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积极性

 佳宁图书馆605 2011-02-14

第四章 学习积极性

本章要点

 

·学习积极性及其作用

 

·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分析

 

·制约学习积极性的因素

 

·学习积极性的激励

 

 

 

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客观因素的诸方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其主观因素的制约。就其主观因素而言,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方式等智力因素固然对其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在学习中各种非智力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积极性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探明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学习积极性及其心理分析
    一、学习积极性的定义

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所谓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基于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而产生的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和主动进取精神。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才会表现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通常体现在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毅力等方面。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心理状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由于好奇心、求知欲的驱使和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学习需要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

 

学习积极性由多种心理成分所构成,其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它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

二、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学习积极性具有潜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劳动,如果没有积极性的推动,学习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前,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学生本身缺乏学习积极性所造成的。当然,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问题,也有学校教育和教学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不应当责怪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而应当多从自己教的方面去寻找原因。

 

学习积极性不仅能给学习活动提供动力,而且还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进程。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心理成分,诸如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均属于意识倾向的范畴。意识倾向决定着中学生的学习方向。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对国内十省市万余名中学生的理想、学习动机和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中国心理学会编《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册,1981年版,第115117页。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远大理想的占42%左右,理想肤浅、模糊的仅占15%左右,有理想但动摇不定者约占27%,把理想看作是就业的占15%左右。在学习动机方面,为了国家与集体利益而学习的占44%,不太明确的仅占15%左右,只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的占18%左右,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的占23%左右。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科兴趣分化明显,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但往往只满足于书中的情节或趣味。从以上情况看,我国中学生思想面貌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学习积极性能给学习活动提供动力,它直接影响着信息加工过程并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因此,它对学习效果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入式”的教学之所以效果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当指出的是,学习积极性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三、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分析

学习积极性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这里仅就其基本心理成分做一些分析,以便进一步揭露学习积极性的本质。

 

()学习需要

 

1.学习需要的定义

 

学习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人们的学习要求或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需求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是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

 

学生的学习需要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为了维系自身的存在和促进其发展,就必须向所有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提出学习的要求,要求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具有一定知识、技能、能力的社会成员。一切社会都是如此,不过,不同时代、不同阶级要求学习的内容和所达到的标准是截然不同的。社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常常是通过学校教育提出来的。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和教学计划等要求制订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计划、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教育在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需要是对社会和教育在学习方面要求的反映。这种反映不仅受客观要求的制约,也受学生主观因素的制约。由于不同学生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学习需要的内容、强度上会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2.学习中的基本需要

 

学习需要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基本的学习需要或学习内驱力有认知的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附属的需要三种。

 

认知的需要是一个人想要理解所学的知识,阐明与解决有关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求知欲。这种需要往往是从好奇的倾向与探究、操作、领会以及应付环境等有关的心理因素中派生出来的。

 

在中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但在倾向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求知欲长期偏离课业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就会出现“滑坡”。对这部分学生如果加以适当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并产生喜悦的体验,求知欲就会成为课业学习的内部动力。

 

自我提高的需要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成就或学习、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跟认知需要不同,它不是把需要指向活动任务本身,而是把在活动中取得的成就看作是赢得相应地位的手段。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自尊的需要就越容易得到满足,因而,自我提高的需要主要是由自尊的需要派生出来的。在班级中,能力水平高,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常常会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于是他们的自尊需要就会得到满足。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会加倍努力学习,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固然能催人奋进,但失败的威胁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起促进作用。当前,一些学校频繁地进行考试,排名次,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容易使学生过分紧张,产生焦虑情绪,特别是一些在学业上屡遭失败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失去信心,甚至会产生回避和退缩反应,因此,应当预防惩罚所带来的负作用。

 

附属的需要是一个人为获得长者或领导者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和工作的一种需要。长者或领导者的认可或赞许不仅是对一个人的某种行为或活动结果的肯定性评价,而且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激励。它能使个人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因而能产生愉快的体验和强大的心理动力。产生这种需要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与前者,同伴和领导者在情感上具有依附性,受到他们的赞许就会感到荣幸,从而产生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内驱力;长者的赞许可以使个人受到他人的敬佩、尊重等等,由此便会获得一种派生地位。所谓派生地位,就是这种地位主要不是由个人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由长者或他人的赞许中引申出来的。处于这种地位的人就会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前者的期望和要求。

 

