脏的气化功能为首务,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兹举例如下。
病例:尹某,女,37岁,已婚,工人。1992年9月18日初诊。半个月前因感冒后小便短赤涩痛,经西医诊断为膀胱炎。2天前,面目浮肿,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热痛,身热口干,大便略干。尿常规检查:蛋白(十十),脓细胞(十++),红细胞(十)。诊断为急性肾炎。舌红苔黄,脉浮缓。证属湿热壅盛,气化不行。治宜清热利湿。导赤散加味。
处方:生地159,木通109,淡竹叶129,车前子129,泽泻109,滑石159,银花159,知母129,蚕砂159,甘草梢109。服6剂。
复诊:9月25日。诸症好转,浮肿渐消,身热已除,小便清长通畅,食欲增进,口干,腰酸,舌红,苔薄黄,脉滑。尿检:脓细胞少许,其余正常。药已中病,仍宗前法。处方:生地159,木通69,淡竹叶109,车前子129,茯苓159,苡米259,泽泻109,滑石159,知母129,甘草39。服6剂。
三诊:10月5日。近日因气候转冷,未及时添衣,故感冒,旧病加重。症见面目稍肿,小便短少,但尿道无灼痛感,食欲转差,舌红苔白厚,脉浮弦。尿检:脓细胞(+十),上皮细胞少许。治宜疏风散寒,佐以清热化湿。
处方:防己109,苏叶69,银花159,滑石159,淡竹叶129,木通69,车前子109,泽泻109,甘草69,生姜皮39。服3剂。
四诊:10月10日。诸症明显好转,浮肿全消,二便通调,唯时感腰酸,纳食欠佳。治宜健脾补肾,淡渗利湿。处方:茯苓159,山药159,黄芪159,续断109,怀牛膝109,苡米309,泽泻109,山茱萸109,芡实109,木瓜19。服6剂。
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病人自觉症状消失,病告愈。
按:本例患者,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浮谓申。初起投以导赤散加味,清热利湿;继则因患者感受风寒,故除清热利湿外,尚应重在疏风散寒,处方以防己、苏叶为主,仍配合导赤散,主证兼证同治,最后以健补脾肾而收功。
此类患者因正气常虚,卫外不固,每易受外感风寒邪气之侵,而致使病情反复或加重。所以在治疗上除了注重培育正气以御邪气外,还应嘱患者慎起居,避风寒,注意气候之 变化,适应四时之寒暖,庶免病情反复,以期早日复康。
(二)治慢性肾炎,以促气化为要
慢性肾炎,中医临床属水肿、虚损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水不自利,赖气以动,故慢性肾炎的水肿、尿液异常等症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津液输布失调的一种表现。本病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肺、脾、肾。肺主气,行宣发肃降、输布津液之能;脾为中土,主水液运化,也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肾为元气之本,能主宰一身之水液代谢,故日肾主水。此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肝的疏泄亦可帮助脾的运化;三焦为气、水之道路,膀胱为贮尿排尿之器,皆赖气化才能使水液运化和排泄得以正常进行。对慢性肾炎的治疗宜抓住病在何脏何腑,并且应时p时刻刻把握住气行则水行的病机,才能使这个痼疾有振起之望。以下列举盛老治疗慢性肾炎的病例。
病例一:郑某,女,40岁。患全身浮肿反复发作伴腰酸痛2年,曾住院检查治疗,诊断为慢性肾炎,先后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强的松、双氢克尿噻及氨苯喋啶等西药,也服过中药五皮饮、胃苓汤、防己黄芪汤、实脾饮、肾气丸等加减治疗,未获痊愈,而求诊于盛老。
视患者面色眺白,精神疲倦,面目及四肢浮肿,并诉身热口干,心烦易怒,胸胁胀闷不舒,夜寐多梦易醒,腹胀纳呆,尿少便溏,月经紊乱,来潮腹痛,舌红,苔中光根腻,脉弦细。体温37.5℃,血压164/116mmH9,红细胞285万/mm3,血色素8.39/d1,血浆总蛋白4.99/d1,非蛋白氮40m9/d1,二氧化碳结合力15.3mmo1/1,尿蛋白(+十十),红细胞少许,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均(+)。证属肝郁化热,横逆侮土。治宜疏肝健脾,清热养阴。
处方:当归、白芍、泽泻各109,沙参、茯苓、合欢皮、车前子各159,柴胡、苍术、白术各69,玉米须309,水煎服。
二诊:上药服10剂后,低热已退,尿量增多,浮肿渐滤,胸胁胀闷减轻,血压156/100mmH9,尿蛋白(+),红细胞0~1,颗粒管型(+)。药已见效,仍遵前法,上方加太子参、怀山药各159。又服10剂,血压146/94mmH9,尿蛋白(+)。继以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杜仲、枸杞等健脾理气,滋养肝肾之剂,调理3个月,浮肿消退,纳增神旺,血压及尿检均正常。
按:本例患者经长期健脾补肾、温阳利水法治疗而效不著,故盛老就诊时予以重新辨证,明确诊断。症见面白神疲,面目及四肢浮肿,腹胀纳呆,尿少便溏,苔根腻,是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留,泛溢于肌肤而为水肿;心烦易怒,胸胁胀闷不舒,身热口干,舌红苔中光,脉弦细,是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伤阴之象;月经紊乱,来潮腹痛则为肝气不舒之证;而夜寐多梦易醒乃郁火犯心,心神不安之象。故本例辨证应为肝郁化热伤阴,且横逆犯脾致脾虚水停之候。治当疏肝理气,健脾利水,养阴清热。用逍遥散加诚。方中柴胡、合欢皮疏肝兼以安神;苍术、白术、茯苓健脾,配泽泻、车前子、玉米须能利水;当归、白芍、沙参柔养肝血肝阴,使肝能正常疏泄,且能补阴之亏损,与寒凉之药如车前子、柴胡、泽泻相配,起到清热的作用。这样面面俱到,标本同治,合乎辨证,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再诊加太子参、山药,是加强中土功能,俾脾得健运,而水肿渐退,太子参并具养阴之功。病情稳定好转后,以健脾理气、补益肝肾之剂善后,疑难之病遂得治愈。
病例二:陈某,男,27岁。患者于1978年12月间见全身浮肿,溲短赤,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治疗4个月浮肿消退。然尿检未见正常:蛋白(++),管型(+),白细胞(+),红细胞少许,因工作关系出院门诊治.疗,浮肿时轻时重。1982年7月20日晨出现突然头晕,四肢无力,恶心等症状而求诊于盛老。
刻诊患者面色眺白,唇淡无华,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神疲懒言,自觉头目昏花,腰酸耳鸣,胸闷恶心,口苦而干,但喜热饮,纳差腹胀,溲清便溏,时有遗精,舌质红,苔白厚而干,脉沉细无力。查:体温36℃,心率80次/分,血压100/60mmH9,血红蛋白609/1,白细胞7×109/1,红细胞3.50×1012/1,血沉84mm/h,二氧化p碳结合力20.68mmo1/1。尿蛋白(+++),颗粒管型(+),尿红细胞(+),尿脓细胞(+),酚红试验:2小时排出2%。此系脾肾阳虚,阴液亏损。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养阴。
处方:久熟地189,制附子、淫羊藿、炒白术、大腹皮各109,车前子149,茯苓皮、薏仁各209,砂仁79。水煎,日服1剂。
另用西洋参39,麦冬109,五味子59。水煎代茶饮,日服1剂。
上药治疗4日后,患者小便清长,浮肿明显消退,胃纳转佳,但头目昏花,恶心未见改善,手指时欲挛缩,口渴加剧,舌红苔白干,脉细数。查:血压70/50mmH9,心率112次/分,酚红试验:2小时排出2%,尿酮(+)。证乃真阴亏损,虚风内动。急宜养阴护阳,生津补液。配合输液以救其危。
处方:
(1)西洋参(另炖)69,箭黄芪、败龟板各209,久熟地、金石斛各189,五味子、制附子各79,麦冬109。水煎服,日1剂。
(2)冬虫夏草79,莲子肉、粉芡实、怀山药、薏苡仁各209,白茯苓109。上药煎后炖猪脬2个,每2天服1剂。上方连服1周,诸症悉减,眠食精神均佳。尿检:蛋白(+),管型(一),脓细胞少许,酚红试验:2小时排出17%,尿比重1.009。
继用滋阴养脾法,调理2月病情稳定,恢复工作,随访3年无不良反应。
按:本例患者病程较长,证情错综复杂,呈现一派脾肾阳虚、阳损及阴、阴液亏损之候。治疗上较为棘手,温阳则有耗阴之虞,养阴势必徒增腹胀,因此临证处方用药须时刻权衡温阳与养阴之利弊。从盛老诊治过程中,可见其斡旋娴熟之技,变化得心应手之能。方中既有温阳补气之附子、淫羊藿、黄芪、白术等,又有养阴清热之熟地、石斛、龟板、车前子及生脉饮等,选药精当,配伍默契,动静结合。尤妙在方中以健脾补肾的四神(茯苓、山药、芡实、莲子)配合阴阳双补的冬虫夏草、甘咸的猪脬,以调补形气之不足,使。病情化险为夷,收到满意效果。
本例患者肾功能已经有了障碍,废物排泄之能低下,出现的头昏恶心、手指痉挛即是其表现。从中医的角度看,属于肾的气化功能障碍,亦即肾的升清降浊功能的障碍,故一诊服药后虽见小便清长、浮肿有所消退,但肾功能却未见明显改善,清浊不分,悉注于下。后采用以上方法后,才有转机,说明只要刻刻注意辨证,把握邪正情况,采取针对证、病的相应措施,从改善肾的气化功能着手,肾功能障碍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病例三:陈某,女,21岁,于1956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于20天前患过感冒,有咳嗽鼻塞、咽喉疼痛,检查发现扁桃体肿大及潮红,曾口服青霉素片而愈,五天前发现脸部及下肢浮肿,尿检发现蛋白(十+),血压145/85mm-19,曾服过维生素,浮肿未见消退,血压继续上升至160/90 mmH9。入院时血压上升至170/100 mmH9,除感觉呼吸气促、口微干、头晕外,余无特殊病史。既往史:7年前,曾患过浮肿1次,经过1星期左右渐消退,10年前患过疟疾,18岁结婚,1954年育_男孩,爱人健在,无慢性病及其他病史。体检:体温36.5℃,脉搏84次份,呼吸26次份,血压210/116 mmH9,发育尚好,营养中等,神志清醒,面色苍白,眼睑浮肿,两下肢浮肿,手压之凹陷,口不渴,小便短,食欲不振,大便正常,月经不规则,咽喉轻度充血,扁桃体肿大,眼底检查无异常,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体重67.5k9,其他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9伽,红细胞320万/mm3,白细胞13500/mm3,中性81%,嗜伊红2%,淋巴8%,血沉20mm/h。生化检查:肌酐1.5m9/d1,胆固醇249.9m9/d1,总蛋白7.49/d1,白蛋白4.19/d1,球蛋白3.39/d1,尿检:蛋白(++),糖(十+),白细胞(+),颗粒管型(+),尿比重1.014,酚红试验:2小时排出52%,非蛋白氮49.1259/d1。X线透视心肺正常。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中医辨证为脾肾失守,阳气衰弱,水气泛滥。治以益肾补脾,辅以通化水气,用二苓汤加减。
处方:泽泻129,茯苓129,车前子99,白术99,大腹皮99,商陆69。
另口服琥珀粉39,日服3次,配合济生肾气丸及知柏八味丸,交替服用。
2星期后,体重减轻4k9,食欲转佳,以低盐试食,调理3个月,血压降至100/80 mmH9,精神良好,尿中蛋白消失,肾功能亦恢复正常,已照常工作,经过2年来的观察,一切正常。
按:本例患者7年前曾患浮肿,本次在感冒2周后,复发浮肿,尿检结果有蛋白、颗粒管型等,故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中医根据面肢浮肿、尿少、口不渴、纳差等症诊断为水肿?属脾肾功能失职,乃脾失运化、肾不主水所致,治以健脾益肾利水。方用白术、茯苓健脾利水渗湿;泽泻、车前子利水;大腹皮行气利水;商陆逐水;琥珀粉化瘀利水。融众利水之法于一炉,相辅而相成,加配济生肾气丸及知柏八味丸之益肾及调整肾的阴阳,促进了气化功能的恢复,才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浮肿等诸症悉除。
病例四:阮某,男,38岁,渔民,1957年就诊。主诉:全身浮肿6个月,头痛、恶心、眼花3个星期。患者于6星期前开始鼻塞、喉痛,连续3天,有规则的恶寒发热,汗出,曾服奎宁而愈,愈后眼睑浮肿,由脸部波及全身,伴有腰酸、头眩、关节酸痛、小便量少如浓茶、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大便正常。6年前患过疟疾,4年前患过胃痛、嗳酸水,爱人健在。体检:体温36.8C,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80 mm-19,发育正常,营养不良,有贫血外观,眼睑浮肿,下肢水肿更显,手指压之凹陷,良久复原,舌苔白滑,口不渴,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围85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69/d1,红细胞340万/删m3。白细胞6400/m3,中性60%,嗜伊红7%,淋巴33%,血沉85mm/h,胆固醇570m9/d1,总蛋白4.89/d1,白蛋白1.849/d1,球蛋白2.969/d1,肌酐0.8m9/d1,酚红试验:2小时排出38%。尿检:蛋白(++),管型(+),上皮细胞(+),白细胞(+),比重1.005。X线透视心肺无病变。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中医认为脾肾亏损,不能制水,故水妄行泛溢皮肤。治以益肾健脾利水。
处方:茯苓129,白术129,车前子99,枇杷叶309,商陆99,黄芪129,山药129。
另交替配服济生肾气丸、五苓散。
服药4星期,体重由58k9.降至52k9,腹围由85cm缩为77cm,尿量每天由450m1增至1.561,精神转佳,胃纳增进。调治2个月,尿检:蛋白(+),上皮细胞微量,白-细胞0~1,其他无异常,继续用猪小肚(去油,盐水洗净),用山药159,薏仁159,茯苓159,莲子99,合炖代点心服,先试吃低盐及轻劳动1个月,无变化,再服药1个月,尿检蛋白消失,已参加体力劳动,一切正常。
按:本例有全身浮肿6个月,6周前因感冒而症状加重,伴见恶心、嗳气、乏力、S1不渴,是为脾气虚,失于运化水湿之能;腰酸、关节痛、眼花、尿少由肾气虚引起,脾肾两虚,则水湿停留,泛溢肌肤而为浮肿,故舌苔白滑。治当双补脾肾,以促气化,气行则水行。方用茯苓、白术、黄芪、山药健脾促进运化;枇杷叶帮助降肺气,以通调水道;车前、商陆加强制水之能;再用济生肾气丸补肾而主利水,五苓散温阳健脾利水,药能对证,则浮肿日退。山药、苡仁、茯苓、莲子,名日四神,与猪小肚(猪膀胱)皆药膳佳品,味美而易被病人接受,具有益脾肾之气,利水湿之效,长期食用,往往能收却病强身之效。
(三)治急性肾盂肾炎,注重调气
急性肾盂肾炎是病源体侵犯肾盂和肾问质而引起的急性炎症。起病急骤,临床表现有高热寒战、全身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肾区有压痛和叩击痛,沿输尿管区和膀胱区亦有压痛。本病属中医热淋、腰痛范畴,其病变主要与肾和膀胱有关,肾虚膀胱湿热是其主要病机。其病因或由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而呈湿热之证。湿热既成,则阻滞气化、下窍不利而引起小便淋沥频数、急痛、尿血等症。本病的治疗,多以清热利湿通淋为法。盛老则针对具体病情,注重辨证,敢于打破常规,灵活施治,特别是注重调气,将它融人于治法之中,收到了理想的疗效。
病例一:张某,女,28岁,1993年8月28日就诊。患者第二胎足月分娩已2星期,恶露未净,少腹痛。3天前,因感冒发热咳嗽,继则寒热往来,汗多,腰酸,全身骨节酸痛,口苦口干,恶心,胃脘胀满,食欲欠佳,大便较硬,2~3天1次,小便短赤频数。血压107/83mmH9。体温38.3℃,发育中等,面色苍白,精神疲乏,神志清楚,下肢有轻度浮肿,舌质淡红,苔微黄,脉弦细。血检:血红蛋白119/d1,白细胞12000/mm3,中性85%。尿检:色黄,蛋白(++),红细胞(++),脓细胞(+++)。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中医辨证属于邪入少阳,膀胱湿热。治以和解少阳,清利湿热,兼以祛瘀。方选逍遥散合小柴胡汤配合四苓散加减。
处方:柴胡99,薄荷4.59,当归99,赤芍99,茯苓159,白术99,猪苓99,泽泻99,滑石159,黄芩69,赤小豆159。
服药3剂,往来寒热恶心等症状消失,小便短,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脓细胞(+),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处方:茵陈209,茯苓209,猪苓159,泽泻159,白术209,黄芪109,大青叶209。服6剂后,尿常规检查正常,余症痊愈。
按:本例因产后外感而致邪人少阳,恶露未净而兼有膀胱湿热.,故用双解法。以柴胡、薄荷和解表里;当归、赤芍活血祛瘀;茯苓、白术、猪苓、泽泻、滑石、黄芩、赤小豆清利膀胱湿热,使表湿得解,下焦湿热解除,气机得畅,则腹痛等诸症自愈。
