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档动画是绝对的主角,有最近人气超高的国漫《哪吒》,还有经典翻拍的《狮子王》,以及时隔18年终于在国内正式上映的《千与千寻》……
要说《千与千寻》确实牵动了一代人回忆的,自上映以来,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大波回忆热潮:
同样都是粉丝中,就有人那么特立独行,用不一样的姿势让人震撼,必须讲出来让你认识一下:
我们都知道《千与千寻》讲述了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灵异世界后,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的奇幻故事。总结一下就是:女儿救父母。
而,今天冲关君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两位粉丝是父女两,只不过,这次是父亲为了让女儿更爱古文,把《千与千寻》的故事改编成了七千字的古文版。
表怀疑?就是这么牛!上文章,您先品品:
聊斋志异 · 荻野千寻 原著 聊斋主银 校作 东邻王叟
文言文之 《千与千寻》: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有匠者,今失其姓名,于楼中得聊斋主银手稿。字迹多污浊,虫蠹处亦极多。余乃以借呗筹重金购得,秉烛而阅,度聊斋主银意旨,凡披阅x年,增删y次,始成。 东邻王叟自序 庆历三年春
荻野千寻,东瀛人也。总角之时,随父母他徙。父驱车误入歧路,夹树荫翳,荒草埋径,似绝人迹。父不以为意,驱车愈急。林尽路绝,乃见一城阙,黛瓦朱壁,然城门幽黯,不知深几许。父母异之,便舍车舆,从门入。寻甚惴惴,捉母臂迤逦而行。
约百武,豁然开朗,云淡天高,芳草如茵,奇花竞放,或有巨石缀于其间,风吹草低,心旷神怡,似化外胜境。
父母愈异之,缘沟洫曲折而行,草长及髀。无何,乃入廛市,然渺无一人。复前行,见一食肆,蒸熏雾霈,珍馐罗列。父母甚饥馁,径入,分啖甚美。呼寻同食,寻益不安,乃去。
逡巡中辄见一桥,桥尾处楼阁云蔓,皆高数仞,华丽雄伟。寻迟疑登桥,桥临深渊,渊深千尺,有火车过焉,寻愈奇,方欲更觇之,忽闻人语,诘曰:“汝何以来此?速去!”视之,乃一白衣少年,相貌雅俊,状甚惶急,呼曰:“时无多,速去!”千寻结舌,不明所云,少年更促之,叱曰:“速去,吾为汝延之。”
寻疑且惧,却走。奔驰间,但见日影倾斜,继而已薄西山,顷刻暮色冥冥矣。
既返食肆,父母犹暴啖,千寻急呼之,似不闻,掣摇父肘,回顾,豕首人身也。翕忽,魅影汹汹,鞭而笞之,豕嘶声大嗥,轰然而蹶。寻骇绝,毛骨悚然,踉跄奔出,于街市中颤声大呼,然寂无回音。
时街灯已张,其中往来憧憧,皆飘忽似鬼魅。千寻怖极,缘故道而走,陡入水中,旋踵急返。辄来路尽失,唯大湖茫茫。彼岸有城,依稀彼城阙,然灯火通明,似闹市焉,似海市焉。
未已,笙乐聒耳,一楼船流光溢彩,披波而来,及抵岸,有物络绎舍船,近而视之,皆似人形,然貌甚离奇,或面如字纸,或首如夜叉,或如鸟兽而人行,皆不可名状,迥异人类。
寻惊骇至极,察己躯,透明似玻璃矣。几溃,以为噩梦,大呼“醒也”,未果,方知非梦。乃逃于暗陬,虑怙恃俱陷不测,茫茫而不可复者,鬼薮也。仓皇无所计,泫然涕下。
忽脚步沓沓,乃白衣少年也。见千寻,俯身曰:“汝果在此也!”于怀中取一药丸,低声曰:“速食之。”千寻疑而拒之,少年曰:“不食,汝将泯然而灭也。”寻又拒之,然双臂如轻雾,大惧,无如而食,旋复如故,始信之。
少年曰:“汝随吾来,吾当保汝无恙。”方欲起,少年惊呼:“勿动!”则见一怪鸟,妪首人衣,目光睒闪,于空际盘旋数匝,振翼而去。少年曰:“可矣。”寻股足俱耎,弗能起。少年以手覆寻膝,念念有词,似礽禳,遂复,益信之。
少年曰:“我,白龙也,人皆唤我白先生。汝似旧识,略尽绵薄。”千寻遂同行。
复至桥首,白龙曰:“此中乃人类禁地,擅而入者,尽罹不测。吾将匿汝,俟机脱险地。”又嘱之曰:“渡桥,切勿呼吸,则彼等罔视汝也。”
千寻乃慑息敛气,挽白龙臂,亦步亦趋。但见宾客如云,皆怪状奇形,鱼贯而入。一客尤诞,其身若黑雾,恍无四肢,面如白纸,依栏独立。桥尾处婢仆乌集,迎颂聒哗,为客前驱。
堪堪将渡,忽一,着短衣,飞奔而来,人语而喜呼:“白先生!”跃起,几触寻面,寻惊叫而吸。猝而事发,数婢亦惊叫曰:“有人类!”遽乱,哗声四起。
白龙急叱曰:“疾!”寻暴起,离地尺许,蹑风而飞,瞬息已在园中矣。寻甚卑陬,白龙曰:“未妨,汝力矣。”
犹见楼上婢仆,狼奔豕突,声声惶急,皆唤“白先生”。忖片刻,似意决,嘱曰:“吾去矣。汝且往诣锅炉爷爷,暂栖身。”乃指以途径,慰之再三,遂去。
寻无奈,兢兢觅路,辄见一木梯,下延百尺,临绝壁,渊深不可测。寻觳觫不已,摩挲移步,汗流浃背,乃入一室。炉火方炽,一翁伏高几,腋生六臂,劳作甚碌。
寻迟疑良久,嗫嚅曰:“尊上锅炉爷爷乎?白先生引我谒公。”翁似未闻,寻鼓勇又呼,翁盱寻,寻悛悛垂目。翁云:“此间役者足矣。”不待答,捶案而厉声曰:“尔等欲为蟾蜍乎?座上贵客云集,何敢怠耶?”
