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省——亲子教育的最佳方案

 一朵彩云 ltlizi 2011-01-24

周日的雪很大,车被盖上厚厚的一层雪被,清除时,鞋陷进深深的雪里,脚湿了,却顾不上回家再换双袜子,因为我要抓紧时间去赶一会儿的直播。

车轮疯狂地打滑,好不容易才从车位里磨出来,在高低不平的雪路上“晃着醉步”,不过,小心总是有好处的,终于不紧不慢地于一个多小时后,具体来说是九点前停在了电台附近。既而下了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了北京广播电台的直播间……

这一期《说烦解忧》节目的主题仍然是亲子教育,大部分听众也习惯了这个时间段,因此有许多朋友早早便等在广播或电脑前。出于职业习惯,一旦坐到麦克风前,便全然进入状态,那是一种长期训练出来的状态,不全是治疗和咨询的模式,也不是调侃,更不可主观地把自己的情绪带入话题之中,总之,要起到回答一位,劝解众人,还不可违反新闻纪律和社会共识的效果。

今天一共有41位朋友发来手机短信,主持人说,这已经是节目的最高纪录了,然而因为时间的关系,仍然没有为所有听众解答。我是多么希望能帮到那些有问题的听众,可是在这个平台上,我只能做到点到即止,没有办法,时间有限,又不是面对面。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做完节目,在回家的路上,那个感觉又袭上心头——

哪种感觉?就是一种力不从心的无奈感,是的,我无法使那么多朋友当即得到解脱困惑的效果,可其实我既知道他们的问题出在哪儿,暝暝之中,又大概能够找出解决方案,就像我了解自己的心路历程一样。可我也知道,许多人想祛病,却怕药太苦,或恐惧手术刀,便无法接受,更明确些,是平时的习气太重。然而,正是因为习气,才导致出那么多的不良。这样看起来,最难的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面对自己的习气。

也就是说,如果习气根除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或者说,如果没有那些习气,问题也不会产生。

 

 

比如,一个高中生发来信息说自己常常失眠,上课走神儿,厌学自卑,自己睡觉时感到恐惧……,我甚至还可以推测到他一定还会有比这些还要严重,或难以启齿的问题。于是我推测道,也许他是一个力不从心的男生,而这个力不从心并不是他天生具有的,而是由于不良的父母关系所导致的,因为他很可能有一个不那么亲近的父亲,和过于亲近的母亲,父母不和将他卷入其中,他代替父亲陪伴母亲,成为了小大人。这个小大人过去也许非常习惯母亲陪着自己入眠,可一旦爸爸回来,他就不得不改变这种习惯,然而,那种孤独感正是由于习惯母亲的陪伴而产生,他当然会失眠和恐惧,也正是因为对家庭关系的不确定(父母冷战),他无心念书,一直处于不安,而“陪不起母亲”的经验会发展为自责和无力,这就是自卑感的缘起。

老实讲,我为他分析得很深,也希望他的父母能够听到。因为我猜测,这个答案应该八九不离十。其实,当我说出上述的时候,解决方案自然也就呈现出来了。

 

 

另一位女士发来短信,说她8岁的外甥是个留守儿童,长期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父母只是春节才回家。这个外甥有些举止很反常,比如乱发脾气,执拗,还偷家里的钱,不用心读书等等。

长期做咨询或做节目的经验,让我往往不太会以对和错来表达某种做法,因此,我没有明确地指出孩子父母的行为,只是告诉那位听众(其实也是对许多人讲):“我们可以理解许多父母的不易和无奈,然而再忙,也不能忽视孩子,比如有些孩子长期与老人生活,那么他在与老人的互动中,只能感受到老人的经验,老人由于力不从心,便不太会放手孩子,或是去接触别的孩子,或是去陪伴和教育孩子,也就是说,老人的心力只能维持自己的存在,更多的能量已经不太具备,所以那个孩子也就得不到充沛的交流,那么他只能得到老人的溺爱,而不是成人的规范,这就无法产生自控与处理方案。

孩子本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规范的引导,并也只能从父精母血中得到所有的性格经验,他从老人那里得到的,只是老人因力不从心而形成的单一或固执,老人的变通能力和自立能力,因心力不支而慢慢丧失,这些能力都是成年的父母具有的,因为他们在工作,正当年,每天会携带大量的信息回家,并在家分享这些数据,如果通过爱再传递给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便从中学到了待人处事与成家立业的点滴常识,可如果他没有父母在身边的言传身教,就只能向老人学习,可老人那里会有吗?换言之,老人还有能力提供吗?

如果孩子没有这些信息资源,在学校遇到同学,就自然丧失了处理关系的能力,那么,挫败感会导致自卑,自卑会导致孤僻,孤僻会导致厌学(不愿到学校)。另外,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还会丧失安全感和归属感,于是,用偷钱来弥补心灵的缺失——诣为:父母(或大人)也在给我买我喜欢的东西。那么,他暂时会感觉到自己也和其它的同学一样,想要什么,父母就会买什么,父母也会陪着自己逛街或看电影……

老人的无力感会让他们把对孙子的爱体现为很直接的行为:想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么,一般的老人都认为吃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普遍挨过饿,所以他们认为孙子挨饿是自己最大的心疼。因此,吃就是最重要的,他们不会审时度势,反省当今社会已经极大丰富,因为不上班,不接触社会,也因为固执,他们既封闭,又无力,只能把余力中仅有的那么一点点生存经验提供给孙子,那么孙子得到的生存经验,也就只能有那么一点点。

