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故事众所周知。可是,历史的真相是,这本书不仅把猪八戒名字解释错了,连辈分都被弄错了。还想让猪八戒拜唐僧师傅?开什么玩笑。历史上,猪八戒比唐僧早生了700多年,都可做唐僧的祖祖祖祖师爷了。 八戒究竟为什么叫八戒? 《西游记》讲,猪八戒受了观音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所以唐僧给他起了个“八戒”的名字。《西游记》里解释到,八戒,就是不可以吃八种食物。包括五种重口味的蔬菜、三种可爱的小动物。
其实,《西游记》对八戒的解释完全是错误的。把佛家和道家的名词概念混为一谈了。 八戒,可不只是戒一下吃饭。它是涉及到佛教修行者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八种行为规范。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猪八戒辈分极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和尚 魏晋之前,我国政府是不允许汉族人出家当和尚的。当时的佛教,只是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知识,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 一直等到三国时期,有一个河南人,朱士行,在我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登台受戒,我国才有了自己的和尚。 朱士行,取了个法名:八戒。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朱八戒。 西游记 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世界神话传奇书籍中的经典。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磨难(连同唐僧出生到取经前的磨难共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明代刊本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 吴承恩小说类 朱士行打破了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并依据自己的佛学修养和功德,成为一代高僧。这位朱八戒,就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原型。
猪八戒本来是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人 《西游记》中,猪八戒不只辈分被降低了,连西天取经的功劳都被抹杀了。历史上真实的朱八戒,还是第一个去佛教发源地求取佛经的和尚。 公元260年,他从雍州(今长安县西北)出发,越过西域的流沙,到达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他在那里抄写梵文佛经,共抄写90章,60多万字。公元282年,朱士行派弟子弗如檀等,把自己抄写的经本送回洛阳,自己仍留在于阗,后来在那里去世,享年79岁。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贪吃好色又爱发牢骚,佛教八戒,哪一戒都没有戒掉。还认唐僧做师傅,最后也只封了个净坛使者。这品行和功劳,实在和历史上真实的朱八戒,相差太远了。 (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