翁声未落,窸窸窣窣,有物自孔窍出,形若毛栗而绝黑,毛蓬蓬,目炯炯,臂股甚细长。数以千计,仿佛弱不禁风,然俱负炭,奋力向前,投炭炉中,次第相继,往复不已。
俄而,一物似不堪重荷而扑地,寻悯而助之。余物睹之,竟相扑地,似俾寻助,寻局促无计。翁叱曰:“尔等懈惰,吾必严惩。”又语寻曰:“众意不可违,请投他所。”群物乃起,万声汹动,翁喝而止。
寻嘿然间,一红衣女郎排闼而入,呼曰:“食来也。”翁乃就食,女郎与翁颇稔,笑而诮之。继而投食群物,其食形若星辰,斑斓五彩,莫知其材。
陡然见寻,乃惊呼:“有人类!”寻惶恐,无以为对,翁云:“此吾孙也!”寻甚感激,然讷于词拙。
女郎诘寻曰:”适楼中鼎沸,传有人类擅入,遮莫汝耶?“翁谓女曰:”玲,吾孙欲为佣,烦汝引其诣汤婆婆,何如?“
玲似颇惧汤婆婆,却之。翁于怀中取一物而赂之,曰:”烤蝾螈,上品也!“乐而受,赧然曰:“没奈何。”
寻方欲步之,玲忿然曰:“汝不谢锅炉爷爷乎?”寻如梦初醒,大窘,乃跪谢,翁若罔睹。寻起,触额而呼,又躬身谢玲,玲叹曰:“何其钝也。”
既出,所经皆汤池,雾气缭绕,椒麝之香充溢。宾客咸集,婢仆皆华服革靴,褪后趋前,款曲备至。
俄有一赤冠客,巨肥而白甚,四肢颇似萝卜,见千寻,乃缓缓趋之。甫入电梯,辄一健仆,甚警,曰:“有人味!”决而抢,玲横身蔽之,呼曰:“客请即升!”寻乃启,徐而升。
寻奇而窥客,客睨寻,然意颇善,寻踧踖。居无何,及其所,客与寻俱出,客顾视左右,遂返。寻始会其有深意焉,由是感激,与客躬身别。
既入楼中,扃扉俨然,铺首衔环。寻踟蹰不前,兽首陡作妪语,厉极,曰:“山野丫头,恁般无礼!”
猝而门启,寻身不由己,似为鬼魅所攫,足不履地然进趋甚急,所过之处,门扉尽辟,瞬息数进,骤然而止,乃一广屋,珠光宝气,陈设芳丽,人世未见。
辄有异怪者三,皆类人首而无躯,髡发蓬须,跃而行,荷荷有声,瞠目视寻。
一妪皓首龙钟,绮罗珠履,身不盈三尺,然鹰视狼顾,貌狞恶而甚倨傲,恶声曰:“汝父母宁不知耻乎?贪而盗食,是故吾化其为彘,其咎自取耳。”
寻兢兢曰:“余请为役作。”妪嘻而曰:“汝娇而弱,不堪为吾用,当止。“又曰:”噫!吾将化汝为豚,美甚,何如?”言已,眄寻,意甚嘲。
寻股战而栗,颤而曰:“余请为役作。”妪恚,叱曰:“女娇甚,毋多言。”寻再请,妪愈恚,目暴精光,毛发皆张,厉声曰:“咄!汝不堪用也!”