因此,长期跟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普遍具有无力感,当然不是全部,可这些孩子中,许多人爱走极端(因为没有父母给他们提供灰度),性格孤僻,自控能力较弱,韧性较差,脾气易怒……,如果老人是自以为是的高知,那么长期陪伴的孩子也许过于讲礼貌(甚至没有界限地对宠物道歉),如果老人比较独或霸道,那么长期陪伴在身边的孩子也许特别习惯服软,或习惯霸道,但总体说来,许多与老人长大的孩子,在成年后缺乏人际关系的界限。”

我一下子讲了许多,真想把过往做过的咨询,或从接触中感受到的所有故事都呈现出来,但是,这个世上最不能概括的就是人心,也就是性格特质。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当然也就成为“每个人的性格缘起都不同”。因此,心理调解绝对不能下结论,也不能一刀切。

不一会,那个少年的信息发了回来,他承认自己的确与母亲关系过密,但怎么也想不到,相依为命会导致这些后果。因为母亲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什么不对,老公不陪自己,儿子自然要填进来,因为女人最怕孤独!

 

 

还有一位母亲,说自己实在忍受不了老公的不负责任(其实在我看来,事情也许不像她说的那样,因为老公就算不爱回家,却把工资全交给她),所以他想离婚,而且想带着4岁的儿子一起走,起码是他们母子单独出去过一段时间。

之所以说这位母亲所表达的并非全部事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在童年时失去父亲,所以一生中特别渴求父爱。因此长大后,自然地把老公投射为父亲,处处对老公无条件依赖(这本是一个女儿对待父亲的心态),那么老公被她要求过多,不堪其重,便采取逃避(加班或出差),这就体现为她所谓的“不负责任”。

是啊,本来是老公的男人,结婚后要承担父亲的角色,又怎么能够胜任呢?同样,本来是妻子的女人,结婚后却要承担母亲的角色,又怎样才能满足对方呢?然而,这种夫妻比比皆是,试问,他们是真正的夫妻吗?如果是,那么平等和尊重何在?夫妻间的求同存异何在?彼此包容何在呢?

然而在节目中我不能带有丝毫取向性情绪,而只能说:“对于你们的夫妻关系,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无法深入分析,那是咨询室里的语言,在此我只能做出一种判断,儿子如果跟着您长期单过,并得到来自母亲的上述暗示,那么他长大后也极有可能与自己的爱人分离,因为爸爸和妈妈就是这样,孩子会效仿,他才不会去分析对与错,他只会从父母那里得到这些经验,那么父母怎么会有错,我们常常暗示他们要听话,那么父母的话哪有不听之理?”

这位母亲焦虑的方向变了,“那可怎么办?我不想我的儿子将来不幸福,哪怕是有这种可能性!”

看,问题的本质出来了,因为爱孩子,她就必须面对自己的心结,可调节自己,对她来说却是相当的困难,否则,当我提供建议时,她不会如此抱怨:“不行,我不可能去认可和肯定他,因为他本来能力就低,做什么都不行,既自卑,又无能……”

我知道她仍然在按父亲的标准要求老公,她三十多年形成的经验的习气,更具体说是童年带来的父爱缺失,根本无力面对,她的婚姻目的就是满足父爱,所以她必须让老公成为父亲,自己才能够成为一个女儿。

那么,他们的儿子就势必再次承担起代理父亲的角色,以一个幼小的心力,替爸爸陪伴妈妈,小大人即会形成,力不从心即会导致,自卑、挫败、虚荣、逃避、孤僻、恐惧两性关系……,一个父亲的翻版又有可能被塑造成功。

 

 

在生活中,有太多的成年人有那么多力不从心,也通过咨询得知了他们的童年经验,而现在,一个个儿童正处于这种不良当中,于是我才敢推测和判断这些孩子的将来,起码是一种可能性。

亲子教育中最大的难度不在于孩子,而是他们的家长,成年人受过太多的催眠,根深蒂固于自己的教条和经验,一旦孩子出现问题,他们本能地认为与自己无关,与其说是他们忘了“养不教,父之过”,倒不如说是他们恐惧面对自己,怕否定自己的过往经验(因为这些经验起码让他们活到今天)。为了打发掉这种恐惧,他们便把孩子的问题推卸给孩子或学校、社会,甚至推诿到孩子的同学身上,那么,孩子又会从父母那里学会推卸责任。

当一个孩子表现好时,父母会说:“他/她随我。”当一个孩子表现出问题时,他们又会说:“你是跟谁学的?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反正,好事是我教的,坏事一定是你自己的,或受环境影响。这多像许多单位里的领导或同事?也多像我们自己?总之,很少有人会反省到:“哦,原来是我影响了孩子,那么我应该修正。”

对,这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佳方案,无论是夫妻关系或亲子教育,或是其它任何问题,反省第一大,觉察第一谛——这就是我在回家路上一直提起的念头:我们怎样才能养成反省的习惯?其实,只有从教育入手,可如果我们在学校和家长那里从未得到过这种教育,那么也就只好从传统文化中领悟了。

因为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可怕的,所以我赞叹佛道,赞叹老庄和儒学,这些私塾中的教育内容如果能够占据我们的、孩子的心灵,那么我们的内心、家庭以及民族,不可能不强大起来。也因此,我并不羡慕西方社会呈现的表面发达与富庶,因为我知道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有些王朝的GDP,是现在的几个美国的总和,我们不想称霸,却可以赶走所有的侵略者,并以最文明的大一统思想统领着人类发展。而且,我们真的有“路不拾遗”的几千年,它靠的就是反省之心,它会让每个人生出良知,无形中缔造成共同的道德水准和创造力,这种价值一度创造出全球最灿烂的文化。因此,它不是所谓的落后和愚昧(那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相反,它是最伟大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