上述三种需要在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以及不同人格结构的人身上各占的比重是不同的。附属内驱力在儿童时期表现最为突出。到了中学时期,它不仅在强度方面有所减弱,而且依附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对长者的依附渐渐转变为对同伴的依附。认知的需要不仅在人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而且在强度上也会发生变化。在中学生中,求知欲旺盛的往往是那些智力优秀而又比较勤奋的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在青年人和成年人身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动因。

 

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的需要,就如同生理活动中没有食欲一样。一般说来,学习动机的强度跟学习需要的强度是成正比的。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需要,但并非任何一种学习需要都是学习动机。只有对学习起直接推动作用的需要才能转化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学习目标。如果学习没有目标,活动就会失去方向和重要的诱因。所谓学习目标就是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和客观标准。学习目标具有激活的功能,能使潜在的动机变为活跃的动机;导向的功能,能使学习活动沿着确定的方向进行;调整功能,能起到维持、增加或停止、减弱学习活动力量的作用。学习目标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在于确立的目标是否适当。所谓适当就是目标正确,难度适宜。

 

2.学习动机的作用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正处在逐步形成时期。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他们形成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正确动机,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和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生的学习中,动机对学习活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都受学习动机的制约;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效果。动机水平与学习成就存在着正相关。据叶克斯—道得生(Yerkes and Dodson,1908)定律,作业效率随动机强度增加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增强而降低,即作业的效率在适中的动机水平上最高。但这种适中的动机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越简单,适中动机水平越偏高;而作业越复杂,则适中的动机水平越偏低。作业的效率与动机水平的关系如图4-1所示。

 

 

3.学习动机的理论

 

成就动机的研究始于本世纪40年代后期。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W.Atkinson)等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两种与成就有关的动机:一种是获得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倾向;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把人们活动的成败归结为四种原因,即能力、努力、机遇和任务难度,并把这些因素分为两个主要维度:内在—外在归因;稳定—不稳定归因。内归因是导致成败的内在原因如能力、努力程度等;外归因是导致成败的外在原因如任务难度、机遇等。稳定归因是导致活动成败的相对不变的因素如能力、工作难度等;不稳定归因是导致活动成败的相对易变的因素如机遇、情绪等。这种理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各种不同的需要。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他说:“如果说需要是人的各种积极性的实质、机制,那么动机就是这种实质的具体表现。”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复杂的活动是由几种同时起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动机所推动,这些动机是由兴趣、信念等成分构成的系统。动机有意识到的和未被意识到的,意识到的动机在动机体系中起主导作用。这种理论把许多动机置于不同的层次上,指出了各种动机成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动机的复杂性。

 

4.学习动机的分类

 

依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正确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学习动机。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一切为祖国繁荣昌盛和为集体利益而学习的动机均属于正确的学习动机,而那些违反社会主义和人民利益的学习动机,则属于错误的动机。

 

依据动机所起作用的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把学习动机相对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前者具有易变性,后者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依据动机所起的作用大小来划分,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依据动机产生的原因,可把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凡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志而进行学习的动机,都属于内部动机;与此相反,在外因(情境、分数、奖惩等)的驱使下而进行学习的动机就是外部动机。一般说来,内部动机比较持久,学习者有较大的主动性;而外部动机起作用时间往往较短,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

 

()学习态度

 

1.学习态度的定义

 

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待学习的较为稳定的肯定与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由于对学习的看法不同,在学习中的体验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倾向,可能是肯定的、积极的,也可能是否定的、消极的;可能是主动的、认真的,也可能是被动的、马虎的。不论哪一种内在反应倾向,它们都属于学习态度。这种内在的反应倾向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来加以制定和说明。

 

学习态度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当它形成之后,总会持续一定时间,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学习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而它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学习态度的成分

 

学习态度是由认知、情绪和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认知是指对学习态度的认识。学习有没有用,这同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密不可分。认为学习很重要,他会对学习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学习无用,就会持消极厌恶的态度。情绪是指学习的好恶体验,是喜欢还是讨厌,是迷恋还是焦虑等等。意向是指以注意、期望和毅力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向活动,例如在学习中是集中注意还是分心;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是设法加以克服,坚持到底,完成任务,还是躲避困难,半途而废等等。学习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通常情况下,三者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个别差异。

 

3.良好的学习态度的特征

 

第一,学习态度明确,懂得为什么而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待学习如饥似渴,孜孜以求。

