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节 在口语交际课中评价口语交际能力

 新的每一天 2011-01-28
第一节 在口语交际课中评价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口语交际评价简单地说就是对口语交际教学情况进行价值判断。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应当以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为依据,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通过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来反映他们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和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质量,并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和教学行为进行调整改进。

 

一、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目的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课程评价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关于课程评价的科学探索,到目前为止,有以下一些代表性观点。

 

1.评价是一个过程。

 

1933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发起了一项著名的研究。这项研究由著名的教育评价与课程理论专家泰勒主持,由于历时八年,因此,人们称之为“八年研究”。泰勒认为,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晰地陈述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促进目标的实现。评价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为了证明课程和教学行为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如何。他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评价泰勒模式──目标评价模式。

 

2.评价是为了改进。

 

美国的克龙巴赫认为:评价是为教育方案的决策,搜集和使用信息。他说:“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他十分强调评价对教育行为的改革、调试作用。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也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他认为评价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则更为明确地指出,“我们主要关心的是用评价来改进教与学。”他认为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第二,评价包括了比一般期末书面考试更多种类的证据;第三,评价是简述教育重要的长期目标与教学任务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确定学生按照这些理想的方式发展到某种程度的一种过程;第四,评价作为一种反馈──矫正系统,用于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上判断该过程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必须及时采取什么变革,以确保过程的有效性;第五,评价作为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工具,用于查明在达到一整套教育目标时,可供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即对评价的评价)。②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在1981年对教育评价下了一个定义:“对某些现象的价值和优缺点的系统调查。”首先,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其次,评价是一项调查活动;第三,评价是一个系统过程。

 

(二)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

 

2001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评价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0021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强调:“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上述文件突出了课程评价应促进师生发展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评价,列出专门章节来阐述评价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论述,反映了语文教学评价的以下基本功能:

 

1.衡量学生语文水平,评定语文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评价需要对学生达成课程目标的程度进行考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熟练度,以及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低,这不仅反映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借助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等方式,获得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情况。

 

2.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

 

语文教学评价所反映的学习结果,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语文知识,达到了怎样的能力水平;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能力上有哪些不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供改进教和学。

 

3.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语文教学评价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争取获得好成绩,是学生和教师的一种外部动力,这一动力能促使学生努力地学习,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更有效地工作。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外,更为重要的是,语文课程标准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体现了评价的新特点:评价不等同于成绩考查;学生在评价中处于主体地位;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重视评价对教与学的改进作用;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获得最大的成功;重视教与学的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对于诊断和改善课程的功能。

 

(三)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目的

 

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符合评价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基本目的,即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实现口语交际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以及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度,更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好地选择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除了上述目的外,通过口语交际评价,还可以达成以下目的:

 

1.通过口语交际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口语交际是一种人际活动,它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口语交际需要交际双方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这样,话题才有可能持续,交际才有可能达成。否则,即便话题再精彩,教学设计再完美,教学手段再先进,也无法形成交际互动,更难以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口语交际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参与意识的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参与能力的提高。

 

2.通过口语交际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口语交际的开展,需要来自学习共同体的支持。学习共同体可以由同伴、教师、家长、社会其他人员等构成。面对不同的个体和群体,学生需要具备与他们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使口语交际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因此,实施口语交际评价,不仅要检测学生听说能力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还要观察和了解学生在交际中的主动沟通情况,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评价进一步促进他们合作能力的提高

 

3.通过口语交际评价,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口语交际的对象是一个个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人,在交际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言语交流,更是丰富的情感沟通。口语交际的过程离不开情感的作用,只有“情动”才能“辞发”,只有唤起双方的积极情感,才能使口语交际更融洽、更投入,交际的质量才能提高。口语交际时还需要具备文明、礼貌、得体的习惯和态度,这样才能使口语交际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4.通过口语交际评价,进一步保持学生积极的兴趣。

 

口语交际评价,不仅要对学生课堂中、在校期间的相关表现进行检测,还要通过其他评价主体,如,来自父母的评价,提高其课外运用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从而真正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口语交际评价的目的不是短期的,着眼于眼前的功利性评价,而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长效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检测,区分能力高低和成绩优劣,单纯体现其甄别功能,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兴趣,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运用口语交际了解信息、沟通情感、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保障。

 

因此,口语交际评价应当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形成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良好的情感态度。

 

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发展,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也应当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有更广阔的视角,更深邃的理解。

 

 “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必要的知识技能是发展,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是发展,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也是发展。只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内涵,才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对口语交际教学加以评价,促进学生口语交际素养的全面提高。

 