逍遥散为疏肝理气、健脾养血的主要方剂,它不仅是妇科疾患的常用方,其他疾病属于逍遥散适应证,随证加减,也可获得良好效果。以上已介绍盛老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疾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除此以外,用逍遥散加减,还治疗过其他一些疾病,它们是:
(1)妇女经带病,以丹栀逍遥散加益母草、木香、红花、香附等。
(2)输卵管不通不孕症:丹栀逍遥散去薄荷、生姜、白术,加益母草、牛膝、王不留行、川芎。
(3)经前乳房胀痛:逍遥散加蒲公英、丹参、香附、穿山甲,白芍改用赤芍。
(4)神经衰弱:丹栀逍遥散去生姜、薄荷、白术,加龙
胆草、合欢皮、牡蛎、炒枣仁、珍珠母、夜交藤。
(5)眼睛玻璃体混浊及中心视网膜脉络膜炎: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白术,加车前子、茺蔚子、泽泻、草决明、青葙子、龙胆草。
盛老以逍遥散加减治疗多种疾病,之所以均获得满意效果,乃是因为抓住了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变化的内在根据这个根本,而逍遥散则是调理气机之良方,因而以此加减用之,能收良效是不难理解的。
病例二:吴某,男,44岁,职员,1993年5月29 初诊。患右腰部疼痛,伴小便频数、短赤1周,胃纳、睡眠均不佳,大便秘结,舌红苔白,脉弦滑。既往有肺炎、痢疾、胃病史。尿检:蛋白(++),红细胞(+),管型(+)。血压140/100mmH9。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中医辨证为湿热壅盛下焦,膀胱气化不行。治宜清热化湿,佐以凉血解毒。药用《医学心悟》萆蓐分清饮化裁。
处方:革薜109,石菖蒲109,泽泻109,白术109,元参109,生地159,大蓟159,车前子159,丹参159,土茯苓159。
复诊:服上方半月,腰痛、尿频数短赤、纳寐差均见改善,大便已正常。尿检:蛋白(+),脓细胞0~3。上方已观效验,于上方去大蓟、丹参、元参,加补肾之益智仁、桑寄生、怀牛膝,并以白茯苓易土茯苓以增强健脾之力,再服6剂,病遂渐安。
按:本病以腰痛、尿频短赤为主症,病位在肾,苔白为湿,舌红为热,湿热在肾可知;阻碍气机则腰痛、胃纳不佳;湿热扰心则寐欠佳。治以清湿热,利气机为主。方用革解、泽泻、菖蒲、车前子、白术清利湿热;以生地、元参、土茯苓养阴凉血解毒;以丹参、大蓟活血止血。服药后诸症减,因尿检无红细胞,故去大蓟、丹参、元参;日久肾虚,不能摄精(蛋白),故加益肾之品,并去除解毒之土茯苓,而以健脾利湿之白茯苓代之,以促脾能正常运化精微,治后症状及尿检都已正常。此病急性期以祛邪而促气化,病久加扶正之品也是恢复肾脏的正常气化功能,故盛老的用药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四)治乳糜尿,祛邪扶正以利气化
乳糜尿是以小便混浊如乳汁或如米泔、豆浆一样而得名。其发病原因,目前认为系胸导管阻塞,局部淋巴管炎症损害,致淋巴动力学改变,淋巴液进入尿路而引起,另外有一部分患者与斑氏血丝虫病流行有关,由于丝虫进人了淋巴-管,造成淋巴管损害而成。
本病中医属于膏淋、尿浊范畴。其发病机理与脾肾气虚有关,脾失运化,肾失封藏,则精微下泄,清浊不分,下输膀胱,故小便浑浊;也因湿热下注,气化不利,脂液失于约束,清浊相混,悉注于下而致。故本病发生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治疗本病,若有丝虫者,先以杀虫,用海群生有效,但已被损害的淋巴管的恢复尚需时日,仍可出现乳糜尿的改变,此时宜辨证用药,属湿热而影响气化者,宜清热利湿以利气化,而分清浊;属脾气虚者宜健脾益气,杜其生湿之源;属肾气虚者,宜益肾气而固涩精微;若虚实夹杂,则扶正祛邪同施。现介绍盛老治此病之验案于下。
病例:林某,女,36岁,已婚,1987年9月2日初诊。近1个月来,头晕腰酸,小便浑浊如牛奶,沉淀似豆花,量少,大便3日一行,眠食尚好。1982年曾因小便浑浊沉淀、色赤,经血检后发现血丝虫,服海群生后,症状消失,现症状又一次复发。月经退后,少腹胀闷,白带量多稠粘。尿检:蛋白(+++),红细胞少许,白细胞(++),舌红苔薄,脉细滑。证属脾肾虚衰,下焦湿盛。拟健脾补肾,清利湿浊。方用《丹溪心法》之革裤分清饮加减。
处方:革薜69,石菖蒲69,乌药69,益智仁69,车前子159,茯苓159,山药159,金樱子159,泽泻109。
复诊:上药服20剂,尿检正常,诸症悉减,唯腰酸尚存。药已中病,乃宗前法,上方加覆盆子、莲须各109,再服6剂。症状均失,病乃瘳。
逾半年,因他病就诊,据云:白此以后,乳糜尿未见复发,乃嘱常服健脾补肾之成药,以资巩固。
按:本例乳糜尿属虚实夹杂之证。头晕腰酸、舌红、脉细为肾虚;白带量多、稠粘为脾虚;少腹胀闷、脉滑、大便3日一行为湿浊阻滞,气机不畅;脾肾两虚,湿浊阻滞,气化不利,清浊不分,悉注膀胱,则尿浊如牛奶。治宜双补脾肾,利湿而促气化。药用革薜、菖蒲、车前子、茯苓、泽泻利湿浊;乌药、益智仁、怀山药、金樱子补脾肾而涩精微。复诊加覆盆子、莲须加强补益收涩之力,则收到满意的效果。
(五)治慢性前列腺炎,清利湿热调气机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此外,亦有一种为无菌性前列腺炎,亦称前列腺溢液或前列腺病。1|缶床主要症状,一为排尿异常的症状,如尿频、尿痛,大便后、排尿末有白色粘液自尿道滴出;二为疼痛症状,有会阴、腰骶、耻骨上、腹股沟疼痛,睾丸胀痛,阴茎头部放射痛等;三为性功能障碍,有阳痿、早泄等;四为神经衰弱症状,有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精神抑郁等。本病属中医学淋、浊、白淫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湿热下注膀胱,阻碍气机、肾气亏虚、瘀血阻滞≯又往往夹杂互见。以实证为多,虚证也多兼有下焦湿热瘀阻。气血瘀滞贯穿病程之始末,故治疗一般以清利湿热,理气化瘀为主,肾虚兼以补益肾气。现介绍盛老治验如下。病例:曾某,男,41岁,干部。1990年6月30日初诊。一年前尿频、尿道疼痛、小便浑浊带白色分泌物,经西医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肿胀,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经服西药磺胺类及中药,效欠佳。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余正常。现在诸症依然,舌红,苔薄黄,脉滑。证因脾虚湿盛,湿热下注膀胱。治当健脾化湿,清热利水。方用《医学悟》之革裤分清饮加减。
处方:草薛109,石菖蒲109,泽泻109,车前子109,冬葵子109,益智仁109,茯苓159,银花159,黄柏69,甘草梢69,苡米309,水煎服,日服1剂。
复诊:服上方半个月后,尿道疼痛消失,尿中白色分泌物减少,诸症明显改善。仍守前法,上方去银花、冬葵子、苡米,加山药309,再服6剂,病即告愈。
按:本例出现的症状是慢性前列腺炎可知,据脉舌属湿热下注膀胱之实证,故用清利湿热法以利气机。药用革薅、菖蒲、泽泻、车前子、茯苓、冬葵子、苡米、黄柏、甘草梢清利湿热,通淋利水;用银花清热解毒,具消炎之功,配以益智仁益肾固精。药能中病,后加怀山药健脾涩精,则病告俞。
(六)治前列腺肥大(癃闭),从肺气入手
前列腺肥大病,又称前列腺增生病,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多发病。其病因不甚明了,一般认为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等综合因素引起腺体增生,使后尿道延长、弯曲、受压,膀胱出口抬高,出现排尿困难、尿路梗阻、尿潴留等。本病属中医癃、闭范畴,排尿点滴而出且短少者为癃,小便闭塞不通、小腹胀满为闭。发病机理与三焦气化功能有关。肺失清肃,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湿热下注膀胱;肾阳虚衰,下焦气化失司致开阖不利。故此病是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司所致。治疗亦从肺脾肾三脏人手论治。以下介绍盛老治疗本病的验案一则,以飨读者。
病例:林某,男,70岁,干部。1991年9月10日初诊。患者于7月底因外感风寒,咳嗽痰多,气喘,经治疗感冒及上呼吸道症状减轻,但感小腹胀满,小便不通,下肢水肿,大便秘结,经住某医院检查治疗,诊断为前列腺肥大。用导尿法,小便通则水肿消退,如拔去导尿管则小便癃闭,水肿发作,而来求诊。
患者小便涓滴不通已20多天,须赖导尿管以排尿。脘。腹胀满尤甚,精神疲乏,食欲不振,口干不喜饮,大便秘结,下肢轻度浮肿,舌质红,舌根部苔黄,脉细数。证属下焦湿热,水热互结,膀胱气化不行。拟清热化湿,育阴利水。方用猪苓汤合八正散化裁。
处方:沙参、茵陈、滑石、茯苓、车前子各159,苡米309,猪苓、泽泻、蒲蓄、麦冬各99,甘草49,水煎服。9月8 二诊:药后小便量少,仍依赖导尿管,脉舌同
上。窃思肺为水之上源,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患者素有咳喘病史,此次病起于外感风寒,乃致上焦肺气不宣,而下焦湿热郁滞,上下失调则尿闭不通。乃遵前人上通下利之旨,于上方加桔梗、薄荷各69,以宣开肺窍。9月25日三诊:上方服6剂后,小便稍利但感排尿乏力,仍需配合导尿,院方建议手术,但患者仍要求中药治疗。二诊时兼以治肺,已略见效,因患者年老体衰,自觉排尿乏力,即于开宣肺气之中兼投以益气生津的生脉散,另用西洋参59,五味子69,麦冬109,水煎服,配合上方服用。9月28日四诊:配服生脉散后,自感小便有力,已无须导尿小便通畅,腹胀满大减,纳食亦增,精神较佳,唯感大便干燥。嘱按三诊处方续服6剂,另以草决明研粗末,每次159开水冲服。
10月6日五诊:大小便调畅,眠食均佳,继以生脉散化裁,并略进清补即安。
按:本例患者据脉舌症,辨证为下焦湿热壅结无疑,治疗采用清热利湿为主,但药后疗效不著。以古人上通下利之旨,配以宣肺开窍之后,始见效验。后因考虑患者年老体弱,肺气亏虚,加用生脉散益气生津,使肺气充则水道通,膀胱气化得利,小便则畅通无阻,亦提壶揭盖之法也。可见前列腺肿大引起的癃闭,虽为器质性病变,但却从tt气,而治,竟然起到意想不到效果,足见气行则水行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
(七)治阳痿,当以鼓动肾中阳气为机转
阳痿,即阳事不举或临房阳物举而不坚之病证,属于男
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分为器质性与精神性两大类,其中后者约占85~90%,本篇所讨论的是属于后者的类型。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肾关系最为密切,因肾藏精气主生殖,肾的功能体现在肾阴肾阳两个方面,但阳事之举最直接的动力在于肾阳,由于肾阳的鼓动,则男子性欲旺盛,阳物才能举而坚挺;肾阴与肾阳互根互用,肾阴作为物质基础辅佐肾阳,是肾阳之所以能发挥正常鼓动作用的基础。人体的其他脏腑也对肾阳起到一定的辅助或资养的作用,其中关系密切的是脾、胃、心、肝。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旺盛,则气血精的生化有常,就能有足够之精供养于肾;心主血主神,对血液的输布、精神的振奋与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运行有常,是阳事能正常鼓动的保证,肝的疏泄也使男子能正常行房而泄精。阳痿的产生虽然有种种原因,诸如命门火衰、肾阴不足、心脾亏虚、肝经湿热蕴阻等,但关系最为密切的当为命门火衰。故本病的治疗关键是恢复和鼓动肾中阳气,具体的有温补肾阳、滋补肾阴、补益心脾、清肝胆湿热等法。现举病例如下。
病例一:林某,男,36岁,干部,1991年8月15日就诊。患者面色眺白,体形虚胖,头目眩晕,腰酸肢冷,夜尿频繁,尿中时有粘液,大便时溏,阳事不举,排精少而冷,精液量1.5m1,精子数200万/m1,死精占90%,活动力差,舌质淡苔滑,脉沉细无力。方用右归饮加减。
处方:鹿茸粉(冲药汤服)1.59,巴戟天109,炮川附子109,党参159,黄芪159,山茱萸109,枸杞159,肉桂粉(冲药汤服)2.49,阳起石159。水5大碗先将上药煎开30分钟,去渣,将药汤炖刚欲啼的雄鸡,分3次服,3天服1次,连服6剂。
药后诸症均见改善,继服金匮肾气丸,早晚各服109,开水送下。阳物能举,每次排精量增至4m1,精子数1.4亿个/m1,活动精子90%,翌年生育一男孩。
按:本病系肾阳虚亏,精髓内损,肾阳虚乏,阴寒内.盛,故出现阳痿不举、腰酸怕冷、精冷量少、精子活动力下降。治以温补肾阳之气,加强鼓动之力,形不足补之以味,配合雄鸡,以增强温养肾阳、填补精髓之力,此即益火之源也。
病例二:张某,男,50岁,工人,1990年3月12日就诊。患者形体消瘦,精神疲乏,头晕眼花,口舌干燥,睡眠欠佳,五心烦热,性情急躁,常因家庭琐事、夫妻争吵而致阴茎勃起不坚,舌红少苔,脉弦细。方用知柏八味加菊花、枸杞。
处方:生地159,山药159,泽泻109,山茱萸109,丹皮109,黄柏59,知母109,枸杞159,杭菊花109。水煎服。
连服10剂,诸症悉减。改用天王补心丹早晚各服109,淡盐水送服。服1个月,房事正常,精神愉快,夫妻和好如初。
按:本例患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阳亢于上,则头晕、急躁,扰乱心神而睡眠欠佳;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阳亢于上不能下纳于肾,肾阳之气鼓动乏力则阳物举而不坚;口舌干燥,形体消瘦,视物模糊,舌红少苔,脉细皆为阴虚之象。故用六味地黄丸去茯苓滋养肾阴,以知母、黄柏清其相火之过,俾肾的阴阳二气协调;菊花、枸杞清肝明目以疗头目之昏花。本例从滋肾阴这个本出发,解决了阳痿的问题,实乃恢复正常肾阳之气的鼓动能力之伟举。
病例三:吴某,男,58岁,干部,1992年10月20日就诊。患者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多思焦虑,四肢无力,怔忡健忘,心悸盗汗,食少不眠,阳事不举,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方用归脾汤加减。
处方:高丽参(用药汤炖)69,白术109,黄芪159,当归69,茯苓159,远志59,炒枣仁159,淫羊藿109,仙茅109,桂元肉159,大枣5枚,生姜3片。
连服14剂,诸症均见改善,继服十全大补丸,早晚各服109,开水送下,服1个月,而收全功。
按:心主血脉,脾统血。脾虚则运化失常,生化无权,故食少四肢无力;脾虚则血少,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兼之思虑而血更衰,阳气亦虚,致阳事不举。《景岳全书*阳痿篇》说: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多致阳痿,盖阳明总宗筋之会......抑损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气血亏而阳道斯不举矣。故用归脾汤以补心脾,另用淫羊藿、仙茅温补肾阳,与归脾汤相合共奏温补心脾肾阳气之功,使阳气旺盛,则鼓动有力而获效。
例四:温某,年近三旬,以捕鱼为业,结婚四载,尚未生育。自诉性欲消失,梦遗频作,乃致阳痿不举。时常失眠,食欲尚好,口干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视之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而干,脉细弦尺沉。此皆一派肝郁湿热之象。病逾于年,均以虚为治,未见效验,绵延而致阳事不举,病为阳痿,即《内经》所谓阴痿是也。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泻火。投以《局方》龙胆泻肝汤。
处方:柴胡69,龙胆草69,泽泻69,黄芩69,栀子69,生地159,车前子159,木通59,甘草39。
服6剂后,夜寐渐安,大便通调,小便清利。乃以原方再略进退,又服6剂。肝气条达,湿热渐化,但阳事举而不坚,腰膝酸楚乏力,脉转沉细。当以健脾补肾,固涩精关。处方:党参159,黄芪159,熟地159,白芍159,肉苁蓉159,何首乌159,甘枸杞159,当归69,川芎69,锁阳69,淫羊藿109,巴戟天109。
善后调理1个月,身健复原。翌年育一儿,夫妇欣喜异常。
按:张景岳说:阴痿者,阳不举也。说明阴痿即是阳痿。历代医家均认为本证多涉及肝、肾、阳明诸经,正如林佩琴之《类证治裁》所说:伤于内则不起,故阳之痿,多由色欲竭精,斫丧太过,或思虑伤神,或恐惧伤肾,......亦有湿热下注,宗筋弛纵而致阳痿者。然本证属于湿热下注导致阳痿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所以张景岳有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之耳之说。患者温某之病情,阳痿而梦遗频作,似为心肾之虚也。然本症面色潮红,口干而苦,大便于结,小便短赤。又与肾虚命火衰微之面色咣白,头晕目眩迥然不同,故非心肾之虚。乃因肝郁化火,湿热下注,扰动精室,则梦遗频作;湿热上蒸,症见口苦而干;下注小肠,移热于膀胱,则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参之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弦,皆肝郁湿热之象;至于阳痿,应该认为是湿热阻滞,气郁不畅,宗筋弛纵,影响肾阳之气的鼓动所致。故治疗先以龙胆泻肝汤清肝胆湿热,使湿热清除,气机得利,则再以温补肾阳,补养气血之剂调治,病得愈矣。此病之治乃清除阻碍肾阳之气的鼓动力,恢复正常性事功能之举,值得引起医者之重视。
杂病
(一)治甲亢,在于调整阴阳二气的平衡