 

第三,在学习中表现出认真、勤奋、谦虚等性格和自觉、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不是在学习中马马虎虎、懒惰轻浮和骄傲自大。

 

4.学习态度的意义

 

学习态度有好坏之分。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成分。它使学习积极性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稳定的反应倾向。因此,良好的学习态度会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学习态度能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在学习中能够做到认真、勤奋、踏实。在困难条件下能表现出顽强毅力。因此,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学习兴趣

 

1.学习兴趣的定义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学习兴趣是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倾向。好奇心是由新奇事物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究反应。中学生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渴望获得知识的意识倾向。在好奇心和求知欲基础上产生的力求获得知识或爱好某种事物与活动的倾向,便是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它是人的认识需要在情绪上的表现。有了求知的需要,学生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具有强大的内驱力;求知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学生会产生欢快的情绪,使原有的求知欲进一步得到增强。因而学习兴趣乃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2.学习兴趣的作用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能催化剂。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对中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是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学习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注意力的集中,而兴趣则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减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原有的学习动机。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胜任能力的确信程度。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会增强学习方面的自信心,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学习成绩会逐步提高,通过学习结果的反馈,会使原有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得到增强。

 

3.学习兴趣的分类

 

依据学习兴趣的起因,可以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对学习活动本身或学习的内容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这种学习兴趣对学习具有较强的推动力,但往往缺乏持久性。间接兴趣是由对学习目的或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这种兴趣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自觉性,并能对学习产生持久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如能把这两种兴趣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更大的效能。

 

依据兴趣的发展水平和深刻性,可以把兴趣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

 

有趣是一种由新异对象所引起的时间短暂的兴趣。这种兴趣的特点是缺乏目的性,具有易变性,是一种低水平的兴趣。乐趣是一种专一的、富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兴趣。它同有趣相比,具有专一性、稳定性和深刻的情绪体验。志趣是一种与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相联系的兴趣。它具有很强的自觉性、明确的方向性和高度的稳定性。这种兴趣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将来在事业上取得成就都会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从以上对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心理成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积极性是一种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动态心理结构。在这个动态的心理结构中,学习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源泉。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都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心理动因。学习态度是对待学习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它受学习动机的制约,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使学习积极性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稳定的意识倾向。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习积极性的最活跃的因素。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基本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学习积极性的动态结构。

第二节 制约学习积极性的因素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为了便于研究和理解,把它们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自发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按着这一原理,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等乃是社会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在人类历史上,尽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对青少年一代的学习要求不同,但在要求社会成员学习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人们反映了这种社会的要求,就有可能产生学习的需要。

 

社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青少年提出学习要求,施加各种影响。当前我国主要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戏剧、报纸、书刊等等对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进行正面教育,期望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学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种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深远的,这可以从我国广大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证实。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某些消极的社会舆论诸如“知识贬值”、“读书无用”等,对某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对此应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首先应是通过家庭提出来的。父母的影响在子女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形成中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志向。美国心理学家凯尔(Kahl)和赫尔赛(Halsay)等人于1961年进行了一次研究,即对一组打算上大学的男生和另一组不打算上大学的男生进行调查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父母的期望和教育对子女学习动机产生很大影响。一般说来,家庭关系比较和谐,父母关心子女的学习,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就会提高子女的学习积极性。反之,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要求过高、干涉过多,家庭关系紧张,必然会影响子女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

 

()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因而它能使学生已初步形成的正确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得到巩固和深化,使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得到改造和转变。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反之,教师的教学水平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挫伤。苏联心理学家莫洛佐夫(М.Ф.Молоцов)对不同学习成绩学生选择难度不同的算术习题进行了研究。冯忠良编著《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在实验中,提供两类习题:一类是困难的习题,另一类是容易的习题,让学生选择。结果表明,在学习成绩及格以上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困难的习题。说明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凡是符合认识兴趣的学习材料,在探索活动中能体验到最大的情绪满足的学习内容,均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莫洛佐夫的研究表明,在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作业形式的新异性不同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不同的。新异性强的作业形式,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寄予殷切的期望,会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

 

