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5.30子曰:“过而不改①,是谓过矣。” 【注释】 ① 过:犯错误。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句的“过”为名词。 【语译】 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那才真叫错误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给过错下的定义。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君子见善是迁,有过则改。”(《易传•益卦•象辞》)有过改过,不算过错。“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孔子有关过错定义确有深意,今人当深思慎取。明代思想家吕坤关于过而能改在《呻吟语》中有一段话: 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立身行己,服人甚难。也要看什么人不服,若中道君子不服,当蚤夜省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