甲亢,全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过多所致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病理生理以氧化过程加速、代谢率增高为基本病变。临床上有甲状腺肿大(或不肿大)心动过速、神经过敏体重减轻、胃纳亢进、乏力、多汗、低热等特征。好发于20~40岁的女性。西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内服、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等法。
本病属中医瘿病范畴,其发生多由七情过度,肝气内郁,导致气滞痰凝、郁火内生、阴虚阳亢、气阴两亏等病理变化。故一方面强调精神调摄,以使气机顺畅;另一方面用药物治疗,每从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滋阴潜阳、益气养阴等法人手。由于甲亢所表现的多是兴奋的症状,兴奋属阳,故阳气亢盛是主要的病理变化,在治疗中把握抑阳扶阴就显得很重要,俾阴阳二气失调得到平衡,则甲亢的症状往往也随之消失。虽然还有气阴两亏之型,但其产生的气虚也多由阴虚及阳、阳盛耗气而来,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调整阴阳二气的偏盛偏衰上来。至于疏肝理气则是杜绝气郁化火生痰的根本措施,与调整阴阳二气平衡药物一起合用,才能起到标本兼顾,彻底根治的效用。
病例一:李某,女,24岁,未婚,就诊于1993年5月12日。主诉:疲乏无力,头晕心悸,多食易饥已2年。现头目眩晕,睡眠欠佳,性情急躁,口干喜冷饮,多食易饥,多汗,心悸,体重逐渐减轻,大便秘结,2~3天1次,质软,小便短赤。月经不调,常提前7~10天,来潮腹痛,经量少,色暗红。检查:血压130/60mmH9,发育、营养中.等,形体消瘦,面色暗黄,两眼球突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心率86次份,律齐,心界稍扩大,心尖部可闻及期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可闻及1期收缩期杂音,肺(一),两手伸直,手指震颤。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基础代谢率测定:+63%。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血检:血红蛋白129/d1,白细胞6200脚,中性67%,淋巴30%。嗜伊红3%。
西医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步中医诊断:肝郁火亢。
治疗经过:先用西药丙基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心得宁等药,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后转中医诊治。辨证为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伤阴而致的阴虚阳亢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当归99,白芍159,柴胡99,丹皮99,栀子99,生牡蛎309,自术99,黄连69,龙胆草69,大黄4.59,真珠母309,甘草39。日服1剂,连用6剂。
药后多汗、烦躁、口干均见减轻,睡眠大便亦有改善,头晕、心悸、易饥依旧,有时尚感烦躁不安。乃改用疏肝清火。化痰软坚,兼以养阴。
处方:当归99,白芍159,柴胡99,丹皮69,栀子69,黄药子99,浙贝69,海藻99,昆布99,牡蛎(先煎)309。日服1剂,连服24剂,头晕、心悸、易饥已见明显好转,基础代谢率测定下降到15%。
按:患者因肝气郁结,肝火亢盛,引起头目眩晕、烦躁失眠。先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疏肝泻火,养阴潜阳镇静;再用浙贝、海藻、昆布化痰散结;黄药子凉血降火,散瘀解毒;配合逍遥散疏肝养血,使郁得疏、火得清、痰得化,则阴阳即可得到平衡,诸症悉除。
病例二:黄某,女,30。岁,服务员。1987年8月2日初诊。患者甲状腺肿大,质地中等,头晕疲乏,消瘦,胸闷气喘,多汗,食欲亢进,夜寐欠佳,烦躁易怒,口渴声哑,大便溏,日行5--6次,舌质红,苔黄略干,脉弦数。心电图提示:心肌劳损,心动过速。84.9nmo1/1,T4225nmo1/1,基础代谢率+39%。
西医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
中医诊断:肝火上炎,阴液被劫,痰火蕴结。治法:清热养阴,化痰软坚散结。
处方:生地159,元参109,麦冬109,海藻109,夏枯草109,桔梗69,山豆根69,五味子69,牡蛎(先煎)309。
复诊:8月20日。上方服12剂后,诸症明显改善,体重增加,食欲、大便均已正常。汗已少,仍口渴、声哑、夜。寐尚差,舌红苔白,脉细带数。仍守前法,于上方加玉竹、沙参、党参以滋补气阴。再服6剂后,诸症消失。T32.56nmo1/1,T4126nmo1/按:本例患者烦躁易怒、胸闷气喘、头晕寐差,为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之象;肝火犯胃,胃热而消谷善饥;火盛伤阴则Z1渴声哑、消瘦疲乏、舌质干红;肝气犯脾,脾失健运则大便溏;脉弦数、苔黄皆肝火内麝之候。此证阅火廖伤阴,导致明显的阴阳失调,故为病矣。视甲状腺肿大为肝气郁结化火,劫津为痰,痰气互结于颈部所致。故以清肝养阴,利气化痰,软坚散结为大法。以夏枯草清其肝火;生地、元参、麦冬养阴,促进阴阳平衡;以海藻、牡蛎、桔梗软坚散结;山豆根清化痰热;五味子佐以安神。共奏阴阳平衡,消除颈部肿大之效。
(二)治颈淋巴结结核,疏通气机行消散
颈淋巴结结核是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疾患。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支气管结核病变。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以后逐渐增大窜生,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常夹有败絮样物质,往往此愈彼溃,形成窦道。不少病人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西医多用抗结核药内服1~2年,但疗效一般欠佳。
本病属中医瘰疬(俗称老鼠疮)范畴。认为由肝气郁结,情志不畅,痰热内生,结于颈项;或由肺肾阴亏,痰火凝结而成。先由气滞,继则生痰生火,气血瘀滞,故以气滞为病理基础。治疗宜疏通气机为本,兼以化痰、祛痰、清火、养阴,经过较长时间治疗才能收效。
病例:李某,女,18岁,未婚,就诊于1993年5月28日。两侧颈部发现有大如杏核,小如黄豆大的淋巴结共6个,已半年。现头晕耳鸣,心烦口干,胸闷,情志抑郁,少寐多梦,纳呆,大便稍干,小便短黄,经某医院确诊为颈淋巴腺结核。曾用抗结核治疗,改善不大。月经不规则,有时提前7~10天,有时推后十多天,月经来潮腹痛,血色淡、量少,时有黄白带,有腥臭味。检查:左右侧颈淋巴腺结核如黄豆大、杏核大各3个,质坚硬,推之滑动,有触痛,表面颜色不变。舌苔薄黄,质淡红,脉沉弦。
西医诊断:颈淋巴腺结核。中医诊断:瘰疬。
此病因患者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而化火内燔,以致炼液成痰,痰火上升,结于颈项而成。拟疏肝解郁,通络化痰,软坚散结。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当归99,白术99,丹皮69,炒栀子69,生牡蛎(先煎)309,柴胡99,穿山甲99,山慈菇69,桃仁4.59,红花4.59;另包连尾全蝎39,蜈蚣2条,微炒研细末密装,每次用药汤冲服0.69,日服2次。根据上方加减,先后共服64剂后,颈部淋巴结均消失。
按:本例系颈淋巴结结核未溃之患者,因性情不畅,肝郁气滞,化火炼痰,痰火上升结于两颈而致瘰疬。症见头晕、耳鸣为肝火上升;胸闷、经来腹痛、脉弦为肝气郁结,气滞不通;1:3干、便干、尿黄为内热之象;心烦少寐多梦为肝火犯心;月经忽前忽后为经事失调,提前为肝火迫血。延后为肝气郁滞、血脉不行;经血色淡量少为阴血不足;有黄带、味腥臭为肝热下注。治疗用柴胡疏肝理气;栀子、丹皮清肝;山甲、牡蛎、山慈菇、桃仁、红花软坚活血散结:全蝎、蜈蚣化痰通络。经过较长时间的中药内服,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三)治痹证,以疏通经气为目的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痹证的发生与气有密切关系,从内因来说,是正气不足,则邪气乘虚而入;以邪气来说,有风气、湿气、寒气、热气等,是为外因;从病机来说,痹即闭阻不通之.意,也就是说邪气导致人体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从病位来说,它所影响的部位在经络、血脉、皮、肉、筋、骨等处,《内经》有经气、络气、脉气、血气、骨髓之气、肌肉之气、皮气、卫气、营气,还有十二经之气、任脉之气、冲脉之气、三阳之气、三阴之气等。痹证主要是体内的这些气受到邪气的侵犯而引起痹阻不通。若是五脏痹,乃是邪气由体表侵犯到五脏,使五脏气机闭阻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病证,不属本节讨论的内容。治疗方面疏通气机,是根本的目的,具体应用时应根据邪气的性质和特点、人体的体质及反应,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期达到气通则不痛的境界。盛老对痹证很有研究,兹总结治痹十法介绍如下。
1.祛风宣痹法
适用于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属行痹。常用药物有防风、羌活、独活、细辛等,盛老喜用防风、细辛。防风性味辛甘温,功能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李果说:防风,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也。细辛性味辛温,《本草经百种录》说: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二药均有解热镇痛作用,而细辛的镇痛强度与安替匹林相似。
临证需根据痹证所涉及的部位加减,头部加羌活、藁本:项颈部加葛根;上肢加桑枝、桂枝;下肢加一条根、牛膝;胸背部加郁金、枳壳;腰部加续断、狗脊。
病例一:周某,男,29岁。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1年许,加剧2月。2周前咽痛,齿痛,口腔溃疡,口干,纳少,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投予祛风宣痹,清热通络之剂。
处方:桑枝209,防风109,羌活109,连翘109,黄芩109,细辛39,薄荷49,甘草49,生姜3片。
服药3剂,咽痛、齿痛已愈,四肢关节疼痛减轻,于上方去连翘、生姜,加秦艽109,续服6剂,诸症均失。
按:本例属行痹,亦谓风痹,乃肢体感受风邪所致,风性善行,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风气壅遏,卫气不能达表,则内有咽痛、齿痛、口腔溃疡、口干等热象。治当疏风散邪,宣发卫气,兼清里热。用防风、羌活、薄荷、生姜、细辛、桑枝疏风通络;黄芩、连翘、生甘草清其里热,则诸症皆平。
病例二:陈某,男,31岁,职员,1979年9月19日就诊。患者全身骨节酸痛已年余,每遇气候变化,则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日间更剧,入夜稍安,体型消瘦,面色晦黄,口干不喜多饮,食欲及睡眠较差,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苔薄黄略带腻,脉浮濡。乃气血为风邪所闭,寒湿留滞。常规检查:血压135/78mmH9,心肺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9/d1、红细胞492万,白细胞10000/13,中性89%,淋巴11%。
西医诊断:多发性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行痹(风痹)。
治法:散风祛寒利湿。拟《宣明论方》防风汤加减。
处方:防风79,当归109,赤茯苓209,川革薜109,
秦艽109,麻黄49,生地109,白僵蚕109,蕲蛇109,川芎79,地龙千109,白芷79,甘草49,姜黄79,白芍109,水煎服。
配合大活络丹,调治1个月,诸症逐渐消失。
按:本例以关节游走性疼痛,面色晦黄,口干不喜饮。脉浮濡而诊断为行痹。方以防风、麻黄、秦艽、白芷、姜黄、僵蚕祛风通络止痛;当归、川芎活血通络;赤苓、革薜利湿;地龙干、白芍舒筋通络。配合大活络丹祛风化湿散寒,益气活血,扶正祛邪,最终使症状逐渐消失。
2.散寒逐痹法
适用于关节疼痛较剧烈,痛有定处,遇寒加剧,不可屈伸,痛处皮色不红、不热,苔白滑,脉弦紧,属痛痹。常用药物有桂枝、川乌头、花椒及三虫丸(自拟方:全蝎209,蜈蚣109,蕲蛇309,与大米共炒微黄,去大米,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59,每次服4粒,1日服3次)。盛老喜用桂枝、花椒,乃因桂枝不仅擅长发汗解肌,更具温经通脉,《本草疏证》说: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此其体也。花椒辛温,除温中散寒之功外,其除寒湿、止痹痛之力尤著,《本经》云达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
病例一:郑某,男,60岁。膝踝关节疼痛10余年,四处求医,效果不著,几失信心,近半年症状加剧,行走不便,由其子偕行求治。视患者颜面浮肿、黧黑,双下肢呈凹陷性浮肿,尿频量多,大便溏薄,神疲纳少,不干,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紧,证属寒痹,治宜温经散寒,逐痹止痛。处方:制川乌109,防己109,当归109,黄芪209,赤小豆209,花椒89,羌活、独活各69,细辛69,甘草49,水煎服。
并配服三虫丸,每次4粒,1日3次,外用自拟风湿驱痛膏(方见后)贴患处。
经内外并施,1周后,疼痛锐减,浮肿渐消,于上方去细辛,加苡仁、白芍各159,又服半个月,肿消痛止,行走自如,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本例属寒痹,是由感受寒邪引起。寒主收引,使经脉收缩拘急,故经气不畅,不通则痛,症状以疼痛为主。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则浮肿,不能固摄津液则尿频量多,阳气不能温脾,运化失司,故便溏。治当散除寒气,温煦阳气,通其经气。取川乌、花椒、羌独活、防己、细辛散寒温经通络;黄芪益气而走表;当归活血通经,赤小豆利湿有助消肿,且能行血通经。三虫皆能祛风通络,镇痛,用之效著。
病例二:林某,女,50岁,售货员。2天前因淋雨而患感冒,畏冷,双侧下肢剧烈抽痛,乃至坐卧不安,彻夜不寐,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淡苔白,脉浮而紧。审证求因,病属寒痹。治当驱风散寒,除湿通络。
处方:防己69,秦艽69,桂枝69,川芎69,防风69,乳香69,没药69,桑枝159,蚕砂159,白芍109。
据述服3剂药后,诸症顿失,寐酣食馨,大便通调,病遂霍然。再以养血和络,健脾化湿,调理善后。
按:《素问》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古人论痹之最详尽者,当推明代之秦景明。秦氏在其撰著的《症因脉治》寒痹条下云: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怪俎抽.稍赫俎靠俞苴岔日癌疽
又说:寒痹之因......或冲寒冒雨,露卧当风,则寒邪袭之,而寒痹作矣。乃因冒雨感寒,寒邪侵袭肌表,客于经络,而致气血凝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症见肢体抽痛剧烈,苦楚难忍,以至影响眠食。再参之脉舌,寒痹无疑也。当以驱风散寒,温经通络。药用桂枝、防风、川芎温经散寒祛风;秦艽、桑枝祛风通络;防己、蚕砂除湿通络;乳香、没药活血通络;白芍解痉止痛。综合调治,气机已畅,疼痛即除。
病例三:黄某,男,40岁,工人,1978年1月4日就诊。据云2年前5月间,右侧腰膝以下剧痛,逐渐向右脚踝关节周围蔓延,痛如虎咬,入夜更甚,疼痛部位由足背向上蔓延至膝关节处,疼痛难忍,辗转呻吟,彻夜不寐。经用中西药及抗菌素、激素等治疗,未见明显改善,仍反复发作。患者面色萎黄,体形虚胖,怕冷,精神疲乏,膝盖周围皮色不变,有轻度浮肿,胃纳欠佳,腹胀,大便稀,小便清长,舌苔淡滑,脉沉细无力。乃寒邪偏胜,寒胜则痛。
常规检查:血压100/60mmH9。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9/d1,红细胞350万/mm3,血沉90mm/h。尿液检查:肌酐1.3959/24h,肌酸0.17989/24h。
西医诊断:肌炎。
中医诊断:寒痹(白虎历节风)。