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校的学习风气,课堂气氛和他人评价的影响。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如果形成了勤奋好学之风,就会产生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影响,并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与校风班风都是学校心理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客观因素。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他人评价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同中学生想成为成年人并希望得到别人承认的需要相联系的。进入中学以后,学生的独立意向开始明显表现出来,想成为成年人,渴望得到成年人和同龄人的肯定性评价。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得到他人肯定性的评价,不仅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产生愉快的情绪,而且在学习上能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为了防止学校、社会、家庭在教育上的脱节或不一致,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好净化小环境和争取各方面紧密配合同心协力的工作。

二、主观因素

社会的要求能否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家庭和学校教育会不会增强学习动机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这不仅取决于社会要求和教育本身,而且受学生对学习必要性的认知、学习态度和个性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认知因素

 

要把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必须使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学校通过各种活动经常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理想教育,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把今天的学习同将来参加祖国建设结合起来,以形成远景性学习动机。通过各科教学,使学生了解具体的学习要求,理解知识的意义,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了解到知识本身的实际意义,才有可能把“要我学”的要求转化为“我要学”的学习需要。许多优秀教师所教的学科之所以能引起中学生的喜欢,就是因为知识本身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当前,部分学生厌学、弃学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还是由于学生受到各种不良的影响,对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所造成的。

 

()情感因素

 

在学习中,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适当的满足,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如果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这种欲望得到满足,学生就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孔子倡导乐学,指出好知不如乐知,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教育家已经认识到情感因素对学习积极性的制约作用。情感具有两极性,消极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学生产生恐惧、焦虑和厌烦的情绪。

 

()意志因素

 

意志对学习积极性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志向水平和意志品质两个方面。志向水平是指个人期望达到目标的水准。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和霍普(F.Hoppe)等人曾对志向水平进行过实验研究。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53页。他们发现一个人的成败体验不是仅仅依赖于活动的结果,也依赖于个人的志向水平。比如一个被试在打靶时,自信能打中五环,可是只打中四环,他就会产生失败的体验,以后继续打靶,常常徘徊于二环与三环之间,一旦击中了四环,他就会产生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可以提高志向水平,失败的体验则会降低志向水平。一般说来,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取得满意的结果,会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志向水平,产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反之,经常失败的结果,会在学习上降低志向水平,挫伤学习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良好成绩,以防止部分学生由于屡遭失败而产生焦虑情绪和退缩反应。

 

()个性因素

 

个性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与学习积极性有密切关系,其中自我评价,理想,信念和性格对学习积极性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

 

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同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他们开始自觉地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并越来越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学生在与周围的人相互作用时,经常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如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就能按照社会和教育的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从而产生较为稳定的学习积极性。

 

理想和信念不仅制约着学习积极性的性质,而且能给学习活动提供巨大动力。一个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的学生同目光短浅只考虑个人前途的学生,就学习积极性和性质来说是不一样的。无论是远大的理想还是狭隘的个人理想都可以为学习活动提供动力,不过,前者由于受到社会的鼓励和学校的支持,对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作用更大更持久,而后者的动力作用则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我国多数中学生已逐渐形成了较为远大的理想,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主导学习动机。

 

性格对学习积极性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具有勤奋、认真、谦虚和自觉性、纪律性等良好性格的学生,无论是在顺利条件下还是在困难条件下,有人监督或无人监督,都能勤奋学习,认真听讲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困难条件下能表现出顽强的毅力。有的学生比较懒惰,做事马马虎虎,缺乏自觉性,比较散漫,在这些学生身上很难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又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何把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由学习需要引起学习动机和认识兴趣,并形成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高度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要考虑制约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客观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影响学习积极性的主观因素,以及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学习积极性的激励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不过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处于潜伏状态,有的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并不符合学校教育的要求。这里所说的学习积极性的激励,是指把学生的潜在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符合社会和教育要求的学习积极性。概括地说,就是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习需要的核心。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难以产生成就需要和附属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从激发求知欲入手。应创造如下条件。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参与未来的社会生活,同理想前途联系起来。由于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未来做准备,而主要不是为了当前的社会实践,因此来源于实践要求的学习动力往往不足。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能把现在的学习同参加未来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把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习需要,这样就会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大意义,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价值观的制约。学生努力学习还是对学习采取消极态度,同他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如果学生把知识的价值看得比分数的价值更大,他就会为掌握科学知识而努力学习。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大意义,就要把学习同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认识到知识的价值,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中,学生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学习,认真听课和完成作业,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

 