寻欲再请,忽有小儿啼,妪兀然而乱,曰:“汝勿言。”乃急入室,呢喃低语,若慈母焉。寻复呼曰:“余请为役作!”妪无如,乃曰:“吾已知矣,勿再言。”
蓦然,一券、一笔于案飘然自起,径入寻手,妪曰:“署之。”
寻乃署,妪审之,曰:“荻野千寻,此姓名可休矣,汝当唤小千也。”以手虚覆券尾,余字飘然而起,纷而泯,止留“千”字。
妪怪笑,声如夜鸮,寻惧而垂首,栗栗弗敢言。
妪乃摇铃,一白衣少年闻声而至,乃白龙也。妪谓龙曰:“女,方立券为役也,引之。”
龙凛如霜,诘曰:“名何?”寻疑而曰:”千。“白龙语寻曰:”随吾来。“
出,寻曰:”白……“白龙厉曰:”噤声!“寻益惑,乃默然。既入厅,客已尽去,婢仆咸集,白龙谓众曰:“渠,小千也,方与汤婆婆约契,为汤屋役。”
众皆掩鼻,嗤之曰:“人类殊臭,吾等不愿与之为伍。”白龙曰:“此处食三日,则臭尽去焉。”众犹拒。白龙语玲曰:“小千师汝,宜授之业。”众皆嘶嘶而笑,玲叹曰:“吾苦矣。”乃引去。
比及后庭,玲顾左右无人,欢然扶寻肩,甚喜,笑曰:“汝甚佳,慧极!”寻勉而笑,双股犹战栗。
东方既白,众乃寝,内外俱寂。寻跼蹐衾底,自分陷绝境也,惧犹甚,瑟瑟无已,齿欲相击犹不敢泣。
忽闻履声细细,自远及近,亟假寐,悚然而听,辄有人就耳,语曰:“请于园中一晤。”寻悟来者乃白龙也。
既入园,白石铺道,夹道百花竞放,姹紫嫣红,与人间无几也。见白龙,心稍安。诘曰:”吾父母何在?果为猪乎?“龙默然,乃引寻至豕牢,曰:”彼于此。“乃见猪溷,尽大彘,皆暴食无厌而肥甚,莫可辩也。寻泣而呼曰:”毋食过甚,恐为俎上肉也!“乃大哭而去。
蹲踞园中,泫然流涕,泪满前膺。龙抚背慰之,曰:”汝犹未食也,必馁。“取饭团予之。寻顾念父母,潸然悲哽,龙慰解再三,稍复而食讫,遂别。
此中名汤屋,与人世迥异,夜而兴,夙则寐。是夜,忽黑云四合如盖,顷之暴雨如注。而汤屋犹熙攘,众事客纷纶。
寻启扉覆水园中,见一客雨中茕立,则曩之桥中倚栏诞客也。寻诘曰:“君不欲入室乎?”客不答,默而目寻。寻语客曰:”此扉不掩,君可自便。“言讫,挥手而去。无何,客悄然入。
时汤婆婆方督佣作,忽曰:“或有怪物擅入也。”乃推窗眺瞩,然雨雾弥漫,不可视远。少间,乃见一物庞然,若负千钧,蹇缓移行,泞浆渗漉,污秽不堪。汤婆婆慌而曰:“腐烂神来也!”众婢仆亦惶遽奔告。
将渡桥,有健仆数名,勇而决,冀可御之。然其臭不可挡,所经无不辟易,众仆甫触即溃。
比其登室,客咸远遁。寻亦欲亡,汤婆婆喝而止,曰:“岂可对贵客无礼?”寻战战曰:“诺!”汤婆婆奋勉而笑,颤声语客曰:“贵客降临,不胜幸哉!”
又谓寻曰:“汝与玲,即为客沐浴计。” 或有厮仆,于墙隅处隐窥匿笑。楼上亦客仆毕集,看客如堵,无引援者。
客轰然入池,如倒泥山,秽泞四溢,顷之没胫。楼上观者罔不掩鼻,几欲呕吐。独寻意甚决,不惮其苦,攘臂祛衣,于泞淖中奋力跋涉,乃启壁上小扉,递木牒,以引浴汤。盖木牒递于锅炉爷爷,渠即给汤也。
汤婆婆瞩之,诘主计仆曰:“女牒何其多耶?”仆讶然曰:“不曾予之也!”
先是,寻往乞木牒,主计仆以寻新进而难之,故不畀也。寻无计,辄园中怪客,翳其形而窃之,淹有数十枚以馈寻。主计仆睹木牒凌空自起,嗟怪之而弗能及。
俄而,浴汤如练,飞流直下而淋客。玲亦持帚飞奔至,呼曰:“我适才往浼锅炉爷爷,汤足矣!”乃合力濯之。
移时,渐洁净。寻摩挲客躯,大呼曰:“客似有刺!“
汤婆婆大悟,喜而曰:”客非腐烂神,实河神也!“飞身而下,倏忽长缨在手,予寻以絷其刺。时婢仆已集,既絷,乃合力揠之,看客亦鼓噪而和。数合,有物事砰然出。视之,皆腌臜敝弃之物,败案破几,旧履残车,不一而足。客悠然而叹曰:“美哉!”
