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为金,八戒为木,沙僧为土,唐僧白马分属水火,五行相生好取经//
西游记是一本写一个佛弟子修行过程的书 孙悟空是人的本心 心要悟空 猪八戒是人的本能 本能要戒 沙悟净是人的本性 自性清净 白龙马是人的本意 心猿意马 唐僧是修行之人 此书乃四大名著之一 只当成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或 仰佛抑道 来看 岂不糟蹋前人心血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意《西游记》中“三藏”“八戒”在佛教用语中是什么意思?
唐僧,又叫唐三藏,这早已为人熟知。至于“三藏”之称的由来,恐怕知者不多。 “藏”,按梵文的原意是指盛放物品的筐箧,含无所不包、包罗万象之意。佛教借以用来概括全部佛经,近乎“全书”。正因为这样,“藏”成了佛教经典的总称。 按内容区别,“藏”分三类:一、素怛缆藏,意译为经藏,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说教。二、毗杀耶藏,意译为律藏,指佛门戒律。三、阿毗达摩藏,意译为论藏,指释迦牟尼弟子对于佛教学说的论述和注解。 因“藏”分经、律、论三藏,所以惯称“三藏”。 唐僧经九死一生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佛教发源地古印度,先后在那烂陀寺从戒贤高僧学习了5年,后又游历各地,拜访名刹中高僧,学业日精。经16年后取得“三藏”真经,返抵长安。以后又经19年呕心沥血译出佛经75部,凡1335卷,计1300万言。 古时,对通晓“三藏”真经的僧人,尊称为“三藏法师”或“三藏”。唐僧因而被称为“三藏”。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9382.html?si=1 西游记》中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做“八戒”。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 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葱、韭与渠(形似萝卜味如蒜)。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佛教戒律还有很多。猪悟能虽称“八戒”,但他始终“戒”得不彻底,也不情愿。最开始是知道猪八戒这个名字,也没多想过, 今天突然想到,在网上也找不到答案, 希望那位懂佛的朋友告诉我下..1.不杀生: 不故意杀害有生命的众生,如人、动物、小昆虫及堕胎。 2.不偷盗: 对於一切财物,乃至一草一木,非自己所有而取, 或是不论用任何手段,如骗取、强夺、霸占等,皆算是偷盗。 3.不邪淫: 凡与男女两身相和合,皆称为淫。受八关斋戒时, 要禁止正淫,也就是正当的夫妻关系也不可以。 4.不妄语: 不说谎、搬弄是非、恶口骂人,危害到他人。 5.不饮酒: 不喝酒,乃至於不劝人喝酒、不入酒家、不思念饮酒。 (喝酒会使人神智昏昧,来世感愚痴的果报)。 6.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及不歌舞倡妓不往观听: 广泛来说,凡脂粉、香水、香膏、口红、耳环,包含一切饰品、 色彩鲜艳的衣服,及跳舞、赌博等,皆不可以。 7.不坐卧高广大床: 舒适柔软的高广卧床,会让人心生淫念,所以不适合坐卧。 8.不非时食: 即过了日中之后,除了喝水,不再吃任何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