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广陵国精美微雕串饰

 爱古玩 2011-02-11
西汉广陵国精美微雕串饰
2010-05-18 23:01



汉代扬州先后称吴、江都和广陵。在刘邦亡秦灭楚后,广陵曾长期用作诸侯王封地,并多次作为诸侯国都城。吴王刘濞都广陵后经济发展,吴国“国富民众”、“国用富饶”,呈现了“车挂,人驾肩,廛扑地,歌吹沸天”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景象,为汉代扬州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东南地区一大都市。
扬州境内遗存的汉代墓葬众多,遗物丰富,出土的汉广陵国玉器数量约有200件,20多个品种,令人称颂。尤以三组微雕串饰更具特色,引人注目。
一、第一组 西汉·串饰
1985年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甘泉姚庄101西汉合葬墓女棺中发掘出土。
此组串饰由多种材料和造型组合而成,共计九件。其中由方胜形玉饰(高1.2×1.2、0.8×0.8厘米)、壶形琥珀饰(高1.5厘米)、管形玛瑙饰(长1.5、1.7厘米)、扁壶玉饰(高1.3厘米)、“工”字形琥珀饰(高0.7厘米)、鸟形煤精饰(高1厘米)和羊形煤精饰(高0.8厘米)组合为串饰,小巧精细,构思新颖。小饰品多有穿孔,可穿线佩戴,尤以煤精鸟和羊制作工整,形体准确,颇具写实风格。
二、第二组 西汉·串饰
1988年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甘泉姚庄102西汉墓发掘出土。
此组串饰由紫晶、琥珀、玻璃、玛瑙和煤精材料制成的葫芦形紫晶饰、兽形琥珀饰、鸽形玻璃饰、枣核形玛瑙串管和羊形煤精饰共六件组合而成。最大者为兽形琥珀饰,高1.1厘米;最小者为羊形煤精饰,高0.8厘米。每件串饰皆有极细的穿孔。串饰虽小,但制作精细,以高1.7厘米的鸽形玻璃饰的质地更为稀见。


