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百眼通 2018-05-06
      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也就是把学习的积极性发动起来。培养是激发的前提,而在激发学习动机时又进一步培养和加强了已有的学习动机。某些措施往往同时兼起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

学生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

社会要求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提出来的,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不同的家庭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直接的作用。初入学的儿童,其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家长要求的反映,如说:“是妈妈叫我来上学的”,“将来像爸爸妈妈一样劳动”等等。当前,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农,要求子女为继承老一辈革命事业而努力学习,为将来参加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而刻苦钻研等等,这些要求都在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中产生较大的影响。

儿童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家庭的一般舆论和对儿童学习的要求,对学生学习的成绩起很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等的研究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对两组打算上大学的男孩进行调查研究和互相比较。两组男孩均有足够上大学的智能水平,并且有读完大学的希望;两组家庭社会地位相等,父母均未上过大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两组男孩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及其与父母态度的相关。结果发现父母的期望和管教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大体上反映了父母的态度和信仰。例如,不希望上大学的孩子的家庭有如下特点:

1)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

2)他们因为有固定的工作而感到运气,认为儿子大概也一样,何必去多考虑;

3)从未想到过自己的孩子有上大学的可能。对大学认识模糊。

希望上大学的孩子的父母则有如下特点:

1)他们深知社会上有等级,希望上升到更好的社会地位,并认为社会职业是按教育程度分等的;

2)相信自己缺乏教育是成功的障碍;

3)他们一贯地、经常不断地鼓励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准备上大学。

心理学家菲利普斯和亚当斯在1972年对成绩优良的和成绩原可优良但却很差的中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成绩优良学生的父母提的要求比成绩差的父母具体明确;成绩优良学生的父母比成绩差的父母更重视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成绩差的学生的父母格外关心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

在我国,不同家庭对儿童学习上的要求,也有种种不同的情况,城市和农村的儿童,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的子女,其学习动机各有不同。

一个国家对科学文化的要求和社会风气,甚至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在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知识的增长,社会的影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越来越起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发展起主导的作用。如果学校、家庭和社会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是一致的,学生原来已初步形成的正确动机的萌芽可以得到巩固、深化,原来不正确的动机则能得到改正。但是,如果家庭、社会的要求和学校教育不一致,则会抵消或破坏学校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上的歪风、同伴中的小集团成员的坏习气,也常常阻碍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必须注意预防或采取消除影响的措施。

2.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学习动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级,其主导性的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向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动机愈来愈占支配地位,并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动机,而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近景性动机也越来越深刻而稳固。例如:学龄初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受直接兴趣的影响,因此,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教学方法的直观性,教师和父母的具体要求和评价等等,对推动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作用。一般说来,这阶段以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少年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学习内容的丰富和日益深化,学生的兴趣也更为多样和分化,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更强;另一方面,这时期许多少年儿童参加了少先队组织,队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常常成为学习中的强大动力。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少年期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特点。到了青年初期,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就更富有社会性。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无产阶级世界观逐步形成,学生更自觉地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特别是面临升大学或参加工作的前夕,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更服从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要求。生活目标、明确的职业志向和抱负成了学习的强大动力。这时,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动机都发展到更高一级的水平,它们更趋稳定、深刻而持久。如我国某一青年数学家,中学时就酷爱数学,随着年龄的增大,日益把学好数学和为祖国争光联系起来,他在博览群书时想:为什么在数学书籍中,外国人的名字那样多,而中国人的名字却很少呢?从那时起,他就树立起要把一生献给数学科学、为祖国争光的志向,并推动着自己去努力攻克科学堡垒。

少数以个人利益为主导动机的学生,其学习动机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长而发展。教师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动机上的弱点,认识到学习的高尚意义,也会逐渐形成以取得个人利益为主导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同一年龄阶段,其学习动机的发展有共同趋向,但由于教育不同,社会条件不一样,学生本身的品德、性格、知识以及心智活动的积极性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水平。

3.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

学生兴趣爱好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其学习动机的稳固性和深刻性,有的人对各种学科或各种学习活动具有广泛多样的兴趣,有的人只对某门学科或某种学习活动具有特殊的兴趣。如有的学生特别喜欢文学,有的特别喜欢数学,等等。这两种兴趣的形成对学习有不同的作用,但是两者又是不可偏废的。广泛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各方面学习表现出积极性,使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但是也容易使学习流于肤浅和表面。而专门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深入某方面的学习,但也难免使学习陷入狭隘和片面。因此,教师应注意适时地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学习兴趣。一般说来,较好的是先有普遍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培养专门的兴趣。

学生的意志品质对学习动机形成的难易和速度有很大影响。意志力坚强的人在正确学习动机和错误学习动机之间发生矛盾时,能以顽强、坚毅的意志战胜一切困难,以理智权衡孰轻孰重,用客观的标准决定取舍,直至最后取得胜利。意志薄弱的学生,则往往在动机教育的过程中畏缩不前、信心不足或者放弃学习的要求。

