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乞讨儿童”讨声爱的温暖

 普化散人 2011-01-26
中国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俗语,这三百六十行有三教九流,甚至包涵有滥职但绝没有“乞讨”一职。“嗟来食”故事中的无名主人公宁肯饿死也不接受他人布施,后来还被人器重。中国人历来是就算失家也不失骨气,可那些“乞讨儿童”不仅在大街小巷、在桥墩下、在田野间冒着严寒酷暑完成“工作”,还要被人贩子用刀子、用硫酸在身体上制造出累累伤痕,他们被拐卖、被遗弃,像牲口一样被鞭打、被驱使。在没有爱的成长下,他们的心中是否也不曾知道爱的存在,不曾体会生活中的春暖花开。他们的心中想到的只是,今天乞讨的钱有没有达到不会挨骂挨打的数额。
生命是可贵的。既然社会给予了他们生命,也就应该为他们的生活负些社会责任。“人人平等”、“以人为本”不能只停留于口号,至少在过路者向当地公安部门和城管部门拨电话举报情况时,应该派人去了解情况,为“乞讨儿童”带去些爱的温暖。儿童是社会的被保护人群,是祖国的花朵,以后更会是肩负振兴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建设者。只有在爱的教育下,在感受爱的温暖下,儿童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成长,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人间的爱传承给下一代,教育他们的下一代爱祖国、爱人民,社会也才能得到大团结。
尽管一些政策法规规定,这些“乞讨儿童”可以求救相关部门,但是却没有明确指出应交给哪个具体部门负责。其实仔细想来,就算责任主体明确了,但是责任意识不明确,“乞讨儿童”一样还是得不到该有的温暖,一样还是被迫遭受人间的冷淡,被当做乞讨工具。社会意识能主导社会行为,只有我们的社会意识提升了,不再把这些“乞讨儿童”视如空气,给这些被保护人群稚嫩的心灵披上温暖的棉袄,而不是套上寒冷的枷锁,才能把他们那种冷漠、谎言和仇恨消化掉,使这群沉默的受害者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