()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生的学习需要(包括求知欲)的形成和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由此可见,人的需要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一般发展规律是:新的需要是在已经获得满足原有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满足需要的活动和满足需要的工具可以引起新的需要。新的需要的产生离不开原有的需要,原有需要的满足可以为新的需要产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动力,因而在原有需要的基础上可以直接产生新的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和满足需要的工具可以使人从中积累经验,改变活动方式,这不仅使新需要的产生成为可能,而且也为新需要的满足创造了条件,因而从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工具中间接地产生新的需要,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外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获得发展的。

 

求知欲作为一种学习需要的动力作用,不仅在于它产生之后能驱使人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而且当它得到满足以后,会在此基础上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新的学习需要。这样,求知的需要不断发展,就会给学习源源不断提供动力。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探索世界各种奥妙,在开始学习每一门学科时,都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对某些学科失去了兴趣,甚至有的个别学生,对学校所设的大多数学科都不感兴趣。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差,学习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不能使他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烦恼和焦虑的情绪。因此,为了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使他们的正当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不断从学习需要的满足中获得新的动力。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中能否使学生受到启发,积极思考,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一种“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寻找达到目的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冯忠良:《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3页。

 

问题情境有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创设的。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创设的,关键在于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有的问题很简单,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立即可以解决;有的问题很复杂,难度大,对一定学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怎么努力也解决不了。只有当学生感到是问题,而且必需积极思考或他人的帮助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学习情境才是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教材中的问题能否使学生产生问题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不要说在不同年级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活动方式大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不了解这些差异,就难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产生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还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熟悉教材的标志不在于熟记教材的内容,而在于掌握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驾驭教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材要靠教师加工处理,才能使学生产生问题情境。如果教材结构处理得好,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蒸汽变水”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问:“同学们,在天冷的日子里,你们在街上一边走路,一边跟同学们说话时,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学生答:“出现了哈气……。”教师又问,“可是你们在教室里说话时,为什么看不见哈气了呢?”学生一时答不出来,可是他们又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教师还可以通过留作业的形式,使学生产生悬念。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到鲁迅名著《孔乙己》一课前,给学生留下阅读课文的作业。教师对学生说:“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在记忆中留下这个在旧社会遭到冷落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回忆,鲁迅在他自己的所有小说中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他为什么喜欢《孔乙己》,他是怎样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形象?你们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得到回答。”这段富有启发性的谈话,使学生顿时产生悬念,激起他们阅读这篇文章的渴望。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激发求知欲,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努力求知,勤奋钻研,乐而不倦,专心致志地学习。它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是人们成才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培养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我国许多优秀教师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意义

 

学生的学习既有总的目的,又有每一门学科和每一节课的具体目的。通过教育和教学,使学生明确总的学习目的,会有助于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从而产生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学习动力。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狭隘的,学习兴趣是不稳定的,学习动力也会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当然,在学习中,只有远大的目的而无具体的目的,总的学习目的就会落空,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渺茫。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确总的学习目的,而且要使学生明确每一学科和每一节课的具体目的。在每一门学科教学开始的时候,务必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门学科的目的和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这门学科会产生强烈的新奇感和深刻的第一印象,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一节课以前,必须明确提出这节课的具体学习目的和要求。

 

教师越能在教学中具体阐明知识的意义,就越能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例如,陈景润中学时代的数学老师沈元在讲数学课时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老师这番形象的描述使陈景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并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并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乐趣,是十分重要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是对该领域产生兴趣的基本条件。要想使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学习兴趣,需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具体加以运用,加深对所学知识意义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充实新知识。凡是课外活动搞得好的学校,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形成了兴趣,而且还发现了人才。

 

()通过诱导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一般说来,学习的基础和成败与学习兴趣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学习基础好,学习成绩高,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反过来,对某一门学科一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并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这种相互促进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与此相反,有些中学生,对学习无兴趣,甚至对某些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学习缺乏动力,这样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成绩差。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下降,丧失信心,失去动力,就更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种相互影响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因此,要想使学生摆脱恶性循环,就要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上不断取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形成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信心是一个人在活动中对自己成功把握的主观估计。它是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一个人在顺利的情况下,往往信心很足;反之在活动中屡遭挫折和失败,常常表现为信心不足,甚至失去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予以鼓励,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信心,奋发进取。如果学生不断地增强成功的体验,必将使他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把学生其它原有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

 