学生的个人志向级别不同,对学习的要求和反应也不一样。例如,一个学生考试得“良”,非常高兴,另一个学生得“良”则感到惭愧。这表明这两个人学习志向和学习动机水平有差别。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一般导致志向水平提高;失败一般导致志向水平的降低。人们的成功经验越丰富,以后的志向水平会提得越高;失败越甚,以后的志向就降得越低。

学生的性格以及智能发展水平,对学习动机的形成均有一定影响。

学习动机的培养

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

学习目的教育,是一项经常的重要的工作。它总是与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学生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培养联系在一起的。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在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与集体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

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经验表明,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的方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的教育联系起来,可以成功地培养学习动机。如通过讲故事、访贫问苦、对比新旧社会学习条件的不同,启发学生的阶级觉悟,以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以“为革命而学习”、“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今天是红领巾、明天是红旗手”等为主题的班会,使学生了解学习与祖国建设事业的直接联系,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通过“到宇宙去旅行”等科学幻想性活动,使学生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产生好好学习,以便将来进一步探索宇宙秘密的意向,和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的愿望等等。

在进行正面教育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某些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予以否定,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新旧动机的斗争,帮助他们克服弱点,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对一般学生要这样,对学习上暂时后进的顽皮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的学生,尤应如此。

2.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为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必须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1)明确知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是形成认识兴趣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的知识对于儿童的兴趣和兴趣倾向有着特殊的影响。

2)创设一定的任务条件,使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研究表明,仅有对知识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还不足以保证学生产生真正的认识兴趣,只有使学生为了某种实际任务而进行科学探讨时,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其认识兴趣。在完成这种实际任务时,学习对象愈符合学生的“立场”就愈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例如,一些学生对于阅读文艺或科学通俗读物抱有否定态度,因而对课外阅读不发生兴趣。当研究者组织他们参加选购书籍,把书籍分发给他们,要求他们收集优秀的书评,朗诵有趣的书籍,演示科技书籍中提供的科学实验等活动时,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看到知识的作用和力量,否定了自己原有的否定态度,阅读对象成为他们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东西,于是,阅读兴趣就顺利地形成与发展起来。

3)某一领域实际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对该领域的认识兴趣的基本条件。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内容过深或过浅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都会妨碍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在揭示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奥妙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这样,学习兴趣才能较顺利地形成与发展起来。

学生积极的心智活动和必要的技能掌握等内部条件,以至必要的物质设备、组织领导等外部条件,都能影响学生认识兴趣的产生。

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经验和有关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利用游戏或听故事等其他活动动机,使学生这种已有动机和学习发生关系,把这种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

例如,研究表明,通过游戏动机的转移,可以形成学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认识兴趣。根据一个国外研究,在一个六年级班里,班主任发现男孩子们具有想做海员的理想,她就把少先队中队看作是海员部队,开展游戏活动,对他们提出任务:做一名海员就要好好学习,参加海军自愿协助会,守纪律,团结友爱;学习造船和航海技能。少先队员充当“海鹰”号舰船上的不同的成员,各种科学小组和艺术小组的活动也被有机地包括在海军游戏中。学生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习航海知识、研究祖国沿海国界、阅读描写祖国海军舰队的伟大战役的历史书籍,同时还学习模型制造、摄影、音乐,等等。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生动地进行了认识活动,领会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形成了某些技能,并使学习活动具有新的意义(不学好数学、物理以及历史、地理和其他科目就不能做海员)。这样,学生对海军游戏的活动动机就成功地转移到学习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好各门功课的愿望和兴趣。

4.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满足和不断地引起学习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生产劳动中以及在参加各种课外小组的活动中,由于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了新的学习需要,增强了学习动机。例如在组织课外的航空模型小组、船舰模型小组、无线电爱好者小组、数学小组、乒乓球小组等活动中,使学生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获得了某些新的知识、培养了求知欲、发展了学习的兴趣。参加这些小组的条件之一是各门功课的学习都较好,因而争取参加课外小组也就成为鼓舞学生学习好的重要动机。在参加这些小组活动以后培养起来的专业兴趣,又可成为未来职业选择的重要根据。

除了上述各项途径以外,还可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先进人物和教师本身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和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具有生动的、富有感染性的特点,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是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有效途径。

学习动机的激发

在学生已经产生学习的需要以后,要使它真正变成学习中经常起作用的、有效的动力,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学习动机激发起来。也就是说,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它们成为实际上起推动学习作用的内部动因,从而调节起学习积极性来完成当前的任务,并使已形成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通常有下列途径。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教师在讲授每一节课以前,必须清楚地、生动地、有力地提出这堂课的目的要求,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结合教材内容讲明新教材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它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则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重视,并调动其积极性。教学经验证明,教师愈能在课堂教学中阐明每一具体知识的目的、意义,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所明显具有的价值,这种知识就愈能吸引学生去产生向往与追求的意向。如生物教师在讲“肥料”这一内容时,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进行讲解,能使本来较为枯燥的内容(氮、磷、钾等成分的分析)变得十分有意义,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内容以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对学龄初期儿童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对力所能及的,又要开动脑筋的学习材料有较高的兴趣。例如,教师在上俄语课时,事先告诉学生最近他们将要听写,让他们选择是根据现在所学的新的规则来听写呢,还是按过去学过的规则听写。在有300来名一至四年级学生参加的实验中有8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按新规则听写。选择新规则的理由有两类:一类认为新材料是比较困难的,而“在这上面动动脑筋是有趣的”;另一类则是看到按新规则听写更为有益,“按新规则听写能学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开发脑筋”。此外,在数学课上也进行了实验,让学生选择演算应用题或式题,结果有75%以上的学生愿意解答应用题,因为应用题比式题更困难些,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经常通过下列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例如,语文和外语阅读课上分角色朗读,算术教学中口算与笔算交替使用、学生自编例题,外语课上的看图叙述,以及适当采用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强化其已形成了的间接的学习动机。

