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阴阳学说

 三有斋 2011-01-27

浅析阴阳学说

 李志强  学号2008130013

临床学院(高校教师系列)内科学(内分泌)

关键词:阴阳学说 , 浅析 。

   

阴阳学说,是古人认识事物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和说理工具。它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所谓哲学思想,就是对一切事物的基本看法。例如对云和雨的看法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地气交,升降变化的结果。这种观点的建立很重要,因为只有在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下,才有可能产生自然科学。因此,这是医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当然,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对自然界一切事物作出完整的、细致的、具体的解释,正由于他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自然界事物的多方面长期的观察(日、月、五星为之七政),他们所概括出来的东西,能够比较正确地抓住整个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说明自然界中,万物的生长(植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发展和变化的原因。阴阳学说正是这样从无数自然现象中高度概括出来的。所以说,阴阳学说的出现,对思想认识上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并对神权迷信思想的唯心论是对立的。它的形成,大约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当时社会生产力比商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已经从奴隶社会进入到农业生产,已经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封建社会,人的作用更进一步地被肯定下来,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有了发展。人们在对许多事物的观察和接触中,逐渐发现了一切事物在运动变化,以及事物都具有相对统一的规律,这样初步形成了阴阳学说。如周代《易经》中记载:“盘古氏出,则天地之道达阴阳之理”(于是:伏者为天,偃者为地——圣地也)。与此同时,这一学说也开始被应用到医学领域中来,如《礼记》提出:“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说明了人的生成,由阴阳二气交会所致。

一、阴阳学说成为医学的指导思想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经济、政治、文化均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文化高潮。在哲学理论上,朴素的辩证唯物论——阴阳学说流行于世,相素的唯物观点突破了传统的神权思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必须要更进一步加以总结和提高,以推动医学方面的发展。因此,许多杰出的医学家,就进一步比较系统地运用阴阳学说来总结远古以来前人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和医学成就。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应用阴阳学说的医学文献,是二千年前的《内经》,它全面的、具体地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上,并又发展完整了阴阳学说,使它成为医学上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是指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长存亡,都要按照阴阳变化的规律进行;同样,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出阴阳变化的道理,所以要探求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我们必须认识和掌握这个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

《内经》以朴素唯物的阴阳学说,作为医学理论体系,以此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体内部脏腑的相互关系,把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具体的应用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

二、历代医学家对阴阳学说的阐发

历史在不断的发展,医学的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作为祖国医学指导思想的阴阳学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现扼要地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医学家对阴阳学说的阐发。

1、张仲景:他在《内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刊家步发展了“辨证论治”的法则,著有《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个部分),他的三阴三阳六经证治为后世中医树立了辨证施治的规范。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玉机真藏论、热论、刺热论……等篇关于“六经”的理论,进一步把外感病在临证上所呈现的复杂症状,归纳为三阳三阴六大类型,在每一经中,以有概括性、能反映本经病理机制的基本症状,作为本经的总纲。如太阳病以头项强痛,发热恶寒,脉浮为总纲;阳阴病以胃家实为总纲;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总纲;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为总纲;少阴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总纲;厥阴病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利不止为总纲。

2、张元素(洁古):李东坦的老师。对药物性味的升降浮沉的理论阐述甚详,他著有《珍珠囊》一书,在叙述药物功用同时,首先详细地指出,每味药物的气味厚薄,阴阳升降,都以《内经》为指导。药有四气五味,寒热温凉的四气,五味为辛甘酸苦咸(淡,附于甘)。

3、朱丹溪:他提出了“相火论”的观点,认为相火是人身的“动气”,一切生理、病理都是“动和气”的作用;如果反常妄动,就要病变丛生,成为危害生机的“贼邪”了。他另一个论点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心火、相火均属阳,易为物欲所感而妄动,由于阳邪亢盛,相对的阴精耗损,所以提出了“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

4、张景岳:著《景岳全书》,其中阴阳篇指出,凡诊病必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医道虽繁,一言以蔽之,阴阳也。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

5、赵献可:运用阴阳学说,进一步发挥了“命门”论点。他说:“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命门也。”又说“两肾皆水,其中一点乃真阳”。他的学术思想使阴阳学说的运用更深入了一步,认为“命门”是人生之主,命门之火,为生机之所系,乃人身之至宝。如走马灯,火旺则动,火熄则灭的论点。

八味、六味,前者养火,后者补水,由于在实践中对八味、六味有深切的体会,所以在著述中作了广泛的推荐。

6、唐容川:他的学术思想是要达到“中西汇通”的目的,他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血证论》一书,流传很广,影响亦大。他的学习方法是好古而不迷信古,曾想采用西方医学来说明中医的基本理论。总之,他以阴阳两字即是水火。……火即化气,水即化血。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阴阳二气的不断运动所形成的,阴阳就是水火,而水火又是化生气血之源。他说:气生于火。心火下降,肾气才能蒸发,肾气蒸发,才能腐熟水谷,奉心化血。心肾二脏,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互相化生,运动不息。