治法:散寒止痛,祛风除湿。拟《千金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处方:独活79,党参209,黄芪209,当归109,细辛79,桑寄生209,牛膝109,杜仲109,川芎79,熟地169,白芍189,白术109,肉桂粉29(分2次冲服),秦艽89,制川附子149。水煎服,每日1剂。
蜈蚣10条去头脚,连尾全蝎209,蕲蛇肉(去骨)209,和大米微炒黄,与山药209,合研细末,每次服19,日服2~3次,饭后开水送下。
上药连服6天,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改用《千金方》附子八物汤加减,以温气行阳、益气祛湿。
处方:制川附子169,干姜79,白芍149,茯苓皮209,党参209,黄芪209,桂心109,白术109,牛膝109,杜仲109。
配服人参再造丸,每日服2丸,调理2个月,患部浮肿等诸症逐渐消失。
按:本例患者下肢疼痛剧烈,局部皮色不变,轻度浮肿,加之全身症状有怕冷、体虚胖、神疲面黄、纳少腹胀、便稀、尿清长、舌淡苔滑、脉沉细无力等,属寒痹无疑。病机为虚寒,阳气失于温煦,气血不通之候。方以黄芪、党参益气;附子、肉桂温阳;当归、熟地、川芎、白芍补血活血;独活、细辛、桑寄生、牛膝、杜仲祛风散寒,强筋活络止痛。共奏温阳散寒,活血通经止痛之功。
3.清热胜痹法
适用于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活动不利,小便短赤,大便坚或秘结,舌苔黄燥,脉滑数,证属热痹者。常用药物有忍冬藤、地龙干、石膏、知母等。盛老喜用忍冬藤、地龙干,二药均性寒,具清热通络之功。《医学真传》云:夫银花之藤,乃宣通经脉之药,通经脉而调气血,何病不宜,《纲目》说地龙性寒而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唯二药性味平和,对热痹者须用较大剂量。一般为15~209。
病例一:殷某,男。55岁。2月前着凉后.右手肘关节
红肿疼痛,触之灼热,活动受阻,口干纳差。证属热痹。治宜清热化湿,疏风通络。
处方:忍冬藤309,桑枝209,地龙干209,石膏209,滑石209,黄芩109,知母109,羌活69,乳香、没药各69,甘草49,水煎服。16剂后,肘关节疼痛减轻,然局部仍红肿,二便通畅,舌脉同上。上方去石膏,加蚕砂159、防风69,续服10剂,诸症均失。
按:此例为热痹,其发生与体质阳气多,阴气少有关,风寒湿之邪与热相搏,则成此证,所以出现的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阻。治当瀛热化湿,祛风通络。方以石膏、滑石、黄芩、知母、忍冬藤等清其里热;以羌活、地龙干、桑枝、乳香、没药疏经气,通络道,活血脉,止疼痛,热痹之症皆得消除。
病例二:黄某,男,35岁,工人。据诉4年前的某个晚上,右脚踝关节周围突然剧烈疼痛,连续数天。经针灸推拿后,疼痛缓解。自此后每年于入夏之后,疼痛又复发。且疼痛部位逐渐向上蔓延至膝关节处。痛剧难忍,辗转呻吟,彻夜不寐。经服西药从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到激素类、维生素类以及镇静药类、中药祛风湿类。4年来病情有增无减,每年发作4~5次。疼痛部位已蔓延到大腿,但仍以小腿为甚。
患者于去年7月经某医院神经科进行右侧腓肠肌活检,发现横纹肌组织有水肿。尿液检查:肌酐12.33mmo1/24h,肌酸371mmo1/24h,诊断为肌炎。乃处以解热消炎镇痛及维生素类之西药,口服、注射兼施,又配合中药治疗,虽疼痛暂缓,但3个月后疼痛发作,且较前加剧,昼夜无休止,剧痛时伴随腹泻,于此之际,就诊于盛老。
时系1992年6月。病症如上,并诉患部除剧痛外尚有灼热感,眠食均欠佳,头晕,便溏日2~3行,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稍数。证属热痹。治以清热通络,祛风化湿。处方:(1)内服。独活69,乳香、没药各69,忍冬藤309,赤小豆309,牛膝159,白芍159,全蝎39,蜈蚣2条,水煎服。
(2)外用。泽兰309,香附309,桑枝309,桂枝309,
赤芍159,茴香159,当归109,水煎外洗。
经内、外兼施后,疼痛已明显减轻,余症亦较瘥。药既中病,勿须更弦。仍守前法,于上方略事加减,续进10剂。又逾匝月再次来诊。据述上方服后效果颇著,故连服20余剂。感觉疼痛锐减,眠食颇佳,唯大便仍溏。再以上方为主加白术、山药以健脾化湿。
又半个月来云:诸症均解,行动如常,身体较前健壮。按:本例患者根据患部疼痛灼热以及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带数,宜诊断为热痹。热为阳邪,瘀阻于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剧烈伴有灼热之感。治以清热利湿通络。方用忍冬藤、赤小豆清热利湿通络;独活、全蝎、蜈蚣祛风活络止痛;乳香、没药、牛膝活血通络;白芍养阴清。热,解痉止痛。并用活血理气、温经通络之外洗方洗涤患处,内外兼施,而收良效。
病例三:林某,男,34岁,职员,1976年就诊。患者面色潮红,体型壮实,发热恶风,口渴,右侧膝关节红肿,行动困难已6天,心烦不眠,大便秘,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弦数。乃湿热内蕴,邪从热化。
常规检查:体温38℃,血压140/85mmH9。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9/d1,红细胞500万/mm3,白细胞9000/rrum3,中性66%,淋巴30%,大单核4%,魏氏凝固带1~5(+),6~8(+),9~10(一),血沉85mm/h,抗O900单位。
西医诊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热痹。
治法:清热佐疏风祛湿。拟《温病条辨》宣痹汤加减。处方:防已109,蚕砂169,赤小豆209,滑石209,连翘109,山栀109,生石膏309,桑枝209,防风69,黄芩109,知母109。
日服1剂,连服4剂,热退身安,右侧膝关节红肿疼痛亦见减轻,继用蠲痹汤加减。
处方:秦艽109,独活69,忍冬藤209,当归209,桑枝209,鸡血藤169,川芎109,牛膝149,革薜109,薏仁309。
配合小活络丹调理1个月而获愈。
按:本病例右膝关节红肿,行动受阻,是为热痹。热痹者体内阳热多有亢盛,系与体质阳盛有关,其人体型壮实,面红发热,口渴,心烦不眠,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均乃阳热内盛之候。治以清热通络。方用石膏、连翘、黄芩、知母、山栀清气热;蚕砂、赤小豆、滑石清热利湿,引热从尿而出;防己、桑枝、防风祛风以通络。复诊时选用忍冬藤以清热活络,对热痹颇有效果。
4.化湿除痹法
适用于关节重着,肿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肢体困重不舒,舌苔白腻,脉濡缓,证属着痹者。常用药有蚕砂、秦艽、苍术、苡仁、海桐皮等。盛老喜用蚕砂、秦艽,二药除能祛风除湿外,尚有和血活血之功。《本草求原》云蚕砂为风湿之专药,凡风湿瘫缓固宜,即血虚不能养经络者,亦宜加入滋补药中;《本草正义》说:秦艽,约而言之,外通经隧,内导二便,是其真宰,而通络之功,又在理湿之上。......仍与防风、羌独等味异曲同工耳。现代药理研究:蚕砂含多量维生素8及13种氨基酸;秦艽具有抗炎作用,其所含的秦艽碱甲能减轻鼠的甲醛性关节炎。
病例一:刘某,女,51岁。自诉手足关节及背部疼痛,尤以右肩及肘关节为甚,晨起手指关节肿胀,屈伸不灵,肢体沉着困重,神疲倦怠,腰酸,纳差口粘,小便浑浊,大便溏薄,1日1~2次,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证属着痹。法当健脾化湿,祛风通络。
处方:秦艽109,防己109,桑枝109,苍术、白术各109,蚕砂209,苡仁209,茯苓皮309,滑石309,甘草49,水煎服。
并嘱以自拟外用蠲痹方(方见后)炒热敷患处。
服药10天后,肩及肘关节疼痛锐减,肢体轻舒,尿长色清,然仍困倦,纳少。于上方去桑枝、滑石,加党参、砂仁各109,以增强健脾理气之力,续服半个月,诸症均失,纳增神旺。
按:此例属着痹,也为湿痹,感邪以湿邪为主。湿性沉着、粘滞,阻碍气机,故病位往往固定,自觉关节沉困,外形肿胀;湿困脾胃,脾失健运,故神倦纳差、粘便溏,舌苔白腻为湿重之候。故治疗当以除湿为主,兼以祛风。湿去则气机流通,经络自通。方中用大量利湿药,如茯苓皮、苡仁、滑石、蚕砂以除湿邪;用苍、白术燥中焦之湿.日健脾以促运化:以防己、秦艽、桑枝祛风胜湿而通经络。外内、表里、上下共祛其湿,则顽固凝滞之疾也能渐去矣。
病例二:陈某,女,31岁。于1992年5月提水时突发右脚踝部抽搐,之后小腿之筋沉重紧痛,接踵而至,每须以手按摩之,方得移步慢行,但颇酸麻。自此之后,凡下蹲站起时,每致右脚踝部抽掣酸痛,甚至连坐于椅子上也感脚麻木不仁。一年多来,多方求医毫无效验,乃求诊于盛老。盛老察其舌淡苔白厚腻,切其脉细濡。询之经带,日:月信愆期,经量少而色淡,白带如注。腰酸痛,二便如常。综观病症脉舌,病属脾虚湿盛,湿浊壅阻经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引起右脚踝部抽掣疼痛,沉重麻木。《内经》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及湿气胜者为着痹之训。今详析病症,陈氏之病当属于着痹。再参之脉舌,亦系一派湿象之征。法当健脾利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投以《千金方》独活寄生汤化裁。
处方:独活69,川芎69,当归109,白术109,威灵仙109,续断109,一条根109,茯苓109,白芍159,牛膝159,熟地159,桑寄生159,苡米309。
另嘱以泽兰、香附、艾叶、桂枝、小茴香、川芎、红花等药水煎外洗患部。
经上述内服外洗,逾匝月。诸症悉减,行动自如,唯感尚有轻微酸麻。乃依上方加参、芪,再服6剂。酸麻顿失,后以补气益血之剂,作善后之图。
按:本例患者右脚踝部抽掣酸痛麻木,年余不愈,根据舌苔之白厚腻,脉细濡,基本上就能辨证为湿痹。参考其他症状,腰酸带多,月经愆期,量少色淡,是脾虚湿盛,气血生化乏源且肾气虚亏之象。故治以健脾利湿希肾通络。用茯苓、苡米、白术健脾利湿;独活、威灵仙、一条根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以熟地、桑寄生、牛膝、续断益肾强筋通络;用当归、川芎活血通络;用白芍解痉止痛;再以温经活血理气的外洗方洗患处,内外合治,而收全功。病久者用参、芪益气药,对后期的彻底恢复大有帮助。
病例三:王某,女,35岁,已婚,教员,1977年9月20日就诊。患者面色苍白,体形虚胖,精神萎顿,据云3年前右髋骨部及右大腿上部疼痛,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活动不便,肌肤经常有麻木感觉,口淡,饮食、睡眠、大小便尚可。月经不规则,往往超期,白带多。舌苔白腻,脉濡弱。乃湿邪留滞,阻闭气血,经络不和常规检查:血压100/60mmH9。血液检查:血红蛋白8.59/d1,红细胞341万/mm3,白细胞3500/mm3,中性77%,嗜伊红2%,淋巴21%,血沉135mm/1a,抗O800单位。
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着痹(湿痹)。治法:祛湿通络,祛风散寒。拟《类证治裁》薏苡仁汤加减。
处方:薏仁309,川芎79,当归109,桂枝79,党参一209,独活79,黄芪209,川乌79,苍术109,木瓜109,秦艽109,水煎服。
配服小活络丹,依上方加减,调治2个月,诸症均见好转。
按:本例患者之湿痹,以舌苔白腻为诊断要点,其余症状如口淡、带多、脉濡弱,也系有湿之征象;月经超期乃湿阻气机所致。方以苡仁、苍术、木瓜祛湿以舒筋;党参、黄芪益气以化湿;川乌温热以散寒;独活、秦艽祛风胜湿以通络;当归、川芎活血以通络。诸药相配共奏祛湿通络之功。
5.利水渗湿法
适用于着痹患者,水湿潴留,颜面及四肢浮肿,肢体肿胀困顿,大便溏薄,舌淡体胖有齿印,苔厚腻或滑,脉沉滑或沉细者。常用药物有赤小豆、防己、桑枝、茯苓皮、猪苓、泽泻等。盛老喜用赤小豆、防己、桑枝,三药祛风除湿外,尚有利水之功,《食性本草》说桑枝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现代药理研究:汉防已总碱及甲素、乙素、丙素均有镇痛作用,其中甲、乙蠢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均有一定消炎作用。
病例:吴某,女,52岁。患者形体虚胖,双下肢酸痛-麻木,浮肿按之凹陷已2~3月,腰膝酸软,纳呆寐差,尿频数量少,大便不实,舌淡胖有齿印,苔白厚,脉沉细。证属脾失健运,水湿潴留阻络。治当健脾利水,化湿通络。处方:桑枝209,黄芪209,桑寄生209,赤小豆309,茯苓皮309,防己109,苍、白术各109,猪苓109,泽泻109,甘草49,水煎连服半个月。
药后溲清便实,纳增寐酣,左下肢肿痛顿减,浑身自感轻松,继以济生肾气丸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也属着痹,湿邪为患,与上例不同者,其人脾肾之气虚,不能行健运及主水之职,以致感湿后,内外两湿相得,则水湿甚盛矣,故下肢浮肿十分明显,形体亦肿似胖;气机受阻,经络不利,则下肢酸痛麻木;脾虚则纳呆,大便不实;肾气虚则腰酸膝软、尿频量少。治疗先以健脾利水,化湿通络。用黄芪、茯苓皮、苍术、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以猪苓、泽泻、赤小豆淡渗利水;以桑寄生益肾;以桑枝、防己通络化湿,则肿胀遂消。再以济生肾气丸补肾气以主水,治其本以图长效。
6.活血蠲痹法
适用于痹证日久,瘀血内停,关节疼痛顽固不愈,人夜尤甚,或关节肿大变形,活动不灵,或局部青紫瘀斑,面色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舌腹静脉怒张,或腭粘膜征阳性,脉沉细涩。常用药物有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三七、穿山甲等。盛老喜用乳香、没药及穿山甲。盖乳香、没药皆人肝经,均具活血散血、消肿止痛之功,临证二药多相辅为用。近贤张锡纯说: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又善治风寒湿痹,周身麻木,四肢不遂。穿山甲善搜风活络,除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本草纲目》),张锡纯说: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
病例:裘某,女,55岁。臀部连及下肢疼痛2年,时发时辍,入夜尤甚,麻木不仁,腰酸痛,屈伸不利。肌阻抗血流图检查:双下肢血管痉挛,供血不足。舌晦红有瘀斑,苔薄白,舌腹静脉征度,脉沉细涩。证属气虚血瘀,络道不畅。治宜益气活血,通络祛瘀。
处方:黄芪209,桑寄生209,穿山甲159,鸡血藤159,赤芍159,当归69,桃仁、红花各69,乳香、没药各69,甘草49,水煎服。
配服三虫丸,每次2粒,日服3次。
服药10剂,疼痛均减。嘱以圣愈汤送服三虫丸,每次1粒,日服2次,再服半个月,病情稳定。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本例属久痹,瘀血为患,以舌有瘀斑,舌色晦红为依据。然瘀血有多种原因,本例舌苔薄白,脉沉细涩,且肌阻抗血流图检查显示供血不足,当为气虚致血瘀,双下肢血管痉挛提示有经脉之气不舒。治当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重用黄芪益气;山甲、赤芍、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鸡血藤、桑寄生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诸药合用共收良效,三虫丸合圣愈汤对于善后既方便又有实效。
7.温经通痹法
适用于寒湿、痰凝瘀滞络道,经脉循行不畅。症见肢节挛痛,不能屈伸或局部麻木不仁、冰冷不温,患部漫肿,不红不热,或兼有咳痰稠粘,舌淡胖,苔白滑,脉沉滑或细紧。常用药物有:附子、白芥子、鹿角霜、炮姜等。盛老喜用附子、白芥子。因附子辛甘热,具有回阳温经,散寒除湿之功。《本草汇言》云: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疾,通关节之猛药也。白芥子辛温,功能温中散寒,通络止痛。陶弘景言:御恶气暴风毒肿流四肢疼痛。现代药理证明,白芥子能使四肢血管显著扩张,对甲醛性及蛋清性踝关节肿有明显的消炎作用。附子有毒,虽经炮制后毒性减弱,如用量较大,还是应先煎为妥,每剂用量一般在6~109。
病例:谢某,男,38岁。双下肢僵硬不利,右脚背麻木不仁,局部皮温低下,走远路则患部肤色变苍白、疼痛,冬天加剧,某医院检测甲皱微循环:管袢模糊不清,红细胞明显聚集,血流速度缓慢。患部触诊趺动脉不跳,诊断为脉管炎。患者平素胸闷,痰多色白,腰酸,口不干,二便正常,舌淡胖,苔白厚腻,腭粘膜征Ⅱ度,脉细涩。证属痰湿寒凝,瘀阻经隧,血脉运行不畅。治宜温经化湿,益气通痹。
处方:黄芪309,鹿角霜309,桂枝109,制附子109,白芥子109,赤芍、白芍各109,炮姜69,甘草49。
水煎送服三虫丸,每次4粒,1日3次,并嘱患部外敷自拟风湿驱痛膏。双管齐下,内外合治,经一个多月治疗,瘴状明显改善,后嘱以高丽参、鹿茸、藏红花炖血肉有情之品以调养而病愈。
按:本病属脱疽之病,乃素体阳气虚弱,寒湿侵袭,凝滞脉络,气血运行受阻所致。主要诊断要点是下肢疼痛较剧,肤色白,趺阳脉搏动几乎消失。此为脉气不通的表现。内因阳虚,外因寒湿,经脉之气阻滞,血脉凝涩为患。治当温通阳气,散寒活络。以大剂量黄芪之益气,配鹿角霜、桂枝、附子、白芥子、炮姜,则有温补阳气之不足,温经以散寒湿的功效;配赤白芍、甘草,能活血解痉而止痛,且内服三虫丸加强了通络止痛之力,故能使如此疑难之病得到控制且改善,再以温补阳气、活血化瘀法善后而收功。
