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三特征

 LM0318 2011-01-30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早在《汉书•郦食其传》中,中国古人就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老百姓也有自己朴素的人生观——“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尽管人要生存就必须进食,但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各自对饮食的重视程度并不一致。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和欧洲人被公认最喜爱和懂得并且讲究饮食。中国有绵延不断数千年文明历史累积,近千万平方公里辽阔幅员疆域东、西和南、北之间跨度较大,为数众多风情各异的民族群体,这都使得中国饮食生活更加丰富多姿异彩纷呈。饮食活动就像无处不在的空气一样,弥散在中国人的社会人生世界里,成为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分。如果说,社会人生就像一张大网,那么,饮食活动仿佛就像这张大网上的无数个纽结,经纬社会和人生的许多关键环节。

    其一,饮食是观察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很多食物虽天然生成,但并非满地皆是唾手可得,要获取它就得努力,远古时代,人们就为食物获取之便形成了男女最初的分工,男子狩猎,女子采摘,男子觅食,女子抚育后代。吃饱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丰足的食物也成了财富的象征,又因之而衍生出权力。掌握着生产粮食的土地资源的人就成了地主,有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王朝国君就是最大的地主,拥有支配全国土地的最高权力,在他之下,进行分封,于是形成大大小小的地主。贵为国君,自然享有常人不能及的特权,因此,才又有天子用九鼎的礼制规定。古代许多帝王都过着奢华的生活,登峰造极者甚至达到“酒池肉林”的规模,以帝制时代的最后王朝大清为例,皇帝对饮食的特权形式已经发展到极致,御膳品种繁多制作精美,云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林中奔走的、水里游的、地上长出来的诸种美味。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形象地表现贫富悬殊的社会景观。可见,吃什么、怎么吃,绝非仅仅果腹活命的生物需求,而是打上了历史流变、身份高下区分、经济贫富之别的深深烙印。

    其二,饮食是民俗活动中的重要主题。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中国各地都形成大量饮食习俗。在人生礼仪、节气庆典中,往往都有特别的饮食习俗相伴,相应的饮食活动甚至成为各种仪式节日的重头戏。中国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里,都有特别的饮食活动。很多仪式的举行,宴席就是主体内容,把饭一吃酒一喝,人生的很多关键环节就得以过渡。很多少数民族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时,并不直接言语,表情达意,都用食物来表示,某些民族如若父母相中前来上门求亲的小伙子,便会二话不说,先以丰足食物款待以示首肯之意。传统中国人娶媳妇,婆婆最先考验新媳妇的地方就是厨房灶台,新媳妇过门要先下厨,能端出可口食物才算合格。还有在新婚夫妇床上撒枣、桂圆、花生等物的习俗,取其谐音“早生贵子”。中国老人祝寿,子女要为其奉上寿桃、面点等等,很多地方还有吃长寿面的习俗。贵州安顺有句民间熟语,“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家(自己)来”,村落中若有老人去世,男女老幼都可到丧家吃流水席,主人家非但不敢得罪,还要热情招待。大凡节日,必有特定饮食。如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饼。过春节,南方人会炒一大桌子菜,北方人少不了包饺子蒸馒头。立春要吃春饼,清明南方有些地方要做“清明粑”、“艾米果”等等。饮食不仅因不同的时间而已,还因不同的地域而不同。中国有“水土不服”一说,离家外出的游子,据说包上一包家乡的土,若到异地他乡身体不适,便可用乡土泡水服用。各地旅游产品里,多有地方特色小吃。

    其三,饮食是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主题和题材。饮食进入文学艺术的表现之中,造就古今文学中不计其数的饮食书写。以饮食为题材,将饮食活动、食物作为直接描写对象,表达记录歌咏之意;或者,对食物和饮食活动呈现较多,从饮食活动生发情趣意志或哲理思考。前者虽歌咏食物或饮食活动,但赋予食物以人的品性,如称赞茶的高洁淡雅,将饮酒作为豪放洒脱之举;后者托物言志,由此及彼,从食物和饮食活动中发出哲思情绪,食物和饮食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存在形式,可以概括为“心与物游”。以茶和酒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最为繁多,这既是中国饮食的一个特色,也是饮食在文学中表现形式的一个特色。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唐代诗歌中,写到茶的就有六百多首,唐宋两代,吟咏茶的诗篇最为繁盛比比皆是。诗词文赋中涉及茶如此之多,写到酒的,则就近乎不计其数。有人统计过,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字,其中之一就是酒。仅以名篇论,就有无数,其中众所周知的有曹操《短歌行》、李白《将进酒》、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等。茶和酒,在中国古人尤其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又经由他们的歌颂吟咏,成为中国古代饮食的两大象征,茶被赋予人中君子的高洁品性,豪饮痛饮美酒之举常被标榜为豪放旷达的为人之道。当李白、苏轼等人把酒对月时,他们所歌咏的与其说是酒本身,不如说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怀。中国古代饮食虽名目繁多,但能大规模进入文学书写的却只有茶和酒这两样特殊之物。茶能解渴、酒能助兴,却不是饮食果腹活命之必需品,而是物感人心、心与物游的尤物。

    茶和酒在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强大阵容出现,关乎文人趣味和修身养性。与此不同,在另外一些作品中涉及的食物和饮食活动,创作主旨不在于此,饮食描写只为主旨服务,但饮食活动却成为反映社会和个人生命情态的重要窗口,增强作品表达具体主旨的力量。《吴越春秋》载《弹歌》:“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传神地表现人们猎取食物的程序与场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以及《金瓶梅》《儒林外史》中也都有大量饮食描写,尤以《红楼梦》为甚,作者对诗礼簪缨之族的钟鸣鼎食描绘简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清代陈元龙编纂的《历代赋汇》和清代成书的另一赋汇《赋海大观》中,涉及饮食的也有4、50篇之多。现当代文学中,关于饮食的内容也不胜枚举。既有写饮食为表现其他主旨的,也有专门的饮食谈。不仅进入文学创作,还影响了文学批评,古代文学评论里,就将“味”这一食物的核心价值作为品评文字的标准,发展出“韵味”“滋味”等等说法。寻常百姓也把“吃”运用到日常语言中。很多口头语中都有“吃”字,如“吃不消”“吃不了兜着走”“吃亏”“吃官司”“吃紧”“吃力”“吃得开”“吃惊”等等。

    正如叶舒宪所道,很难说“这些饮食习俗的背后有多少遗传学的因素,多少消化生理学的隐私,多少营养学的因素,又有多少文化学的因素,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作用的”,一言以蔽之,自人类诞生以来,在获取食物享受饮食的过程中,也形成和发展了相应的生活方式,也即饮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