继而池中巨泡汩汩突起,汤婆婆喝曰:“客欲去也,速速启牖。”仆飞奔而开轩。巨泡铿然而破,则一叟皤然,形貌古雅,冁然而笑。旋即化身为龙,绕梁数匝,穿窗而去,直插霄汉,霎时而没,而长笑声犹震于野。
楼内欢声雷动,额手相庆。水既退,罅隙之中,熠熠纷纷者,皆金粒也。
汤婆婆喜极拥寻,赞曰:“千,汝绝佳,汤屋所获不菲也!“又谓众云:”尔等皆须从千也。“又云:”今夕可放怀饮!“咸欢呼,道谢于汤婆婆,道贺于寻,寻腆然。众引觞狂饮,酩酊而散。
既归寝所,极目之处,清波万顷,浩无际涯。楼下水尤清洌,游鱼往来翕忽,水底铁轨一线,皆俯视甚了。玲曰:“凡雨后,必为汪洋。”
其时,河神阴馈寻丸药一枚,寻会其乃灵药,或可救父母,匿之。然甚好奇,隐而浅尝之,辛辣无比。
昧爽而寤,同室者俱杳。寻惑而入汤屋,聒噪甚而。园中客踞坐堂上,弃箸暴啖,攫食而吞咽,如投深壑,众婢仆皆举柈过顶而竟奉之。纷拏奔走,谀声如潮,谄莫甚焉。客每飏金如雨,纷乱而争,颂声益哗。
寻所萦萦者,父母之难也。既视金如土石,乃索然而归寝所,远眺豕牢,筹思良计。
蓦然,水中白龙蜿蜒而来,势甚惶急。白雀数百,逐而竟啄之,如万刃攒刺。
白龙腾跃翻飞,迄未能脱,瞬间革裂血溢,鳞伤遍体。寻骇急,启扉而唤白龙。仓皇遽入,急阖门,雀触门而藉藉堕。视之,皆薄纸剪成者焉。少选,纷然起,行阵而飞,不知所踪。
白龙罹创甚重,口中血汩汩出,喘而眮寻。俄顷,极力腾起,破窗而出,扶摇欲上,然似力不逮,颠蹶而入汤婆婆室。
寻大急,疾趋往视,入汤屋,有仆青衣小帽,为客歌而作扇舞。余众夹道跪地,伏谒称颂。或见寻欲登楼者,乃阻之。
客瞥然见寻,遽而趋前,伛偻甚恭,捧金如垤而予之,意甚殷望。寻摇首,曰:“金银,我所不欲也。”客愕然,寻不遑与道,疾走。
越阶下,逾窗而出,于屋顶膝行,又过独桥,仅容半跖,援天梯逾百级,所经皆临绝壑,下视茫茫,弗能转侧。凡百步九折乃及其所,而窗牖扃闭,急挝之,剨然而辟,颠而入。
四顾而觅龙,而内外寂然。忽闻汤婆婆启扉入,寻大惧,幸衾枕堆叠如丘,乃伏匿其中,弗敢少息。
闻汤婆婆似与人偶语,曰:“渠即无脸男,妖怪也。阍者擅纳之,愚甚。”又曰:“吾将躬身会之。”
乃摇铃,俄闻跃行铿铿声,人语荷荷声。汤婆婆曰:“竖子无用,速弃之。”言毕,靴声细细,渐行渐远。
寻乃出,辄见人首怪,合力推龙,欲俾其堕。盖汤婆婆居楼颠顶,室内有井,深不可底,或言可通鬼薮也。
寻急止之,苦力撑拒,不敌,与龙俱跌坠,直下不知几千尺,风声灌耳,眩然瞀明,自分必死。
将触底,鬼聻无数,蜂拥而起,欲攫之。龙驮千寻遽然拔起,矫夭直上,砰然破壁而入一室,则锅炉爷爷之所也。
白龙坠地重拙,极力展腾。然咫尺则堕,血淋于四壁。翁亦惶然无计,寻忽忆河神之药丸,出示,翁讶而曰:“此河神药丸耶?宜饵之半。”乃以齿剖半,俟龙寖倦,寻捧其首,擘龙口,以手授丸。既入喉,龙忽强与支撑,嗥鸣雷动,龙尾摆扑,触物尽毁。
寻竭力抚之,哇而呕,翕然一印。翁审谛之,曰:“此魔女印章也,系钱婆婆之藏。彼即汤婆婆孪生之姊,术与汤婆婆伯仲。白龙或为汤婆婆遣而盗印,致罹此难。”旋即,龙身倏然而蜕,犹曩之白衣少年也。然僵卧不动,奄存余息。翁又曰:“初,白龙拜汤婆婆门下,冀得其术。然所学无几,况复忘其姓名,遂失本性,卒迨于祸。”
忽玲启阖入,语寻曰:“座上豪客者,名无脸男,妖怪也,已吞噬三人。或言纵之入汤屋者,小千也。“寻乃自承其事。玲顿足曰:“殆矣。汤婆婆唤汝前去,如之奈何?”