8.益气养血舒筋法。
适用于痹证日久,风寒湿邪未净而营卫气血空虚,治疗应以益气养血为主,祛邪舒筋为辅。《类证治裁·痹证》说: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盛老常用参芪益气,四物养血,尤喜用鸡血藤一药,《现代实用中药》说鸡血藤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证,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有活血镇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丰城鸡血藤酊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病例一:廖某,女,60岁。形体虚胖,面色不华,右侧手足关节酸楚、麻木10余年,每于劳累或阴天时加剧,头晕,心悸,腰膝酸软,久蹲站立则目眩,纳差,夜寐惊惕,舌淡胖有齿印,苔少,脉细弱。证属气虚血亏,经隧失养。治宜益气养血,舒通筋络。
处方:党参159,黄芪159,鸡血藤159,熟地109,天麻109,川芎109,当归109,赤芍、白芍各109,木瓜109,苡仁309,甘草49,连服20剂。
诸症均失,服十全大补丸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以气血虚弱为本,邪气乘虚而袭为标。气血虚不能濡养经脉,则肢体失养;加之正虚则邪气侵袭,造成经络之气血不得舒畅。故患处酸楚麻木,10余年而不愈;气血虚弱,故有头晕目眩、心悸寐差、腰膝酸软、舌淡苔少、脉细弱等。治以补气养血为主,兼通经络之气。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补养气血;鸡血藤、木瓜、赤芍、苡仁、天麻能养血活血,润筋通络。药能对证,则收全功,用十全大补丸善后是治本之法。
病例二:颜某,女,66岁,1994年11月7日初诊。四肢关节肌肉游走性酸痛已1年余,逢冬加剧,食纳少,消瘦,神疲便溏,曾在某医院检查血沉34mm/h,抗O(一),类风湿因子(一),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曾服西药约半年,症状未明显改善而延中医治疗。查:神疲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痹证(寒湿痹)。患者年过六旬,平素脾胃阳气不足,气血本虚,风、寒、湿之邪乘虚而人,客于肌肉筋骨、经脉之间,痹阻经脉气血而发痹证。治宜温补脾胃,益气养血。方拟黄芪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化裁。
处方:黄芪259,桂枝129,白芍159,党参129,茯苓
159,白术109,干姜39,鸡血藤159,水煎服,日1剂。
复诊:1994年11月16日。服上方7剂后,自觉精神好转,纳食增进,便溏已止,关节仍酸痛。嘱其原方续服10剂。
三诊:药后自觉症状已明显好转,纳食基本正常,大便溏泄已止,全身酸痛亦已减之大半。治法循上,再服10剂。四诊:经上治疗,患者全身酸痛已基本消失,精神好转,面色已稍有红润,血沉下降至14mm/h。再服10剂以善后。
按:本例痹证虽属风寒湿之邪致病,但患者长期纳呆神疲、消瘦乏力、大便溏泄,是为本例辨证关键,脾气虚衰,健运失司,导致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人。治宜固其本,以温补脾胃、益气养血,使疾病逐步好转,恢复正常。盛老在数十年临床工作中治疗慢性酸痛时往往注重调理气机,从酸痛之源着手,固其根本,调养正气:扶正以祛邪,正所谓:气足风自消。本例西医诊断为凤湿性关节炎,盛老在治疗时并无采用常规的祛风除湿之品,而是使用大量补气调气之剂,从疾病发生的根源治疗,收效显著。
9.滋肝肾通络法
适用于痹证日久,肝肾虚损,筋脉为之不利而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筋骨不利或动则关节作响等。常用药物有桑寄生、续断、杜仲、牛膝,四药均入肝肾两经,滋补肝肾,尚有通调血脉、通利关节之效。《本经逢原》说: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本草蒙荃》云:川续断与桑寄生气味略异,主治颇同,不得寄生,即加续断。盛老认为二药同用,具有相辅相成之效。《本草经疏》说: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故人肝肾,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伸者。肝脾肾虚,则寒湿之邪客之而成痹,......此药性走而下行,其能逐寒而除痹也,必矣。病例:邢某,女,39岁。腰骶部及左臀部连及左下肢酸痛10多年,活动不灵,不耐久立或久坐,伴头晕目眩,耳鸣,心烦易怒,月经量少色淡,白带盛,夜尿频数,舌淡红苔光,脉细弦。证属肝肾阴虚,筋脉失润。治宜滋养肝肾,煦润筋骨。
处方:桑寄生209,熟地209,枸杞209,续断109,牛膝109,杜仲109,木瓜109,白芍159,狗脊159,甘草49,水煎服。
自拟外用蠲痹方炒热擦患部。内外并用,1个月后,诸症均减。继以左归丸常服,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据症分析,头晕目眩耳鸣、心烦易怒、夜尿频,数、月经量少色淡、舌淡红、苔光、脉细弦,皆为肝肾阴虚之候,故推想腰臀下肢酸痛亦为肝肾阴虚、筋骨失养所致。此由痹证多年,日久肝肾之阴耗损引起,虚实夹杂,经络失养,气机不利。治当滋养肝肾之阴,以润筋骨之气。药用熟地、白芍、枸杞滋养肝肾;桑寄生、续断、牛膝、狗脊、杜仲皆为补肝肾、强筋骨之药;木瓜舒筋活络以利经络。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再以药物外擦,久病之患,亦日渐减轻矣。
10.外用驱痹法
痹证每多致关节筋络疼痛酸楚,活动受阻,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所以迅速解除患者痛苦,也为治痹当务之急,除可配合针灸治疗外,均配合自拟的外用风湿驱痛膏及外用蠲痹方,常收相得益彰之效。
自拟外用风湿驱痛膏:生姜汁309,乳香、没药各109,木鳖子(去壳)10枚,蓖麻仁(去壳)12粒,川花椒209,樟脑109,白芥子209。
用法:将膏药烤暖贴患处,12小时换1次。
自拟外用蠲痹方:归尾、红花、桃仁、赤芍、木香各159,桂枝、香附、小茴、山柰各209,泽兰、益母草各309。
用法:水煎洗,每次煮沸10分钟后加白酒一汤匙,熏洗患处;或将上药捣粗末,加粗盐1斤同炒,热敷患处。每剂药可连续使用2天。
按:外用敷药具有直接疏通局部气血的作用,可配合使用。
妇儿疾病
(一)治痛经,实则疏气、虚则补气
痛经系指妇女在行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的病症,以青年妇女较为多见。盛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此病有虚实二端。认为虚者多寒,实者多热;虚者以气血虚弱为主,以气血不能温养胞宫,兼之气虚血滞,无力流通而发生疼痛;实者以气滞、血热、瘀血及寒凝为多。皆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为主要病机。治疗方面,盛老总结出以下用药方法:
1.实证
(1)属于气滞者,以泻肝疏郁为主,用宣郁通经汤(柴胡、黄芩、赤芍、当归、丹皮、栀子、白芥子、郁金、香附、甘草)加桃仁、益母草、玄胡、五灵脂、乌梅等。
(2)属于血热者,以清火凉血为主,用丹栀逍遥散加黄芩、黄连、桃仁、红花等。
(3)属于瘀血者,以破瘀生新为主,用红花当归散(红花、当归、牛膝、苏木、川芎、赤芍、枳壳、莪术)加桃仁、益母草、五灵脂等。
2.虚证
以双补气血为主,用大温经汤(吴茱萸、当归、丹皮、白芍、川芎、阿胶、党参、半夏、麦冬、炙草、肉桂、生姜、白术)或人参养营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
归、白芍、熟地、黄芪、五味子、桂枝、远志、陈皮)。
病案举例
1.实证痛经
病例一:杨某,24岁,已婚。患者17岁月经初潮,19岁结婚,生育1次,流产1次。近2年来自带增多,黄白相兼,有臭味,月经不规则,40~50天一潮,每次来潮时小腹疼痛难忍,量少有紫黑块,2~4天即净。发育中等,营养尚佳,面色红润,舌干无苔。头痛,心中烦热,下肢酸痛,月经前后四肢疲乏无力,时欲呕吐,胸胁时痛,脉细数。
盆腔检查:外阴部正常,阴道正常,宫颈微糜烂,子宫体稍前倾,大小正常。附件:右侧稍有压痛,附件未触及。西医诊断:(1)慢性输卵管炎;(2)子宫内膜炎。
中医诊断:气血凝结,营卫失调,血分有热。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清热。以宣郁通经汤加减。
处方:当归身129,郁金、黄芩、香附、赤芍、丹参、元胡各99,柴胡、红花各69,水煎服。
连服4剂,一般症状消失,继服逍遥散,2个月后再来检查,月经周期正常,腹已不痛,白带亦减少。
按:病者经行时小腹疼痛伴胸胁时痛,为肝经气滞;月经量少有紫黑血块,为气滞血瘀,瘀血不下,更加重了气滞,不通则痛;心中烦热,面红,脉数为气郁化火;舌干无苔,下肢酸痛,脉细为火已伤阴;肝火上逆则头痛;肝气横逆则呕吐。治当疏泄肝气兼清肝火,疏清同用。以柴胡、元胡、香附、郁金疏泄肝气;以当归、赤芍、丹参、红花活血化瘀,以助利气;以黄芩清郁火。诸药相辅相成,诸症悉除。以逍遥散善后,亦遵疏肝利气之意。
病例二:吴某,女,23岁,未婚,1986年4月5日初诊。患者1年来,每次月经来潮当天则少腹剧痛,双下肢抽痛难忍,每须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并配服西药以镇痛,有时痛剧则需注射镇痛剂,经量多而夹有血块,每次行经期5~6天,月经退后,白带少,脘腹时冷痛,口不干,舌淡苔自,脉弦。证因寒凝血滞。治宜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投以温经汤加减化裁。
处方:淡吴茱萸59,当归109,川芎109,丹皮59,半夏69,桂枝69,蒲黄69,丹参159,赤芍109,川楝子109,茯苓109,炙草39。
嘱于月经来潮前,连服3剂,再来诊视。
4月20日复诊:上方于4月17日开始内服3剂,月经于昨日来潮,少腹仍痛,但痛势减轻,未服西药止痛片,尚可忍受,经量较正常,血块少,唯双下肢抽痛如故,脉舌同上。
上方已显效应,仍宗前法。上方加阿胶(另烊化)109、鸡血藤159,以滋阴养血,服3剂。并嘱于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服3剂。
5月20日三诊:月信今日来潮,本月经期较准,小腹痛基本消失,双下肢痛亦减,唯人疲腿酸。嘱以八珍丸调服,作善后之图。
按:本例患者经行少腹剧痛,须赖热敷配服西药止痛,平时胃脘冷痛,月信愆期,行经期拖长,舌淡,一派寒凝之象,然月经夹有血块,又系瘀血阻滞。故投温经汤以温经散寒,并配丹参、川楝子、蒲黄、鸡血藤以活血祛瘀。寒凝温散,瘀血亦行,痛经渐愈,最后以八珍丸调补气血而收全功。
病例三:李某,女,35岁,已婚,1988年10月2日初诊。患者于23岁结婚。至今12年尚未生育。每次行经时少腹、腰部剧烈胀痛,月经周期20天,经色紫暗成块,行经期精神烦躁不安。近日月信适来潮,腹满拒按,腰肢酸楚,夜寐多梦,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边紫,脉弦涩。证属经行血瘀,治宜活血祛瘀。
处方:丹参159,当归109,鸡血藤159,桃仁109,泽兰59,赤芍109,元胡109,生地159,丹皮69,服5剂。10月8日复诊:经行畅爽,经色转红活,腹痛减轻。药已中病,于上方去元胡,加琥珀109,玫瑰花69,又服3剂,诸恙均瘥。
半年后,因停经呕恶,夫妇相偕来诊,据悉自此之后,月经来潮均正常,身体尤健于昔。今停经呕恶乃怀孕之征,翌年,生育一儿。
按:根据患者经行少腹部剧烈胀痛、拒按,月经色紫暗成块、舌边紫、脉弦涩等脉症,盛老诊为经行血瘀。因血瘀经滞,气机不畅,故痛经作矣。投以活血祛瘀理气之剂,蓄血渐行,经色从紫转红,腹痛亦因之而减,再经调理气血后,气血通调,冲任充盈,而胎孕成矣。十余年之不孕症亦因之而愈。
2.虚证痛经
病例一:王某,42岁,已婚,职员。患者17岁月经初潮,24岁结婚,生2胎,10年前人工流产1次,至今未再生育,爱人已故,有白带已3年,有腥味。月经不规则,经常50天来潮1次,色淡红,面色不华,舌苔白,经常头晕眼花,神疲体倦,腰背酸楚,食欲不振,心悸盗汗,睡眠欠佳,手足常冷,脉细弱无力。
盆腔检查:宫颈大而糜烂,子宫体后倾,不硬而增大,曾冲洗8次,先后用过组织疗法6次。涂片检查:滴虫(一),红细胞(+),上皮细胞(+++)。
西医诊断:宫颈炎。
中医诊断:肝经血少,心脾两虚。治法:补气养血,以人参养营汤合归脾汤加减。
处方:龙眼肉、枣仁各159,党参129,熟地、白芍、茯苓、白术、黄芪各99,远志69,五味子、炙甘草各39,大枣5枚,水煎服。
连服12剂,诸症均见减轻,后月经来潮,已无不适感。按-本例痛经属气血两虚证。方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五味子、炙甘草、大枣益气健脾;熟地、白芍养血;龙眼肉养心安神;枣仁、远志安神。气血得补,胞宫得养,则腰背酸楚等诸症随之消失。此补气法治愈本病之例也。
病例二:庄某,女,28岁,已婚,1985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半年来,月经不规则,40~50天来潮1次,每次来潮时少腹疼痛难忍,量少色紫,2~4天即净。伴有头痛,心中烦热,下肢酸痛,胸胁胀痛等症。舌红苔少,脉细数。妇科检查:外阴部正常,阴道正常,宫颈轻微糜烂,子宫体稍前倾,大小正常,附件未触及,右侧稍有压痛。
西医诊断:(1)慢性输卵管炎。(2)子宫内膜炎。中医诊断:肝经血少,气滞血瘀。
治法:养血疏肝,活血祛瘀。投以宣郁通经汤加减。
处方:当归129,郁金109,黄芩109,香附109,赤芍109,丹参159,柴胡69,红花109,丹皮109,服6剂。7月6日复诊,诸症明显好转。嘱继服逍遥丸,如病情无变化,2个月后再来检查。2个月后月经周期正常,少腹痛已愈。
按:王海藏日:经事欲行,脐腹绞痛者,血涩也。朱丹溪云:经将行腹痛,属气之滞。气行则血行,滞则血凝,故症见经来少腹疼痛难忍,月经色紫;气郁化火则心中烦热,舌红,脉数;肝经血少,则月经量少、脉细、苔少。投以宣郁通经汤者,正如傅青主云: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降肝之火。然原方中白芥子一药,性温与症不合,故弃之。加入丹参、红花者,所以活血祛瘀也。最后以逍遥散疏肝理气,气舒则血行,气血通畅,经痛顿失。
病例三:张某,女,42岁,已婚,1991年8月5日初诊。患者月经不规则,50余天来潮1次,行经期拖长,经量多色淡,行经时及经后少腹绵绵作痛,喜按,腰酸背疼,头晕眼花,精神疲乏,心悸烦躁,夜寐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证属心脾亏损,气血虚衰。治宜养心脾,补气血。投以归脾汤合人参养营汤加减。
处方:龙眼肉159,枣仁159,党参159,熟地109,白芍159,黄芪109,远志69,五味子109,炙草109。
连服半个月,诸症均见减轻,嘱以归脾丸常服,以滋养心脾,巩固疗效。
按:本例患者心脾亏损,脾气虚生化乏源则气血衰弱,冲任之脉失其濡养,故少腹绵绵作痛而喜按。气血虚弱,心血不足,故头晕眼花、腰背酸楚、心悸不寐、舌淡、脉细无力。在治疗上投以补养心脾之归脾汤合调补气血之人参养营汤加减.使气血充盈,胞脉得养,经痛乃瘥,且诸症亦愈。
(二)治月经先期,在于清热解郁
月经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者,称为月经先期。发生原因有气虚不能摄血及血热(有实有虚)妄行两大类型,需按其他症、舌、脉予以辨证。血热实证有阳盛血热及肝郁血热之分,阳盛者或因素体阳气过盛,或因过食辛燥热性之物,使体内阳热之气积聚,此为火气之盛、;肝郁者肝气郁结也,系情志郁结所致,气郁化火,火迫血分,故成血热之证。血热虚证,是指阴虚阳盛,阳热之气迫于血分,为本虚标实。治疗本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血热实证宜清泄阳热之气或疏清郁火;气虚宜补气摄血;阴虚宜滋阴清阳热之气。兹举盛老治疗肝郁血热之月经先期病例如下。
病例:苏某,女,26岁,未婚,就诊于1992年4月26日。主诉月经提前,每次来潮1周前,两侧乳房肿胀结块而痛已半年。每次月经提前7~10天,来潮前感少腹胀痛,乳房肿胀而痛,触痛明显,月经经色红紫,量少,头晕,烦躁失眠,神疲肢软,胸胁胀闷,纳呆。检查:血压120/80mmH9,发育营养良好,精神困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血检:血红蛋白129/d1,红细胞450万/m3。
属肝郁血热型月经先期。治拟疏肝调经,清热散结。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当归99,柴胡69,赤芍99,丹皮69,栀子69,炒穿山甲69,蒲公英159,香附69,甘草39,益母草99。月经来潮前服4剂,乳房胀痛和少腹疼痛均见减轻,下次来潮用上方再服3剂,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其他无异常。
按:本例属肝郁化热引起的月经先期。肝郁则气滞,故见胁胀闷、乳胀痛而结块;郁久化热,致冲任失调而使月经先期而至。故用疏肝散结的柴胡、赤芍、当归、蒲公英;清热凉血的栀子、丹皮;理气散结调经的香附、穿山甲、益母草;甘草调和诸药。气行则血行,经调则气血调和而诸症自愈。
(三)治习惯性流产,以温补脾肾为法.
