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牛耕地种金钱——指搬运肾气,搬运工夫有牛车、羊车、鹿车之分,因为初炼,故用牛车。所种金钱,隐喻所耕耘收获乃珍贵者,借喻金丹。刻石儿童把贯穿——把金钱贯串,天机在其中,须珍而重之。刻石儿童,暗喻刻图者。儿童把贯串成北斗,《破迷正道歌》云「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北斗周天轮」,此之谓也。一粒粟中藏世界——小宇宙等同大宇宙,丹头种子即整个生命之源。半升铛内煮山川——山川大宇宙,玄机亦同铛内烹煮工夫。主在火候。白头老子眉垂地——白头者,气也。指气从督脉上,再引导阴液沿头面下降。碧眼胡僧手托天——手托天指搭鹊桥,任督二脉因舌顶上颚而使气畅通。若问此玄玄会得——明通造化之机,此工夫是终极。此玄玄外更无玄——除此以外,并无其他。
2、我家端种自家田——人身中有可耕之田,不用外求。可育灵苗活万年——身中之田可养活生命,长生不死。花似黄金苞不大——所开之花是金花,不太大。金花即真炁。初起之苞为丹种,幼嫩而细小。子如玉粒果皆圆——大小仅似粟米。栽培全藉中宫土——意是工夫的重点。灌溉须凭上谷泉——气往上走,上丹田有液下流。有朝一日功行满——火候足,工夫到,直至功行果满。便是蓬莱大罗仙——大罗金仙,仙界中之最。 3、众妙之门何处求,机关拨转水逆流;万丈深潭应见底,甘泉涌起满山头——水逆流,因肾水往上冲,故逆流。肾气为后天功能,自先天肾水出,全赖「铁牛耕地」所致,牛车搬运上山脊之象。山头,即头顶。肾气到顶,自口中生津液而为甘泉涌起。此乃气多生液、任督相通之貌。 4、肾神名玄冥、字育婴——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5、心神名丹元、字守灵——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6、肝神龙烟字含明——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7、肺神皓华字虚成——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8、胆神龙曜字威明——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注意:此图五脏欠脾,六腑只提到胆。脾为中央土,以意喻之,乃交接水火之媒介,修炼工夫本已有之,不可或缺,故不作炼脏腑神之用。至于胆,此为六腑之一。本来五脏均主藏精不泄,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但功能上胆却藏五脏之精汁,故特别予以强调。后世以「三焦」替代胆为六腑之代表角色,如「六字诀」。 9、后三关:尾闾下关、夹脊中关、玉枕上关合称三关。此三关之位置,发展至钟吕,有不同之描述。《灵宝毕法?肘后飞金晶第五》钟吕认为,天柱为上关,相当于颈椎第三节下;神道为中关,相当于胸椎第五节下;命门为下关,相当于腰椎第二节下。 10、前三丹田:下丹田气海、中丹田绛宫、上丹田泥丸。 11、十二楼台藏秘诀——十二重楼,即喉软骨。秘诀者,此在气液相交之际,咽津或咽气以逆求丹种之谓也。 12、阴阳玄牝车——玄牝,是万物所由生之所。陈抟借用为「炼精化气」之预备工夫。此借玄牝车喻丹种之出现,在阴阳混沌于橐龠,真炁由此而出之貌。《老子第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3、水火交接地——此地划于下丹田,说明真炁萌生于此,《悟真篇》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及「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皆是此意。 14、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根——气必循夹脊上行,此乃炼气的基本方法。气到头顶,头顶上有泥丸宫,为修炼之终极。 我家自种自家田,内有灵苗千万年。 花似黄金色不异,籽如玉粒果皆圆。 栽培皆赖中宫土,灌溉皆凭上谷泉。 功课一朝成大道,逍遥陆地水蓬仙。 (诗位于心前,说明了内丹的修炼过程)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江山。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拖天。 