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重磅炸弹者如老虎----银杏内酯B/秦龙苦素/白血病专利
心脑血管---银杏内酯B 进度:已经完成三期临床,正在申请新药证书。预计2011年底通过申请,2012 年开始上市销售。 优势: 1.0市场空间不用说了,大得不得了,近900亿; 2.0疗效显著 在银杏内酯中银杏内酯B的生理活性最强,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栓、急性胰腺炎和心血管疾病,还可用于转移性癌症的治疗,对损伤神经元也有保护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公司的银杏内酯b注射液功能主治为化痰祛瘀,通脉舒络,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痰瘀阻络证。市场空间较大,我们认为可以参照中恒集团的血栓通粉针。 市场前景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用药在我国药品市场均排名第二,仅次于抗感染用药。从2005-2008年,我国心脑血管用药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由05年的528.12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819.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78%。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树种,资源占全世界的70%以上。银杏叶的药用最早出自《本草品汇精要》(1505年)。医药古书初始记载银杏叶可内服,治疗泻痢等症。明代至今,对银杏叶的功效中医又有了较大的补充和发展。现今中药学认为银杏叶甘、苦、涩、平,归心、肺、大肠经,能敛肺平喘、活血止痛,主治胸闷心痛之症。 继德国Schwabe公司发现:银杏叶中含有防治心脑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活性成分--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之后,银杏的研究开发成为国际上近代植物药开发的热点之一。 以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刽子手"。近年来,由于社会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呈现出继续增加的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心脑血管疾病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目前近40%的死亡者都是死于这类疾病。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但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类消费过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以高血压为例,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6亿多。与1991年比较,患病率上升31%。中国老龄人协会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至202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7%左右上升至超过12%,年龄结构已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类型,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也意味着典型的老年病如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危害将进一步加重。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市场扩容非常迅速,2004年,全球心脑血管治疗市场(包括各类治疗手段)规模已经达到1047亿美元,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血栓形成和心脏病四大心脑血管专业治疗领域贡献了845亿美元的销售额,比2003年增长了13.4%。 银杏叶及其制剂是治疗心脑血管的良药。德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即研制出银杏叶制剂"梯波宁"(Tebonin),接着法国在70年代初也开发出银杏制剂"多拿肯"(Tanaban),这两种制剂在德国和法国医药市场上十分畅销,深受患者信赖。开始投放市场,年销额分别为6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现在,德法两个制药集团银杏叶制剂销售额以达28亿法郎。除德、法外,瑞士、瑞典、荷兰、比利时、西班牙、韩国等国家也先后大力进行银杏叶加工利用,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自上世纪90年代起,银杏制剂一直是人们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首选天然药物。在中国,生产销售银杏制剂的企业30余家,有银杏制剂的原研企业-德国威玛舒培博士大药厂(金纳多)、法国博福-益普生国际制药公司(达纳康)、北京双鹤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舒血宁注射液)、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天保宁)、三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999银杏叶片)、山西傅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络欣通)等。从银杏叶制剂医院市场集中度看,德国威玛舒培大药厂、浙江康恩贝制药公司、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广东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1。6%。其中德国威玛舒培大药厂金纳多占有最大用药份额,为26。9%。现实表明"洋中药"在与我国传统中药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德国开发最成功的天然药物拳头产品是银杏制剂,该制剂自1997年~2000年连续4年居市场份额榜首。有关银杏提取物的全部专利被德国人锁定,且连年从我国进口大量银杏叶,经科学加工后出口国外,每年创汇额达3-5亿美元。其中,产品"EGB761"每吨价格高达2000美元,而其原料银杏叶70%从我国进口,价格仅为每吨500~600元人民币。德国的优势是什么呢?一是德国采用现代技术从单味药中提取活性成分或有效部位组方,复方亦是采用各植物药的标准提取物或有效成分组方,个别品种还配伍化学药物,特别是在标准提取物方面,他们将较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干燥等设备和技术应用于提取物的生产。二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和检测手段,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较高的可控度。更重要的是,德国公司拥有现代知识产权,因为他们拥有专利和制定了规范化的标准。所以他们的全球年销售达10亿美元,并以"金纳多"的品牌作为"洋中药"进入中国市场。 我国中药在生产工艺上一直沿用传统的制备方法,仍以水煎法、水醇法为主,提取工艺落后,极少采用高科技成果。中药传统制剂是丸、散、膏、汤,这些剂型沿用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制剂技术上几乎没有什么重大突破。目前,中药虽然有许多新剂型,如片剂、胶囊、口服液、颗粒剂、注射液、滴丸等,但在制备工艺方面如何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制剂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剂工艺中的现代化先进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中药制剂普遍存在药效成分不清楚,疗效不确切,剂型虽新但技术含量不高的现象。 随着银杏叶研究的发展,现已证明:银杏叶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黄酮和内酯类化合物。其中内酯类化合物有:银杏内酯A(BN52020)、银杏内酯B(BN52021)、银杏内酯C(BN52022)、银杏内酯M(BN52023)、银杏内酯J(BN52024)及白果内酯,已证明银杏内酯均为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受体拮抗剂。它们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价值已引起世界范围制药工业的极大兴趣。 银杏内酯的来源可分为人工栽培、化学合成和植物细胞培养。