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为滑胎,是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因先天不足,复损于肾气,以致不能荫胎系胎;或脾虚.中气亏损,化源匮乏,不能摄养胎元而致。临床上以多次孕后出现阴道流血,继则流产为主要表现,并伴有腰酸膝软、夜尿频多清长、精神萎靡、心悸气短、纳少便溏、面白畏寒、舌淡苔白、脉无力等症。治以温补脾肾为法,使冲任得固,气血得养,则胎可保而不漏矣。兹举盛老验案如下。
病例:苏某,女,36岁,1988年8月18日初诊。患者于1983年春结婚,1984年秋怀孕4个月时,突然头晕腰酸,阴道出血不止,住院治疗无效而流产。1986年至1987年先后怀孕,均于5~6个月时流产。
现面色萎黄,精神困倦,耳鸣眼花,腰酸腿软,心悸健忘,睡眠多梦,夜寐不安,畏冷,四肢不温,胃脘胀满,恶心呕吐,食欲欠佳,大便时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现已怀孕4个月,阴道再度出血,淋漓不止,色鲜红,精神疲乏而紧张。此为冲任受损,气不慑血之故。病属滑胎。治以温补脾肾,调补冲任为主,以张景岳毓麟珠加减。
处方:党参159,白术159,白芍109,川芎69,当归109,熟地109,续断109,菟丝子159,杜仲109,鹿角霜159,黄芪159,蕲艾109,甘枸杞159。水煎服。
另每次服39胎盘粉,日服3次。
服药2个月,诸症消失,精神健旺,面色红润,饮食睡眠正常。至1988年冬生育一男。以后又育一男一女,均甚正常。
按:患者禀赋素弱,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冲任气衰,胞脉失养。加上脾阳失运,影响生化来源,致3次滑胎。宋·陈自明《妇人良方》说:夫胎乃阳施阴化,营卫调和,经养完全,足月而产。若气血虚损,不能养胎,所以数坠也。《丹溪心法》说:血气虚,不能营养,其胎则坠,譬如枯枝而果落,藤萎而花坠患者面色萎黄,精神困倦,胃脘胀满,恶心呕吐,食欲欠佳,大便时溏,是为脾虚气弱之象;耳鸣眼花,腰酸腿软,小便清长,畏冷,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是为肾阳气虚之候;而心悸健忘,睡眠多梦,夜寐不安,则为气血虚不能养心所致。治当温补脾肾,且养气血,取党参、白术、黄芪补脾益气;当归、熟地、川芎、当归补血以养胎;续断、杜仲、菟丝子、鹿角霜、枸杞、蕲艾温补肾阳以安胎。诸药相配,疗效甚佳。
(四)治溢乳症,宜舒肝气清郁热
溢乳症,中医称为乳汁自出或漏乳,系指产后或平时乳汁不经婴儿吮吸不断自然流出之病。本病的发生有气血虚弱及肝经郁热两种原因。气血虚弱者常兼有神疲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等一系列虚象,是乃气虚不能固摄所致。治以补气益血,佐以固摄。肝经郁热者常兼有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等肝气郁结化热之候,系肝火逼迫乳汁外出所致。治当舒肝解郁清热,使气舒则郁解,火无由生,则乳汁不再外溢。现举盛老治疗本病之属于肝经郁热的病例如下。
病例:李某,女,32岁,1996年8月7日初诊。患者平素工作紧张,事务繁忙,烦躁易怒,已育一胎,6岁。现月经先期来潮,胸胁胀,腹痛。近2个月来,双乳头挤出乳样溢出液,曾在某医院内分泌科诊治,血检PRC(垂体催乳素)上升,诊为溢乳症,用西药治疗一个月未效,而求诊于盛老。查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认为系七情所伤,肝郁血热所致。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凉血。方拟丹栀逍遥散化裁。
处方:丹皮129,栀子79,当归109,赤芍159,茯苓109,柴胡109,丹参159,山药309,沉香79,麦芽309,薄荷39。水煎服,日1剂,连服5剂。
1996年8月15日复诊,药后平顺,胸胁胀已减,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按原方加生地209,续服7剂。
1996年8月25日三诊,经上药治疗,本月月经已于21日来潮,无胸腹痛症状,溢乳现象明显减少,药已中病,嘱其按原方随症加减再服半个月。
1996年9月20日复诊,上述诸症悉减,溢乳现象已基本停止,月经后偶尔可挤出乳汁,量已较前减少,改用丹栀逍遥丸每次109,每日3次,续服2个月以善后。
按:本例西医诊断为溢乳症,属内分泌雌性激素失调引起,盛老认为系七情内伤,尤以肝郁气滞多见,故采用调理肝气、疏肝凉血的治法.收效显著。
(五)治妇人.;|葭瘕,以调气为先
妇女下腹部胞宫或胞脉、胞络等部分结成包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瘕瘕。癞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常见的以气滞血瘀、痰湿内陋等结聚而成。而气滞则为本病的基本病理基础,气滞导致血瘀、痰湿,而血瘀、痰湿又反过来加剧气滞,因而阻遏日久而为瘢积,不通而生疼痛。故治疗应着重于理气,并根据瘀、痰,兼用活血化痰之法,由于癞瘕乃有形之肿块,故有一段时日的治疗而能收效。现介绍盛老治本病之验案如下。病例:周某,女,40岁,炊事员。1984年9月下旬因子宫糜烂,作妇科治疗,病不减且增左少腹痛。并于同年10月发现左下腹一包块,伴发热,曾就诊于当地医院,妇科检查:外阴及阴道正常,白色分泌物多,宫颈肥大,下唇轻度糜烂,子宫中后位大小正常,右附件(一),左附件压痛(+),稍增厚。印象:慢性附件炎。经局部理疗、注胎盘组织液1疗程,并配合中药治疗,效不显。于1985年4月2日就诊于盛老。
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左少腹疼痛,可摸及龙眼大一包块。月信半个月来潮1次,每次10余日始净,白带多。食欲不振,时有日晡潮热,千,二便如常,舌红苔白,脉弦涩。症因肝郁气滞,气血流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而见少腹疼痛;肝藏血,性喜条达,今肝郁则血行无常,故月信半个月来潮,每次缠绵10余日;气郁化热,故日晡潮热、口干;脉弦涩乃肝郁气滞血瘀之证。治宜疏肝解郁,活血止痛。方以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处方:当归69,柴胡69,丹参109,白芍159,炒栀子69,元胡109,川楝子109,木香69,茯苓159,甘草39,服6剂。
药后少腹痛稍减,包块尚存,潮热、口干等症已失。药已中病,乃守前法,于上方加三棱69,桃仁、红花各59,以增强活血祛瘀之力,再服6剂。
患者于1985年4月17日,阴道排出一紫黑色如龙眼大小之血块。经上述治疗后,少腹痛顿减,包块缩小,头晕改善,食欲增进,月经亦趋正常。最后投以党参、当归、芎、熟地、白芍药、甘枸杞调补气血,佐以丹参、桃仁、红花、木香理气活血,又6剂。包块消失,诸症亦除,病乃瘥。
按:上方用柴胡、川楝子、木香、元胡疏肝利气;以当归、丹参活血化瘀;栀子清泄郁热;茯苓利湿以杜生痰之源;白芍、甘草解痉止痛,且益阴气。药后气痛除,但包块仍在,故加用三棱、桃仁、红花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如此先重于利气,气利后再加重活血化瘀之药,待包块缩小,又以补养气血与理气活血之品同用,俾气足则血行。每一期治法均有侧重,乃循序渐进之法,进入了一个良性操作之中使有形之积块竞在近二旬之中奇迹般消失。
(六)治婴,泄泻,注意平抑肝气以安脾胃
婴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症,乃婴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婴儿脾胃薄弱,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脾胃受病,则饮食人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下,致成泄泻。泄泻日久,易耗伤气液,可转成慢惊风。盛老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对婴儿泄泻久者,每从婴儿点滴表现发现隐患,如婴儿啼哭吵闹不休,即认为是肝气亢盛,易乘脾土,所以常在健脾和胃助食方中加入平抑肝气之品,使脾胃之气得到安宁,健运正常,往往收到很好的疗效。兹举例如下。
病例:黄某,男,6个月,1992年10月24日初诊。患婴腹泻逾个,粘液便兼杂泡沫,17~8次,泻前啼闹不休,泻后稍安,纳食呆滞,小便短少,舌红苔白厚,指纹淡黄。此乃脾虚湿盛,肝木横逆。治宜健脾利湿,平肝祛风。
处方:茯苓1.59,白术29,防风1.59,车前子29,槟榔1.59。全蝎(连尾)2只,白芍29,枳实29,麦芽1.59,甘草1.29,服3剂。
复诊:药后泄泻次数已减,1日2~3次,量多仍有泡.沫,啼闹亦减,纳食稍进,唯小便短,舌苔、指纹如前。继以健脾利湿,佐以消导。
处方:党参1.59,茯苓1.59,白术29,防风1.59,车前子29,槟榔1.59,麦芽1.59,神曲29,泽泻1.59,山楂29。甘草1.29,服3剂。
三诊:腹泻,然形体消瘦,须培补后天之本,健脾为急。
嘱以茯苓、山药、党参、大枣、甘草水煎代茶饮,以巩固疗效。
按:患婴泄泻逾月余,幼弱之体,抵抗力差,泄泻日久,恐气津两耗,颇有慢脾之虑。幸治疗得当,初诊除健脾化湿外,尚以抑肝熄风,如白芍、全蝎、防风。这样,肝木不致横逆于脾土,脾土无外来之侮,当可调理复健。复诊时,泄泻大减,则治疗重在健补脾胃。本患婴泄泻1月余,然仅服药6剂而愈。这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中所说: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确得其本而摄取之,则一药可愈。可见,审证求因,辨证之精确,于儿科学中尤为重要。
诊余叉话气的证治概要
(一)气的病证
1.气虚
症见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气短自汗,舌淡嫩,苔薄白,脉虚沉迟。
(1)心气虚:气虚症状兼心悸怔忡,胸闷不舒,活动后加重,脉细弱或结代;或心气不收,心神浮越,健忘,心悸多汗,疲乏等;或心气虚,水气凌心导致心气不宁,出现心悸、痰喘、气促等。
(2)肺气虚:气虚症状兼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畏风,易于感冒。
(3)脾气虚:气虚症状兼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少气懒言,或浮肿,或消瘦。若因脾气虚引起中气下陷者,伴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痢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气少,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若脾气虚致脾不统血者,伴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兼见少气懒言等。
(4)肝气虚:气虚症状兼眩晕,忧郁寡言易恐,食欲不振,胁肋胀痛,爪枯筋挛,面青等。
(5)肾气虚:气虚症状兼腰膝痰软,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小便失禁,或夜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或胎动易滑;或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声音低怯;或小,便不利,浮肿,腰以下为甚等。
(6)胃气虚:气虚症状兼纳少,食则脘胀或痛,嗳气恶心;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等。
2.气郁
主要是肝气郁结,因肝主疏泄,主调畅气机。若肝不疏泄,则气机郁滞为患。症见胸闷胁痛或胀,少腹胀闷或痛,痛呈游走性,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或咽部似梗不舒,妇女可有乳房作胀疼痛,痛经,月经不调,或有经闭。
3.气逆
气顺则平,气逆则病。
(1)肝气上逆:肝主动主升,动升太过则为病。症见头晕胀痛,耳鸣如潮,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则昏厥,不省人事,脉弦,是为气厥。
(2)肺气上逆:肺主肃降.若肺失肃降则肺气上逆。症见咳嗽气喘,伴胸闷痰鸣。
(3)胃气上逆:胃主和降,胃不和降则胃气上逆。症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反胃,伴纳少,或有脘胀不舒。
(4)心气上逆:乃因心气盛化火,气火上逆。症见心烦失眠,面红口干,溲黄便干,甚则发狂。
4.气滞
即气机不利。可涉及多个脏腑或肢体。
(1)心气滞:胸闷胸痛,或痛引肩臂内廉,伴有口唇青紫、脉涩或结代等。多见于胸痹。
(2)肺气滞:胸闷胸痛,多伴有咳嗽、气喘、痰鸣等症。见于咳嗽、痰饮、哮喘、肺痈。肺胀等病。
(3)肝气滞:胸胁胀闷疼痛,伴有情志抑郁或易怒、喜太息、咽硬、少腹乳房胀痛等症。多见于胁痛、梅核气、瘕瘕积聚、黄疸、鼓胀等病。
(4)胃气滞:胸脘或腹胀满疼痛,伴纳食不振、嗳气、恶心等症。多见于胃痛、呕吐、噎膈等病。
(5)膀胱气滞:小腹胀闷或痛,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尿黄或有尿石,或腰痛等。多见于淋证、癃闭、腰痛等病。
(6)大肠气滞:腹胀腹痛,大便秘结或泄痢。多见于腹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
(7)经脉气滞:肢体酸痛重着,或痿软不用。多见于痹证、痿证、脱疽、脉痹等病。
5.气阴两虚
气虚兼以阴虚,或气虚引起阴虚,或阴虚引起气虚,均导致阴液阳气受损。症见五心烦热,口干,神倦,舌绛无苔.脉细数。多见于急性传染病末期或慢性病气阴亏损之证。
(二)气病治法及方剂举例
盛老治疗气病证候,总离不开直接或间接地调理气之偏胜、气化之紊乱,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和运转,则诸气病迎刃而解。如气不足而致的气虚之证,当采用补气益气;气虚下陷者,当补而升之;气脱不固者,又当敛气固脱。气有余而致的气实证又当视其证候,分别采用宣气、镇气、降气、行气或破气等不同治法。如气郁气滞者,当予行气解郁;气结者,当宣气散滞,甚或破气散结;气逆者,又当镇气降气。为了删繁就简、从博返约,临床上可将调气诸法概括为:补气、疏气、升气、降气等四类。气虚则补之,气滞则疏之,气陷则升之,气逆则降之。在补气类中,有补益中步气、补气升提、补养肺气、益气固表、温补肾气等法;在疏气类中,有疏肝理气、和胃理气等法;在升气类中,有升提中气、升降气机等法;在降气类中,有降气宽胸、降气止呕、肃降肺气、平降冲气诸法。
兹将盛老在临床上常用的调治气病的方法及方剂概要总结如下:
1.补气法(含兼法)
培养中气,选补中益气汤、举元煎;健脾益气,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益气固表,选玉屏风散;回阳益气,选参附汤、保元汤;益气生津,选生脉饮;益气清肺,选人参蛤蚧散、补肺汤;温补肾气,选肾气丸;补肾纳气,选参蛤散、人参胡桃汤;益气补血,选归脾丸;补气温中,选理中丸;益气活血,选补阳还五汤;补养肺气,选补肺阿胶汤;清暑益气,选清暑益气汤;和解益气,选小柴胡汤。
2.疏气或行气法(含兼法)
行气解郁,选越鞠丸、半夏厚朴汤;疏肝理脾,选四逆散;健脾理气,选香砂六君子汤;疏肝理气,选逍遥散;理气和中,选二陈汤;温运阳气,选四逆汤;温中行气,选厚朴温中汤;行气导滞,选木香槟榔丸、木香导滞丸、藿香正气散、胃苓汤、半夏厚朴汤;行气散寒,选良附丸、暖肝煎;行气活血,选血府逐瘀汤、金铃子散、丹参饮;理气养阴,选启膈散;行气止痛,选加味乌药散、七厘散;化气行水,选实脾饮、五苓散;调畅气机,选六郁汤。
3.升气法
补中升陷,选举元煎、升陷汤;.益气升阳,选补中益气汤:
4.降气法(含兼法)
补中降气,选大半夏汤、四磨汤;和胃降气,选半夏泻心汤、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温肺降逆,选射干麻黄汤;降气化痰,选旋覆代赭汤;降气平喘,选苏子降气汤、定喘汤;降气平肝,选暖肝煎。
盛老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乃至疑难杂病的治疗,常以调气理论指导立法、处方、用药,屡起沉疴痼疾,疗效卓著。
运气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运气学说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对天文、地理、历法以及宇宙万物生化的直接观察和体验而形成的。强调自然界气候变化和人体息息相关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以阴阳五行为核心,以六气、三阴三阳等理论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为符号,执简驭繁,阐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充分反映出中医天人相应的特点。
五运六气研究自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在整体观的思想指导下,以阴阳五行理论来阐述人与天地相参的学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医学理论。运气学说以天干与地支为基础,预测和推算每年及各季节的地理气象情况,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参考。历代医家对运气学说虽见解不同,评价不一,但对四时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密切关系,有较为一致的认识。虽然运气学说繁琐奥秘,也掺人唯心主义的成分,但通过实践,去粗存精,是会给祖国医学宝库增添异彩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界许多事物的变化规律逐渐被人类所认识。《内经》运气学说以朴素辨证法思想为指导,认为宇宙万物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人处在天地气交之中,气候必然会对人体的一切产生影响。这些观点已引起不少科学家的兴趣。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指出:物候现象的周期性波动与太阳黑子变动多少有关,即太阳黑子最多年为物候特迟年(《物候学》)。东汉王充《论衡·变动篇》指出: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随着医学气候学的发展,生物钟学说已越来越为医学家所重视,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197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召开了一次国际性的生物学节律与药物学、药理学、治疗学关系的讨论会,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此外,如死亡与时辰节气及季节的关系的研究,又有新的发展。诚然,全盘否定运气学说是片面的,但是如陈无择的《三因方》,根据60年运气主病分别处以方药,元人刘完素、程德斋的《伤寒铃法》,以病人得病日期和出生年月用五行。干支推定疾病等刻舟求剑、按图索骥的方法,违背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也是不足为训的。盛老在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运气学说的重要意义,并依据其理论用于治疗,取得了良效,以下举乙脑及肝炎的治疗实践以说明之。
(一)从乙型脑炎治疗认识运气学说
1960年,厦门市发现的乙型脑炎,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较快,常出现深度昏迷、抽搐不止、两目上窜、喘急痰鸣、面唇发绀等症状。从五运六气学说来看,1960年。是庚子年,乃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太过,燥气流行。所谓岁金,乃六庚之年。天干的庚与地支的子均属阳,故谓太过之年。本年乙型脑炎发病最高峰是在处暑前后(农历7月2日),主运在金,客气在火,又庚运下,加上在泉的燥金,是天气克运,又是天刑年,在1周60年中只有1年,而主运和季节适值燥金(处暑后七日卯三刻起)。本市位居闽南,又属丙火,从6月上旬起,每旬平均温度都超过25C,7月下旬已达到最高29℃,一般温度都保持在28℃上下,尤其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经常保持在20C左右的恒定气温,也是本病发生最高峰的时候。从运气方面来说,客主加临,燥从火化。《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瘼,皆属于火。吴鞠通说: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又说: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盛也;暑有兼风兼燥,而燥有寒化热化。因此,从病因学说来看,本市本年乙型脑炎所发生乃燥金流行之年,为暑燥火三者合并而形成,所以不仅发病急骤,病情亦较严重。