三、阴阳学说基本观点在临床上的应用

1、阴阳的相对性

凡是热、光亮、向上向外、兴奋、无形、功能方面、进行性、亢进等属阳;凡是寒、阴暗、向下向内、抑制、有质、物质方面、退行性、衰退等属阴。

中医看病就是运用这种规律来分析临床的现象,判断诊候属阴还是属阳,再决定治疗方针和处方用药。

以黄疸来说,黄疸色泽明亮如桔子色,伴有发热口渴,小便黄赤,脉数而有力,中医称谓阳黄,如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如果黄疸的颜色暗而带黑,好像烟熏的,不发热也不口渴,手足冷,小便不黄,脉细无力的,这是阴症。我们在某些慢性的溶血性黄疸的病例中,也可能有少数病例见到这些症状,中医称阴黄,治疗的原则与阳黄完全不同。以上的例子,是在临床上以阴阳来作为辨证方法的规律。再如我们在处方用药也是一样的道理,如发汗药是阳药,辛甘发散为阳;收敛药是属阴,向内的,不是向外的发散。我们思考一下,就可以类摔倒,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2、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转化具体表现在疾病方面的,例如一个患阳明经症的病人,临床表现出四大症状,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高热神昏,咳嗽胸痛,口渴烦躁,脉大汗多等等症状,诊断属阳症;如果病情发展到末稍循环衰竭的时候,出现邪重、热重、毒重的严重症状,突然的面色苍白,表情淡漠,手足发冷,血压下降等等,呈现出一派阴性症状,这时中医就称谓阳证转阴。在《内经》上明确指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关系(“极”和“重”两字,可以理解为阴阳相互转化的一种条件)。

3、阴阳的消长

阴阳互为消长的关系,就是说这对立的两方面不是固定不变的,消——就是说减少的意思,长——是增长的意思。一切事物都在动,在动的基础上出现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如以昼夜的变化来说,对疾病的影响也很明显,就是明与暗的消长。一天之中,早晨象春天,人体的正气也相应活跃起来,使病邪暂时衰退,精神也感到清爽些,中午人气长,长则正气更加旺盛而病邪衰退,可以得到暂时的安静;傍晚像秋天,人体的正气也开始向衰的一面,邪气又得逐渐上升,因此病势又复变重;半夜像冬天,人体的正气已经入脏,邪气更甚,也就是病势增剧的时候了。这就是说: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也有消长的变化,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情况。《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消长关系。

4、阴阳的互根

所谓互根,就是阴根于阳,阳根于阴,也就是问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古人说这种关系叫做“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既要阳光,又要雨露,这样方可阳生阴长。两者一定要相辅相成,相互依靠来互根。如以人身的气血来说,气为阳,血为阴,气以血为基础,有血才有气,而血的形成依赖气的作用,拿通俗的话来说,血是一种物质它是阴,但血的产生要依靠造血的功能,功能是属阳,人的一切机能活动属阴的,但机能活动来源于物质,物质是属阴的。中医看病也就是运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用药,如治疗一个贫血病人,在用补血药的基础上,一定要加用补气的药物,振奋机能,加强造血功能,这样效果就明显。中药方剂中的当归补血汤,就是这个意思,当归补血,黄芪益气。此即血为气母,气为血帅。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其理由就是要达到阴阳互根的目的。

5、阴阳的平衡

任何致病因素侵犯了人体,就会破坏机体阴阳的平衡,因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互为消长是平衡的。如果失去平衡,就会产生阴阳的偏盛偏衰,而造成病理现象。如在阴虚的时候,相对的会表现出阳亢的现象,阳虚的时候,也相对的会表现出阴盛的现象。

现将临床的阴虚、阳虚、阴盛、阳盛的病理现象,可分以下几点。

阴虚:就是泛指体内的某些物质缺损(包括贫血、消瘦、萎黄,以及体内的水分、津液、内分泌、维生素缺乏等)。

阳虚:是指人体一切的功能衰退(缺少活动,包括少气,懒言、怕冷、疲倦、不耐劳动等等)。

阴盛:是指外来寒邪侵犯,或内在物质的潴留,运行障碍(包括痰饮、水肿等等)。

阳盛:是指外来的热邪侵犯,或内在功能亢盛(包括高热、神昏、呼吸短促、口干、烦闷、癫狂等等)。

所谓盛、虚,《内经》上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说明“盛”是外在的邪气强于身而致病,推之于理,也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必实”。

《内经》上指出:“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偏盛可以损害阳,阳偏胜可以损害阴。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这些在临床应用是很重要的。