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银杏内酯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银杏内酯复杂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化学合成的复杂性。Corey等于1987年首次报道合成了银杏内酯B。总体来看,化学合成与天然提取工艺相比,存在着步骤多、工艺复杂、收率低、成本高等不足。所以化学合成法目前仍局限于学术价值,尚无实际生产意义。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解决植物药来源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在多种植物药的研究中均有所进展。有关银杏内酯细胞培养的研究也有发表。但由于技术难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等原因,尚无法与从人工栽培经济林天然提取的途径相竞争。天然提取的方法又可分为有机溶剂萃取法和柱色谱法。溶剂萃取法的工艺过程繁琐、操作步骤多,溶剂的损失也比较大,不太适宜于工业化生产;柱色谱法的关键是洗脱液和固定相的选择,但由于固定相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及再生效果下降等问题存在,国际上并未用该方法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天然提取方法比化学合成和植物细胞培养简便,而且能够保持产品的天然特征,特别适合制备药品。因此天然提取工艺将是生产银杏内酯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对银杏叶中有效药用成分的明确,单一有效成分新药成为近十年来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竞相开发的目标。对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发现其萜内酯中的银杏内酯尤其是银杏内酯B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银杏内酯是仅在银杏叶中发现的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及显著药理活性的重要成分,迄今尚未发现存在于其他任何植物中。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价值。银杏内酯B在银杏叶中的含量约为0.2%,它的活性最强,研究的也最多。银杏内酯B重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大大提高了银杏叶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银杏药用开发中新的里程碑。丰富的银杏叶资源和传统中医中药经验是我国的优势。开发出简便、有效的生产工艺是创制有我国知识产权的银杏内酯B新药的重要基础。进而才能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振兴传统中药,广州市花城制药厂在实现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敢于抢占知识创新的制高点,确定了银杏内酯B单体注射液的研究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联合国内天然药物提纯技术领先的合肥工业大学、新药研发和临床技术领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攻克内酯B单体提纯工业化生产技术、研制了具有独特的制剂工艺,取得了基础研究领域和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集群技术创新成果。 项目进度 国家中药一类新药银杏内酯B注射液项目在荷泽牡丹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投产后的产品也将是世界上唯一的银杏单体注射液。银杏是我国特有树种,自上世纪90年代起,银杏制剂一直是人们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首选天然药物,而银杏内酯B提纯不易,工业化生产更难。项目由哈尔滨誉衡药业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采用现代工业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相结合的新型分离技术,生产银杏内酯B单体注射剂。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银杏类制剂中的首个国家级一类新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银杏单体注射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对治疗心血管疾病、脑缺血、脑老化、老年痴呆症等有独特疗效。项目竣工达产后,年可实现利税3亿元。 乙肝克星---秦龙苦素(一类新药) 进度:三期临床也即将完成,预计2011年中期完成临床总结。 优势:不用再展开了,想想重庆啤酒的想像空间就知道了。 公司的秦龙苦素纯度高达99.5%(中药注射剂的最高标准为90%),从二期临床到三期临床秦龙苦素没有发生一例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对照品茵栀黄。秦龙苦素属于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是从中药秦艽中提取分离出的主要成分。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秦龙苦素是具有保肝、利胆、抗炎及抗病毒功能的一类新药,作用优于水飞蓟素。 项目背景 项目的现有基础条件及进展情况 项目的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总体目标 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关键技术内容 项目风险分析 代理产品:人神经生长因子 2008年,子公司经纬医药与汉方集团、泛特尔生物签署了《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产品合作协议》。经纬医药参与泛特尔生物生产的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产品报批工作,并于报批完成后获得人神经因子注射液500AU/2ml、1000AU/2ml的全国独家总经销商的权利,代理期限10年随着医学的进步,各种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新生儿缺血性、缺氧性脑病,小儿脑瘫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使中枢神经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成为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同时,我国属于脑卒中高发国家,脑卒中的死亡率5倍于心肌梗塞,而发病后的及时抢救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神经功能的缺损和患者不良预后使医学界面临难题。因此,加大脑神经保护类药物的开发、修复受损的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已成为推动这一类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神经生长因子是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并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和恢复。神经生长因子是神经保护剂、神经营养剂和神经再生剂,不单是针对某一种神经系疾病特有的病因或发病机理的治疗药物,可以应用于所有神经系统病损造成的神经元不完全损伤的疾病,以及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疾患。对于神经外伤的修复、脑血管后遗症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见,其今后的市场规模将日益扩大。目前国内上市的神经生长因子均是鼠神经生长因子,共有三个品牌金路捷”、“恩经复”和“苏肽生”。2003年,“金路捷”和“恩经复”上市,在厂商学术推广的大力推动下有了快速增长。2004~2007年间,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国内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 誉衡药业子公司经纬医药已与贵州汉方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泛特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产品合作协议,参与其新药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的产品报批,待报批完成后由公司获得该产品的全国独家总经销权等,预计2010年下半年上市。 部分其他在研产品也具有较大吸引力
白血病专利---美迪替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