从临床所见,本年乙型脑炎患者绝大多数有角弓反张、肢体强直、两目上窜或斜视等表现。这一病理机制,从五行来说,是由于运气所造成的金和火的矛盾。故《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所以在治疗方面,清燥金以白虎汤,平肝风以羚羊角、全蝎、蜈蚣、地龙等。又考虑到暑热过盛,火能克金,遂以西洋参之苦甘补土生金。此外,危重症病例多见有喘急痰鸣,呼吸衰竭,这与《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说岁金太过,燥气流行,甚则喘咳逆气相吻合,故用真珠、猴枣之咸寒,牛黄之苦平,麝香之辛温通窍,直达肺经,泻热清痰,通窍安神,以治其标。根据本市十年来气象台的气候记载调查,结合运气学说作为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病情虽然严重,却收到良好的疗效。
本组138例临床所见症状与往年不同,治疗亦有差异。根据温病的一般治疗法则,以下列方剂为主。
(1)初起偏于热者:石膏、知母、银花、连翘、莲子心、黄芩、黄连、竹叶心。
(2)抽搐甚者:羚羊角、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双钩藤。
(3)喘急痰鸣者:竹沥、天竺黄、川贝、猴枣、真珠、牛黄。
(4)高热昏迷者:犀角、川菖蒲、清心牛黄丸、紫雪、安宫牛黄丸、牛黄抱龙丸。
(5)高热、呼吸困难者:西洋参、麦门冬、五味子、玉竹、麝香。
(6)烦躁惊厥者:局方至宝丹、酸枣仁、夜交藤、石决明、龙齿、茯神。
(7)阴液亏损者:高丽参、石斛、生地、麦冬、元参、龟板、鳖甲、牡蛎、泽泻、山茱萸、沙参。
(8)病情危重,阴阳俱虚者:以白虎汤加西洋参为主。治疗结果:
(1)138例中治愈122例,治愈率88.4%;一例因故转院;死亡15例,病死率10.87%,其中4例住院后24小时死亡,故修正病死率为8%。
死亡的15例均属于重型及凶型,死亡的主要原因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最多,计11例;循环衰竭2例;过高热1例;持续性抽搐1例。
(2)治愈患者中,退热时间及神志清醒时间的观察:122例痊愈患者中,平均退热日数为3.5天;75例重型及凶型而有昏迷患者,平均神志转清日数为3.2天,重型平均2.4天.而凶型则须5.4天。
总结:
(1)本年脑炎较之往年凶猛,盛老认为其发病原因是暑燥火相合所致。由于运用了运气学说作为临床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病情虽然严重,却收到良好的疗效,从而说明了运气学说中科学内容的实用价值。
(2)部分危重病例,在表现阴液亏损、阳气不足征象时,采用白虎汤佐以西洋参,获得满意疗效。据临床所见:未用西洋参以前,在70例重型及凶型病例中死亡14例,而在使用西洋参的同型15型中,仅死亡1例,相差悬殊,可见西洋参对痰涎壅盛、呼吸衰竭有着一定的作用。初步体会:当发现高热而深度昏迷或高热而呼吸迫促,脉象即呈细数或散大;或体温突然下降,四肢厥冷,险状丛生的时候,必配合独参汤或参麦饮,否则往往在几小时之内突然死亡。由于本组病例系暑伤人、火克金、燥从火化,若单纯养阴则生机灭绝,单纯固阳则燥热更炽。所以用白虎汤清热,以西洋参补气固阳而生津液,必要时还必须配合真珠、牛黄、麝香等芳香化浊,清痰利窍,这是阴阳兼顾之法。
二、从肝病治疗认识运气学说
1958--1961年,我们共收治肝病患者538例(包括急慢性肝炎),其中以1958年为最多,占三年中总病例的34.8%,而在1958年中,又以秋季为最多,占全年的41.2%。《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胸腹满......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而1958年(戊戌年)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其太过之火气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其所以秋季发病率为最高,因本年之客气为厥阴风木,主气为土,客胜主,湿土受风木之制,使阳明及燥,从气象方面来说,全年温度秋季平均为摄氏26.1℃,而夏季平均温度为25.9℃,夏秋对比,则秋季平均温度高出0.2℃。从最高温度来说,夏季是32.8℃,秋季则为34.1℃,夏秋对比,则秋季温度高0.3℃。从湿度来看,夏为80%,秋为73%。从气压来看,夏为10053,秋为10084,亦有一定距离。这与秋季发病率最高,亦有一定关系。
1959年(己亥年)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阴相火在泉。据住院患者43例分析,发病率以冬天为最多,占30%。从运气学说来看,己亥年为相火在泉,民得无病,发病较少,似与此有关。但因病例尚少,只能作初步的分析,不能作为发病的统计。从气象来看,本年春冬两季温度之比,冬季较之春季高0.2℃,亦有一定关系。
1960年为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就发病率来看,本年有192例,仅次于1958年,占3年中总病例的34.4%。从全年发病季节来看,以秋冬两季为最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 四之气,......民病寒热、嗌干、黄瘅。此因客主气皆湿土,又承君相火之后,故发湿热之病特多。《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阴司天,热淫所胜。又说:少阴司天,客胜则衄......头痛,少气,发热,甚则月寸肿。在192例中,发现有轻度浮肿16例,占8.3%,这与气候并非无关。从气象方面来说,全年温度秋季年均为26.3℃,夏季为25.6℃,秋季高于夏季0.712。夏季湿度为83%,秋季为74%,相差9%。在秋季中,有33天下雨,为往年所未见。这与四时之气,太阴湿土用事,大雨时行,寒热互至,民病黄疸、衄血,亦有一定关系。
1961年(辛丑年)为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濡泄......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在当年上半年收治的129例中,从春夏两季来看,以春季为最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阴司天之政......民病寒湿,腹满,身膜愤,月付肿,痞逆。此因阴凝于上,寒积于下。故所病背寒湿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阴之胜,......胃满......少腹满......头重,足胫月付肿,饮发于中,月忖肿于上。据当年临床所见有浮肿之症,与寒湿合病并非无关。
588例患者中,男性370例,多于女性,年龄以21--30岁为最多。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除肝肿痛、食欲不振等外,无黄疸古多数。发病季节,1958年以秋季为多,1959年以冬季为多,1960年以秋冬两季为最多,1961年以春季为最多。因此,从发病季节和临床症状的不同特点来看,可说明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病例:患者,武某,男,50岁,已婚。1961年4月6日,以肝肿大4年为主诉而人院。患者肝区阵发性疼痛,上腹部闷胀,常于下午全身瘙痒,睡眠梦多,心跳甚剧,头晕,全身疲乏无力,偶有干咳无痰,口苦而干。最近上下肢及颜面有轻度浮肿,食欲较差,大便不正常,时秘时泻,偶感烦躁,腹内烦热,眼珠有红丝,舌苔老黄厚腻而干燥,脉弦数。体温正常,营养中等,面色红润而略带黄色,肝肿大于右肋下2.5cm,有叩击痛。肝功能检查:总蛋白7.649/d1,白蛋白5.109/d1,球蛋白2.549/d1,麝浊3单位,锌浊5单位。经过反复治疗,住院3次,疗效未见巩固。在住院时,曾用中药疏肝养肝(逍遥散加减)、补脾健胃(参苓白术散),以及平胃消食健脾之剂,配合西药肝精、维生素、王浆维生素、人参精等,治疗效果不甚明显。腹部胀痛,打呃,全身困倦,头晕,口干,小便短,大便泻等症状反复出现。后乃考虑当年为上土下水,寒湿内蕴。《素问*本病论》说:是故丑未之年,少阳升天,主窒天蓬,胜之不前。又或遇太阴未迁正者,即少阴未升天也。水运以至者,升天不前,即寒务反布,凛冽如冬......喧暖乍作,冷复布之,寒喧不时。民病伏阳在内,烦热生中。因丑未之岁,阴专其令,阳气退避,民病腹胀寸肿适相符合。乃以李东垣清暑益气汤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李东垣说:以黄芪、人参、甘草补中益气为君;陈皮、当归甘辛微温,养脾气和血脉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除湿,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热;又以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用神曲之甘辛、青皮之甘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之苦寒,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五味子、麦冬酸甘微寒,以生津养肺。服至4剂,头晕、腹胀减,食欲增进,舌苔转薄白,再经此调理匝月而愈。
总之。五运六气是古代研究自然气候变化对疾病影响的一种学说。它虽以生克制化、运气盛衰为基本规律,但不等于机械的推断,必须因地制宜,通权达变,灵活掌握,去粗存精,取其合理部分应用于临床,才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正确态度。
自拟治气经验方的临床运用
(一)舒郁汤疗气郁之病
盛老认为人生百病皆源于气,对朱丹溪的解郁法倍加赞誉。临床上喜用《伤寒论》的四逆散、《局方》逍遥散和《丹溪心法》的越鞠丸,并在此基础上,自创舒郁汤。该方由香附、郁金、枳壳、赤芍、.枇杷叶、白藕节、芎、百合等药组成。功能行气解郁,舒肝理肺。治疗因肝气郁结,肺气愤郁之胸胁闷痛或呼吸迫促等气机不得舒畅之证,颇有佳效。临床常用于胆囊炎、急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及肋间神经痛等因于气机怫郁之证。
方以行气为主,活血为辅。主以香附行气之中兼能理血,辅以郁金破血之中兼能理气;主以枳壳人脾肺而理气消胀,辅以赤芍入肝经而活血散瘀;枇杷叶专人气分,降肺胃之气逆;白藕节专人血分,宣经络之瘀滞;川芎活血兼以行气;百合养阴以润燥,并防诸气药辛燥伤津之弊。诸药相伍,气行血运,源洁流清。对于上述诸多慢性病症可以较长期服用,而无伤阴耗液之虞。以下举两例说明本方的临床运用。
病例一:胆囊炎
胡某,男,45岁。有胆囊炎病史4年,右胁下疼痛时辍时发。数天前因过食油腻之物,胃脘胀闷,右胁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部放射,畏冷发热(T38。C),口干纳呆,恶心欲呕,大便干燥,二日未行,舌红,苔厚腻、黄白相兼,脉弦滑。病因肝胆气滞,湿热内蕴。投以舒郁汤化裁。
处方:香附、枳实、枇杷叶、川楝子、郁金、赤芍各109,茯苓、车前子各109,紫苏梗69,薄荷、甘草各39。二诊:上方服3剂后,热退,脘胁胀痛顿减,大便已通,舌苔转薄腻。药已中的,仍守前法。上方去薄荷加川芎69,并以枳壳易枳实,续服6剂,诸症均失。继以丹栀逍遥丸合香砂六君子丸善后。
按:本例为胆囊炎急性发作,以右胁下疼痛反复发作,并向右肩放射,食油腻后加剧为诊断要点。中医以主症加发热,呕恶,便干,口干,纳呆,舌苔厚腻、黄白相兼及脉弦滑为审证依据。辨证为湿热郁于肝胆,气机阻滞。治疗以疏泄肝胆气滞为主,因病人疼痛剧烈,故应以肝胆气通为急务,用舒肝汤加减。用香附、郁金、枳实疏肝理气,再加川楝子、薄荷、苏梗以加强疏肝理气通泄之力,足见盛老以气为主之用心。另用茯苓、车前子之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下,去除与病无关之藕节、百合,使药力精专。再诊时因大便已通,故以枳壳易枳实,因发热已退,则去薄荷之辛凉退热,药与证合,故疗效迅疾而卓著。
病例二:肺心病
张某,男,64岁。患者夙有肺心病,近10天来,咳嗽痰粘,色黄难咯,胸闷气喘,心悸气短,动则加剧,口干汗出,寐差多梦,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细弦。病因肺气怫郁,化热伤阴。治宜理气解郁,清热养阴,投予舒郁汤加减。
处方:百合、沙参、藕节各159,枇杷叶、枳壳、桔梗、瓜蒌、丹参各109,川芎、郁金各69,甘草49,水煎服。
二诊:服6剂后,痰白易咯,咳喘减轻,余症尚存,脉舌同上。于上方加玉竹、川贝各109,续服10剂。
三诊:咳喘停,胸闷减,余症亦均见好转。继予自拟铲元散,每次服29,日服2次,而收全功。
按:本例患者素有肺心病,肺心病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为病变基础而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功能。目前病情有所加重,据症所见,知有痰热壅肺,肺气失于宣肃通畅,致胸闷;肺气上逆则气喘;心肺之气本虚,故心悸气短,动则加剧;卫外失固故汗出;久病肺阴受伤,故口干、脉细;阴虚火旺则寐差多梦;气机不畅,内有痰浊,故脉弦。病位主要在肺,亦影响于心。治当清肺化痰养阴,宣降疏理肺气。投·舒郁汤加减。取瓜蒌、桔梗清肺化痰祛痰;沙参、百合滋养肺阴;郁金、枳壳舒气解郁除闷;配丹参、川芎、藕节人血活血,以助气机,使肺能行使朝百脉之职;更以枇杷叶降肺之逆而平气喘。全方融宣气、降气、理气于一炉,再合化痰、清肺、养阴之品,则治后胸闷气喘诸症均得以消除。
(二)泻黄汤,清除湿热利肝气
泻黄汤由茵陈、郁金、泽泻、车前子、赤小豆、茯苓等药组成,临床可随症加减。功能清热利水,疏肝健脾。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卓著。
盛老认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于中医阳黄居多,根据古今医理,盛老自拟泻黄汤,治疗黄疸型肝炎,据部队医院等单位临床应用数百例,疗效甚佳。方中以历代治黄王道药茵陈为君,臣以消炎疏肝利胆之郁金,佐以清热利水之车前子、泽泻、赤小豆,使用茯苓以健脾利湿,共奏利肝气而退黄之效。
加减法:若大便秘结加大黄;小便短赤加滑石;烦躁不安加栀子、黄芩、黄连;消化不良加谷麦芽、鸡内金;呕恶加陈皮、砂仁;肝区痛甚加川楝子、元胡、三棱、莪术;脾虚加白术、陈皮;阴黄者加干姜、附子。
病例:刘某,男,52岁,军人。近几日来食欲顿减,厌油腻之物,口苦偶有恶心,尿黄短少。化验检查:黄疽指数20单位,脑絮(++),麝浊7单位,谷丙转氨酶312单位,血清胆红素20.52肛mo1/1,尿三胆(+),mcAg(+)。体检发现巩膜、皮肤黄染。肝于剑突下4.5cm,质软,压痛,脾未触及,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身目黄如橘子色,头晕,少寐多梦,性情急躁,纳呆,便秘,2天一行,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属阳黄,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投予泻黄汤加滑石、黄芩、栀子,服10剂。
药后小便量多,色仍黄,身目色黄渐退,大便仍秘,苔黄腻,脉弦滑。守上方加大黄(后下)69,再服6剂后,二便通利,黄疸基本退尽。化验复查:谷丙转氨酶120单位,脑絮(+),余均正常。再给泻黄汤加陈皮、鸡内金、茯苓,连服2周,诸症均失,肝功恢复正常,病渐痊愈。
按:本例患者苔黄腻,脉弦滑,尿黄便秘,乃肝胆湿热之辨证要点;肝肿大质软有压痛,黄疸,乃肝胆失于疏泄,气机不畅,胆汁泛溢肌肤所致;一纳呆是肝失疏泄,不能助胃腐熟之候;而头晕、少寐、多梦则是肝胆湿热上扰之象。总之,本例以肝胆湿热、阻滞气机为主要病机,故治疗当清肝胆湿热而利气机,用泻黄汤加味,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消夏汤,益气化湿疗疰夏
消夏汤由珠儿参(即孩儿参)、茵陈、泽泻、半夏、苍术、茯苓、青皮、谷麦芽、甘草等药组成。功能健脾益气,清暑化湿。主治疰夏(包括小儿夏季热),见低热疲乏、绀呆消瘦、溲黄便溏等症。
盛老对于李杲的脾胃学说颇为赏识。临床常用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治疗夏季热。然盛老认为清暑益气汤多达17味药,组方过分庞大,反使后学者无所适从。因此,仿其意,自拟消夏汤以治疗夏季热,效验如响。方中以珠儿参为主药。盛老认为:.珠儿参一名孩儿参,产闽中,性味均似西洋参。唯其性偏寒,功能润肺降火、补脾利湿,且价格低廉,是治疗夏季热的理想药物;茵陈、泽泻、茯苓清暑热而利水;半夏、苍术燥湿而健脾;谷麦芽、青皮消积滞而理气。总之,本方具有益气化湿之功,俾暑湿除则阴火自退。
病例:杨某,女,7岁。近2年来,每于暑夏之际,低热疲乏,纳少便溏。患孩面黄肌瘦,疲惫懒言,身热1-1干,食少,脘腹胀闷,溲短赤,大便溏,苔腻,脉细滑。证属小儿夏季热。因脾虚运化失司,暑湿盘踞中州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清暑利湿。拟消夏汤加藿香、佩兰。
服4剂后,患孩身热减,纳食增,余症亦见好转。仍遵前方续进2剂,诸症均失,唯精神疲乏、大便溏,拟三豆四神汤(绿豆、赤小豆、扁豆、茯苓、山药、芡实、莲子)煮食,以作善后之图。
按:患儿面黄肌瘦、疲乏懒言、纳少便溏、脘腹胀闷,是一派脾胃气虚不能运化之象;时值夏暑季节,湿热交蒸,影响人体,故病人出现低热、口干、溲短赤、舌苔腻、脉细滑等湿热证候。治当益气健脾,兼化湿热。以消夏汤加藿香、佩兰,以增强化湿之力,待症状基本消除,以三豆四神汤善后,目的在于加强健脾的作用,且味美之物喜为儿童所接受。
(四)五花饮,宣泄肺卫通鼻窍
五花饮由辛夷花、金银花、葛根花、菊花、玫瑰花等五种花药组成。功能疏风清热,宣通鼻窍。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腔炎症。随症加减,恒收卓效。
盛老认为,鼻为清空之窍,职欲常守,和则吸收香臭,一旦风寒郁热,胆热上蒸,肺脏不调则清道壅塞不通,即可致病。方选历代治鼻渊主药辛夷花为君,以利九窍,通鼻塞涕出。伍以菊花、金银花疏风清热;葛根花、玫瑰花升阳和胃,疏肝理气。诸花质轻性扬,合为一方,亦取诸花皆升,直达鼻窍之义。
加减法:风热甚加桑叶、薄荷;风寒甚加荆芥、防风;鼻流浊涕,色黄加黄芩、生地;头重鼻塞甚者加苍耳子、细辛、川芎;清阳不升加升麻、柴胡;气虚加党参、黄芪、山药、茯苓;阴虚加沙参、麦冬。方中玫瑰花或葛根花缺货。时,可以绿梅花代之。
病例:黄某,女,45岁,华侨。患过敏性鼻炎15年,时辍时发。近10年来病情渐增,甚则鼻塞不通,彻夜不寐,屡经治疗,效果不著,既往有肺结核、肾盂炎、偏头痛病史,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病属肺虚,气机不调,清窍壅塞。治宜补肺调气,升清降浊。投予五花饮加山药、沙参、细辛、川芎、茯苓,日进1剂。另外,用新鲜芫荽洗净去根,上等旱烟丝各等量,搅匀共捣烂,以消毒纱布包裹,塞鼻日换3次。
10 日后症状明显好转,继以上方加西洋参内服,外用法续用,2年后,因其他病再次来诊,欣悉鼻炎已愈,连偏头痛之宿疾亦瘥。 n按:病人15年来经常鼻塞不通,不得安寐,兼有头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肺气虚,阳气不能上达而温煦鼻窍。治宜宣通肺气,通利鼻窍,是为治标之法。用五花饮加川芎、细辛、茯苓,并用芫荽塞鼻,效果甚可;加用西洋参、山药、沙参乃益气养阴,是为治本之道,如此标本兼顾,疗效肯定。
(五)金参七散,力主补气活血
金参七散由西洋参、三七、鸡内金各等分组成。功能补气活血,消积化瘀。临床上常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肝硬化、慢性结肠炎等因于气虚血瘀者。既可单独服用,也可配以中药汤剂。每次服29,日服2~3次,恒取得稳定的疗效。盛老认为诸参或偏温补或偏苦寒,唯西洋参性凉昧甘微苦,补气之中兼能清热,无补而壅闭之弊;鸡内金不仅善化砂石,且善通血脉,能消血管之瘀滞;三七活血散瘀,药理研究证明:三七提取液对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具有迅速而较持久的降压作用,其中所含的五加皂甙A、B均有较迟缓的溶血作用,是一味治疗心血管瘀积的重要药物。全方具有补气而化瘀,行血而不伤阴的特点。作散剂服用,方便患者,易于坚持,对于上述慢性病患者可长期服用,缓以图功。
