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河文化的成因与特色

 安庆天南地北 2011-01-30

淮河文化的成因与特色

时间:2010-10-20 22:16来源:安徽文化论坛 作者:陈琳 陈丽丽 点击: 198次
  

目前我国区域文化从大的范围分类一般都按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区域划分或以先秦时期的国度划分为齐鲁、吴越等区域文化,尚无以淮河流域为地域特征的淮河文化之说,而淮河文化作为独立的区域文化,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可取代的。由于淮河文化具有鲜明的过渡兼容性质,对研究我国地域文化融合规律,有着典型的意义。楚郢都寿春出土的青铜器,明显吸收了吴越先进的冶铸技术,才达到战国时期青铜器鼎盛的水平,处涡淮口的怀远以江淮方言渗入中原官话而出现的方言岛,成为文化交融的“活化石”,中原地区传入的花鼓灯艺术,从淮河上游传播到怀远,出现了豪放与轻灵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格,被誉“东方芭蕾”,名的凤阳双条鼓质朴而娓婉,是淮河中游地区民间艺术向江淮地区过渡的艺术形式,而盛行于苏、鲁、豫、皖交界地的“泗州戏”则是明清时代流行于淮河流域古泗州一带“拉魂腔”的传承与演进,扬地区模仿、消融苏南文化特质,在淮河下游蕴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淮阳都市文化。所有这些都对研究区域文化融合规律有着重要的价值。

《管子·水地》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在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淮河是流域地区交通和农业的命脉。从淮河流域历史文化古城兴起、衰落、变迁,均与淮河水利密切相关,沉睡在洪泽湖底的古徐国雁门关,沉没在淮河水下的古泗州故城,从淮河水下拯救出的明祖陵等等,无不说明淮河水利是构成淮河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从河流的文化生存与传播中的作用出发,分析淮河干支流水系变化,可以看出淮河主干流从中原到沿海,其上游北岸涡、颍河,以及历史上的汴河源于中州大地;南岸史、淠河连接荆楚;下游又有大运河贯通京杭,沟通中国南北。河流即文化传播的渠道。淮河流域出现的楚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的交融,均是以河流为载体。

自1194年黄河全面南泛,到1855年黄河北徙,在整个历史的沿革中,明代中叶的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在总体上呈增长势态,并在下游的淮河地区出现了以徽商为主体的盐商经济社区。在治理淮河的漫长岁月中,形成了大量的历史典籍,因而有些专家把它称之为“水利文化”,北魏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对淮水其支流的原委、分合,流经地区的地理变迁和历史事件均有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潘季驯的《河防一览》、《两河经略》等著作,提出了“筑堰障淮,束水攻沙,水逼淮注黄”等治水思想,清代康熙年间靳辅的《靳文襄公奏疏》,提出黄、淮、运综合治理主张,完善了潘季驯的治水思想。当前我国已由农耕社会走向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文化传播方式虽然发生变革,但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因素,对社会文化的形成依然起着重要作用,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育一方文。

一部数千年的淮河兴衰史,民俗文化贯穿始终,影响较大的有秦始皇捞鼎、徐福买药、水漫泗州、收伏巫支祁、小白龙探母、九牛二虎一只鸡等。特别是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流行于整个淮河流域,而其地域特色特别明显。淮河中游凤台峡山口、荆涂山峡、下游盱眙甘泉山与圣人山之间的圣山湖、禹王河,均有颇为典型的故事为印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其实质也是区域文化的差异。以人为本,强化区域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必将进一步提高区域的文化品位,从而带来区域经济的腾飞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