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让学生做到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天涯问答

 candyhll 2011-02-08
怎样让学生做到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互联网 ] 收藏 转发至天涯微博
悬赏点数 10 该提问已被关闭 1个回答
匿名提问 2009-04-08 11:24:50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最佳答案
gdgd13 2009-04-08 11:48:10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其中阅读能力是核心。如何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对阅读心理的关注和重视。因为阅读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阅读过程包括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鉴赏评判这四个阶段。它们相互作用形成阅读心理过程。阅读心理过程是决定阅读效果好坏的关键。因此,教师只有正确把握阅读心理过程的每个阶段,遵循各阶段趋向深入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积累阅读量,丰富阅读感知

“阅读感知是包含强烈理解色彩的间接感知。格式塔心理学以为,人类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是对学习对象作出整体反应”[1]语文阅读材料不同于日常读物,它更多体现文学性。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感知的完整性,即一种整体性的把握,这是阅读感知阶段的要求。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在大脑所谓停留的内容是这篇文章的大致轮廓。以记叙文为例,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只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大概内容,这就对文章有为了一个整体的阅读感知。这种阅读感知有其存在的必要价值。因为在阅读感知阶段中学生面对的是由语言文字所代表的一定意义符号,学生在阅读感知阶段中得到的是语言文字的信息,能够大概复述出自己阅读的内容,对文中作者的意象有初步的认识,从而达到了阅读感知的要求。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语文试卷的短文阅读类型连续出现了以现代科技或涉及到艺术常识的文章”。[2]而现在的学生为了急功近利、应付高考,一心只看课本,很少阅读课外书籍,无形中封闭了自己。当学生拿到一篇从没接触过的文章后无论读了几遍仍然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造成了心理的紧张,无法有效地进行阅读。因此,要真正丰富阅读感知,必须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丰富阅读量。

众所周知,“阅读知识面的宽窄是决定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3]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首先要从积累阅读量做起。这里所指的积累阅读量,不仅只包括语文方面的阅读,还包括与语文相关学科的阅读积累。例如:历史、地理、政治等 方面的阅读积累。因为现在高考中的阅读文章不仅仅只反映一门学科的内容,它往往包含其它学科的内容。如果不加强阅读量的积累,那么学生第一次拿到一篇跨学科的文章时,所得到阅读感知很少,从而不能顺利的完成阅读活动。

二、把握规律,正确理解文章

阅读理解是在阅读感知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的重要阶段。“阅读理解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文字符号,从而领悟作者透过作品传递出来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各方面的主旨。”[4] 可以这样理解,阅读理解阶级是学生阅读的难点,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重点。因为每个学生的立场观点不同,思想情感不同,知识积累的程度不一样,会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的差异。其实,在阅读理解阶段中,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

在阅读理解阶段我们可以按两条规律去把握。一是指阅读分析(一般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文章的中心段、中心句分析。具体而言,以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三种文体为例:在内容上议论文则要掌握论点和论据;记叙文则抓住六要素和文中出现的描述部分(人、事、景物以及特点、与景物相关的传说故事)和议论抒情部分(抒发情感、揭示哲理);说明文则是重点放在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特点等。在形式上;议论文主要指论证的结构方式和论证的方法,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的方式(如顺叙、插叙、补叙)顺序的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说明文则指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等。这是对第一条规律的把握。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不同文体的文章引导学生的进行阅读理解。例如:对记叙文的内容理解放在首位,先理解大致内容情节,明白这篇文章内容写的是什么,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文的要素,才能为进一步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打下基础。议论文主要引导学生正确抓住议论文的中心句,每篇议论文都有作者自己的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中心,任何内容都是为了阐述论点而设立的。只有准确的抓住论点,才能够更深的理解作者的立场。而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理解人物、事件和环境,对小说内容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去理解小说的中心,从而能够让学生独立概括小说的主旨。

阅读理解的第二条规律:分析文章的中心段及段中的中心句。由于文体的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就不同。但是中心段和中心句的确立有着一定的规律。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段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一般是以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而中心句的 确立可以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到的中心句;若段落同几个并例关系构成的句群。段落的中心句即几个句群中心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中构成,段落的中心句即为主群的中心句。这是对第二条规律的把屋。