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该诗位于图中一人赶牛前,相当于肚脐生门部位) 复连连步步周,机关拨转水东流。 万丈深渊应见底,甘泉涌起南山头。 (诗位于小腹,说明修炼者应持之以恒,一般人只是顺凡境,向外耗损,如水东流不复反,而内修者则志在拨转机关,改变这种状态,而达长生目的。) 王力平《内经图》解 “内经图”解决的秘诀是关和窍。背后闯三关过九到窍为暗中之窍。一旦气串动到这些部位时,就要注意了。三关为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
黄庭经.内经图》中心的小孩,手里玩着北斗七星,小孩隐喻的是人体真炁,12经脉是宇宙大真炁在人体内行走的通道,也就是人和宇宙一炁相通。12经脉只是道路,是谁在路上干活呢?《内经图》附近的几行字暴露了天机,是五脏神。这几句话是“心神名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胆神龙曜字威明,肾神名玄冥字育婴”,均出自《黄庭内景经·心神章第八》,《道教文化辞典》注曰:心属南方火,故名“丹元,字“守灵”;肺为心之华盖,其质清虚,其色皓白,西方金之色,故名“皓华”,字“虚成”;肝位木行,木生火,得火而生烟,日出东方,东方青龙之色,又肝主目,故名“龙烟”,字“含明”;胆色青黄,主勇捍,盖取东方青龙雷震之象,故名“龙曜”,字“威明”;肾属水,肾精为子,故名“玄冥”,字“育婴”。另脾为中央土位,乃黄庭之宫,故名“常在”;又脾磨食消,神康力壮,故字“魂停”。
《内经图》创制时间考 刘直
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收有一幅彩绘《内经图》,系清宫如意馆藏品;这幅图画出自何人何时,未加注明。做为道教教理的图说形式,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图。道教中称它"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语见白云观藏图)。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是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典型风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清的《赤凤髓》、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的《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都附有图示,但以上插图在于以神仙名誉规定导引动作,《内经图》则重在描画人之身内,与嘉靖、万历年间的《性命圭旨》的插图,又属一类风格,故又称《内景图》。关于它的创制时间,我们可以综合落款、题诗、画风三个方面,寻其答案。 就落款而言,白云观藏图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会心"文字,全文是: 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世。予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纳即天地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 时间是"光绪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绪十二年阴历六月上旬。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其一,道教中将《内经图》视为内丹作品。 其二,白云观版是临摹而来,并非首创。 其三,它的创制时间的下限当在"光绪丙戌年"之前。 再看《内经图》的题诗,虽然传世版本各异,却都题有一首七律: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这首诗出自《吕祖全书》,是清初顺治年间道教信士刘体恕等扶乩托名之作,上图时略有字词的改动或是误抄,这里不再细说。再看清初的道教,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清完颜崇实《昆阳王真人道行碑》)。