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与千寻》(日本,2001)

 与死神共舞001 2011-02-02
         宫崎骏的电影我一部也没有看过,第一次接触竟然就是宫崎骏电影的巅峰之作《千与千寻》。一个非常瑰丽的奇幻世界,与以往任何魔幻作品不同的是,《千与千寻》中的魔幻是基于生活的,而非空中楼阁式的幻想。魔幻的场所发生在一个随着经济泡沫覆灭而废弃的主题公园内,林立的商铺都是之前人类遗留下来的。事情集中发生在一座日式风格的浴池内,场景十分新颖且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浴池里的事物即便是在日本观众看来,也是新鲜有趣的,另外一方面,又饱含着生活气息。

        宫崎骏严谨的画风和清新的风格使他成为举世瞩目的动画巨匠,《千与千寻》为他取得了登峰造极的荣誉。如果说宫崎骏之前的作品从立意到画面都是画给成人的,那这部描绘10岁女孩儿传奇经历的动画,在宫崎骏的心中,就是彻彻底底给小孩子画的。关于成长,已经长大的我们经历了太多是非,也很有发言权了,但是看罢电影,还是有四点启示一定不能忽视,可作为成长最好的告诫:

       不要忽视人的潜能。影片的主人公是10岁的千寻,她曾经是一个胆怯、消极、不懂礼貌的小丫头,但是生存的压力、回到正常世界的愿景、拯救父母的决心使得她迅速成长为一个勇敢、积极、有毅力的女孩儿。人的能量是无穷,尤其是绝境逢生时总会迸发难以置信的潜能。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告诫每一个中国学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电影虽然是虚构的,但人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将无所匹敌则是不变的真理,千寻这个10岁的女孩儿成为绝境中迅速成长的经典动画形象。

      不要贪婪。影片所指向的最大的人性弊端就是贪婪。在影片中,贪婪以吃作为表象。千寻的父母,由于没有经受美食的诱惑而贪吃,最终变成两只猪;无面人,本来弱小孤独,后来贪吃贪喝,躯体膨胀,最终变为邪恶的魔头。影片还设置了一对有趣的形象:汤婆婆和钱婆婆。她们是孪生姐妹,长得一模一样,连衣服和戒指都是相同的,但是两个人却个性截然相反。汤婆婆生性贪婪,钱婆婆安贫乐道,其结果是汤婆婆虽然富贵但是有自己的烦恼,而钱婆婆虽然寒酸却自得其乐。另外,白先生也是最早的时候也是因为贪求汤婆婆的法术而做了跟班,之后性格越来越冷酷,并且委身于汤婆婆的不法勾当,所幸最后千寻将白先生救赎。

      不要忘记你自己。这是影片隐含的重要理念。在那个电影所构建的世界,一旦被汤婆婆拿走了姓名,忘掉了自己,便陷入了永久的沼泽中。白先生即便痛恨汤婆婆的高压统治,却因为失去了名字而无法脱身,这是最好的案例。影片的标题“千与千寻”,就是两个名字,一是主人公在外边世界的名字“千寻”,一是被汤婆婆夺走名字后改叫的“千”。主人公曾经一度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但是所幸有那张白先生保管的写有“千寻”的贺卡,因此千寻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并最终得以逃离幻界。在芜杂的世界中,我们切不可忘记自己,了解自己的层次和水平,才能做出合适的抉择。

      不要忽视任何爱的机会。爱,是锅炉爷爷对千寻最好的概括,也是影片美丽的主题。千寻将可以挽救其父母的“河神丸子”一分为二,分别给了白先生和无面人,使他们不仅在肉体上得到痊愈,也医治了心灵的卑劣之处。如果没有博大的爱,只有自私的爱,那白先生和无面人无法得救,千寻最终也可能失去父母。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在千寻身上得到验证。这也就是《道德经》里所讲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