寻曰:“余将自任也。”又曰:“此中事毕,余将往诣钱婆婆,代白龙谢前愆。”翁与玲俱止之,翁曰:“钱婆婆远居一隅,往返者,唯火车也。然近日往者,皆未返,冒然而往,或罹不测。”寻意甚坚,乃从容去。俱感其义。
先是,寻却金而去。无脸男甚惭沮,适有佞者非议于寻,恰逢彼之怒,抓攫入口,吞之。众骇极,号啼曰:“食人也!”哄然四窜,一婢骤踣,又为其所噬。余众咸匿暗陬,战惕不已。无脸男吼怒,唤“小千”益急。
有勇者潜出而禀汤婆婆,妪乃临存。俾仆飨以甘旨,肥醴蒸熏,源源不竭,亦不能遏。然以其为尊客,弗敢撄。既见寻,如释重负,搴帏促之。
遂入室跽坐。男见寻,狂态稍敛。寻曰:“余将他往,然君有疾,恐不能随。今有丸药,食之可瘥。“乃以河神药丸投而饵之,男吞,颜色立蹙,嘶号曰:“此何物?”虎扑,似欲噬之。寻远遁,男逐而吐,黑溲遍地,继而三人亦尽出。须臾,渐复。
抵楼下,玲已驾舟候之矣。乃纵棹,男亦水中尾之。舟行里余,辄见火车,乘客皆类魅影,不他语。男与寻排坐,亦默然。
寻目窗外,湖泽茫茫,浩无际涯,水中多洲,颇有屋舍。骛驶不知几百里,抵暮,乃至其所,见巨石,上书”沼底驿“。
遂缘路而行,无脸男疾趋相蹑,入林深处,渐失其路。倏忽,有灯明灭而近,似夜行者挑灯焉,抵近,谛之,唯一灯也。见寻,微躬,寻亦还礼。
既而旋踵,似为负弩。寻尾缀之,灯跳跃而行,寻蹇缓,即伛偻候于道左,及抵,又跃。
逴行良远 ,茅舍数间,修雅洁净,围篱而庭。
方欲款扉,忽自启,则一媪也。形貌与汤婆婆绝肖,然蔼容温语,与彼迥异。
寻度其必钱婆婆也,伛偻施礼,曰:“此婆婆之印,白龙盗之,今完璧归赵,龙已知错,万乞恕罪。“媪笑纳之,曰:”寒夜客来,蓬荜生辉也。“乃延入。
室仅方丈,一桌、一床、一纺车,数椅而已,然罔不洁泽,纤尘不染。媪秉烛向客,烹茶以进,甚谦和。
寻乃问汤婆婆事,钱婆婆曰:“姊趋利,兰麝薰心。躬耕乡野,我所愿也。”又问白龙,答曰:“彼与汝有夙因,渠若能忆前事,则可脱苦海也。”
既而出肴馔,皆素朴,然入口甘美。时已宵分,媪俾寻寝,又语无脸男曰:”汝当助我臂力。“男唯唯。
媪方与男夜绩不辍,寻益忧双亲,辗转不寐。乃对媪曰:“承蒙赦宥,不胜感激。然恐父母罹难,实归心似箭。”言已大恸,泣不成声。媪慰解之,笑曰:“毋忧,令亲必无恙。”
忽闻风声隆隆,自远而近,俄闻龙吟于中庭。媪笑曰:“白龙愈,汝可随之去矣。”
启扉而视,睒目长鬣,气象威猛,喜极而拥之。媪语寻曰:“老身与无脸男业之,幸而成焉。”言已,贻寻一头绳,曰:“此人力所成,非术为之,或有裨益也。”寻感激莫名,系之,伏谒为礼。媪既纳男为弟子,遂留止焉。
乃与媪挥手别。寻伏龙躯,一拔千尺,再拔万仞,凌云而飞,一息百里。是夕也,孤月皎皎,海天一色。凡山川河流,树木屋舍,无不历历。
蓦然,寻心念动,与龙耳语,曰:“余垂髫时,尝落水,几溺毙,为人所救,彼河名曰琥珀川。”白龙闻之而耸容,鳞甲哗然次褪,漫天飞舞,俄而化为白衣少年,执寻手,喜曰:“吾乃赈早见琥珀主是也!”寻亦欣感。
汤屋人闻寻与龙同归,咸趋桥上,乌集鹄立,翘首以待。既而龙与寻结襟携手,蹑空而下。
汤婆婆握券,赳赳而立。列大豕于前,约十数几,语寻云:“辩父母,券盟可止,阖家皆可免。否,阖家不赦。”众聒噪,皆不平,妪惭恚而咄之。
寻审视之,少顷,茫然曰:“双亲不在其中。“言未已,券蓬然而灰飞烟灭,众咸雀跃欢呼。
汤婆婆睨寻,负气曰:“汝可去也!”
龙送之于野,执手嘱曰:“令亲候于前。既去,切勿回顾。山河咫尺,终有相聚之时。”乃泪别。
既扶向路,芳草萋萋,悉如来时所经。路转辄见父母,招手呼寻曰:“何以如此蹇缓也。”
出城门,见车舆,积尘甚厚。父母尤惊,疑有浪荡子恶作剧。登车回顾,城墙斑驳陆离,蓬蒿如麻,与来时迥异。
归问父母,茫不自知,皆云入城门即返,无所见闻。
时有士人宫崎骏者,与千寻善,修忘年交,寻曾备述其事。后骏转言,余志之,或有讹误,未知也。
异史氏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荻野千寻,荏弱甚而。方其猝罹剧变时,先仓皇奔走,继向隅而泣,何其恇怯。卒能浩然而锐身自任者,何哉?当仁不让也。而囊空如洗,讷于言辞,终为汤屋芸芸逐利者所爱戴,顺而多助者,信、义、礼之所致也。及其出父母于水火而登荏席者,则孝、智、勇之所致也。
或曰'仁者无敌’。鬼神之薮,理固如此。而人间此理通无耶?余之惑,犹甚于太史公也。”
~~~~~~~~~~~~~~~~~~~~~~
改编这篇文言文的是爸爸,笔名是“东邻王叟”,平时大家都喊他老王。
老王的工作是红酒销售,同时也是一名业余文学爱好者。此次之所以会提笔改写《千与千寻》,爆发出文艺青年的潜质,完全是因为女儿。
“女儿下半年读六年级,要开始接触深一些的文言文,我最近一直在想如何激发她对古文的兴趣。”
“《千与千寻》是我和女儿最喜欢的一部动漫,一起看过十多次,很多台词都能背出来。七月初,这部片子正式在国内上映,我又带她去电影院看了一遍。电影散场后,我和女儿聊起喜欢的电影情节,突然想到,既然她这么喜欢这部片子,我何不将《千与千寻》改写成文言文,她一定喜欢读。”
于是,老王开始了古文写作的漫漫征程。因为做销售,老王的工作很忙,写作时间只能安排在晚上。每天晚饭后,老王便开始创作,一次写两、三个小时才休息,顺利的话一次能写四、五百字。从7月9日动笔,到写完全文已是7月31日,花了20多天。
老王解释说:“这番改写,一方面是为培养孩子对文言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这部我们父女俩深爱的动漫做一个总结。”
7000余字每个字都有讲究