中学生既不可能对所有学科和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也不可能对任何事物或活动都不感兴趣。只要学生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就有可能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从而培养新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做滑翔机的游戏,教师可以在满足学生这种需要的同时,引导他们认识飞行员的作用和当飞行员应具备的条件,从而把他们原有的兴趣迁移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上来。教师还可以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兴趣活动小组,竞争活动等形式,把学生由于对某种事物的好奇而产生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也会有效地培养其学习兴趣。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的状态,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采取如下措施:

 

()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预期达到的客观标准。当学生准备学习时,常常怀着一种期待的心理,期待着能如愿以偿,实现预期目标。学习目标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远的总的目标,另一种是特定的目标,如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做完多少练习题等。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习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但是仅仅有某种学习需要而无明确的学习目标,这种学习需要只是一种潜在的需要状态,还不能成为推动学习活动的动机。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教师在开学时就把学生所学的课程分成若干单元,并把每个单元的目的任务告诉学生。只要确定的目标恰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目标实现,即使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产生努力学习的愿望,增强信心,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断其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进行归因。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可能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强,也可能把原因归结为任务简单和偶然的因素。反之,在失败的情况下,可能把原因归结为任务复杂困难和偶然的因素,也可能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个人主观努力不够和能力低。不同的归因对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起不同的作用。如果把学习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任务简单和能力强,会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失败的情况下,如果把原因归结为个人努力不够,可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任务难,能力低,则会降低学习积极性。可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对激发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人们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再加上归因者某种动机或自尊心的影响,因此,归因往往会产生误差。为了使学生在归因时减少或消除误差,进行正确的归因,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引导并帮助学生掌握归因的技能。归因技能的训练主要有三种方法:①团体训练法。团体训练是以团体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团体成员一起讨论和分析学习成败的原因,然后由教师对各人的情况做出较全面的分析,引导他们对较易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个人努力等进行归因。然后每个学生填写归因量表,并对几种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的程度作出评定。最后对自我评定和归因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每个学生,指出归因误差,鼓励积极归因。②强化矫正法。这种方法是以强化作为训练手段的。当学生作出积极归因时,要及时加以肯定,即给予阳性强化。如果作出消极的归因,则要帮助学生及时加以纠正,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稳定的归因倾向。③观摩训练法。让学生观看归因的录相片,片中表现学生进行归因的情况,从而掌握归因的技能。

 

()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

 

学习竞赛对激发学习动机,鼓舞斗志,克服困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学习竞赛被看作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于学习竞赛的作用问题,国外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实验研究。例如,查普曼(J.C.Chapman)和费得(R.B.Feder)对五年级两个等组的学生进行十天(每天10分钟)的加法练习对比的实验。

 

一组是竞赛组,另一组是无竞赛组。无竞赛组只是由于兴趣和严肃的学校工作条件而完成作业,竞赛组除这个条件外,还有一个“为了每天统计表上登计分数和红星”的诱因。实验结果表明,竞赛组的成绩优于无竞赛组(见图4-2)

 

马荣(J.B.Maen)还对团体竞赛和个人竞赛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竞赛组(包括团体竞赛和个人竞赛)的成绩均优于无竞赛组,个人竞赛的成绩优于团体竞赛的成绩。

 

 

从以上实验结果来看,开展学习竞赛对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成绩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竞赛也可能产生某些消极影响。因为,既然是竞赛,就必然会产生某种竞争心理,以超过对方为目的,这样就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相帮助,甚至会滋长个人名利思想;竞争中所取得的优秀成绩往往是以高度的紧张为前提的,心理过度紧张容易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竞赛的结果总是少数人得名次,多数人为陪衬,一定数量的人为落伍者。获胜者受到鼓励,失败者会焦虑不安,忍受一定的心理压力。

 

竞赛虽然有可能产生这些消极作用,但是这些消极影响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为了充分发挥学习竞赛的积极作用,预防其消极影响,在组织学习竞赛中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竞赛,把竞赛看作是向祖国和人民汇报学习的一种方式。在竞赛标准方面,应体现鼓励进步,团体互助,从而有利于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把竞赛变成激励学生进步的手段。竞赛要尽可能增加获胜的机会。频繁竞赛,不但会失去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而且容易增加学生精神负担。因此应适当组织竞赛。组织学习竞赛时,可按学生能力水平设高、中、低组,或单项竞赛,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以增强信心。

 

()充分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认真进行检查和评定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败,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以及学习态度认真与否等,均属于学习的反馈信息。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常常具有激励的作用。