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段和中心句时,应该注重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在理解记叙文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划分段落,概括每一段的段意,概括段意的依据是从段中的中心句得出,有些段落的中心句不明显,可以开导学生从几个自然段中找出过渡段,或自己独立归纳几个自然段的大体意思。这样有利于学迅速掌握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对于议论文,可以根据每一段的论点作为中心句。把每一段的论点加在一起构成了议论文的中心内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章时,遵循上述两条规律,学生就能在阅读时抓住了重点,能够更深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加强阅读表达训练

“阅读表达阶级是学生从视觉的方语符号向口头语或书面方语的过渡,从内部方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5]在阅读中,当学生对读物有了一些想法或遇到问题予以外现与表达。只有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时,才能顺利、正确的进行阅读。在《阅读教学心理学》上,作品把表达与阅读二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作品认为只有把表达与阅读二着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世上的文章从它承载的不同信息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达理论知识的理性文章;二是抒发情感,描绘形象的感情文章”[6]从作者的创作目的来说,作者创作一篇文章时,主要是把人生的经验或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作品表达给读者;从读者的角度上看,读者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作者的信息。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很难培养学生这种阅读能力的。虽然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析了一篇文章,就好比解剖了金鱼,并不等于鉴赏了它的美丽。因为阅读不仅要去分的理解文章的结构。还在根据阅的目的有效把握文章中所表达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可以把阅读与表达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表达可分为两种:阅读口头表达和阅读的书面表达。无论哪一种表达方式都是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或感受、心得体会)予以外现。当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一篇文章时,应该在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上开展课堂上和课后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分析文章,那么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加深。不仅弄清分析文章的技巧、方法,同时也明白了作者的创作目的。以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杂文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流程的传统模式应该这样:①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②解题(理解“为了忘却”)③分析各部分(包括重点语句、语段)④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按照这样模式进行阅读分析,学生只掌握了方法,并没有掌握作得写作意图和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如果把表达与阅读相结合,那么效果则不一样。教师在用传统的阅读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同时,应该开展口头表达能力和课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分析完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收集有关五位作家与鲁迅交往的资料,运用自己的语言将收集的材料有序的复述一遍,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了煅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在书面表达上,教师布置学生做一篇议论文,题目可以让学生自拟,但论文的中心则要围绕五位作家受到迫害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左翼文化的围巢之间内在联系。把阅读表达与阅读理解相结合,更深一步促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以及学习作者如何准确地运用语言的技巧。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那么要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则必须模仿作者写作文章的方法,怎样有效地去模仿,关键在于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文章时,一定注重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的训练,把阅读表达与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而不是只停留于为了分析文章而去阅读文章的传统模式。要让学生切身体会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更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作品的语言。这样学生才能称为真正读懂了文章。

四、启创造性思维,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阅读鉴赏评判阶段,是阅读心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学生将自己阅读成果通过分析,得出鉴赏评判文章的一种能力。“阅读鉴赏评判阶段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能够主动探求文章所蕴含的各种意义,不断提出评价、怀疑与预测,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见解”,[7]可以这样认为,阅读鉴赏评判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阅读能力的唯一标准。阅读鉴赏评判充分要求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表达过程层层发展,最终得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得出自己对所阅读的文章独立见解,那么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生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把自己或教参的理解强硬的加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思维永远被控制和封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点进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首先,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探索求异的能力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因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因此,在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题,甚至要求学生从相反的方向质疑作者的观点,鼓励学生探索求异。这是训练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法。

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创造性思维被激活,学生就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听取别人的发言会敏锐的发现自己对文章理解的不足之处。从而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教师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允许不同意见甚至错误意见的存在,要仔细引导学生分析错误意见的原因,对独特的观点要予以鼓励。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看待问题。

最后,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插上想象的翅膀,训练学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离不开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灵魂”[8]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那么会对文章里的情节与人物有更深的认识。比如学生在阅读《项链》这篇小说时,教师分析完文章后要求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想象。当路瓦栽夫人在待知事情的真相后,她的命运将如何变化呢?老师提出这样的假设,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了解主从公的性格。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不断参与学生的各种设想,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多角度的把握。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掌握文章,从而得出自己对文章独立的阅读鉴赏结论起了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形象地说明了传授知识与指点方法,培养能力的关系,更强调了指点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阅读是积累的过程,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感悟人生。而科学的阅读方法就是把握阅读心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方法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好读书是开始,读好书是关键。从阅读心理过程的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建立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长期以来,学生以被动、接受性学习的方式,建立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走出那种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误区。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质疑课文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发挥想象,有所发现,言之成理,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只有用正确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质量才能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