因为是给孩子读,所以在遣词用句上也马虎不得,老王写文章时几乎是字典不离手,很多用词都是经过反复查证,有时还要查古书确认。
这篇文言文版《千与千寻》,可以看到许多古文名篇的影子。老王坦言,文章的整体风格借鉴了《聊斋志异》,自序部分借用《岳阳楼记》的背景,开头和结尾模仿《桃花源记》。
“文章内的生僻字词以及化解来的句子我都没有做批注,她要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自己查字典、查资料,真的无法理解了我才会和她解释,我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她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古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老王说。
老王给自己定的要求是,字词不仅要用对,而且还要尽量不重复——
同样是“一会儿”,古汉语里很多种表达,顷之、顷刻、少顷、时俄、而俄、须臾等等,在写文章时,在表达“一会儿”时他会刻意地在不同的词语中切换,尽量不重复,让孩子掌握更多。又比如,同样是“斜着眼睛看”意思的字有很多,有“眄”、“睨”,他都会用进文内。
还有的句子是从诗词里化解来的,比如“孤月皎皎,海天一色”,化自《春江花月夜》。“荒草埋径”来源于“吴宫花草埋幽径”,“恰逢彼之怒”直接来自《诗经》里的“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为增加女儿对古文的兴趣,老王写文章时采用了许多幽默诙谐的表达。比如“聊斋主人”用的是“聊斋主银”,“忽一蛙”用的是“忽一”。
“在成人看来这是不好好写字,但是在孩子眼里,这样的表达方式是非常有趣的。”老王笑着说。
老王说:“其实写到3000字的时候,我真有一种写不下去的感觉,很想就这样放弃算了。
但因为每天他一开始写作,女儿就在边上练琴、写作业,每次女儿写累了、练累了就会好奇地探探头看看爸爸创作得怎样了。“女儿的好奇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文章完工后,老王第一时间就打印出来送给女儿,女儿看到了爸爸的大作非常欢喜,立马拿起字典边查边读,非常起劲。
老王的女儿巧巧读小学六年级,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孩,学习成绩也很不错。老王说:女儿看我写的古文,自己也有了写古文的欲望,用古文写了篇《夏》,有300字左右,作为第一次创作已经很不错了。
《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到底讲的是什么?
08-08 19:58 字数4506阅读97985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为什么叫《千与千寻(千と千尋の神隠し)》谈起。
《千与千寻》于2001 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讲述一个十岁 的小女孩与父母一同迷失,最后通过寻找,找到来处的故事。
荻野千寻在2001年影片上映时,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换言之荻野千寻是一个出生在1991年日本的小孩。而日本在1991泡沫经济崩溃后到2000年代初期长期经济不景气,这十年在日本被称之为“失去的十年”(The Lost Decade),日本公知学者们又将1991年的日本人称为“The Lost Generation”(迷失的一代)。
因此千寻这个角色正是上述这“迷失的一代”的代表。 宫崎骏想通过这个讲述千寻迷失的故事告诉当时的日本人在迷失中如何寻找与回归。而“千与千”两个“千”加起来正是2000,“千与千寻”寓意着影片将探讨日本这个国家在“2000年”这世纪之交的“探寻”。
网上有许多影评都将《千与千寻》定义成是有多重主题的动画电影,实则不然。整个动画都是在通过讲一个小女孩迷失的故事来隐喻日本的“国之迷失”,探讨的是当代日本应该如何寻找出路,迷失的这一代人如何自我救赎。 这是整个故事的Designing Principle (设计原则)。故事中所有的设定都是服务并依托于这个核心设计原则。
日本的国之迷失
千寻一家为什么会走入迷失?千寻一家人的奥迪从国道20转入国道21后,父母為了抄近道走捷徑,最后导致了全家的迷失。
这正是寓意日本这个国家即将从20世纪行驶入21世纪,而由于上一辈人“走捷径”不走正轨,因而带着整个日本走向泡沫一般迷失的境地。而车牌1901也颇有寓意,1901正是20世纪的初始之年。
父母要走捷径时,千寻已有不祥的预感,她不停挣扎,不停大声呼喊着“我不去”,但父母的坚持让千寻不得不紧随其后,这其实对应的是日本现实世界中年轻一代依附长辈,人生道路被“规定”,被带着一条道走到黑的悲哀与无奈。
千寻的父母走进迷失世界后看到无人经营的饭店,肆意地享用原本要供给神灵的饭菜,千寻的母亲说“等有人来了,再付钱就是。”千寻的父亲则说“有爸爸在,怕什么,信用卡现金随他收”。这种先享用后付款的“信贷”概念正是日本泡沫经济,彻底走向迷失的根源, 千寻一直说“我不要”,但依然拦不住贪吃的父母,转过身来父母已经变成了“猪”,无奈地任由一些看不到的“饭店主人”肆意鞭打。
白龙象征什么?
