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等人的特别求官路线

 维以不永殇 2011-01-30

  唐代士子,特别是布衣文人要想当官走上仕途,一般来说,有门荫、科举、杂色入流三条路线。门荫入仕为那些出身豪门的士子提供了入仕机会;科举是布衣之士入仕的主要路线,但先要应礼部试取得“出身”,再通过吏部的“关试”,才能任官,难度较大,并且每年及第的人相对于参考的人数来说很少,使得很多的布衣之士一直难以如愿;杂色入流是一般未“入流”的低级官吏的路线,花费时间长升迁慢,为多数士子所不齿。好在除此而外,还有几条特别的路线可走。

  名人路线,代表人物是李白。干谒盛唐时期最为风行,就是无名之辈求名人或者达官权贵向朝庭推荐自己,说白了,就是跑官。《新唐书》说李白“十岁通诗书”,他自己也说“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可是二十好几了,还只是小有名气的白丁一个,他有些不甘心了,但又怕自己学的多是纵横之术,应科举把握不大,就选择了干谒之路。在岷山,他干渴过广汉太守;在成都,他干谒过益州长史苏颋;在蜀中,他干谒过渝州长史李邕;在安州,他干谒过都督马正会、长史李京之、裴长史等;在襄阳,他干谒过荆州长史韩朝宗。同时,他还赴东都洛阳干谒过玉真公主和秘书监贺知章等等,真可谓“遍干诸候”、“历抵卿相”,足迹遍及达官权贵家门。《唐语林·李白谒相》载:“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白曰:‘风波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线,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白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宰相悚然。” 唐以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长官及尚书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为宰相,所以不知李白具体谒的是谁。但无论是谒谁,都可以看出他是相当牛B的,结果可想而知。

  女人路线,代表人物是王维。《唐才子传》载:“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 此事唐薛用弱《集异记》中也有记载:“维未冠,文章得名,妙能琵琶。春之一日,岐王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进主前。维进新曲,号《郁轮袍》,并出所为文。主大奇之,令宫婢传教。召试官至第,喻之作解头登第。”有人说这个九公主就是太平公主,可能有些问题,在王维十几岁时太平公主已经过世。九公主应是玉真公主才对,她也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的同母妹妹,年轻的时候自愿做了女道士,也就是出家当了尼姑。可是他毕竟是皇帝的亲妹妹,巴结的人自然不少。李白都曾经拜访过她,还写过一首《玉真仙人词》大肆吹捧过她。《唐才子传》说的就是唐代大诗人王维通过玉真公主的帮忙而登第的事。开元九年(721年),二十出头的王维入京参加京兆试,可是他没有把握,就请比较欣赏他的岐王出主意。岐王说,公主喜欢听新曲,我带你去见她。到了公主府第,岐王便让王维给公主独奏新曲。王维弹抚琵琶,满座为之动容。公主问王维:“这是什么曲子?”王维起身答道:“《郁轮袍》。”公主甚感惊奇。岐王趁机对公主说:“此人长于音律,词学更佳。”王维连忙从怀中拿出数卷诗献上。公主看过之后,惊奇不已,说;“这都是我所诵习过的,从前以为是古人之作,原来就是你写的!”于是,公主让王维更衣上座,并说:“若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为解头,诚为朝廷的荣光。”果然,公主大力推荐王维,使得他不仅一举登第,而且还当了状元。

  终南捷径,代表人物是卢藏用。卢藏用本来名气不大,后人却以一个成语“终南捷径”让后人记住了他。《新唐书·卢藏用传》载:“(藏用)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晚乃徇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司马承桢)将还山,藏用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承桢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也。’” 卢藏用是唐高宗时人,终南山离京城长安不远,他就在终南山隐居。皇上经常驾临东都洛阳,卢藏用又在靠近洛阳的少室山找了一个隐居的地方。皇上往返于长安、洛阳,卢藏用也随之奔波于终南山和少室山。于是,人们讥刺他为“随驾隐士”。卢藏用其用意不言而喻,偏偏他还有些运气,后来果然被皇上以高人的名义征召,做了官。当道士司马承桢无心于仕途,向皇上请求归隐的时候,卢藏用就指着终南山说:“终南山可是个好地方。”司马承桢心有领会,慢慢地回答道:“以我来看,这不过是当官的捷径啊。” 以后有人把通过隐居而走上仕途叫做“终南捷径”。说是如此,其实走这条路线也很辛苦,而且没有一定的耐心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使府辟署路线,代表人物是杜甫。说得明白点,使府辟署就是文人给官僚当参谋当师爷。《唐藩镇幕府》卷一记载:“唐世士人初登科或未仕者,多以从诸藩府辟置为重。”由于每年科举考试及第的名额有限,很多士人一连二、三十年都未能如愿。使府辟署却不一定要进士及第,所谓布衣之士也可参加幕府。中晚唐很多通过幕府而入仕的士子,不乏布衣。这些士子没有,而受到藩镇使府的征辟,释褐为吏,不久就能够升迁入京。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四十九《温尧卿等授客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志》云:“今之俊义先辟于征镇,次升于朝廷。故幕府之选,下台阁一等,异日入为大丈夫公卿者,十八九焉。”杜甫就是走的这条路线。当年杜甫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和他曾经同为宰相房琯门下的严武首次镇蜀(为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就邀他出仕,并向朝廷荐举召补京兆功曹,不知是杜甫嫌官小,还是因为刚辞去因宰相房琯得罪降华州司功参军一职,对仕进有些灰心,就婉拒了。严武第二次镇蜀(任剑南节度使)再次邀杜甫入幕,并又上表荐举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这回杜甫答应了,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高官衔,后来的“杜工部”就是这么来的。

  自我炒作路线,代表人物是陈子昂。炒作虽然是现代才出现的一个词汇,但类似的手段唐代的诗人陈子昂早就用过。宋尤袤《全唐诗话·陈子昂》记载:“《独异记》载: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以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时武攸宜为建安王,辟为书记。”陈子昂初入京城,如同今天的众多北漂族样,别说有人找你高就,就连认得你的几个人都没有。陈子昂正愁得无聊,在大街上闲逛,见有人卖胡琴,要价百万。对一般来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胡琴是西域乐器,内陆无人认得,因此看热闹的人多,却无人真买。陈子昂灵机一动,就毫不犹豫地花钱买下了。看热闹的人问他:“你会用这种乐器?能露一手让我们听听不?”陈子昂故弄玄虚:“明天你们来我住的地方就知道了。”第二天果然来了许多想听陈子昂弹琴的人,可是陈子昂不弹琴(也许他根本就不会弹),而是请大家好吃好喝,然后将花巨资买来的琴砸了个稀巴烂,还说:“这是下贱人摆弄的东西,哪里比得上我的千古文章。”陈子昂花百万买了架胡琴,然后又砸碎它,纯粹是一种广告效应。正如陈子昂所料,此事很快传遍了长安。当然,陈子昂这么做的前提是要有钱。一缗为一串铜钱,一般每串为一千文,千缗既为百万。换了穷汉杜甫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条特别路线也不容易走通。像李白,辛苦努力了几十年,除了得到一个“翰林”的虚名以外,一无所获。还有杜甫,五十多岁才混了个“工部员外郎”,也只当了一年多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