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 --中医诊病(二十二)

 昵称3229476 2011-01-27

中医诊病(二十二)

第四章 切诊

 

第一节 脉 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一) 心、脉与脉象的关系

(二) 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三) 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关系

二、 诊脉部位和方法

(一) 诊脉部位

(二) 诊脉方法

(三) 诊脉注意事项

三、 构成脉象的要素

(二) 脉位

(三) 脉率

(四) 脉形

(五) 脉势

(六) 脉律

四、 正常脉象

(一) 正常脉象的特点

(二) 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异

五、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六、 脉象类比和相兼

(一) 相类脉比较

(二) 相兼脉

七、 诊妇人脉和小儿脉

(一) 诊妇人脉

(二) 诊小儿脉

八、 脉诊的临床运用

(一) 脉象的真假和从舍

(二) 脉诊的临床意义

九、 真脏脉

十、研究进展

(一) 脉象的客观化检测与分析

(二) 脉图的基本生理意义

(三) 脉诊的实验研究

(四) 脉图的临床应用

(五) 脉诊研究前景展望

附: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

附篇

附一 脉象图述

一、指压一指感趋势图

二、脉宽图

三、脉长图

四、脉波图

第二节 按诊概述

一、 按诊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一)按诊的手法

(二)体位的选择

(三)按诊的临床意义

二、按诊的内容

(一)按额部

(二)按头颈部

(三)按胸胁

(四)按脘腹

(五)按肌肤

(六)按腧穴

三、研究进展

(一) 中医腹诊的研究

(二) 有关腧穴按诊的研究

(三) 耳部信息诊断法研究

(四) 按诊研究的展望

 

附篇

1. 动悸

2. 诊尺肤

3. 按二阴

 

 

 

第四章 切诊

第一节 脉 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一)心、脉与脉象的关系

脉象是机体功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心、脉是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血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两者是形成脉象必不可缺的脏器。

(二)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心脏的搏动离不开气血的供养,气血盈亏直接影响脉道的充盈度。血在脉管中运行全赖于气的推动,血液不溢于脉外全靠气的固摄,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有赖气的调节。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关系 脉象的形成还与其他脏腑功能活动的关系密切相关。

肺对脉的影响体现多方面。由于气对血有运行、统藏、调摄等作用,所以,肺主气、司呼吸是主宰血行和脉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又称“后天之本”。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可表现为脉之“胃气”的多少。脉有胃气反映了全身脏腑旺盛和气血阴阳充足,表现在脉动从容和缓流利。

肝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调畅气机的作用,有利于使全身气血调畅,经脉通利,脏腑功能正常。

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阴阳的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