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身探求宇宙、生命的形上本源(转帖)—3

 水墨青荷 2011-01-22

反身探求宇宙、生命的形上本源(转帖)—3

(2011-01-22 11:29:02)[编辑][删除]
标签:

休闲

分类: 典藏分享

、作为宇宙、生命之形上根源的玄牝 

在《老子》一书当中,玄牝一词,即指谓着能生发天地万物之形而上的根源,此在上文,已曾多次述及。这样的解释,事实上,也即是内丹各派当中,最爲主流的意见。张伯端之如下的诗文,即清楚地表达着这样的思想: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药王。20 

此窍(按,即指玄牝)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21 

要须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鼻也,非脾胃也,非谷道也,非膀胱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亦在此矣,脱胎亦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则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22   

无论是生身处返本还元,还是乾坤共合成神气之根,虚无之谷,皆在在表示着玄牝作爲宇宙、生命之本源的意义;而无边傍,无内外一词,则描述着玄牝之独立绝待、形上而超验的特质。此和《老子》第142125等章对于道之体相的描述,完全一致。内丹之修炼,以对于玄牝的探寻、体证及炼养爲最要,是以张伯端又说,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沐浴、结胎、脱胎亦在矣。 

张伯端之如是的思想,完全爲元代的李道纯所继承;而且,还对于其中之微言奥义,有着更详尽的阐述及发挥。李道纯说: 

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宁有定位着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寻求亦不是。泥于身则着于形,泥于外则着于物。夫玄关者,只于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23 

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 所以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

《易》曰‘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且《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也。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功夫,玄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候、运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24   

李道纯文中所谓,夫玄关者,只于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一语,充分表现着玄牝之先天而形上的特质;是以,但着在形体上,都不是。对其之体证与开显,亦无法以一种主动、刻意或执持、有爲的方式而成就之;盖一主动、着意,即已出离于本体、中心,即已落居后天、形下的层次,而与先天、形上的道或玄牝,有所背离及违隔。如是,针对道或玄牝的特质,欲体证之,只能以一种被动、否定、损化,抑或是做好准备,等待其自行开显的方式而爲之。文中所提出的寂然不动致虚守静静极生动等方法,皆含蕴着这样的意义。如是的一种认识论主张,和西方冥契主义所提出的否定之道,委实有异曲同工之处。 

除了指出玄牝即是禅宗之所谓本来面目,儒家所谓的未发之中外,李道纯还以如下之语,来进一步阐述玄牝之特质。李道纯说:傀儡能动,是丝线牵动。虽是在线关椐,线是弄傀儡底人牵动。咦!还识这个弄傀儡底人么休更疑惑,我直说与汝等:傀儡比一身,丝线比玄关,弄傀儡底人比主人公。一身手足举动,非手足动,是玄关使动。虽是玄关动,却是主人公使教玄关动。若认得这个动的关棙,又悉患不成仙乎? 

傀儡比得人之四大一身,线比得玄关,抽牵的主人比得本来真性。傀儡无线,则不能动;人无玄关,亦不能运动。25

 就自身小宇宙来说,玄牝乃生命之本体、主宰;扩而言之,就整个大宇宙来说,玄牝亦是宇宙万物之本体、主宰。《唱道真言》一书有言曰: 

自其大者而言,造化以前,方有玄关,何也造化以后,天地日趋于动也;天地之动,谁为动之,玄关动之也,一动之后,即非玄关矣。自其 小者而言,鸢之飞也,鱼之跃也,昆虫之化也,蟪蛄之鸣也,谁为飞之跃之化之鸣之一玄关为之也。若就人身而言,则有不同者,何也手足之举行也,耳目之所睹也,鼻之臭,口之味也,不可指为玄关也。玄关者,万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关也。感而思,觉而照,即非玄关矣。然而玄关之在人,如石中之火,电中之光,捉摸不着。呜呼,炼丹不知此玄关一窍者,汨没大矣。26 

以上所举张伯端、李道纯以及《唱道真言》一书对于玄牝一词的理解,除了可以相当程度地代表内丹派的主流意见之外,而且,也可以具体地反映出内丹派修行者在老子道论的阐发以及体道方法的探索上,所投注的巨大心力以及所获致的重大成就。内丹派的修行者们,显然不能满足于类似王弼、司马光一类文人对于玄牝之外部、抽象抑或字面上的把握及理解27;在他们看来,语言、文字固然有指引修行、描述道之体相的功用,但最重要的,毕竟是依循语言文字之指示,去实际体证道体之真正内涵,而不是停留在对文字之字面意义的揣摩及把捉上。从此角度来说,内丹派的修行者,比起王弼、司马光等注解家来,实具有着更爲强烈的形而上取向;内丹派的老学,比起王弼的老学来说,也具有着更爲强烈的形上学色彩。无论是《悟真篇》所欲参透之,还是全真道徒所欲修证的全真,无不具有着浓厚强烈的形而上意涵。正因爲内丹的修行者,是如此地重视对老子之所谓的实际体证,是以他们才能对老子的道论以及工夫论等方面的内容,辨析的如此细腻、精到。 

==========================================================================================

20 翁葆光,《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道藏》,第2册,第918页。 

21 张紫阳,《金丹四百字》,《道藏》,第24册,第163页。 

22 同上注书,第162页。 

23 李道纯,《中和集》,《道藏》,第4册,第493页。 

24 同上页注4书,第498页。 

25 以上二段引文,分别出自《中和集》,第490493页。 

26 萧天石主编,《锺吕传道全集》,第174页,台北自由出版社,1984。 

27 从王弼的老子注开始,一直到今天,文人们在理解老子的玄牝说上,几乎是千篇一律,没有太大的发展及变化,这和文人们只是透过思辨、想象而不重视工夫、实践的态度有关。但内丹派的老学则有所不同。任何人只要去翻阅内丹的相关典籍文献,便不能不爲内丹的修行者在此问题上所曾做出的努力及贡献,感到惊讶及赞叹。对于特别强调实践的内丹修行者来说,玄牝即是;体会玄牝,即在体会。因此,其所有的实践,到最后皆集中在对于玄牝问题的探索上。也正是因爲如此,才使其在此问题上,能做出一般文人们所无法做出的贡献。有关文人和内丹家在理解《老子》一书之方式的不同,笔者另撰有<解知与证知──王弼与张伯端老学诠释方法比较研究>(詹石窗主编,《道韵》6,台北,中华大道,2000)一文,可供参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