很多影评都把《千与千寻》定义为一部爱情电影,影片中的白龙大多认为是千寻的男朋友。但这未免有些牵强,别忘了荻野千寻在故事中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而全程自始至终白龙更像是千寻的守护者,莫非宫崎骏只是如此肤浅?这部作品只是鼓励早恋?
当然不是!
为什么叫白龙?
“白”是日本的神祗之色,包括国旗都有大片的白色;而“龙”在日本也是正统皇室的象征,也是水神的象征。
白龙跟千寻的关系可以从影片的一些对话看出一些端倪:
白龙在影片开端管千寻叫“好孩子”,并且不只一处,也就是说在白龙的眼中千寻就只是一个孩子。
千寻问白龙:“你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白龙说:“你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你”。
为什么白龙这么说呢?
在影片最后,千寻帮白龙找回自己的名字,白龙的本命叫“饶速水琥珀主”,(另有译:“赈早见琥珀主”)。“饶速水”的这个名字是根据《日本书纪》跟《先代旧事本纪》中记载的一位神灵的名字——“饶速日”而来,因而千寻说听到白龙的名字后说道:“好棒的名字,像神明一样”。
那么,“饶速日”是一位怎样的神灵呢?据说“饶速日”是在日本天孙降临之前驾临人间,并且统治大和地方,后在神武天皇东征的时候被夺权而归降,而自此沦为日本神武天皇的臣下,但是“饶速日”一直被一些日本人看做是始祖之神,是日本集体精神意识的缘起。
也就是说影片中白龙象征着的是“大和”未被天皇骑劫颠覆前的本源与正统,也意味着日本的过去 。因此白龙叫千寻“孩子”,对千寻说“你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你”。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一个无国界( borderless)的时代,无立足之地的人是最受人鄙视的。立足之地就是过去,就是历史。 在我看来,没有历史的人和忘记了过去的民族,只能如蜉蝣一般消失,或者像一只鸡一样只知埋头生蛋,直到自己被吃掉。 《 异境中的千寻——这部电影的主旨》—— 宫崎骏 1999年11月6日
而白龙作为水与河流,是生命起始的意象,千寻曾经掉到过白龙的河水里面,正是胎儿与母亲怀胎时羊水的写照,而龙又是阳性的代表,所以白龙也象征的是千寻(日本)的过去与由来。
然而可惜这条代表这“大和”的本源与信念的河流,因为时代要发展被建筑掩埋填没;白龙为了学习魔法,为汤婆婆利用,干了许多不好的勾当,慢慢忘记了自己的真正姓名。正如锅炉爷爷所说:“白龙成为了汤婆婆的徒弟后,脸色越来越难看,眼神也越来越凶恶。”
白龙在执行偷取钱婆婆的魔女印章任务中,被其所下的诅咒弄得遍体鳞伤,无数的白纸不停袭击他,而在白龙快死的时候,千寻的河神丸子令白龙吐出印章保住一命。
如果白龙代表的是日本的过往,那么他所窃取印章是魔女钱婆婆制定契约的凭据,或可以理解为象征“主权”,而一张张白纸则自然对应的就是一张张“不平等条约”。
白龙(过往的日本)因忘记了自我,被利用去窃取并吞下了不应吞食的印章(“主权”),而被诅咒并被一张张白纸(“不平等条约”)追击。几近丧命,终于在千寻的帮助下,吃下了河神丸子吐出了印章(主权)才得以存活。
汤婆婆又代表的是什么?
油屋是一个日本古典风格非常强烈的澡堂子,所有的员工都是日本穿着日式的传统服饰,而在这个充满传统“和风”的建筑中的最顶楼层——“天”,是一个完全西式风格的房间,并且整个生产体系中最高级的职权者是一个不管穿着还是长相都是西方人模样的钱婆婆。
这不正是日本与美国的关系的隐喻吗?
在油屋这个生产体系中,所有人都在拼命干活,但是既得利益者却是高高在上的洋人婆婆;所有人都用姓名与这洋人婆婆签订了契约,而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同出卖了灵魂;在汤婆婆管辖的这个世界,只要不劳动就会变成动物,每个人都必须为汤婆婆创造价值;白龙(日本)为了向汤婆婆学习魔法干尽坏事,日益凶残……
此外,这个洋婆婆会不时化成头发白色的鹰(美国的国鸟)去巡视这个属于她的世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面男又是什么?
カオナシ 无面男在日文中有“没有颜面”的意思,它代表的是2000年日本人的一种迷失状态,迷茫,阴冷,孤独,容易被影响同化。在千寻与无面男简短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影片中确实有这种寓意:
千寻的这几个问题也是宫崎骏对现代日本人的一种哲学叩问。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要去向何方?