另外,在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来说明所表现的不同证候,进一步区别寒热病机。例如:阳盛的热证和阴虚的热证是不同的,阳盛的热证似暑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热神昏。阴虚的热证好象痨瘵(肺结核)的潮热颧红,咳嗽咯血等病例。所以说,一般急性热病,都以阳盛代表;一般慢性消耗性的热证,都以阴虚或阴虚阳亢来代表说明。虽同样属于亢奋,但前者是功能亢进,后者属于虚性兴奋。前者用凉药、泻药,类似消炎抑制的作用;后者用补药来滋阴,类似补液的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治疗疾病的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临床上我们碰到的病人,往往是虚实夹杂,难以辨别,寒热交错,不易弄清,这就是需要我们根据《内经·至真要大论》的精神,治病应该谨慎地掌握好病机,推求它属于那一类。有明显症状的,当然要追究它的原因,无明显症状的,也要寻求它的迹象,这样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等等。还有盛者何以盛,要找出根源;虚者何以虚,其要查明来历。《素问》还提示:“毋虚虚,毋实实”,“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治病的原则[阴阳应象大论]。这就需要我们“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下面介绍几个病例:

例1、大实有羸状

吴双龙乃室,得伤寒病,信巫不药,渐至潮热大作,胸前板结,谵语耳聋,数日未食,犹不服药,遂尔神识昏迷,眼翻牙紧,合室惊惶。延余治之,脉得细涩,十指微冷,面色黄白,问之不饮汤水,潮热时有时无,俨然虚极之象。细审此症,寒邪成热为阳,其反成阴寒者,古人谓大实有羸状,即此类也。又河间云:郁热蓄盛,神昏厥逆,脉反滞,有微细欲绝之象,使投以温药则不可救矣。盖其初原因伤寒失表,遂入于里,寒郁成热,理宜表里两解,治以柴胡、薄荷、菖蒲、大黄、枳实、甘草等味,急服两剂,连续三次,潮热大作,口反大渴,知其里舒热出,三焦经络之热,法当清之,以竹叶石膏汤四剂而安。

清谢映卢医案《得心集医案》卷一

例2、真寒假热

李某患伤寒,畏寒发热,下体如冰,脉息沉细,饮沸汤犹不知热,阴寒脉证悉具。药当从温无疑,然观其舌色如朱,方书云:“舌见纯红热蓄里”与证不符,因其病初起凭脉用药,先与小剂理中汤探之无碍,随用重剂六味回阳饮,数服病痊,舌赤亦退。为详其故,殆所谓肾水凌心,逼其心阳外越者欤。

清程可轩《杏轩医案初集》

六味回阳饮(验方医学大字典):附子、肉桂、党参、当归、炮姜、炙甘草、加胡椒末三分,大补元阳。

例3、真热假寒

松江诸文仲,长夏畏寒,身常挟重纩,饮食必热,如火方下咽,微温则呕。他医投以胡椒煮伏雌之法,日啖鸡者三,病愈甚。戴元礼曰:脉数而大且不弱。刘守真云:火极似水,此之谓矣。椒发阴经之火,鸡能助痰,只以益其病尔,以大承气汤下之,昼夜行二十余,顿减纩之半,后以黄连导痰汤益竹沥饮之,竟瘳。

《宋濂集·医戴元礼还浦阳序》

例4、至虚有成候

族兄奏韩,年逾四旬,外腴内亏,邪乘虚入,寒热咳嗽,头身疼痛,脉大无力。予初投温散不解,转用补中益气汤加姜枣,辅正托邪。语其侄曰:令叔病候不轻,慎勿泛视。旁人以为病轻药重更医,漫不为意,迁延数日,势渐鸱张,延同道余朗亭诊治,不肯立方。既而曰:程某现居比邻,胡不邀来同议。乃复相召,观其病状增剧,面红目赤,舌黑唇焦,神识昏乱,脉息豁大空虚,势欲内陷。因与余君商,以补中温托仿六味回阳饮方法。无如其家皆系女流,其侄少不谙医理,或谓烦热若比,再投姜附,必致逾墙上屋,故此迟疑,药不敢服,又复因循,病势更剧,再请余君不至,合家张皇。其侄偕鲍履平兄,来舍恳治,并乞扎邀余君,予为作书,余君始至,宾朋交集,时金融若兄在座,私谓余曰:子可尽力举方,服药之事,吾能任之。复与余君斟酌,仍用前方。融兄俟药煎熟,面督服下,次日神采稍回,脉象渐敛,方除炮姜加杞子、山萸,又服一剂,热退舌润,再将附子分量减半,加杜仲、山药,继进大补元煎,两月始康。

以上从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在祖国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性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祖国医学的领域,深刻领会古代医家在辨证论治方面的哲学思想,更好的学习祖国医学,为了祖国医学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清程可轩《杏轩医案初集》

2、《宋濂集·医戴元礼还浦阳序》

3、清谢映卢医案《得心集医案》卷一

4、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5、张景岳《景岳全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