在运用这些措施激发动机时应注意两点:

1)避免兴趣主义。兴趣主义脱离教材内容单纯从个人兴趣出发而忽视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作用。在兴趣主义支配下,学习会有所偏废,从而影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2)避免形式主义。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并考虑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水平。因此,采用的新教材和教学方法应使学生在经过努力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动机积极化,更好地动员起学习的积极性。

3.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中的启发式,不是简单的问答式,而是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课题即“问题的情境”,使他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教师应积极创造这种“愤”和“悱”的情境。通常用两种方式:

1)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进行学习。

2)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如在讲物理、化学的某些定理之前,先作某种预备试验,从试验中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又难予回答,学生从而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的要求。又如数学课在讲圆周率之前,先布置学生画出各种直径不同的圆,量出直径和周长,令其用周长除以直径。学生们发现所有的周长与直径之比都接近于3.1416,感到奇怪和有趣,就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的求知欲。

4.适当地开展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社会性的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的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取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威信性动机或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在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也可能有些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反而学得差了,这或是因为他们被刺激得过分而超过了体力和承受力,或是因为他们实在能力太差而失去了信心。

关于竞赛在调动学习积极性中的作用,国内外均有一些实验。

例如:切拨曼和费得对五年级两个组的儿童进行10天(每天十分钟)的加法练习对比实验,其中无竞赛组只是由于兴趣和严肃的学校工作条件而工作,有竞赛组做加法时还有一个“为了每天统计表上登记分数和红星”的诱因。后一组竞争的动机加强了加法练习,结果竞赛组的成绩优于无竞赛组。实验还表明,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个人竞赛比团体竞赛效果好。

然而,过于频繁的竞赛或统测,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反而会制造紧张气氛,使学生产生怯场的心理状态,从而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竞赛频繁,考试过多,常会因失败而丧失信心和兴趣。故采用竞赛必须慎重、适量,注意方式,竞赛后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强化其正确的学习动机,纠正错误的学习动机。

5.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等等,均可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不少实验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的比不了解学习结果,学习积极性高,进步较快。因为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从而继续前进。

例如:布与诺维尔的实验,令两组受试者以最快的速度和正确性来做同样的练习(减法、乘法,写字母a,找出课文中的外国字)。连续试验75次,每次30秒钟。在前50次练习中,对甲组增加下列诱因即:知道每次试验的分数;试验期间不断予以鼓励,督促他们努力地做;把所犯错误加以分析。对乙组则无这些指示。练习50次以后,两组指示对换,对乙组增加上述三项诱因的指示,甲组则取消这些诱因。结果,在前50次练习中,甲组成绩比乙组好;在后25次练习中,甲组成绩变坏了,乙组成绩明显上升。

6.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等。

及时的评价一般比不及时的效果要好,因为及时的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的评价则往往在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已经比较淡薄了。

对学龄儿童的评价,一般讲来,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但是,过分的夸奖会造成学生骄傲和忽视自己缺点的倾向,从而引起消极的结果,而在责备时也必须注意采用巧妙的方式。优秀教师在运用评价这一手段来激发学习动机时,常常是从积极的方面把鼓励和批评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面。

有效的评价,必须考虑到以下条件:

1)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评价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首先要使学生持正确的观点,特别是在评分问题上。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分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但是也应该指出,分数只是他们学习成绩的某一方面的指标,不是唯一的指标。只有对分数持正确的观点,分数才能起积极的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2)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经验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参杂了主观印象,而不是根据学生客观的学习情况,或者评价不公正,评价不仅不能激发起学习动机,反而产生相反的结果。

3)评价必须注意学生心理的发展水平与气质、性格等特点。一般说来,对于青少年的评价,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习动机。对于学龄初期的学生,教师个人的评价起的作用更大些;而对于集体意识已有所增强的学龄中晚期的学生,通过集体舆论来进行表扬或批评,效果更大。对于学习自信心较差的学生,要发掘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多鼓励和及时表扬;而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应更多地提出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不足之处。不同神经系统类型的学生对同一分数的情绪反应也往往不同。坏分数对于强型的学生来说,可能激起他们的奋发,对于弱型学生则可能引起情绪消沉、降低自信。所以教师在作评价时,要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并注意学生的整个个性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