 “发展”不是短期的,而是可持续性的。“发展”不是靠加重学生负担、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换取的,应当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目的,为他们可持续学习蓄积能量。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来理解“发展”,摒弃功利的短视行为,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检测学生口语交际综合素养的过程,也是检测教师有效教学的过程。只有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交际技能,他们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发展”既具有显性的特征,能立竿见影;也具有隐性的特征,需要潜移默化。学生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从而产生质的变化。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既要采用定量评价,通过测量与分析来反映学生显性的发展,更要重视定性评价,采用访谈、观察、档案袋资料分析等方法,及时捕捉学生隐性的发展。

 

因此,口语交际评价目标要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评价活动要与教学过程结合,评价之后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可操作和检查的教学改进计划,针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优势,将其迁移到不足的领域,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2.激励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也能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况。评价反馈的信息可能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肯定的评价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否定的评价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但有时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缺少进一步学习的自信。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要求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反馈调节与激励的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教师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时,要遵循学生特点,发挥评价的调节与激励功能。

 

首先,要善用肯定评价,不断肯定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的点滴进步,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欲望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实现自我发展。

 

其次,要慎用否定评价。否定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也是调整、改进学习必不可少的措施。但是,教师在使用否定评价时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能过度强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在提出存在问题的同时,应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对学生寄予信任,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多样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从多样性角度对评价提出了建议,这也为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1)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口语交际评价也要将语文学科的三维目标整合在评价过程中,各种形式、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评价在具体目标上要有所侧重。但任何一种形式的评价,任何一项评价活动,都要综合考虑语文素养这个整体目标。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口语交际评价的范围广,机会多,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随时进行的问答,课外活动中的真实交际,学生的自我观察和教师、同伴的观察等都属于评价的范畴。我们要着重研究的是,哪些是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应该怎样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这些因素是分项评价还是整合在活动中进行评价,等等。

 

3)评价对象的多样性。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习是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建构过程,评价必须适应和促进这种学习模式的形成。学生需要利用评价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口语交际形成性评价要以自我评价为主,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要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多向交往、互动,加强合作、沟通、协商、交流。尤其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因为教师在影响和教育学生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有进步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学生有烦恼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需要在和教师的多次互动中不断调节,才能得到有效的改正。

 

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应当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评价建议,采用多样的评价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差异性原则。

 

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语言能力存在差异,例如,男女学生在低段口语能力的差异非常明显;在语言能力表现早晚上,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不同的气质类型,口语交际的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异,胆汁质与多血质的人可能更乐于、善于进行口语交际,粘液质与抑郁质的人更倾向于内部言语活动,可能书面语言能力发展强于口头语言能力发展;从语言发展的历程来看,语词流畅性的水平提高是较为迟缓的,而规范性发展水平是较为迅捷的。由于人的语言能力本身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评价时,对小学生在倾听、表达、交流等能力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绝对化、一刀切。实施口语交际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在口语交际学习中存在的差异和学生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从实际出发,对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和获得肯定的机会;对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相对滞后的学生,也应该给他们发现长处、树立学习信心的机会。还要设计多目标、多层次、多类别、多项目、多方式的评价,允许多次评价、先后达标,使评价体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在不同的方面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三、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要求

 

(一)“听说训练”教学评价的局限

 

听说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然而,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这一角度看,单纯强调听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听说训练教学评价也存在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等诸多不足,在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目的片面。

 

由于听说训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因此,评价目的旨在了解学生这两项能力,对学生在听说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良好的情感态度关注不够,缺少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评价。

 

2.评价范围狭窄。

 

听说训练教学评价重在学生听说领域能力结构的评价,即倾听和表达能力的评价,而对学生交往、沟通、应对、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交际心理、合适的交际礼仪等方面的评价无从涉及。

 

3.评价手段单一。

 

听说训练的评价,一般从听和说两个方面展开。或是将听说割裂,逐一进行评价;或是先听后说,按序评价。由于评价目的片面化,其评价手段难免显得单一。

 

从听说训练到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这一改革体现了从强调单一的听说能力到关注口语交际综合素养这一教学目的的根本性变化,伴随着这一变革,评价的要求势必发生实质性改变。

 

(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的评价建议体现了以下具体要求:

 

1.评价应当全面。

 

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时,应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展开,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听和说的单项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主动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意识,要对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进行评价。

 

2.评价应当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倾听、表达,还包括根据具体情况所表现出的应对能力,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所表现出的交际礼仪等。这一系列综合能力的评价,靠以往听说训练所采用的逐项评价、按序评价是无法达成的,必须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真实的口语交际,使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得以整体呈现,从而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3.评价应当设计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口语交际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听说能力的提高,而是基于人与人交往的需求,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的人际交流。口语交际过程不是训练的过程,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过程。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不能进行单一的听说能力评价,应当设计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反映学生的个性,体现出差异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