一时间一度出现了道教史上的龙门中兴之势,即顺乎时局的需要,赢得了统治者的礼遇,所以一贯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吕洞滨的道教龙门内丹学派的《内经图》,并非怪事。倒是在顺治、康熙、雍正之后,"道流卑贱,不宜滥厕朝班",已是乾隆一朝的公开歧视,紫禁城从此给道教摆上了"闭门羹",在其后清庭一百七十年的飘摇风雨中,日渐衰老的道教,已失其献图之路矣。据此,我们说,彩绘《内经图》当是清初作品,如果就道教谜辞结合《内经图》画风,进行一番考据,就更能充分地说明这一点了: 大约在春秋之际,我国典籍中出现了一种叫"廋辞"或"隐"的文学游戏,这在《国语》、《吕氏春秋》、《韩非子》上,都有记载。《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大约在汉魏时,吴中的"高门弟子"魏伯阳,将其姓名隐入了"委时去害……"的廋辞中,且他的"词韵皆古,奥雅难通"的《周易参同契》,经五代的彭晓推崇发挥之后,道教奉之为"丹经王",从此,道教内丹学派的含蓄、曲隐的风格,因之树立了。 两宋的道教,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于理法上,也正处于一个在三教同炉中"烧炼"的重要时期,而道教典籍的玄远、隐晦的表述方法,则始终没有脱离文化习俗的轨道,此际问世的"南宗祖书"《悟真篇》之被后世王阳明斥为"误真篇",多少总会与它的语言暧昧有些牵涉吧。 在明代受谜戏风格影响而出现的《性命圭旨》一书,可谓是文化习俗的大趋势的枝端,结出的道教之果。而清初的《内经图》,在创意风格上,直接承嗣了《性命圭旨》的画风,不同之处是图示更加艺术化和形象化了。如果不是那首"铁牛"诗的提示,读者很难发现《内经图》所绘的原来是一个"人体"!举个例子:在《性命圭旨》的《反照图》上标注的"昆仑顶"、"祝融峰"等丹家所谓的"上丹田"部位,《内经图》直以峰峦之状描绘,使整个人形"完全隐入了"山水"之中。道教谜辞与图画的结合,更形象地讲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经旨,为后修炼者提供了方便之径。 金兰观修真讲义——内经图浅释
有些时候用万语千言来描述,不如以图像来表达。盖以图像来显示情况,能使人一目了然、按图索骥;若图文并茂,更能令人会意。“内经图”描绘在人身之内,内炼“精气神”的途径;以不同的人物进行各式的动作,喻示人身不同部位的奥秘以内炼精气神而言,及其相互之作用;以流水代表人身“精气”运化之渠道,以“城门、桥梁、重楼”代表精气之关窍;内经图更以精妙诗句,吟咏出修真的重点。修者可以按图中的提示,以自身实践验证,来参悟修真的理法。吕纯阳师尊临坛,亦以内经图中的诗句来演道说法,更彰显此图的宝贵。
铁牛耕地种金钱
古今耕田种稻,必先松土地,以便播种插秧,每多借助耕牛之力,拖动犁锄来翻地松土;图中以铁牛耕地,来比喻修炼下丹田。或问:耕田用畜牛足矣,何需“铁牛”?答曰:铁牛不怕鞭,难以驱动。下丹田的作用是使精气神三合,生丹田炉火;请看持鞭农夫的脚跟之下,有一铁炉,炉中火正盛炽。要掌握丹田炉火之火候,非痛下两三年之苦功,难以炼出真功夫。首先,起火之时要得心应手;其次,调控炉火之大小能如意,其难度与农夫驱役铁牛相若。
精气神三合的过程中,除了产生热力 丹田炉火之外,就是精气神还原成为“真元一炁”,三清 精气神本来就是由“一炁”所化,所谓「一炁化三清」,逆之则为「三清成一炁」,真元一炁是先天之物,其产生的位置就是在图中的“正丹田”。正丹田之内,先天八卦设位;图中的四个太极阴阳,代表先天之真元乃溶合四个阴阳而成,发出辉华。真元一炁俗称铅之性属先天之干金,因炼丹田而出,故云:「铁牛耕地种金钱」。
阴阳玄踏车 古时没有电力抽水泵,若要抽水灌溉稻田,则须用人力脚踏水车。玄者,北水也;图中最底层的人物,若然细看,可以发现是一对少年男女 阴阳,扶着横杆,一起脚踏着水车车水,故名“阴阳玄踏车”是也。此玄踏车似是由脚力所转动,其动力之来源,实源自丹田之热力;这原理在图中未能连贯,修者自知之。
神州大地,历来南水北调,将南方有余之天泽 江河水,调济北方苦寒之地;修真却要北水南调,由下元精府 在北,抽往神府 居南,所谓「坎水逆流」。图中最底处所画,似是江水滔滔,实非人体普通水份,乃肾中之精,人身之至宝,逆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可修仙。