 

例如,在罗斯(C.C.Ross)和亨里(L.K.Henry)的一个实验中,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学习后都进行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生每天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学生每周告诉一次学习结果,对第三组学生则不告诉学习结果。如此进行8周。其后,除第二组仍然每周告诉学习结果外,对第一组不再告知学习结果,而对第三组则每天告诉学习结果。如此再进行8周。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的学习成绩前8周持续上升,后8周则逐步下降,第三组前8周学习成绩提高缓慢,后8周则突然上升,第二组则前后8周都是稳步提高。(如图4-3)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并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确实具有显著功效。倘若学生在学习中有了错误,应当如何处理才能使反馈信息起促进作用?就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布朗早年曾做过实验研究。他把学生分为两组,两组的学生在演算能力上平均相等,练习的问题相同。一组学生做练习作业,由教师评定改正,另一组则由学生自己改正,改正后并将每日所有的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数分列成表,借以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如此进行,一学期结束时,两组同受测验,结果自己改正错误的组在学习成绩方面明显优于教师改正错误的组。

 

这两组在学习成绩方面之所以有明显差别,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改正,这是一种主动学习。把正确答案数与错误答案数分列成表,可以显示进步,能够产生反馈效应。因此,这个组的成绩优于另一个组。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查、评定,对促进其努力学习也颇有激励作用。美国心理学家佩奇(E.B.Page)曾进行过一个规模宏大的实验。他是以74个中学班共计2000名学生为被试,把每个班学生的成绩分成三组,对三组学生的作业给予不同的评定。第一组只评甲、乙、丙、丁之类的等级,无评语;第二组除标明等级外,按照答案特点,给以适当的矫正或写出相应的评语;第三组是先由研究者制订出千篇一律的评语,如:“甲等”,都评以“优异,保持下去”;“乙等”,“良好,继续进行”;“丙等”,“成绩一般,务必努力”;“丁等”,则评以“试试看,提高点吧!”这类评语称为特殊评语。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处理(无评语,顺应评语,特殊评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有明显差异。(见图4-4)

 

 

上述三条曲线表示三种不同的评定效应。根据学生作业的优缺点,给以顺应的评语具有最大的强化作用;千篇一律的特殊评语,其激励作用次于顺应评语,但差别不甚显著;而无评语组的成绩则相形见绌。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除了给予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加以适当的评价,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活动方式,均有积极作用。

 

关于不同的评价对学习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赫洛克(E.B.Harlook)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106名学生分为四个等组,让被试在四种不同情况下进行加法练习。第一组为控制组,他们单独练习,不予评价;第二组为表扬组,每次练习后均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三组为受训斥组,每次练习后都给予严厉的训斥;第四组为受忽视组,每次练习后既无表扬亦无批评,让他们听第二、第三组受表扬或受训斥。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组的成绩最差,成绩最好的是受表扬组,其次是受训斥组,再次之是受忽视组。(4-5)

 

 

上述实验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检查、评定和评价的反馈信息,对激发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活动方式,提高学习成绩,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当然,对这种信息的加工处理不同,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会有差异。为了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以下几点是特别值得注意的:①要使学生对学习评定和评价有正确的态度。在评分的问题上,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分数是学习成绩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对分数有了正确的认识,成绩评定方能起激发动机的作用。②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必须实事求是,做到客观、公正和及时。否则,评价非但不能起激发动机的作用,而且会产生相反的结果。③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对中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适当批评和表扬。对于一些成绩虽好,但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指出其不足和努力方向;对那些学习很努力而成绩较低的学生,评价时要积极引导,鼓舞斗志。

 

本章小结

 

一、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它是由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复杂的动态心理结构。探明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心理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揭示学习积极性的实质和充分发挥它在学习活动中的巨大动力作用。

 

二、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另一方面,学习效果又反过来影响学习积极性,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积极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和教学以及心理环境是制约学习积极性的客观因素。要把社会和教育对中学生的学习要求转化为他们的学习需要和动机,形成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毅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制约学习积极性的各种主观因素。研究制约学习积极性的主、客观因素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构成学习动机的各种心理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学习积极性的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从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等方面入手,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学习积极性?它对学习活动有什么作用?

 

2.学习积极性包括哪些心理成分?其相互关系如何?

 

3.学习积极性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4.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三章。

 

2.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九章。

 

3.王丕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九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