三、第三组 西汉·串饰
1996年9月扬州市郊区西湖镇胡场14号汉墓出土,共28件。
此串饰出土于墓主人的胸部,应为其生前佩戴之饰。它选用金、玉、玛瑙、琥珀和玳瑁等材料琢雕成珠、管、胜、坠、壶、斧等形状及辟邪、鸡、鸭等动物造型连缀而成。其饰品大小不同,色彩丰富,纹饰各异,皆有细小的穿孔。其中有盖扁形金壶和无盖圆形金壶采用敲打、焊接、镶嵌等多种技法制作,极其精细。高1.05厘米和0.93厘米的金壶本已微小,其表面还用小如菜籽的金珠粘接堆成花纹和锯齿纹,壶身又镶嵌绿松石。其金黄色饰品在白玉坠、红玛瑙管、珠、黑褐色玳瑁鸡、鸟和淡黄色琥珀等宝玉饰品的陪衬下尤显富丽精湛。琥珀质地的辟邪分大、中、小三种:大者高0.94厘米,中者高0.67厘米,小者高仅有0.39厘米,虽然微雕简洁,但形体准确,制作工整。另外具有写实风格的玳瑁鸡(高1.41厘米)、鸟(高1.25厘米)则是利用天然纹路表现禽类的羽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清赏微雕
一、扬州出土的这三组富于写实的微雕串饰当属国内串饰的典范。西汉玉雕以片雕多,圆雕少,而立体微雕则更少。扬州三次出土西汉微雕串饰,尤以鸟、羊穿饰突出,更是个中极品。其琢雕技法是在鸟嘴部与面部、身与翅之间,以及颈部施以简洁粗犷的阴线数道,以表现它健壮的身躯;在鸟翅上琢雕数根细浅的阴线,以表现其整齐的羽毛,整体而言,可谓小鸟可爱,神态生动。另外,羊形串饰在羊胸、腹以及腿部琢雕粗犷的阴线数道,刀法简洁有力,似有汉八刀的风格,表现出羊的肥硕状,有类于西汉霍去病墓前立体石雕那种浑厚、雄伟的气魄。羊角、眼和嘴部线条尤为细腻,羊的线条粗中有细,粗细得体,特别是绵羊头部表现得非常精细。玉匠将角、眼布局贴切,重点表现头部,头部又重点表现了眼珠,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之高高凸起,呈现出绵羊目光炯炯有神而又温驯的神态,这是微雕绵羊的绝妙之处,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极佳艺术效果。
扬州既见到鸟饰,又见到羊饰,而在同一处墓地有两座墓穴都出土同一质地、基本造型和同一风格的煤精羊饰,应为同一家族同一玉工的杰作,更是难求。西汉微雕鸟、鸽、鸡、羊饰的出土,证明富于写实的微雕作品,西汉已经流行。目前所见作品甚少,除1986年河南省永城县芒山镇僖山西汉墓出土玉鸽和玉鸠穿饰之外,见发表的就是扬州发现的数量和品种较多,且具地方特色,又体现西汉艺术风格。西汉微雕串饰几乎摆脱了先秦的纹饰繁密和式样化的古风,在艺术上承先启后,创造出具有活泼而又追求写实的新风格,这正是当时人们所喜爱的吉祥题材。玉匠利用极小块边角料琢雕成如此精巧、形神兼备、神的微雕串饰,其特点是以微取胜,微中见宏,这无疑是西汉写实性强的微雕杰作。
二、串饰造型有鸟、鸽、羊、鸡和兽等,都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飞禽走兽。人类离不开鸟、鸽,因为它们是人类的吉祥瑞物,古人经常把它们视为吉祥的象征。而羊更是如此,羊是供人们食用的动物,“羊”与“祥”谐音,“吉羊”就是“吉祥”。在汉代铜镜和铜洗纹饰中,常见铸有“大吉羊” 铭文,“大吉羊”就是“大吉祥”,因此汉代文物中流行许多羊的造型,妇女佩戴羊饰,其原因就在于此。
三、属于宝石类的串饰,其质地常见有白玉、青玉、玛瑙、水晶、玳瑁、琥珀和玻璃、金等,用绳穿连,或扎系起来,可以悬挂,或套带的装饰品,我们称之为串饰,它多有穿孔,故亦称之为穿饰。除此诸多的材料之外,扬州串饰中又有煤精和玳瑁材料的饰品,这为西汉少见,别具一格,在汉代其它诸侯国玉饰品中似乎少见,选材特别。扬州102汉墓还出土有玻璃鸽饰品,与玉饰品组合,更为稀见。具地方特色。说明了汉代扬州人喜用小件玻璃饰品,并视为“宝器”、“宝物”。因此玻璃饰品与玛瑙、紫晶、煤精、琥珀饰品的组合,是作为玉器的代用品。
西湖胡场14号汉墓出土的28件宝玉石为一套串饰,是以玉、玛瑙、琥珀、玳瑁等玉石微雕饰品为主,又以联珠纹饰并镶嵌宝石的金壶饰品为辅,是宝石饰品与贵金属饰品搭配组合件的佳作,发挥了物质材料的不同特点,尽显富丽与高贵。此组串饰以微小取胜,以种类多取胜,以色彩多取胜,以金玉组合相映成辉取胜,别具一格,可谓巧夺天工。
四、这三组串饰分别出自中型木椁墓葬,其中甘泉102墓葬仅伴出货币一类就有金饼2只计501克,“一刀平五千”2枚,“契刀五百”8枚,还伴出玉蝉、玉猪等珍贵玉器,这既证明墓主人生前十分富有,又证明当时扬州厚葬风气之盛。汉代串饰的流行,无疑为促进扬州玉石琢雕业的兴盛和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扬州出土的西汉微雕串饰,非常突出,无论是写实微雕还是金、玉饰品的组合,其制作精美、写实逼真,配色、配材稀罕,颇具特色,是当地玉工杰作,为研究我国汉代微雕串饰及妇女的装饰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