阴阳玄踏车附有诗句云:复复连连步步周 指出玄踏车的运作是连环不断,周而复始的,机关拨转水东流 常人顺凡境,只知向外耗损;内修者逆炼,炼精化气,并以阳气开关展窍,发动机关,将坎水拨转,流向髓路,逆闯三关,万丈深潭应见底欲海波波,爱河滚滚,皆水浊而不清,唯修者应蓄精炼气,遣除凡欲,虽有如万丈深潭之水,但仍清澈见底,甘泉涌起南山头 南山头即灵山之峰,灵性之居所;北方坎水,抽上灵山,如甘泉之涌起。坎水逆流之流向,即人身脊髓之路,号曰曹溪,又名黄河,中有三关九窍;三关者即尾闾关、夹脊关与玉枕关。
九窍
天地有四时,月有弦望晦朔,日有昼夜,此乃天地日月阴阳升降之循环,一次的循环是为一“周天”。人身也有阳升阴降的周天,由“阴跷”起,沿髓路直至 “坭丸”是为阳升的路径,师尊时常提及此路径中有三关九窍。三关是分别在上中下的三个关卡,故令很多人误会“九窍”是九个不同的窍穴,原来“九”字只是形容词,九在数中有最高总持之义。九窍分“下九窍”和“上九窍”;下九窍即“尾闾关”,奇经八脉之“阳蹻”在焉 (今后论修真图时再细讨三关)。上九窍即“督”,与医家所描述之督脉起于胞中,止于龈交有所不同,请看图中髓路最上一关,玉真上关即玉枕关,左旁有一空白圆圈,并有“升法之源”四字在侧,此窍道祖所指的“玄牝之门”。《道德经》第六章有云:『玄牝(音频,低上声)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万物之根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且看太上道祖《内修篇》第十六 ── 玄牝之门章:『玄牝之门,为先天之分界线。人之入世,难与先天恒接者,因有此门之隔,故不能通。生死之道,亦为此门所握。举凡内修者,若不能透过斯门,则终日枯守黄庭,无法上达,周天不转,难了大还大还丹,故世称此门为督脉也。顾名思义,自可见之 (督有监管、率领之义,统率所有关窍),此门位于下三庭 面相学将面相分上中下三停 间,握人之主脉,常静不动。若以禅功 摄心炼气 行之,因气之回环,必经此门之户。气弱则旋转,气足则突兀。此关之难越,有如窍关之难过者。若气冲动时,此门必动,动时,人身之感觉,为之特异,愈动愈异。气若稍平,动亦稍辄 音接,此作系住,欲其透过,必凭不断之元气静心凝神定性 而破之』。又曰:『能越斯门,黄庭之位,必然大开,九转庭穴,窍关不闭』,可见此窍作用之重大。
在此一提,内修者应循序渐晋,脚踏实地,从下而上,由下丹田而修起,打好根基,不可好高骛远,自以为是;所以内经图亦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为起始。内修者更应三省自身,道善二途 勇为,积功立德,将功补过,消弭业障 人人皆有,大小有别,内修自然遂顺,通关展窍,所谓「内外咸通」是也。 若然一志不怠,真诚感动上天,得仙真佛圣之助,何愁道之不成哉?
刻石儿童把贯串
“调心”是内修必经之路,盖心为人身之主使,统领精气神;心之所向,精气神即随之。譬如心中想着某事物,人身之精即感受其事物,产生精结,犹如摄影时,摄影胶卷菲林中之感光粒子,因感光而着于物相,记留于底片之中。精有感则神必应之,譬如在阅读文章之时,眼睛虽看着 精感 文字,心中却在了解及思索 神应 文意。精感与神应皆用气能量,而受役于心。所以内修精气神务必修心;可惜人心不羁,机巧难驭,如孩童之滋事好动、言行无忌,是故内经图以“儿童”比喻人心。
古时为了纪录重要事情,多以刻石为记,易于注目及保存,古文化遗迹之中,多有石刻;故又以刻石来比喻人心之“记忆”或“前识”。图中刻石儿童所站者,即“绛宫”约在两乳联接之中是也,绛宫即心宫为气机之枢纽,亦为养丹之地,修真有以绛宫为中丹田。上清道尊与北斗星君临坛,所默授之丹法,乃丹结绛宫之法丹法万千。吕纯阳师尊有云:『男女金丹地不同,阴阳一理实相通』 辛巳年七月廿二日乩文,与绛宫也有关连:男子养丹,初在下丹田,无何不妥;但女子因生理不同,养丹之地,须上移至绛宫,以避月事之损。
修真对修心之要求如何呢?是否应制心于不动?或是心无所想,空空如也?图中之刻石儿童,正在把石子贯串成“北斗七星”之排列,暗喻将“人心”串合“天心”。北斗真经有云:『世间一切帝王宰辅,贵贱众生,四象五行,含灵蠢动,莫不皆由北斗七元之所主宰』。盖天中之北斗,无情无思,主张年命,统领乾坤:斗柄所指,天心所向,万物所依,冬至正子时指正北,夏至正子时指正南。人身亦有南北焉,若以一次炼功比一周天,人心如北斗,心中所发皆合天,则天人合发,万化定基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