当代的日本人弄不清楚这三个问题:无面男只知无意识无度地吞噬一切贪欲,自己虽不停壮大,却给周遭带来了破坏,并让自己外表的不断丑化变态。这映射的是日本一味盲目的发展,忘记了来处,忘记了本源,也不知何往。
无言沉默的无面男执意要给千寻药牌,金子,所有他以为千寻会想要的东西。但正如千寻所说的“我想要的东西你绝对拿不出来。”这应该是日本人年轻一代与上一代人心灵深处的某种对话,迷失的上一代人创造的东西并非这代人真正所需要的,他们创造的“财富”对年轻一代“毫无价值”。最后,无面男 与白龙一样:无尽无度的吞食最后以“呕吐”来完成自我救赎。
为什么千寻原本的使命(calling)是解救自己已经变成猪的父母,但是故事中她却似乎全程忘记了?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猜测,小千把自己从河神那里拿到的河神丸子救了两个完全陌生的人——白龙与无面男就是父亲与母亲的象征:白色的白龙,黑色的无面男,正是一阴一阳,且不论白龙与无面男这两者谁是父,谁是母。白龙无尽的保护,无面男无尽的给予,不正与“父母”并无二致么?
如果这个隐喻成立,那么最后千寻分别帮助了白龙与无面男后,汤婆婆让千寻从一大群猪中选出自己的父母时,千寻信心满满并毫不犹豫地说“这里没有我的爸爸妈妈”,则不难理解了。因为千寻知道他的父母早已另有化身。而在影片结尾,白龙与无面男全无送别千寻走出神隐世界,惟白龙叮嘱千寻千万别回头,当小千走到出口时,却霍然发现父母早已在那等候。由此说来,白龙跟无面男就是千寻父母进入这个世界后的化身寓象也非常合乎情理。
钱婆婆呢?
“曾经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这是钱婆婆对千寻说的话。
钱婆婆住在水上列车的第六站,影片出现的所有数字都有深刻的隐喻,那么如果一站隐喻十年,那么就是千寻要回到60年前才能与钱婆婆对话,由影片上映的时间2001年往回推到,60年前即1940年代,而1940年日本在世界上做什么,应已无需赘述。
千寻带着无面男(现代迷失的日本)代替白龙(过去的日本)向住在沼之底的钱婆婆道歉。那么钱婆婆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
汤婆婆住在油屋的“天”,钱婆婆住在遥远的彼方的“沼之底”,一天一地,又是一组阴阳对立的关系。正如汤婆婆说,她跟钱婆婆是双胞胎,却一点都合不来。如果汤婆婆是暗喻“欧美”,钱婆婆应就是暗喻“亚洲”无疑了。
图片中是钱婆婆“沼之底”的家,这个“亚洲风格”的建筑物在外观上跟“油屋”汤婆婆的全西化是鲜明的对比,两者几乎天壤之别。
而更妙的是,“荻野千寻”中的“荻”字本是如芦苇生长在水边沼泽的植物的意思,“千寻”则在中文与日与中有着相同的意义,“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因此“荻野千寻”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长自很深的水底的植物” 与钱婆婆的住所“沼之底”正好呼应,也就是说钱婆婆的住处——“沼之底”正是“荻野千寻”生命的本源,正如同“亚洲”才是“日本”的本源。
巨婴——坊宝宝
坊宝宝是汤婆婆这个洋婆婆养大的日本巨婴。他穿一件印有"坊"字的红色肚兜。虽然他个子非常大,却是婴儿的模样,很娇惯任性,因为害怕“细菌”而天天待在堆满了玩具和枕头的房间里。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坊宝宝喜欢用哭来威胁人。
坊宝宝就如同当代的日本年轻人,在欧美文化的包裹与保护中成长,被父母娇生惯养,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只知道玩乐。而讽刺的故事中这么一个未出过家门、害怕细菌又不讲道理的孩子,被钱婆婆(亚洲)变成了一只与细菌为伍的小老鼠,跟随者千寻走出了房门展开旅行,等他再回到钱婆婆身边时,却已经长成了能自己走路、不哭不闹、懂人情世故的大孩子了。
结语:
在《千与千寻》这部影片中,其实还有着许多细节可以对应到这部影片的核心设计原则(Designing Principle )——“迷失的日本”的诸多巧思。比如电影中,千寻帮腐烂神清垃圾那场戏,其实说的是日本因发展而迷失忽略了环境;又比如日本片名中的“神隐”所寓指的隐藏起来的神灵,以及影片中开场千寻一家人经过看到的一堆被世人忘记供奉的神龛石祠,其实说的是日本人对本源信仰的丢失。
正因为影片的创作核心意念是宏观与哲学的,而影片的体式又是委婉的寓言体,所欲言之事尽隐匿其中,恰好应了片名——《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之中的“神隐”二字。也正因为这个隐喻的“本体”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那么可以解读自然包罗万象,而人们对影片自然也会有无数种解读方式,人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了“成长”、“爱情”、“环保”、“探寻”……
宫崎骏通过一个小女孩走入异世界而迷失的故事,尝试提出自己对当代日本这种“国之迷失”精神层面的解答——
带着现在迷失的自我,溯根寻源,为过往的错误致歉自省,找到自我,弄清楚自己究竟是谁,方才知道何去何从!
可叹的是,大家至今还在探讨怎么做一个被大家高赞,赚钱的动画电影时,宫崎骏早已在用他的作品履行他自觉的国民责任。
而对于这部创下无数佳绩的寓言体电影,宫崎骏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千寻上车的那一瞬间,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