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猪养殖技术相关介绍
猪的品种有很多,陆川猪是其中一种,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母猪具有成熟早、产仔多、母性好的特点;其肉皮薄、肉嫩、脆而不腻;其畜产品可加工脆皮乳猪、香肠、无皮五花腊肉等。炸猪排、白切猪脚、脆皮扣等在宾宴上不可缺少的菜肴。陆川猪是陆川的县宝。陆川猪苗先后销往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越南。 体型特点 陆川猪体型特点为体躯矮,短,肥,宽。头较短小,耳小而薄向外平伸,额有横行皱纹,背腰宽而下凹,腹大下垂,臀短倾斜,四肢粗短多卧系,乳头多为6对。全身被毛稀短,毛色为黑白花。除头、背、腰、臀部为黑色外,肩甲、腹部与四肢均为白色。背腰宽广凹下,腹大常拖地、毛色呈一致性黑白花。陆川猪体小、早熟易肥。肉质好、营养丰富。母猪母性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力稳定,杂交优势明显。产仔数11头左右,初生重0.6千克,2月龄断奶重9.6千克。屠宰适期为8月龄,体重70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9%。成年公猪体重87千克,母猪79千克左右。 饲养繁殖 陆川猪属脂肪型猪种,其体型特点是圆、短、宽、矮。皮肤丢色呈一致性的黑白花;头、耳、背、腰、臀及尾为黑色,其余部位为白色,在黑白交界处有一条4~5厘米白毛黑皮的“晕”。陆川猪皮薄、被毛短、细、稀疏,头较短小。嘴中等长,面微凹或平直,额较宽有横纹或菱形纹,耳小向外平伸,胸深,背腰宽、凹陷、腹大拖地,臀短多倾斜,尾粗大,后腿有皱槽,四股粗短,多卧系,乳头6~7对。陆川猪是中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其主要优点为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肉质味道好,耐粗饲、容易饲养,母猪繁殖力高,平均窝产仔12头以上,而且母性好,猪遗传力稳定,但也有其缺点,主要是体躯矮小,背腰过凹陷,腹大拖地、臀部不够丰满,生长速度慢,饲养报酬低。 母猪繁殖力高,平均窝产仔12头以上,而且母性好,猪遗传力稳定。生长速度慢,饲养报酬低,一般饲养条件下,陆川猪生长期平均日增重为321克,饲养报酬为4.13:1(陆川猪耗料高、主要原因是陆川猪生长慢、饲养营养水平低)。成年猪平均屠宰率为76.3%。用传统的饲养方法,不喂精料、只喂洗米水、米糠、红茹藤、剩菜,剩饭,6月龄公猪2头平均体重为24.95公斤,母猪10头平均体重为42.22公斤;12月龄公猪平均体重为87.3公斤,母猪平均体重为79公斤。按规模养猪,生长发育明显加快。皮薄肉嫩、肉质味道好,胴体瘦肉率为36.7%。食用可饲喂一定比例的玉米粉、麦皮、花生饼。 食疗功效 1、陆川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 2、陆川猪肉中的脂类主要是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脂肪的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熔点较高。这也是猪油在较低温度下呈固态的原因。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在瘦肉中较低,肥肉比瘦肉高,内脏中更高,一般约为瘦肉的3~5倍,脑中胆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可达2000毫克。虽然胆固醇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它也是血栓和结石的主要成分,所以,高胆固醇食物摄食过多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生概率。 3、陆川猪肉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因此易被人体充分利用,营养价值高,属于优质蛋白质。 4、陆川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