病例:林某,女,63岁,干部。头晕目眩,胸闷心悸,行走气促,烦躁不安,腰膝酸软,纳呆脘闷,舌淡紫,苔薄白,脉结代。血压210/120mmH9,胆固醇7.2mmo1/1,心电图提示:1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律不齐。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血运行不畅,络脉失养。治宜养阴益气,行血化瘀。
处方:丹参159,桑寄生159,怀牛膝159,白芍159,玉竹109,茜草根109,柏子仁109,桃仁69,炙甘草69。水煎送服金参七散39(分2次)。
连服2周,血压降至正常,心电图提示工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律,胆固醇6.2mmo1/1。诸症明显好转,惟胸闷不舒,嘱服金参七散,每次19,日服2次,连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患者见心悸气促、脉结代、舌淡紫、苔薄白,是为心气虚引起血瘀之象;纳呆、脘闷是气虚脾胃失运之候;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是肾虚阴亏之证。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兼以补肾。药用金参七散合丹参、桃仁、茜草根益气活血化瘀;白芍、玉竹养阴;桑寄生、怀牛膝补肾,内服2周,疗效甚佳。
(六)无价丹,补肾壮阳疗阳痿
无价丹是把盛老祖传八代秘方和他本人多年来的临床验证加以总结,以科学的方法提取药物有效成份研制而成。本方主要由人参、海马、鹿茸等组成。考人参:性味甘微苦温,大补元气,主治阳痿。药理研究证明其能缩短神经反射潜伏期,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增强条件反射的强度,减少疲劳。实验证明能作用于垂体,而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系统,从而增强对有害刺激的抵抗能力,有促进性腺激素样作用,增强男女性腺机能,可使去势大鼠出现交尾现象,促进和加强雄性大鼠的交配行为,可使家兔睾丸中精子数增多,且活力增强,体外生存期延长。海马:亦是壮阳之品,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可延长动物的动情期,增强生殖器的发育。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作为指标,海马提取液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其他壮阳药佳。鹿茸:性温味咸甘,能补肾阳,益精血。药理研究有强壮作用。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提高工作能力,减轻肌肉疲劳,能改善阳虚状态时能量代谢低下的病理变化。幼年大鼠皮下注射鹿茸精,能使前列腺与精囊增重。上药配伍共奏大补元气,益精提神,补肾壮阳.,强身保健之功效。对性功能低下的命门火衰,表现腰膝酸冷、阳痿早泄、眩晕耳鸣者均有良好效果。
病例:杨某,男,34岁,工人,1990年4月12日就诊。患者婚后6年未生育,性欲一般,头昏目眩,腰酸背冷,夜尿频繁,尿后时有粘液,大便溏薄,房事不举,排精量少而冷,面色白,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无力。外生殖器检查正常。前列腺2cm×2cm,质软,中间沟存在。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一),卵磷脂小体60%。精液检查:精液量1.5m1,精子数220万个,死精占90%,女方检查正常。
服用无价丹,每日2次,每次2丸,温开水送服,连服7天,诸症明显改善。随访2年,性生活正常,其妻已育1女婴。
按:病人房事不举,夜尿频繁,尿后有粘液,排精量少而冷,腰酸背冷,头昏目眩,面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皆肾阳虚失于温养,阳气失于鼓动、固摄之征象;便溏、形瘦乃脾气虚,火不生土之候。总由脾肾阳气大虚所致,治疗非大补元气、温肾壮阳之品而不能及,故以无价丹内服,确实起到了好的效果。
(七)宁元散,解毒强心救危急
宁元散由西洋参(109)、川三七(109)、鸡内金(109)、琥珀(109)、珍珠粉(29)、麝香(0.39)等组成。功能解毒强心,利尿安神,活血祛瘀。主治元气虚衰,倦怠纳呆,头痛恶心,小便短少,心悸气短。出现尿毒症状或心绞痛、心肌梗死时均可服用。上药共研细末、调匀,每次服29,日服2~3次。
西洋参,《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西洋参,性凉而补,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药性参》云:补阴退热,益气扶正气,配以川三七散瘀消肿。《本草新编》云:本品加入补血补气药则更神,盖此药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此而有安静之休也。西洋参、川三七配合,补气活血,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亦行。佐以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医学衷中参西录》云:鸡内金,脾胃药也。居中焦以升降气化,若有瘀积,气化不能升降......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又凡虚劳之症,其经络多瘀滞,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以化其经络瘀滞,而病始可愈。加鸡内金为增强气化,而小便自利。麝香开窍散瘀,能引药透达。《医学入门》云:麝香,通关透窍,上达肌肤,内入骨髓。《本草纲目》云: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孑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耶。琥珀,《神农本草经集注》谓: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本草衍义补遗》云:琥珀属阴,今古方用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加入麝香、琥珀以益气活血利尿,对慢性肾炎所见小便不利、全身浮肿、气虚倦怠,有尿毒症状出现者,用之有效。对心绞痛、心肌梗死也有救急的作用。
加减运用:若肾阳虚,四肢不温,加肉桂(研末调匀)29;若神疲惊悸,加珍珠粉29;若神志昏迷,热痰壅盛7.加牛黄19;若惊悸抽搐,加羚羊角粉29;若惊悸发热,加熊胆19;若神昏谵语,配安官牛黄丸1粒;若烦躁不眠,风痰壅盛,配服至宝丹(如梧桐子大)5丸;若痰壅气闭,不省人事,配服苏合香丸1粒。
方歌:三七洋参散内金,补虚祛痰养真阴;. 安神定志珍珠人,解毒强心麝珀神。(八)资肾益气汤,补气利水治慢肾 资肾益气汤由生晒参(药汤炖1Og)、黄芪(309)、车前子(209)、茯苓皮(309)、杜仲(209)、地骨皮(159)、泽泻(159)等组成。功能扶正祛邪,益气养阴,健脾利尿。主治慢性肾炎,症见神疲倦怠、腰酸腿软、四肢轻度浮肿、小便短赤、大便时溏时秘、口干喜饮、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等。
慢性肾炎,可由急性肾炎演变而来,尿常规检查以蛋白尿、管型、红细胞为主要表现。《素问·水热穴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谓。本病以脾肾为主,以其久病多虚。故以生晒参调中益气,《月池人参传》说:人参味甘补阳,微苦补阴,如土虚火旺之病,则宜生参凉薄之气,以泻火而补土;《本经疏注》认为:人参首先人脾而仓廪崇矣,次入肺而治节行矣,次人肾而作强遂矣。黄芪,《本草正义》云:补益中土,温养脾胃;《本草求真》:黄芪入肺补气。李东垣谓黄芪以益元气,而补三焦。参芪配合,益气培土,补肺利尿,疗效更佳。茯苓皮利尿渗湿,《本草纲目》谓:主水肿肤胀,开水道;《中国医学大辞典》谓:茯苓皮行水不耗气,胜似大腹皮。车前子利水清热,《医学启源》谓: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茯苓皮配伍车前子增强渗湿利尿作用。泽泻利水渗湿而补阴,《名医别录》谓:补虚损五劳,起阳气,逐膀胱,三焦停水。地骨皮清热凉血,《本草纲目》谓: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本草新编》:入肾不凉肾,反能益肾而生髓。《本草述钩元》:能裕真阴之化源,而不伤元阳,故与苦寒者特殊。......须知此味不兼养血,却专以益阴为其功。杜仲补肝肾,《本草汇言》:方氏《直指》云: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脊之痛,非杜仲不除。气温而补,补肝益肾,诚为要剂。佐以地骨皮,益阴而祛肾中虚热。本方补而不腻,利而不伐,对虚中带实、实中带虚之证,皆能适应,在临床可根据病情,予以加减。
加减运用:脾虚气滞,全身浮肿明显,加川花椒(109)、生姜皮(3片),另以玉米须609,水5大碗先煎,去渣将汤分2次煎上药;肾虚水泛,面浮身肿,按之没指,乃肾阳不化,加肉桂(39)、漂川附子(109)、干姜(59);下元虚冷,小便清长,四肢不温,加鹿角胶(109)、破故纸(89)、桑螵蛸(89);瘀血阻络,水肿久留,面色暗滞,舌质紫暗,加生蒲黄(109)、五灵脂(109)、红花(59)、益母草(109);脾虚失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舌淡苔白腻,加白术(159)、砂仁(109)、陈皮(109);肾衰水泛,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加吴茱萸(89)、半夏(89)、橘皮(89)、代赭石(209);如出现尿毒症,可配合宁元散;如血压升高,头晕脑胀,手指蠕动,面色潮红,舌干咽燥,烦躁不眠,属于阴虚阳亢者,加夏枯草(159)、炒枣仁(309)、龟板(209)、地龙干(209)、天麻(109);如邪毒内闭,肺安宫牛黄丸,每次服1粒,日服2次,羚羊角尖磨温开水,每次服29,日服2~3次。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因症状不同,治法亦异。主要以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或因势利导,或急则治标,或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善后可用安肾汤(方详后),以资巩固。方歌:资肾益气苓芪参,车前泽杜可同斟;再加地骨除虚热,标本双兼效可钦。
(九)安肾汤,除尿蛋白
安肾汤由莲子肉(209)、芡实(209)、怀山药(209)、茯苓(209)、冬虫夏草(109)、党参(209)、黄芪(209)、杜仲(209)、猪脬(1~29)组成,共炖服。视患者胃口,可适当加猪瘦肉或猪排骨共炖服。功能滋养脾肾,补益气血。主治慢性肾炎,症见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腰酸腿软、头晕眼花,尿中有蛋白、管型、红细胞,可作为治疗及善后,也可用作预防复发。
慢性肾炎以脾肾为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病至末期,非从脾肾论治不为功。方用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本草纲目》谓:莲子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香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胃之果也。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芡实固肾补脾,《本草经百种录》云:芡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不滑摹肥润,则不伤于燥,凡脾胃之药,往往相反,而此相成,女尤足贵也。怀山药健脾、补肺、固肾,《本草正》云: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与。《药品化义》云: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本草求真》云: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翟,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斥及于肺。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本草正》谓:茯#,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桑脾,补中健胃四味配合,能补肺肾、健脾胃,在闽南己众中常用作病后滋补之药,味淡而甘,配合猪脬以化膀胱:气,气化而小便自利。如气虚加参、芪,如虚损气虚加冬夏草,《重庆堂随笔》谓:冬虫夏草,具温和平补之性。《本草从新》云其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加减运用:阳微阴脱,呼吸急促,脉细,加高丽参《109,另炖)、蛤蚧尾(1对)、肉桂(29),合研末,以安汤冲服;如肾阳不足,腰痛脚弱,以金匮肾气丸109,用肾汤送服,1日2次;如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以金肾气丸109,用安肾汤送服,日2次;如阳虚气虚,呕恶胀,心悸不宁,以右归丸109,用安肾汤送服,日2次;少便溏,脘腹胀满,以香砂六君丸109,用安肾汤浸溶,日2次。
方歌:莲芡苓蓣号四神,冬虫参芪更堪珍;猪脬杜仲同煎煮,脾肾双虚可回春。
调气拾偶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升降有赖于气的运动。《灵枢·平人绝谷》云: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因此,《内经》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为据,指出气:的活动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五脏六腑以及各器官无不与气有关,如肺之升降、肝之疏泄、心之神机、脾之运化、肾之藏精等。《内经》云: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非升降则无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生死之机,升降而已。又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根据上述理论,结合自己71年读书治病经验,略述一二。寒凉剂类,如白虎汤类有三方,即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和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中有甘草、粳米益脾生津,《别录》有温中下气,《甄权》云主腹中冷痛、补益五脏等,近代中药学将此二药列为补气药。自虎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有人参、半夏、甘草等,具有清热益气生津的作用。五泻心汤类除大黄黄连泻心汤无甘草外,半夏泻心汤有人参、干姜、大枣、半夏等,生姜泻心汤以生姜换干姜为主药,附子泻心汤以附子命名,为温中祛寒药。泻下剂承气汤类,在《伤寒论》中均治阳证、里证、热证、实证。大承气汤在《伤寒论》中应用25证。方名承气,谓病去而元气不伤,此承气之意也。《伤寒来苏集》云:诸病皆因气,秽物不去,由于气之不顺,厚朴、枳实乃破寒化积,温中益气之功。气的治法,《内经》统称为调气,包括益气、理气、破气等法均是。兹略举治疗病例如下。
(一)益气
1.气虚眩晕眩晕有虚实寒热之分,气血盛衰之别。现代医学对眩晕一症分类更多,大约有内耳性眩晕、中枢性眩晕、颅内占位性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等。其他如延髓空洞症、眼疾、头部外伤、低血压、贫血及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病例:.廖某,男,65岁,1999.年11月5日初诊。经常头昏眼花、记忆力欠佳已月余,患者体型消瘦,面色暗黑,口干不喜饮,少气懒言,倦怠欲寐,睡眠欠佳,饮食无味,舌白苔略胖,大小便正常,脉沉细无力。此乃气虚血少证。治以益气生阳,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党参209,黄芪209,白术159,当归.109,陈皮109,升麻79,柴胡89,杜仲159,川芎109,炙甘草59。每日1剂,连服6剂,眩晕及诸症均明显好转。继用十全大补汤去白芍,加肉桂粉(29,分2次冲服)、淮牛膝(109)、熟地(109)、甘枸杞(209),续服1个月,诸症均。减。
按:气虚有多种表现,此病例以头昏眼花,记忆力、睡眠欠佳,全身乏力,舌胖苔白,脉沉细无力为主症。系气虚清阳不升之候,拟益气升提,补中益气汤最为对证,故有佳效。
2.气虚久热
病例:王某,女,53岁,职员,1999年10月14日初
诊。持续发热已2个月,体温早晨较低,下午2点时较高,经常在38*(2~39℃之间,住院检查,诊断为不明热(原因待查)。中西医诊疗未见好转,乃来就诊。患者慢性病容,面色苍白而肿,口唇发白,心悸气短,怕寒腰酸,舌淡而滑,脉细无力。此乃阳气虚证,拟用固本扶正,益气补肾之法。
处方:高丽参109,制川附子79,干姜79,黄芪209,白术159,茯苓209,枸杞159,肉桂粉39(分2次冲服)。连服6剂,诸症均见减轻,继用金匮肾气丸续服1个月,诸症均痊,一年后随访仍健在。
按此例重在辨证,不受发热这个症状的影响,力投补剂而获效。整个过程未用一味退热药,而热自除,足见辨证论治之实用可靠。盛老临床经验丰富,临证看准了就大胆用药,其中不乏温热之品,且用量也大,以热治热,竟收退热之功。此阳气虚,用益气法,实为治病求本之典范。(二)理气
1.气滞胁痛
病例:吴某,男,38岁,1998年12月12日初诊。饮食欠佳,胁痛已10年。形体消瘦,面色深暗,情绪暴躁,易于激动,胃纳欠佳,少睡多梦,口干舌燥,苔黄,少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脉沉小细数。血检:血胆红素15umo1/1。谷丙转氨酶90~120U。拟局方八味逍遥散加减,升阳散郁。
处方:柴胡59,当归109,赤芍、白芍各109,丹皮109,栀子109,鳖甲209,白术109,茯苓209,丹参209,甘草59。
服10剂,情绪较为安定,饮食、睡眠、大小便尚佳。继用六味地黄丸续服1个月,肝功能检查已属正常。
按:此病缘由肝气郁结化火所致,日久又有伤阴迹象,故以丹栀逍遥丸疏肝理气,清泄肝火。伤阴加鳖甲;久病人血,加丹参、赤芍。由于各方照顾,面面俱到,药能中病,则效果理想。
2.气滞不孕
病例:罗某,女,30岁,1999年12月14日初诊。结婚已3年,未孕,月经不调已2年。体型一般,面色红润,情志郁结,偶有家庭琐事即发怒,腰酸腿软,白带多,黄白结合,口干喜饮,有时停经整个月,胃纳较差,睡时多梦,烦躁口干,大便干结,有时3~4天1次,小便黄短,脉沉坚。乃肝经火郁,气滞血阻。方用八味逍遥散加减。
处方:当归109,白术109,柴胡109,生地209,丹皮109,栀子159,赤芍、白芍各109,薄荷89,草决明209,甘草49。水煎服。
连服6剂,情绪较稳定,大便每天1次,初期干硬,后转正常,饮食月经正常。后用红花109煎汤配合猪肝120~2509,田七79(gf末),3天服1次,连服7次。
按:本例与上例病机辨证相同,但主症有异,据异病同治的原则,所用方药无甚差异。因其为月经病,妇女以血为本,故后续用红花、田七活血,用猪肝入肝,甚为对症。
(三)破气
病例:李某,男,12岁,1998年8月16日初诊。患有腹部胀满,大小便不通已多时。面色暗黑,体形正常,腹部胀满.按之坚硬.不思饮食,大便硬.小便短赤.口渴思饮,饭后腹部胀痛,睡眠欠佳,病前喜吃糖果及地瓜于,舌干苔燥,脉沉数有力。经住院治疗,疗效欠佳,为湿热积滞。用张子和木香槟榔丸改汤加减。
处方:木香89,槟榔109,青皮、陈皮各109,莪术89,三棱89,枳实109,川连59,吴茱萸49,黄柏69,神曲89,大黄49。
服5剂,大便通畅,饮食正常。继服参苓白术散14剂,诸症均愈。
按:此为实证之腹胀,腹中当有积滞,糟粕不能及时排除,积则气滞为患,必以实则泻之之法。此泻,既指用通便之泻药,也指用破气梢积之品,以泻下必以气为先导也,气行则积自下矣,服之效如桴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